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133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133

    一拍头想到了前世卖东西的本子。这里没有照像设备,只得用手画,也不错,以后可以给客人挑。

    回头找了小都师傅让他画,没想人家一点没觉得困难就画出来了。用硬纸板夹了画页再加上缎带,看上去十分有特色还很上档次。

    “娘子总是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远清其实很喜欢刘清清的想法,那些餐具卖得的钱也用来重建这里的窑了。

    这些个匠人就是这么奇怪,有人欣赏他的手艺,看重他,哪怕他都卖身为奴了还干得满是激情。

    魏晋时的风气是不是就这么随性呢。

    刘清清给大家修了宿舍,男生一座院子,女生一座院子,照四合院的样子盖的,私密性很好。正好小都师傅和远清一个人管理一个宿舍。

    因为都是小孩子,大家嘻嘻哈哈地搬了家,原来住的地方变成了仓库。

    跟远清说云娘要嫁了,近一段时间会没什么功夫到这里来,有活的话会叫跑腿的人来递话,让她和小都多注意些这里的事。

    “是你提起的那个云娘么?”远清听说那个苦命的小娘子要嫁人了比什么都高兴。

    “是啊。她的那个定了亲的郎君来镇上了。”

    “会住下来么?”其实远清也不想云娘远嫁,本来就没了亲娘,再嫁得远,怕是受了气也没有人帮个忙。

    “他们在豆腐店时做工。”

    “也好。总算有个能养活自己的手段。也会对你忠心些。”

    “这些事哪里看去。人的好坏不是这一时半刻能看出来的。我当初帮她一把也是看在大家都是小娘子的份上,见她受苦总是不忍心。”

    远清不语,当初她们相遇也是刘清清的不忍心啊。这个小娘子有那么强大的内心,或许她们能在她这里平安一生也未可知。

    多愁善感什么的最是浪费钱了。

    这话是刘清清说的,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被她催着干活。只是大家都笑嘻嘻地忙碌着,一点都不怕刘清清。

    中都里这时兴起了洗浴热潮,当然是刘清清的淋浴及洁具带的头。

    坐便的热度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蹲便在流行。

    祁三郎不得已只得亲自去了一次中都,临行前对桃镇里的客商们说:“实在是不能陪大家过中秋节了,怕是这一去一回就得初冬了。这里还得仰仗大家相帮了。”

    那些个平日里就好的,当然是诚心相助,只怕对他的产业已有了想法的会借机找事。

    曲氏和祁大郎已经在桃镇落户,只是祁家还有些家底没有分完,等年前祁家郎君还得回去给这几个孩子处理一下后续的事情。

    于是曲氏就接管了桃镇的生意。

    不接手不知道,嚯,好家伙,自家儿子名下竟有了一大片地和这许多买卖。

    正文 第138章 杂音

    这座陶窑在张郎中的名下,所以想知道祁三郎的洁具都是从哪里来的有点不好查。只不过总有好奇心重的群众会发现从这里运包了稻草的东西去镇上。

    再一打听就知道的差不多了。

    陶窑里的孩子今天都有些不太敢说话,因为前些天有人向他们打听这里是做什么的。他们当然是说了实话,因为最近吃得好,又得了工钱所以有些想吹虚他们做了什么。

    当那个人听说这里做的是洁具时顿时换了一副表情,还跟旁边的人说:“总算找到他们在哪里做洁具了。”

    有胆大心细的孩子蹲在草丛中偷听他们的谈话,只听到那两个人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什么时候下手?”

    “等我找好了人再说。”

    因为这些孩子以前都是在大街讨生活的,对别人的态度和言语十分敏感,听这两个人的对话怕是存了歹意,急着回来跟小都说了。

    不管怎么样,他们现在都是奴籍,如果真有有权势的人欺负他们,怕是刘清清也挡不住。现在得赶紧让她知道这事好早做打算。

    孩子们还小,但看那两个人的容貌却是很上心,大致说出了他们的样子,连口音也听得明白,一个是本地人,另一个么像是南边的人。

    给官家使用的瓷器都是南边做的,那里制陶却是不太上心的。反倒是这里,近了北地,村人、平民都要用陶制口,所以产陶制的东西却是太多了。

    刘清清得了信就找蒋管家商量,现在曲氏和祁家家主都在这里,遇事反倒不怕了。

    “我跟娘子说一声,问一下娘子的态度,然后再给你信可好?”蒋管事一向向着刘清清,他一直觉得这个孩子踏实可信,是一个好助力。

    曲氏听了这事一笑:“左右不过是商场上的那向种手段。查一查都是些什么人,如果对方明面上要买下这座窑,我们当然是不卖的。如果用手段,也不怕,水来土掩吧。”

    这话是原封不动地说给了刘清清并把家里好一些的人手都派了出去查这两个人是哪里人士。

    没想到还真查到了,本地口音的那个是陇县县令的小舅子,而那个南方人则是江南一家瓷窑的主人。只不过他那座窑是私窑,专经当地世绅大族做瓷器的,本就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关系怎么能整到一起来了呢。

    刘清清轻哼一声,怕是财帛动人心,只是不知道他们两个哪个先盯上她的东西了。

    县令的小舅子是一个没脑子的,仗姐姐嫁了本地的县令收了不少好处,可是大坏事他却没胆子做。因为他的姐夫虽不是一个耿直有能力的县令,却也是勤勤肯肯一心为民的县官。

    因为破了两个影响力挺大的案子,又给受欺压的妇人出过头,在陇县这里还是有些好名的。

    孙三也就是借着这个姐夫的光过一过伪纨绔的生活,不敢大势装b。

    刘清清给祁三郎去了信,把这里的事说了一说并提了一下这个孙三的事。

    祁三郎通过洁具在中都结识了不少朋友,这个时候眼界和所度都有了不少改变。

    他在回信里说不要怕这些人惹事,该来的是躲不掉。也不要想得太悲观,给他们再大的胆子也不敢伤了人的性命。

    眼见着天越来越热,桃镇里的小娘子们都穿上了薄薄的夏装,抹胸和长裙衬出了大家的好身材。

    云娘和刘清清也一人做了一身豆绿色的衣裙,只不过云娘配

    分卷阅读133

    - 肉书屋

    分卷阅读133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