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16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16

    发生时土豆完全能从副食变主食。

    不给何先生思考的时间,刘清清又指出土豆亩产可达千斤,当然这都是她减了再减后的产量。

    “吃饱了就没有大想法了,谁不想过安逸的生活,让大家都能吃饱,老百姓就老实了。”

    “世家大族手里地多。”何先生知道如今朝庭还是世家的天下,虽说圣人多次提出削减世家的政策但效果仍很缓慢。

    “权大责任大,地多养人多。”细想一下挺压韵,“不按家族划分,按人头分,人多就得多出力。”

    “那妇幼怎么分?老残又如何?”何先生做过官这里边的道道他还是知道的。

    “先生,我还小。”刘清清回头冲何先生露出小白牙,“我觉得总不能一大家子住一起还要占一大片地,能动手的不动手,老实受气的总受欺负吧。”

    哎呀妈呀,我才不参与你们打土壕分田地的政治斗争呢,谁知道你家的皇帝抽不抽风,我管好我这里一亩三分地就好了。

    “对了,先生,咱们种玉米吗?”

    “玉米?”

    “就是这么长的一个棒子上长满了黄色的米粒。”沟通就得连说再比划了。

    “不曾见过。”他在朝时又不是主管农事的,圣人筵席上也不曾见过。

    “那土豆是怎么来的呢?”前世是世界大航海把美洲的高产粮食带到了全世界,这个世界的土豆却是被北方胡商带到这里。

    “据闻,波斯有一名工匠擅长造船,他可做出的大船可载人千名,波斯国王派出使臣到达天的那一边。”何先生一边捋胡子一边摇头晃脑,脸上满满写着羡慕二字。

    这么说这次波斯出头了,怪不得这个世界的战争有些奇怪。

    大夏与波斯通商,土豆可以远从北方而来那么玉米的事也可以解决了,下次遇到孙九可以提一下玉米的事。

    唉,人穿了世界也变了,不过总算遇到自己理想的农作物了。

    何先生不理刘清清的出神,他看这几分地的土豆就像看到了金子一样:不挑地,只翻土,浇浇水就有收获,还不耽误传统粮食的种植,这个好啊!大大的好啊!

    “先生,镇里有没有一种纸比较厚实,可以抗些风又可见光。”刘清清突然想到暖棚的事。

    “镇上街北有一家金纸店,你可以去看看。”何先生是文人对这些学习用具什么的还是比较关注的,“不过你要买这种特定的纸张做什么?”

    “做暖棚呀。土豆是可以一年种两季的,就是不知道我们手里的种子好不好。”

    “高产、两季是好东西啊。”

    貌似没人注意到刘清清这么熟悉土豆种植方法,而何先生心里已经在核算他的收获问题了。

    当那诡异的身形再一次从何先生家里蹿出后三天,大夏皇帝急召户部侍郎觐见,随后下达了国内北方地区山区、低等地广泛种植土豆的临时政令。此项政令明确指出:国家出土豆种子所有军户必须种,农人可自愿种,当年上交种子相等收获,余下可以自已留用。

    而桃家村的刘清清并不知道这些事,她只知道她和刘小虎看好这几分地的土豆就可以了。

    因为刘清清的提议张氏养了鸡,零零散散的几只鸡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淘气的刘清清经常伙同刘小虎上山时带上鸡,在相对安全的地方把它们放出去吃虫。

    当春天的明媚阳光照满桃家村的小山包时婆婆丁长出来了,而树上的绿芽也长出了不少。

    刘清清每天都是早早带着刘小虎去打柴,随手挖些野菜,回家用水氽一下拌了吃,再借着天光照看一下地里的土豆。

    大概是初生牛犊子不怕虎的心态,刘清清对她家地里的土豆长势相当满意。

    天再暖些后山上的溪水真的出现了,水量还不少,刘清清找了刘小虎休息的机会带了农具上山修了一个简易的水塘,这下姐弟俩就不用跑到家门口去给土豆提水了。

    山上刘家的五亩地长势不错,平时张氏照顾得当青苗很壮。有了水塘后刘清清和刘小虎就可以顺手浇了自家的地再去忙自己的事,这让带着二丫的张氏长出一口气。

    这期间刘顺没有再走镖,但镖局里事情也不少,作为龙塘镖局的二把手,他还得协助老板拉生意谈客户。山脚下刘家的田地和他是一点力也没出过,还有一层就是龙塘镖局不在桃镇,而是距桃家村更远一些的北集镇上,刘顺归家时一般都在日暮之后了。

    刘家这五亩三分地就在几个妇幼的料理下茁壮地成长着。

    刘小虎每日上学的课业除了习字、背诵还加了农业知识的学习。何先生虽不曾主政农事却是一个学识广博的人,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也有和学生共同学习不耻下问的态度。

    刘清清那里和蒋管事学习的也很快进入尾期,那些和祁河货栈有生意往来的人也开始认识刘清清,背地里也接到了蒋管事的暗示,只等祁三郎来桃镇就决定用刘清清替下他。

    日子就在这种充满希望和劳作的紧张气氛中悠悠度过,山脚下刘家的土豆长势不错,起码没有出现病虫害,这是最让刘清清担心的,现代种植土豆时育种时都会对种子进行提前育苗还会对土地消毒,这里没有这些条件。还真是看天吃饭。

    “姐姐,真会有一千多斤的土豆吗?”刘小虎是最关心吃的孩子,他从出生到现在都承受着家的变动不安。

    “咱家地里可不会出一千多斤土豆,因为咱们也没种一亩地啊。”拍拍弟弟的脑袋,“不过百十斤的总会有的。”

    正文 第18章 最炫土豆风

    春夏交接之际,祁家的三郎到了祁河货栈,蒋管事进行最热情迎接,刘清清毫无悬念地被蒋管事介绍给祁家三郎。可是祁三郎脸上的愁容却一点也没减少。

    蒋管事以陪祁三郎看货为名把刘清清留在货栈接货,他则和祁三郎去了镇外码头喝茶。

    “阿郎怎么说?”这事涉及到家产,因为现在朝内对世家的看法太大,许多世家为了顺应圣心都采取了一定的政策,本来算不上大家族的祁家也跟风在清减家中势力。

    “阿耶,他﹍他并未与我详谈。”祁三郎的面部表情泄露了内心的不安,他离家前阿耶只是要他年末再回家,此外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安排,其他兄弟离家的时候阿耶却是直接送到官道上。

    分卷阅读16

    - 肉书屋

    分卷阅读16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