在看孤独的风景 作者:叶扬

    突围记

    (1)题记

    当我还是那个愤怒而安静的高中生时,我一直都在突围,一味地叛逆着人情,冲撞着世故,当我挥手告别了那个青涩而又晦暗的年代后,我以为我已经成功地突围和脱逃了,而如今,当我愕然地发现我已经身陷在另一个更大、更为华丽的牢笼里时,我才恍然意识到,生活只是一场单调向另外一场单调的过渡,而人生是一场突围向另外一场突围的继续。

    (2)我的突围情结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一种“突围”的冲动,我只知道青春期的我始终压抑不住这股冲动,因为我愕然地发现我周遭的一切包括长辈的思想、旁人的观点以及那些业已存在的条条框框似乎都与我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极大的冲突,我想彻底地改变它们,我是一个喜欢逆转的孩子,尤其是那种华丽丽的逆转,我认为那些出现在小说和影视作品里总能绝地逢生,力挽狂澜的大人物简直就是英雄,而我想做一个英雄,我可不想做一个该死的普通人,那种丢到人海中就立即消失不见的普通人,那种人是可悲的,我把它叫做“我的突围情结”。

    我不知道这种情结是我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后天的形成,但我把我这种情结的诱因归结为一篇文章——余秋雨山居笔记里《苏东坡突围》一文,在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迷宋词迷得紧,我不得不佩服那些词人遣词造句的能力,那些毫无关联的词汇就这样在他们笔下串联成了经典,特别是苏东坡的豪放词,我认为他的词简直就是绝唱和巅峰,而苏东坡是一个善于创造巅峰的伟人,所以,我一直视苏东坡为我的偶像,他突围,于是,我也就跟着突围。

    苏东坡是一个享誉千古的大文豪,然而他却因为他骨子里的高傲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遭到了身边人包括沈括在内的在朝官员的排挤和围攻,众口一词,莫须有的罪名终于将他送去了海南那个荒凉的、鸟不拉屎的人间绝境,然而苏东坡却一直用自己书生的颓笔和意气向世人宣告着他在突围,发配到黄州之后便有了绝唱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前、后《赤壁赋》,辗转到杭州后便有了至今依然为世人所知的“苏堤”,最终贬至海南之后便有了“苏公祠”、“东坡书院”,这是最为无声也是最为有效的突围,而那些排斥他的小人们大都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青史留名与他们无关。

    他成功的突围一直鞭笞和鼓舞着我在高中三年里左右冲突,虽然我没有他一流的文笔,但我固执地认为我的意气绝对不解他当年,所以,他们时常说我“没有苏东坡的命,倒落下了苏东坡的病”,我说,好吧!我想,当我成功地突围出去了,我一定要站在牢笼之外,看着你们深陷囵圄,垂死挣扎。

    这样,我做梦都会笑出声来的。

    (3)突围记事:文科突围战

    我说过,我是一个学文科的可怜的孩子,当然,我说我可怜那是后话了,在当时文理分科的时候,包括之后的两年内,我都认为我完全是一个英雄,在世人们都不看好文科甚至漠视文科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文科突围战中,即使我身边的人都在反对和打击我,但最令我可气的是,我的文科老师们竟然也自暴自弃,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我一直抱着极度漠视的态度对这些言论冷眼相对。

    我一度认为我选择文科是对的,当然,这只局限于我的高中时代。当我看着那些表情略显呆滞的理科生抱着厚厚一叠教科书和资料书急速地走过我教室的窗前,而我却可以悠闲地喝着速溶咖啡翻看着摊在我课桌上的小说时,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当我看着那些站在学校大礼堂台上的理科生半天挤不出一句话,脸部肌在抽搐地扭曲,而我却能在台上侃侃而谈,随机应变时,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当我看到那些一直孑然一身,独来独往的理科生落寞地骑着自行车快速地穿过人群,而我却能和我的女朋友推着自行车悠闲漫步时,我感到由衷的骄傲,面对这样的场景,又有谁不会感到骄傲呢?而我似乎已经将这种骄傲上演到了极致,是的,那叫极致。

    然而,我也时常感到悲哀,当然,这种悲哀是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可能充斥在我今后的人生当中。当临考前我看着那些优哉游哉的理科生抱着篮球嘻嘻哈哈地走过我教室的窗前,而我却暗无天日地背诵着那些该死的历史事件,哲学理论,地理知识时,我感到由衷的悲哀;当我看着那些拿着全国奥赛荣誉证书骄傲地站在学校大礼堂挺抬头,而我只能在台下为他们喝着倒彩时,我感到由衷的悲哀;当我看着他们用理论分析着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而我却支支吾吾地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时,我感到由衷的悲哀。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选择文科到底是骄傲多一些?还是悲哀多一些?高二和高三两年一直在思考,在对比,却一直想不通,但如今,我面对我极差的高考分数,面对我大学里学的那个我不喜欢的文科专业时,我知道,我的悲哀已经掩盖了那些阿q式的骄傲,是的,我很悲哀呢!

    我想,自从我义无反顾地选择文科的那天起,我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巨大而无形的牢笼之中。

    理论和事实都说明了一个现状,我在这场文科突围战中丢盔弃甲,落败而归。

    (4)突围记事:爱情突围战

    我不得不回忆我高中时的恋情,尽管我很不愿意再提起,那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一场暗无天日的自杀,一如我正在昏暗的寝室里打着这些令我作呕的文字,我想,我是会自杀身亡的。

    他们总是说,千万别偷吃伊甸园里的禁果,禁果有毒。我说,我不信。

    他们总是说,千万别早恋,早恋的成功率约等于零。我说,我也不信。

    他们总是说,千万别找有过初恋的女生,她们的心一直在她们初恋男友身上,我说,我更不信。

    他们总是说,好吧!别怪我没有提醒你。我说,好吧!于是我牵着我女朋友的手转身离开,留给他们一个高傲而华丽的背影。

    是的,我是一个早恋的失足少年,我如今不得不这么说。但在当时,我还沉浸在爱情的甜蜜和满足当中时,我认为我简直就是一个成功的少年,有着令人羡慕的好成绩,有着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还有一群前呼后应、肝胆相照的朋友,谁能说我不幸福呢?我不幸福的话,那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就真的又要在现实中存在了。

    我的女朋友是我高二、高三的同班同学,有着致的五官和姣好的身材,迷恋她的人很多,当然包括我,但很遗憾,她的初恋不是我,这在我和她交往之前我就有所耳闻,在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我的朋友时,他们劝我别去招惹“二手”的女生,初恋对于女生来说是最深刻的,之后的恋情对于她们来说,都是无关痛痒,可有可无。我说,那简直就是屁话,我就不信了。于是,我还是刻意地接近她,当然,我成功了,华丽丽的成功,她一点都没有拒绝的意思。

    高中的恋情总是要直面残酷的流言蜚语,在那个学习至上的年代里,一切恋爱都是不务正业,就像在那个保守的年代里,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一样。摆在我们这份感情面前的阻力更是强悍,而我一直试图携着她的手在这场爱情保卫战中突围出来。

    而当我如今再去审视这份感情的时候,我才发现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而一厢情愿,先不论她如今当着我面说从来就没有喜欢过我,就论她即使喜欢过我,她也本没有这打算陪我一同参与这场爱情保卫战。是的,在我们短短一年的恋爱中,我们有过两次的分手,我想,她的内心一定很矛盾,一方面不想伤我的心,另一方面却受不了种种流言蜚语的攻击,而我却一厢情愿地拉着她的手前后奔走,以为爱情至上,那是一件多么可笑而滑稽的事情,而我却一直没有发现,还以为不悔。

    那么,说说她那句从来没有喜欢过我吧!是的,辗转反侧之后,她还是在高考前向我提出了分手,当初没有给我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而现在,我已经知道了真正的理由,正如她所说的那句话,我很失败呢!四年的一厢情愿,那是最为盛大的丢脸了。我想,他们说的都很对,对得让我感觉无“颜”以对,如今,我不得不承认初恋的力量是伟大而难以撼动的,而我却一直在做着以卵击石的可笑而又可怜的行为。

    那么,我还是要感谢她的,在无比纠结和矛盾的情况下,她还是顾全了我一直引以为重的面子。

    如今,我想说的,只是,我在这场爱情突围战中输的一塌糊涂,以至于我现在已经基本丧失了再爱上一个女孩的能力了,我想,我已经将自己困在了自己设置的情感牢笼里了。

    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是至理名言和她的绝对骄傲,我的终极悲哀。

    (5)突围记事:校园突围战

    我所就读的高中是省重点呢!它自诩为全县硬件设施最齐全,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高等中学,仔细对比,事实似乎也是如此,所以,我毅然决然地在中考志愿表上勾选了它。

    然而,当我在那所中学就读了一年之后,我就开始厌烦它了,闭塞而有限的空间让我感到压抑和窒息,严格的管理让我感到厌烦,我每天重复地生活在里面,我觉得它简直就是沈先生笔下的“围城”,甚至还不如围城,因为,它简直就不算是一座城堡,我习惯把它叫做“贫民窟”。尽管这是很不尊重母校的行为,但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不是一个会说假话的孩子。

    当我走在那条并不宽阔的黑色小道上,抬头发现香樟叶与香樟叶的罅隙间遗漏下星星点点的光线时,我感到的不是惬意,而是拥堵。

    当我挤在一间不足五十平米却容纳着六十来号学生的教室,极目望去,看到的却是黑压压一群人头,白茫茫一片书海的时候,我感到的不是充实,而是窒息。

    当我置身在结束了课间往教室里走的人群中,拘束着挪步却还是不小心踩到前面女生的鞋子时,我感到的不是歉意,而是怨恨。

    为什么我要生活在这样一个拥挤的人间炼狱里,每天重复着经手单调的琐事,我总是与那所校园格格不入,所以,我一直憧憬着人们所说的象牙塔,我想,里面应该又一个崭新而自由的世界,在里面,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不做我不想做的,我可以找一处没有人的地方不受任何打扰地大睡一觉,我可以逃了我不喜欢的课然后投身到暗无天日的写作中去,那该有多幸福。

    然而,当我脱下了那身我一直认为丑陋不堪的校服而换上我认为帅帅的、酷酷的服饰走进我梦寐的象牙塔后,我才恍然发现,我已经身处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牢笼之中,大学的生活是空虚的,我时常一个人呆在寝室,而我的室友却忙着学习或谈恋爱,我说过,当我看着那些在图书馆埋头读书的人时,我会为自己捏一把冷汗,然后,安慰着自己说明天开始做一个好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第二天,我又经不住诱惑去参加party了,而大学的party往往都是无聊透顶的;当我急速地低头穿过凌云东路旁的香樟树,极目望去,周遭都是相拥而行的恋人时,我会感到艳羡,然后,安慰自己说,从明天起,好好找一个人去喜欢,可是,真到了有女孩子向我示爱的时候,我却发现我本喜欢不上她。

    我还能说什么呢?

    我沦陷了,在这个华丽的象牙塔里。

    那么,我曾经那个所谓的“校园突围战”呢?我现在丝毫不敢在人前提起。

    那简直就是一件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6)突围记事:亲情突围战

    我一度认为亲情将会是我人生的牵绊,我的一切思想和观念包括行为都受到家人的限制和干预。

    十几岁的年纪是叛逆心理的高发期,我也不例外,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斥着家人的一切意见和建议,我认为,他们简直在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我身上,于是,我从从心里排斥他们,认为他们的话简直就是荒天下之大谬。

    一直很想快点再快点地结束高中生涯,去一个远离家人的陌生城市里,从此,和他们断绝联系,当我和他们发生争执时,这种想法就灌满了我整颗充满了血的大脑里,是的,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叛逆少年,我逆反着父母,漠视亲情,甚至将亲情逼退到爱情和友情之后而将它置于第三的可有可无的位置。

    现在想来,那是多么的愚昧和极端。

    当我真的就背上行囊,一个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走着陌生的路,看着陌生的景,接触着陌生的人时,我想家了,尽管我一直在人前说着男儿志在四方,岂能为家庭所累?然而,到了象牙塔,我急切地向家里人倾诉我的大学感受和体验,与他们分享我所取得的成绩,希望他们能分担一些我的苦恼,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学业大事,我觉得我把我初中和高中三年没有和我父亲说的话在这两年里都弥补上了,这是真的,我现在深深地依赖着他,我认为他讲的每一句在我曾经看来简直是谬论的话都当成至理名言并付诸实践,实践的结果证明那的确是至理名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在这场亲情突围战中依然处于失败的状态。

    万幸的是,这种失败带来的后果是良的,越大越懂得亲情的珍贵,我想,这也是真的。

    (7)突围记事:友情突围战

    我曾一直坚信着友情是一生的,它不会像爱情一样经不住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我在高中时代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我们在一起努力学习,在一起谈论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和世界观,一起趴在教室外的阳台上,对着楼下走过的漂亮女生吹口哨,一起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甚至躲在厕所里共享一支廉价的香烟,那时,我们是多么铁的兄弟。

    高考后,我们又聚在了一起,说着今后一定要保持着联系,然后喝得酣畅淋漓,昏天黑地。

    然而,当我们跨进了象牙塔的那道门槛后,彼此之间联系就变得越来越少,如今,只有少数几个高中的朋友还会在网上若有若无、可有可无地聊着,话题也少得可怜,有时甚至感到尴尬,人多么可怕,从熟络到陌生之间的转换竟然可以如此之快。

    我想,友情毕竟不是唯一的,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接触不同的人,也总会在这些人当中结交一些新鲜的朋友,而这些朋友是我们在未来三四年之后会经常往来的人,所以,较之于联系曾经的朋友,我们更愿意联络他们,这是真的,人都有避远求近的心理,毕竟,分开了这么久,我们都改变了很多,而原来的朋友只了解原来的自己,对于现在的自己,他们知之甚少甚至丝毫不知。

    那么,我在这场友情突围战中也宣告了彻彻底底的失败,这是最为无奈的失败,我只能这么说。

    (8)循环的突围

    我想,当我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又在重复着突围,是的,我说过,象牙塔是一个更大更为华丽的牢笼,也许,当我即将背上行囊离开这所我还将生活两年的象牙塔时,我会发现,我正在进行着一场突围到另一场突围的衔接和继续,而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怎样怪异的牢笼呢?

    突围不说话,它是只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它固有的循环,可能最后的最后,我又将回到最初的那个牢笼。

    谁能说不会呢?

    式微象牙塔

    象牙塔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我又一次套用了钱老的这句话,因为我实在无法找到另一个这样贴近我想法和客观存在的句子了,那么,请原谅我这么说。

    象牙塔更是一个社会,光鲜的人招摇过市,落魄的人无路可逃。前一句是我从他们口中听到的,后一句是我自己的深刻体会,曾经,在我还没有走进象牙塔的时候,我排斥这样的描述,然而,如今不得不承认了。

    已经在象牙塔生活了两年的光景呢!我发现我一直处于一种式微的生存状态中,在很多时间里,我想逃出去,逃避这段看上去光鲜然而实际上已是晦暗不堪的岁月,但想到这儿毕竟是我用十年寒窗的苦读打拼下来的一方领地的时候,当高考结束的六月到开学的九月那个燥热的暑假期间,我本不知道我来到这方领地是占山为王还是画地为牢,只是漫无目的地等待着,而现在,两年过去了,当然,我不能用‘弹指一挥间’这个矫情的句子来描述这段时间的流转,那太假了,因为这两年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但是我没有理由去选择放弃,它毕竟是我人生空白阶段里唯一一个最好的避风港,离开它,我本不知道我该如何生存在这个五彩斑斓却又略显黑暗的世道上,所以,在我每次萌发了想逃出去的想法的第一时间,我会立即肯定地加以否定,但随后问题出现了,我发现呆在这里,我本无路可逃,当看到那些在图书馆奋笔疾书的好学生,我会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感到羞愧难当,当看到路上依偎行走着的恋人们,我会感到由衷的艳羡,好吧!我承认是嫉妒,这是真的。这种生存状态我已经持续了两年的时间,真的很不好受,但是我不能选择逃避,这一点我无数次地警告过我自己,所以,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在象牙塔里,我无路可逃,然而,在社会上,我无路可走。较之于无路可走,我宁愿选择无路可逃,简单的说就是,较之于‘逃’,我宁愿选择‘走’,道理很简单,我也一直笃信着。

    所以,我一直在行走,走过激情四溢,走过日渐式微,一直走到我濒临死亡,走到我看着的那轮血红的夕阳沉到地平线以下就不再升起来的那天,走到世界的末日,我的末日。

    一月的低压/二月的天/三月的江南/四月的峦/五月吹皱不惊的澜/六月飘起落败的棉/七月的黑夜有梦魇/八月是我不哭的眼/九月的高压扭曲谁的脸/十月青山不老颜/时光流转/光往前/岁月不减/四季变迁

    突围记在线阅读

    突围记

    -

章节目录

在看孤独的风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叶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叶扬并收藏在看孤独的风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