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19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19

    听暗卫汇报了土豆宴的盛况,对土豆的多种吃法表示了肯定,并大笔一挥着下属部门推广。

    这位皇帝有一大优点,就是能听进臣子的劝谏,但他得亲自看看,说好听点就是能亲身检验事实的可行性。

    可是总不能下道圣旨说明土豆的做法吧,这一切进行得很紧凑但也很隐密,不到一个月全京城的官员家眷全吃到了土豆的味道,美不美味不知道,但是大街小巷人人追捧到是真的。

    刘清清现在是白日到祁河货栈学徒,晚间归家种地,在桃家村过了这一夏她对大夏的气候有一认识,和唐朝的气候差不多嘛,夏天不是很炎热,天朝的科学家曾经认为唐朝的气候是典型的小冰期气候。好在桃家村守着大夏的惟一运河,哪儿没水,这里肯定不会没水。

    自从吃过了刘清清的土豆宴何先生倒和刘家熟了起来,三五不时跟刘小虎来刘家窜个门子,没事和刘顺在院子里喝个茶。

    刘家二丫已经快到一生日了,长得白白胖胖,手臂上竟然有两个**显得她的手臂如莲藕一般有趣。张氏生养过两个孩子都因家境原因没有养得如此好,就经常把刘二丫抱在怀里舍不得放下。

    其实在天朝时刘清清有一个同事家里有两个兄弟,因为哥哥小时候妈妈没有看好落下了病根,这个当妈的对弟弟就千般疼爱惯得不成样子。也不知道当父母的都是怎么想的,老大没养好你就应该补偿老大,对老二有亏欠你就应该看顾着点老二,反倒是把不应该过分疼爱的孩子养得不成样子。

    刘清清十分怕刘小虎学成天朝古时有名的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所以每次下地干活都带着他,何先生来了也常跟着去看看刘小虎如何种地,时不时指点一下。

    小山上的溪水来了秋季有干涸的迹象,刘清清寻思着这山下一定有地下水,受季节影响春夏出水、秋冬无水。

    她和刘小虎用农具找水迹挖了浅坑没有出水的迹象,“小虎,我们还是找人问问或者看看有没有农书记录过这样的情况。”

    “何先生家里关于农事的书籍只有两本,据说还是前朝吕大家写的。”刘小虎真的上愁,“我们还能在哪里寻到写农事的书?”

    当刘小虎把这个问题提到何先生面前时,何先生只是笑着捋着胡须说:“为何要看农书?《山河志》不可吗?”

    这小山包出不出水和农事没大关系吧,不能说你家种了土豆想浇水就得看农书。

    对啊,这种情况应该和地理有关,看来这里也有关于地理的书籍。

    何先生带着刘小虎进了镇各家书局走了一遭,除了《山河志》还选了一些关于山河地理的书籍。何先生这时心里想得却是:出身农家有什么可怕,最可怕的是不能因势利导。世家大族士子聪慧者多可真能想到民生并重于实践的又有几个?农事大于天啊。

    何先生又引逗刘小虎聊天想知道这些天刘清清都在想什么、忙什么。

    其实这些天刘清清真没想什么,她真的很忙。

    祁三郎来了之后一直忙着多接货运自己存家底,蒋管事到了年纪身体大不如从前,这帐上和库里的事多得刘清清操心。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祁河货栈里往年的积货真不少,这年头流行不快,去年的料子今年、明年还能买上价。只是不知怎么有十几匹深蓝麻料一直放在库里没有发出去。

    刘清清点了几遍这些蓝麻在帐面上都有记载,问过蒋管事,蒋管事只说当初三朗初当家进货进多了没有销出去。

    蓝麻布这种东西农人做短褐常用,听说是两年前岭南道洪水大批流民往这边来,一些人被世家大族所收,一时麻布短褐成了紧俏货。

    这时市场需求稳定了麻料也就不好卖了,突然刘清清想起前几天有一个跟船跑的行商想买麻料来着,他家新买了地又招了下人想衬便宜买些麻料只不过当时桃镇上的衣料铺子里料子不多,不够那位南姓商人的需求。

    一转念,刘清清有了自己的想法,立即去找蒋管事问了这几匹货的价钱,约定好明天让家人来买,只说家里的孩子们都得做身衣裳了。

    正文 第21章 第一桶金

    张氏拿钱钞给刘清清时只听闻刘清清想帮什么人的忙,同是穷苦人能帮上一把就帮一把吧。这世上可怜人都不同情可怜人就更没活路了。

    刘清清拿到了钱当即就买了库存的蓝麻布,一共十七匹,除了自家留用的还可以卖给码头来往的行商。

    当天下工时她让刘小虎来找她并取走了蓝麻布料。蒋管事看到年幼的刘小虎不由得心里升起同情,十七匹布太多,两人年纪又不大,就由蒋管事出面租了牛车帮着拉回去。

    回桃家村的路上刘清清特意让牛车从码头经过说是村里有人请她帮忙托船捎封信,这牛车上等她的幼弟和面料就暴露在大家眼皮底下,果然那南姓商人今天也在。

    此人果然不负奸商声名,其实刘清清“兄弟”二人一到码头他就见着了,只是刘清清跟着蒋管事学徒这商业一事也是懂得的,眼见刘清清去办事只剩下幼弟南老板就忝着脸上来询问。

    前天晚间刘清清就嘱咐好刘小虎遇见南老板该说些什么,此时南老板上前刘小虎立即做出胆小不担事的样子。

    “请问可是刘家小子?”南老板笑得一副奸相。

    “正是小子。不知您是………”刘小虎心知这就是南老板了,听姐姐形容过,果然是奸商。

    “我听你家兄弟说过你在进学。”早前和刘清清聊天时知道她家里有个弟弟在桃镇附近上学。“老夫姓南,在前边镇上有一家铺面,经常往北面去跑跑新鲜东西。”

    “南老板好。我家里兄弟多,就托人买了些衣料,想给兄弟们做身衣裳。”

    “那也不用买这许多。怕是家中兄弟都做上了还余下不少吧。”

    “这?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今天来取布料子。”刘小虎露出为难的样子。

    “老夫看你年幼心中没成算就帮你一把,你自管留下要用的料子,余下的老夫就收了,以勉你回家被大人责备。”

    “那………好吧。”刘小虎在南老板的劝导下以每匹低于市价十个钱的价格卖给南老板十五匹布。

    南老板付了钱高兴得差点找不着北,立刻喊了下人搬走布匹,连跟刘小虎打个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分卷阅读19

    - 肉书屋

    分卷阅读19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