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89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89

    祁三郎不相信,因为刘清清跟他说过,她一向在制器的时候爱留后手,备些余品以备不时之需。在船上他看过花色和式样和上一船很相似的风格。

    “这位兄台,如果你定了我家的货,就请出示提货手续,我就将这些东西给你搬过去。”

    “我钱都付过了,怎地还要手续?你是要骗钱么?”这人来横的了。

    “在商言商。我家货出得晚,当然就得根据手续给货。而且这是主人家定制的花样,怕是付错了会有麻烦。”祁三郎猜想这位是哪家大神。

    就在这时,有人喊:“快把九郎抓回去,他又跑出来了,定是又犯病了!”然后乎拉围上一群人把这个胖子抓住了。

    “我没疯!是你们疯了!我来取我的货。”那个被人称作九郎的胖子使劲挣扎。

    这群在“不度山”看热闹的人真被眼前的“热闹”惊到了,一片安静过后“哄”地一声大笑开来。

    “连疯子都来抢,看来他家的东西是真好啊!”

    “不是他请来凑热闹的吗?”

    “不可能!不可能!那可是南河董家九郎。”

    “董家的吗?没看出来。”

    “你知道什么!他生来读书好,本想借着圣人开恩科当官的,哪想被人打了闷棍伤了头就疯了。”

    “别看他疯了,可是他算账却是好手。”

    “当真?”

    “比金子都真!”

    ………………………

    祁三郎想的是回去后一定把这件事告诉刘清清,她一定会笑死。这些人给自家的产品作了广告。

    广告这个词也是刘清清教祁三郎的,就是利用公众的舆论来宣传自已的东西。

    不一会儿,所有的货都搬进院子里了,能进去的都进去了,不能进去的再看也看不着什么了,大家就地解散。

    “不度山”的掌柜对门前这一出很满意,脸上笑盈盈的,那些个看热闹的应该更想知道装修完的“不度山”什么样。以后就客似云来了。

    祁三郎留下来给陈氏的人培训,主要领他们看样版间,并实际使用坐便什么的,感受一下它们的使用方法。

    这些个人不愧是见地大世面的,坐便刚在中都兴起就想尽办法去看了看,当时没用过,现在用了用果然干净。

    本来祁三郎打算培训完这些个在中都卖洁具的就回家,哪想那日里太闹了一下子打响了坐便的名头,一些个有些钱钞的小民也跟着凑热闹,听说是买了这个坐便就跟董九郎一样会算账,也不知道在哪儿听的。

    反正不管这些个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是想买坐便咱就卖。本来用来推销坐便的陈家铺子,这下子成了专门签定单的大厅,连祁三郎都觉得他们赚钱简直不要太凶狠。

    一上午,陈氏洁具就定了七百三十八套坐便出去,还不算定手盆和浴盆的,就这还是小厮们劝客人回家再想想再来定才减下来的定单,不然得更多。

    祁三郎没敢回桃镇,直接写信告诉刘清清这里的情况,刘清清回信让他驻扎在中都不要急着回来,因为她的货已经在路上了,不日抵达中都,请祁三郎接货。

    正文 第94章 发展

    不知道为什么刘清清看到祁三郎写的信就会想到钱,这就是条件反射吧。

    而事实上祁三郎确实有赚钱的本事。就看这能把负面条件利用得这么好还能给自己做宣传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祁三郎的回信就是各种定单,还好这些单子都比较普通,没几家像“不度山”那样要求多样化,特个性的。

    陶窑里一忙,人手就有些不足,就这个时候小都师傅回来了。

    远清见自家师兄回来了十分开心。

    “你俩有空再聊,先干活,让他也干活。我这里可不养闲人。”刘清清被这些个单子已经折磨得没有脾气了。抓个人就能在这里干活。

    小都师傅见这里场地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所有人的脸上都神采奕奕,小子们的个子也长高了不少。回头看刘清清一副感谢的表情。

    “看什么看!你要是不干活就做饭,想偷懒,门都没有。”刘清清现在可没心情感性。

    大伙本来有些感慨的情绪在刘清清这几句话下瞬间熄灭。都志才只是笑,他不介意谁是他的主人,何况刘清清还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老板。

    “我正式通知你,你现在不能做你喜欢做的东西,我们都在赶功,这些货必须在三个月内上船进中都。”

    小都是谁,他是为刘清清做出了第一个坐便的人,所以他换了身衣服就开工了。

    远清在这里已经是大师傅,她带了几个小女孩。

    “你也成师傅了?”都志才真的很好奇,刘清清竟然招女工。

    “都是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男孩、女孩十几个,清娘去问他们愿不愿意卖身到这儿来,就全来了。”

    “吃的好。”一个活泼点的接话了。

    “好好干活就有肉吃,我们都愿意干。”另一个小女孩咂巴咂巴嘴。

    “你就知道吃。”

    “清娘说知道吃就更应该好好干,才能吃得好。”

    “还有衣服穿、有被盖。”

    现在不是生活汇报时间好不。刘清清走到这里一记眼刀飞过,所有小朋友禁声。

    小都苦笑,还真有当奴隶主的气势,小的们都很怕她呀。

    晚饭有红烧肉和青菜,还有土豆泥,小丫头们一阵欢呼排好队去盛饭。食堂里很暖和,比制陶胚的“车间”要舒服些。

    远清把最近刘清清家里建新房又种大棚菜的事跟都志才说了。又说武四不愿意制陶就想当个农夫,刘清清把他弄到樱筑那里种菜去了。

    都志才觉得自己游历大夏天下遍寻制陶宗师的这几年小师妹远清也成长了不少,至少她已经成了这座窑里公认的师傅,一个女子能用自身的本事安身立命,或许她的未来不会太坏。

    就这一会儿功夫,那几个孩子都吃完饭了,大家挤在水池边洗碗筷。小孩子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休息的时候刘清清从来都不约束她们,任她们挤在一起说说笑笑。

    生意上有了进步让刘清清高兴得不得了,下一步她想在陶窑这里建房。现在的工人多了,住的地方还是原来那样,条

    分卷阅读89

    - 肉书屋

    分卷阅读89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