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算(重生) 作者:青湘

    分卷阅读44

    天算(重生) 作者:青湘

    分卷阅读44

    “你在宋州时……可曾见到赵文扬?”良久,沈盼开口。

    苏曜摇头:“我并不知道他也出征了。”

    “河东最早出兵时他就在了,”沈盼道,“俞老来谈盟约时,他还来过徐州。不过他回河东以后还有没有随军作战,我却不清楚了。”

    苏曜笑了:“原来如此。不过我并不经常与河东的人一起行动。就算他在军中,大家分散作战,也不见得有机会见面。”

    “他北上以后,升迁算很快了,”沈盼轻叹,“你当初也有北上的打算。如果去河东的是你,应该会升得更快。”

    苏曜笑道:“我在武宁升得也不慢。”

    不过换了河东,确实会再快一些。

    沈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接着说道:“王守有个侄子王承。他比王浚大了近十岁,并且早就开始带兵,颇有人望。之前王守担心侄子势力太大,一直打压他。王浚死后,王承失去压制,势力大增,与王守矛盾日深。而义成一镇自划规王守管辖便一直对王守不满。如今战局对王守不利,他们想借机起事,摆脱王守控制。你回来以前,阿舅刚收到义成来信。他们已经与王守决裂,拥立王承。王承也向阿舅表示,愿意与武宁、河东结盟。”

    苏曜点点头,但是不太明白她为什么忽然提这件事。

    沈盼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才又续道:“你之前说,在王守的事解决以前不会离开武宁。如果王承取得义成兵权后肯与我们共同进退,王守的败局便无可挽回了。那你……也就完成了我们之间的约定……”

    这是前世没有的事件。前世王浚死得没这么早。王守一直等到完成对义成的整合才向陆仲发难。

    苏曜听着沈盼叙述,起初仍不是很明白她说这些话的含义。这对武宁是好消息,似乎并不需要担忧。听到后来,他才似有所悟:“莫非小娘子担心我会离开徐州?”

    难道沈盼犹豫不决是为了这个缘故?

    当然是了!苏曜简直想狠拍自己的脑袋。他怎么没想到这点。沈盼不确定他会不会离开徐州,他也从未给出令她安心的承诺,她当然会犹疑!

    “以前我确实考虑过投奔河东,”他诚恳地向她解释,“但是现在看来,北上未必是唯一的选择。”

    前世他不懂陆仲的用意,又急于建功立业,才一心想另投明主。刚刚重生时,他也考虑遵循同样的轨迹。可是这一年变化太多,他又已经受到陆仲的重用,似乎不必急于北上。何况留在徐州,他还能经常见到沈盼,岂不是胜过上一世的聚少离多?

    沈盼看了他一阵,神色颇为复杂。

    许久以后,她才低声说:“我阿舅并没有称雄的野心……”

    苏曜明白她的意思。陆仲虽是武将出身,却不好战,从来都只愿保境安民,不会积极扩充领土。王守逼到头上,他会应战;威胁去除,他大概就会息兵止战。沈盼是担心自己留在徐州会没有用武之地吧。

    他对沈盼微微一笑:“我并不是只会打仗。”

    真有实力,在那里都能成就事业。再说前世他好歹也快称帝了,并不是只知道动用武力的莽夫。

    沈盼低下头,又不说话了。

    “对我的心意,小娘子还有什么疑问吗?”苏曜温和地问。

    然而接下来,沈盼却说了一件在他看来不太相干的事:“赵文扬……快成亲了……”

    “咦?”苏曜先是一惊,接着便笑了起来,“你什么时候得知的?也不早告诉我。没想到他动作这么快。”

    赵文扬比他小了好几岁,竟抢在了他和沈盼的前面。

    “他来徐州时说的,日子就定在下个月……”沈盼犹豫了一下,“你现在赶去,兴许还来得及……”

    “是该赶去!”苏曜兴致勃勃道,“正好陆公准了我的假,可以去贺他一贺。小娘子若是不便出门,有什么话我也可以一并转达。”

    沈盼欲言又止。

    苏曜察觉她的异样:“怎么了?”

    沈盼轻叹一声:“你去看看也好……”她再次看着苏曜:“就劳烦苏军使替我捎一份贺礼给他吧。”

    苏曜自然一口答应。

    “至于我们的事……”沈盼又踌躇着开口。

    苏曜看出她的犹豫,摇着头说:“虽然我希望听到小娘子的回应,但绝没有逼迫之意。我已经等了这么久,并不介意再等一阵。小娘子若是觉得为难,就等我回来再谈吧。”

    沈盼回避他的目光:“也许那时你会改变主意。”

    “我的主意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他目光柔和,“等我回来。”

    沈盼没有再回答。她沉默地看着苏曜离开。直到苏曜的身影消失在回廊深处,脚步声也终不可闻,她才转开头,喃喃低语:“不等你了。这一次,不等你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已经有不少同学猜到了。没错,小沈也重生了2333

    第31章 勿用娶女(1)

    河东对苏曜来说是个很特殊的地方。

    当河中府的城墙出现在地平线时,苏曜不免生出几分感慨。

    故地重游,直像恍如隔世。不……是真的隔世了。

    他最早发迹就在河东。也正是在河东,他结识了很多重要的朋友:张沛、老陶、朱五……这些人出身都不高,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他最得力的部下。后来随着他实力的增长,部众才开始分出派系。即使这样,河东出身的将领也仍然是最重要的一派。另一个重要的派别则是以陆询为首的河南大族。

    河南的士族是在他势力扩展以后才开始与他接触,算是后来者。河南派早期并不能与河东一系抗衡。但在他娶了沈盼、打下宣武之后,情势便渐渐有了变化。

    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大,他需要大量的文官管理城县。除了张沛,河东的老部下几乎没有擅长内政的人员。这使得他不得不倚重来自河南的士人。时间一长,河东人开始觉得自己受到了排挤。这一点在他娶了沈盼以后愈发明显——沈盼的表兄陆询正是河南士人的领袖。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纳张沛的妹妹也有安抚河东系的因素。

    这一手段初时确实起到了作用。张氏入府不久便生下了他的长子苏焘。以张沛为首的河东人对此颇为满意。只是苏焘毕竟不是嫡子,地位还不够稳固。苏焘九岁的时候,张沛提出把他交给沈盼抚养。

    苏曜其实看得出张沛的心思。沈盼身后是整个河南士族。由她抚养苏焘,一来可以巩固苏焘的地位,二来也能促进河东与河南和解。虽然张沛的建议有他的私心在内,但是苏曜还是认可这个主意。自然这里面也有他自己的私心。那几年沈盼和他的关系已经十分冷淡,他希望能借这个机会与她改善关系。可是当他带着张氏看望沈盼,并且提出这

    分卷阅读44

    -

    分卷阅读44

    - 肉肉屋

章节目录

天算(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湘并收藏天算(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