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60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60

    都在岳丈名下,我们怕甚?”对张氏一笑,“咱们现在是身无分文,寄人篱下,还有什么可让人算计的。”这么多年刘顺头一次这么明白地对张氏说起自家事,却说的如此心酸。

    “你能如此大义把院子给三弟,我就是做牛做马也报不了你的情义。”这话说得张氏脸一红不好意思起来。

    被这夫妻二人抓了苦力的刘清清还不知道她家爸妈又给了她一个工程,此时正躺在她的榻上呼得正香,也不知梦到了什么还嘟囔了几句,翻个身又睡实了。

    正文 第64章 三婶

    刘清清这次再建自家的房子没有找那些跟村里人相熟的人,镇上有很多会盖房又打零工的人,她没事在镇上溜达了几天就自组了一支施工队。

    这一片洼地足够大,刘清清想在靠近爱出水的那面山坡挖一个水塘,再找一个会看风水的先生给自家选一块地建新房。

    因为这是家里的大事,刘小虎在上学的时候就跟何先生说了,并说姐姐要找人看风水选建房的好地方。这下何先生可来了兴趣,毛遂自荐来帮忙选地基。

    像何先生这类大夏的学者其实都很杂学,不光会哲学、文学,天文、地理也通晓,更有甚者对风水堪舆也都熟知掌握。所以当他出现在刘清清面前说明是来帮忙选宅基地的刘清清一点都不惊讶。

    最近刘清清也有自己的困扰,比如她是建一座四合院好呢,还是建此时唐风的庭台楼阁呢?这片洼地好好规划一下应该是风景秀丽的景点式地区,只可惜这里是乡下,没有人也没有资金愿意注入。

    因为何先生真的和刘家相处得太久了,久到刘清清都以为他是自家的老友,一时没管住嘴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何先生当然是喜欢此时的风格,他认为唐风的建筑更有品格,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且能和自然融为一体。

    好吧,刘清清被打败了。她也很喜欢这种风格,而且她现在有时间不怕作品复杂。虽然她不是工匠可她请一批有工匠精神的人。

    真想给何先生一个大拥抱。

    正在远眺的何先生并不知道他的学识是多么让刘清清崇拜。

    宅基地、房型选好后刘清清就去准备材料了,唐风全木制的房子没有砖房保暖好、没有砖房防火好,所以她决定混建。

    那厢里水塘已经挖了近一半,这天刘清清正把一批鞋子出货,就见一个工人跑来找她,原来他们挖——出——温——泉了。

    我的天!这…这也太好了。

    刘清清安排好店的事就跟着回到了洼地,果不其然地上本应出现水塘的地方是有水,而且是冒着热汽的水。

    果断,水塘换地方挖,这里我要建大棚,我家的供暖也有着落了。刘清清是行动派,说干就干。

    第二天,祁三郎也来看热闹并要带走刘清清装修洗漱间的施工队。

    “我在中都又接了一个院子,东西可以随船运去,可那里没有可用的人,还是把他们一起带走,到那里用着方便。”祁三郎这么做也有保护自家知识产权的意识。

    听祁三郎这么说刘清清大约能明白,这座祁三郎接下来的院子应该是哪位大人物的府邸,这好像是能出名却没钱赚或许还得赔钱的买卖。

    “也好。中都比这里暖和现在开工也不无不可。我让简十一去通知他们,明日在码头集和可以么?”刘清清什么时候都支持祁三郎的决定,因为祁三郎才是他们二人中那个真正打开销路的人。

    其实赚钱的默契也很重要好嘛。

    祁三郎向蒋管事交待了他不在这几天里要处理的事,也特别关照刘清清万一有什么处理不了的去找谁,然后他就带着一船坐便和安装工人去中都了。

    刘清清对于洗漱用具这样大卖并不意外,中都是什么地方?相当于她前世天朝的首都啊,集政治、经贸与一身的大都会,据说大夏的中都有人口几百万。要知道在一个农业社会里,一个国家的首都有几百万人口是什么概念吗?足可以吓死桃家村所有居民几千遍。

    挥手送别祁三郎的刘清清心里默念的是:这次回来多带些定单啊!多卖些钱啊!

    祁三郎以为刘清清是舍不得他离开,这里一大摊的事都是他在做主,顿时胸中涌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哪想到人家只是想让他多赚些钱。

    现在祁三郎不在家,以蒋管事那种保守的作风一定是要稳住市场就行了,所以现在就是建房的好时机。

    其实干活就是这样,只要找对了人就会以一种神一样的速度推进工程进度。

    唐风的宅院以一座三层高的小楼为主体,其余为正房、厢房、客院,还有亭台。刘清清把温泉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扣冬季的暖棚,另一部分就引进小院作为日常用水和冬季取暖使用。地龙什么的都没有这种天然暖器好用吧。

    所有管道都来自刘清清自己的窑里,以前烧制的外观不好但质量不错的都被刘清清征用了,竟然不够。

    唐风大拉门上的窗纸也被刘清清换成了琉璃,这次烧制得质量更好些,要价虽然较高,但物超所值。能以手艺赚到钱的匠人对刘清清是十分感激的,不但给了优惠还送货上门,直把张氏乐得合不拢嘴。

    但是那么豪的黄铜窗框刘清清没有再用,和这种文艺风的建筑不符嘛。

    张郎中过来看看的时候正巧温泉进水入院,那架小水车立即引起张大郎的兴趣。刘清清抱着自家弟弟玩水玩得高兴。

    “我跟你们换房子。我带大郎住这里,你们去住山上小院。”张郎中实在是溺爱自已的亲孙子。

    “不用这样。姥爷,你想住那儿就住那儿,夏天在山上凉快,冬天这里暖和,反正都是你的产业。谁也不敢给你填堵。”

    这话就是双关语,听得张郎中仰天大笑。

    铺家具时新房的正房里铺的果然是老年人的用具,而且是以张郎中的喜好为住。刘清清又烧了一些摆件、花瓶和笔洗,用一架博古架给张郎中的卧室又隔出一片空间。正午的阳光透过琉璃窗照进屋子里,一片温暖的明朗光线让来看看准备搬家的张郎中十分满意。

    这里的盥洗室安装了淋浴头,而且那个淋浴头还是黄铜的,刘清清这着把豪安在了家里面,外面是低调的奢华。

    张郎中问了沐浴头的作用,刘清清告诉他是夏天冲凉的

    分卷阅读60

    - 肉书屋

    分卷阅读60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