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148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148

    吧。

    据说冯大郎这几日已经能做船模了。大夏这里制船、造车都跟刘清清的前世差不多,先有模型,再开造。

    或许是哪位会制造的前辈来过这里留下了这种方式吧。

    反正这个大夏就是一个被各种穿越人物改造得面目全非的伪唐,虽说满街的长袍广袖,可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蹦出一个前世听过的词或类似的物品,让刘清清措手不及。

    冯大郎极其聪明,对于格物(物理一类的学问)掌握得很好,偏偏刘清清是个文科生对于他们这一行真是帮不上忙。

    中都那里祁三郎又买进了五条船,现在他手里的船只数量怕是有主家的一半了。因为有了船心里也有了底气,并不怕家里那两个兄长为难他。

    大夏国内的私人邮路就是由祁三郎建立起来的,有时候他们祁家船队还能给政府带些不重要的公文,当然得是公家的船忙不过来的时候。

    就这样也能让祁三郎交上朋友。那些在中都的贵人们成了祁三郎的好友,不时介绍些生意给他,竟把他给留下了。

    事情的起因是有一条祁家主家的船被水匪凿漏了,一船的货物都被抢走了,船上还失了三条人命。这下子祁大郎不但要赔货物的损失还得安抚船工的家属。本来就不擅长经营的祁大郎这下子有些懵。

    出事的船只离桃镇不远,那些船工也给祁三郎干过活。出了事没等到祁大郎的结果不少人就开始来找祁三郎了。

    听说祁三郎不在桃镇去了中都,这些人就到曲氏的府里找蒋管事,有些已是三代跟着祁家做事的人,自持是家中老人还要找祁峰祁大郎这个祁家家主。

    祁峰也真是个人物当场招了人进来,直接说明:家,他已经给几个孩子分了,他们各管各的生意。他在这里是靠着曲氏的嫁妆活着,管不了那许多了。

    这些人一听当场就傻了,还带这样的?分家完了你连家都不管了?

    然后大家又一窝蜂地冲向祁家主家去了,祁峰才不会管他们那些个闲事。之前,他们也管过大郎和二郎的事,可那两个儿子明显不领情,那么这些事就让他们去处理吧。

    祁大郎先是处理了货物赔偿的事又要处理伤亡船工的事就显得有些不及时,所以这些个人只得了这么少的赔钱就不满意了,怎么办呢?斗又斗不过祁家,不跟他祁大郎干了,都去找祁三郎了。反正你们家分家了嘛,我们跟谁干不是干。

    这些人不是卖身到祁家的奴隶,人家都是世代长于河边的会水、会使船的人,这样的人不少可好用的却不好找,一下子祁大郎这里就走了近五十人。

    正文 第153章 家

    153、家

    祁大郎有些恼了,这些人以为没了他人就不能行船了么。

    然后他招了一些河边上长大的小子,虽说水性好,可使船却不是什么好手,不过也可以用,由老一些的带带。

    结果这么一弄又折了一些生意,本来就因为赔了一船货名声不好的祁家货运这下子更不好了。

    好在祁大郎主营的是自家的买卖货运,也就是他自已家里的生意需要运输才使得船运,别人的货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填补。

    但没有了曲氏经营的祁家收入下降了不是一星半点,祁大郎也知道亲弟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也不求他能帮上什么忙,不添乱就好了。

    坐在大厅中发呆的祁大郎对于这么轻易从曲氏手里拿回属于他的东西有些不可思议,现在看来曲氏也没想拿他当个事,人家收拾收拾走了,虽说把这个家还给他了,可惜,他和二郎谁都没学着经商的本事。

    至于从小被曲氏抓着看书学习的祁三郎这几年却实实在在经营了不少东西,而他们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因为他在祁家没带走什么。

    一向心细的祁大郎认为是曲氏在给祁三支招,那个书呆子怕是没有什么本事赚这许多钱。

    殊不知祁三郎身后真有一个娘子只不过不是他娘。

    好在这些损失不算多,他及时处理也就过去了,心里不好受一下也没什么。

    祁二郎见大哥这几天不好受心情也不美丽起来,细想一下倒是祁三郎这小子在这里边赢了利,就想给他一个教训。

    只不过以他这纨绔的性子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能帮他的人,这个事也就搁下了。

    祁三郎那里得了这些人手整只船队就支应起来了,一下子信件和货物运输都成了体系。

    因为前期用自家的船练了手积累了人脉现在赚起钱来很容易。

    以前的那些个老客户又带了些新客户来,竟也有胡商请他们运货进中都,这都得依靠祁三郎前一阵子在中都胡商那里进衣料结下的缘份。

    眼见着就要入冬了,桃镇里的人还是穿着以前老式的棉衣,刘清清想着库里不是还有一些麻料么,应该可以做一些薄棉衣。

    她这里还存了一些白叠子,是张氏用来织细布剩下的。

    对于张氏来说织个细布只不过是她的爱好,所以也不能玩得太久,织了两天就没有什么意思了,那织好的布给酒娘做了小衣。

    家里面的被都是白叠子的了,张郎中盖的是从南面来的蚕丝被。

    再做些被子卖也是好的。

    找了些心灵手巧的村妇帮忙做被子和衣服,也不多,一天也就几套,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结果今年是圣人开恩科的年份,有不少的学子这个时候已经往中都来了,途经桃镇见这间小杂货铺竟有铺盖也有人出得起钱钞来买的。

    住在河边货栈的人也有。

    货栈里起了地龙,最大的利用能源取暖,又干净又卫生,赢得了不少好评。

    本就好事的一些举子们竟在大厅里聚餐,对这里没有挑剔,让刘清清很是意外。

    水煮鱼在这个季节火得不能再火,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吃得很嗨,可惜没有啤酒。当然这只是刘清清的可惜,这些没见过啤酒的孩子们并不觉得有多么可惜。人家就着清酒喝得也很尽兴。

    祁二郎是自祁三郎到这里来后就没有来过这儿。毕竟这里离曲氏的娘家很近,又是祁三郎想要扎根的地方,祁二郎跟祁三郎处得并不好,他一直排挤祁三郎。这次过来也只不过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让祁三郎也上火的事。

    结果

    分卷阅读148

    - 肉书屋

    分卷阅读148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