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竖炉炼铁,张越就在成源、陈万年和桑钧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工坊南侧的一处露天作业场。
    “侍中,此处就是少府的骄傲——炒钢的大匠们工作之所了……”成源笑着对张越自豪的介绍:“如今,此处,有十五位善于炒钢的大匠和上百名学徒以及数百名官奴婢,每日不断炒炼,如今新丰曲辕犁、耧车等多数农具的犁铧,都是必须要用此地所产的精钢!”
    炒钢技术和竖炉技术一样,都是诸夏民族数代甚至十几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所谓炒钢法,顾名思义,就是将生铁在坩炉之中不断搅拌,像炒菜一样炒炼成精铁或者钢材的技术。
    需要明确的是,汉季中国,绝大多数的生铁,都是铸铁,而非后来欧陆出现的块炼铁。
    两者的差别,在于铸铁很脆,机械性能差,而块炼铁则比较软,更容易加工。
    这也是战国时期,铁被称为‘恶金’的缘故。
    但,炒钢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只是……
    炒钢术,太讲究技术了。
    一个工匠从开始学习炒钢到能熟练掌握炒钢技术,可能需要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
    所以,汉室的钢产量很低!
    以张越所知,现在全天下的炒钢产量加起来,可能也就不过十来万斤每年的水平。
    也就是一年大约三五吨炒钢产量。
    具体到新丰,炒钢的月产量,可能不足一千斤。
    基本上都被用于犁铧之上。
    这也是现在新丰的大型农具产量被限制的根本原因!
    这让张越也是有些揪心。
    虽然,有望在未来用竖炉炼出粗钢,但,竖炉的粗钢质量可能不太行,很难作为要求极高的犁铧原料。
    可惜,张越没有学过工业,回溯的东西里,有关相关工艺的东西,也是极少极少。
    方才拿出来的所谓‘碱性炼钢法’,已经差不多榨干了他为数不多的认知。
    不过……
    没关系!
    他是上位者,不懂技术,可以向下面下要求啊。
    在炒钢的工场之中,来回巡视了一遍,张越就发现,现在的炒钢坩炉,普遍很小,大约只有三五尺宽,一次只能炒几百斤生铁。
    若将坩炉放大,并使用更好的耐火材料,同时加大研究力度,应该是可以将炒钢产量增加上去的!
    反正,张越觉得,袁广国等商贾,肯定会愿意为这个技术买单的。
    毕竟,炒钢的产量,直接关乎他们的利润。
    于是,在出了炒钢工场后,张越就对桑钧吩咐道:“桑令吏,能不能在少府工坊之侧,划出一块空地来?”
    “可以……”桑钧立刻答道:“只是,不知道侍中打算用它来做什么?”
    “建立一个实验室,专门钻研技术、实验各种新方法……”
    “就让丁令吏来担任此实验室的长官,主持实验吧……”
    “至于资金?工商署出一部分,找各位工坊主认捐一部分,再由县衙出一部分……”
    “本官随后会给一条陈给令吏的!”
    这个实验室,张越打算让它主要来承担基础材料的研究、改进工作。
    特别是各种耐火材料和中和材料的研究、改进。
    可惜啊,现在墨家的墨者近乎绝迹了,不然找几个墨者来参与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想来是最好不过了!
    桑钧听着,点点头道:“下官谨遵命!”
    众人说话间,就来到了少府工坊最大的工场。
    随着几个监工将大门推开,张越就看到了一个让他永世难忘的场面。
    在一个由许多个房间组成的室内工坊中,数以百计的工人,蹲着或者站着,排列成整整三排。
    从第一个人开始,直到最后一个工位,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
    完成不同部位的加工。
    有人研磨,有人削刻,还有人钻孔,更有专门负责质检的。
    到最后,一个个可能被用于耧车、水车、曲辕犁上的关键精铁或者钢制零件就被制造了出来。
    只是一眼,张越就认出来了,这是秦代遗留下的原始版流水线生产模式。
    而且,现在的这个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比起张越上次在去甘泉宫路上看到的弓弩生产方法更加先进和科学。
    若再有传送带的话,几乎就已经与后世的很多制造企业的工厂车间没有什么差别了。
    毋庸置疑,这种生产模式,较之秦代已经改良了许多。
    成源也是得意洋洋的道:“好叫侍中知道,目前仅仅是此地,每日能产犁铧百余件,其他各色配件以千计,供应整个工坊园的需求!”
    这也是少府的这个工坊最赚钱的地方了!
    更是他最大的政绩所在,每天这里都能让考工室赚到十万钱以上!
    以至于,他在考工室内部的地位与排序,也猛增了许多。
    若照这个情况维持下去,成源很有可能在年后接任为考工室的署长,成为少府内部的巨头!
    只是想到这里,成源就有些难以按耐。
    其实本来,他都已经做好了,在新丰浪费资源的准备。
    反正,国家的东西,浪费了也就浪费了。
    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个事情,反而成为了他的政绩。
    少府的这个工坊开业以来,每天都能为少府内库增加十几万钱的收入。
    一天十几万,一年下来就是数千万!
    都快比得上水衡都尉衙门在上林苑的牧鹿收入了!
    ………………………………
    而就在张越在工坊园考察的时候,长安城中,刘进同样走在一个让他深感震怖和敬畏的建筑群之中。
    数以十万件兵器,密密麻麻的装在了一个个木箱之中。
    弓弩刀剑枪戟应有尽有!
    甚至,刘进还看到了数百件大黄弩被挂在墙壁上。
    “殿下……武库之中,存储了自高帝以来,历代汉军的退役武器、甲胄及战车……”一个校尉官陪着他,满脸讨好的做着介绍:“末将估计,武库之中,大约有十五万把弩、十三万张弓、两万七千余套甲胄、三百五十多万箭矢……此外还有青铜剑七万余柄,枪戟各有三万件以上!”
    “若国家有事,仅仅是武库的军械就能立刻武装出三十万大军!并使其全副武装!”
    “当年,条候南下平叛,就是打开武库,一夜之间武装十数万大军!”
    他咧着嘴,看着刘进,恭身问道:“殿下,打算从武库提出多少件武器呢?”
    “您只需要说个数,末将马上就能让人将武库之中最好的那批军械提出来……”

章节目录

我要做门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