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249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249

    去押一趟镖,还是去的岭南道。

    张氏下午开始做衣裳,那些个来做工的娘子们早就来了,人家都忙了一上午都是陶氏在张罗,还有跟陶氏相熟的人也想来做工,也被陶氏请了来试工,张氏都让陶氏做主。

    下午的时候她是想开了,她也没有能耐帮自己的女儿,那就多做点活吧,反正只要是能帮上刘清清的就是好的。

    海全宴在桃镇这里打开了名头,镇上有不少大家族要订餐。席掌柜接待了这些人,也言明在店里订酒席是什么价,专门买海鲜是什么价。

    那船海鲜只是刘清清试水的海货,真有人来订就是专门贩卖海鲜了。

    刘清清打算在每条去东海的船上找了可信的人带硝,然后进了海鲜用冰冰上再运回来。哪知席掌柜却不同意她的作法,不如在东海那里建自家的冰库,有专人守着,沿岸也有冰库,这样有利于制冰的保密工作。

    细思量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她就按席掌柜的说的做了,按比例配好用量,沿岸在信件交换站建冰库。

    这样一来,一艘船不但可以运货,还可以捎信与运海鲜,船老大的工作量加大了,还不能把这些东西混到一起弄脏了货。可是工钱却高了不少,祁大郎那里又有三个有经验的船老大投奔过来。

    刘清清觉得这样总是挖自家人的墙角不是长久之计,就让这些有经验的船老大给小子们上课。

    都是些不识字的人,哪里会讲课,刘清清就找了书记跟着,让这些船老长去讲,专人整理。

    原来就跟船学习的小子们在课堂上也识得了几个字,好歹会拿笔写字了。

    放学了还找刘清清说话,“东家,你出钱让我识字,你不是亏了么?”

    “东家,咱们不上船上工你可是会亏钱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都是实在话。刘清清只是笑着听着。

    末了,她问这些小子一句:“如果你们不好好学,等这些大师傅老了我用谁?你们识些字,我上船的货你们都知道是什么,看上些的字就用,不容易被人骗,你们也省事我也省事,不是好事么?”

    大家一想,是这个理。

    “你们虽然不是卖身给我的奴隶,可是却签了做工的契约,是要一辈子给我做工的,我用的人没有才华,不识字哪能让那些大商家看得起。我就是要让他们看看,我船上的一个小子都会写字,让他们来我这里运货都是给他们脸了。”

    她这话一出口全体寂静,这些小子们再加上现有的船头都被刘家清郎的魄力吓到了。

    人家花钱来咱们这里运货,还是咱们给他们脸了,不是咱们求着他们来着。

    你这心挺野啊!

    后来就连现任的船头都开始学字、识字,不能让徒弟超过了师傅,一时间船运队里的学习气氛高涨。

    祁大郎听说从他这里走的船头竟然去了刘清清那里识字,他都要疯了。

    他只知道三弟的买卖做得顺风顺水,哪里想得到他用的人这么不靠谱,还教那些个大老粗识字,他是不是疯了?

    被祁大郎认为有病的刘清清才不管这些,每次有他们家的船靠岸,她都要让船老大把船上的货物单子拿出来一边念给她听一边卸货。

    直到这个习惯传到了中都祁三郎那里,有一天他自小认识的一个船老大一边给他卸货一边给他念货单,他才惊了一跳。

    正文 第254章 附属品

    254、附属品

    “郎君没想到某会识字了吧。”这船老大有些得意。

    会念货单的船老大不但能自己对货还清楚船上哪里摆得是什么,从前都是不明白的,现在看货物外包装上的字就知道了。

    祁三郎感叹刘清清实在是太厉害。更感叹她竟然能把鲜鱼运到中都来,还有许多海物是他从前见都没见过的。

    船老大给了他一份菜谱,上面写了这些海鲜如何做。还有刘清清的留言:“知道你最近张罗小衣的事很是辛苦,送些海鲜犒劳你一下吧。”

    祁三郎苦笑,他这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

    车婆子招来的那些个娘子们都与他签了卖身契,正确地说是他去了红歌楼把她们买了下来,乐得那个老鸨直给他行礼。结果送他到大门口时又面带愁绪地同他讲:“你把她们都买走了,可是不用在我这里办小衣展了?”

    大有买卖被抢了的感觉,祁三郎此人最会做人,哪里会不明白她的意思,“怎么会?下次还在你这里办,还是你这里风水好才能让我把买卖做起来。”

    老鸨一听顿时喜笑颜开,“看你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过奴家这里确实是一个风水宝地啊,以前也是出过几个进士的。”

    祁三郎点头,哪想这老鸨还不让他走,“这几位也曾是奴家这里的红牌,只不过岁月不饶人红颜也有迟暮时,只是不知…”

    祁三郎哪里会不知道她想问什么,虽也不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但也涉及到自家的买卖,所以回答的挺谨慎,“本是缺几个卖小衣的掌柜,但也不知她们哪个行哪个不行,只得多找几个来帮忙,到时候再说。”

    这老鸨可是见过世面的,哪里肯信祁三郎的话,只当他是替那天的几位郎君来选小妾,喜欢过气的伎人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只得别有深意地笑了笑,就跟祁三郎道别了。

    跟着他回家的那几位娘子却是没有一个多嘴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受过调教的伎人比那些在贫民窟里出来的良家子要明世理不少。

    她们一路跟着祁三郎行来,即不多言也不多语,行为举止也很高雅,令祁三郎更是高看了她们一眼。

    进了祁府是车婆子来接的这几位娘子,把她们都安排好了住处就去跟祁三郎报备了。

    听说都安排好了,祁三郎表示满意,但他也强调了,自己的住处跟书房可不是她们随意进的,一定让人守好,不然为车婆子是问。

    车婆子可是一个人精,明白祁三郎心里想的是什么,当下就保证不会有人来打搅他。

    这些娘子平日里待人接物已经是贵人层面上的礼节,现在受车婆子教授的不过是小衣的那些个常识,比方说码子是什么、怎么洗小衣、试衣要怎么办等等。

    本来以为只是一个卖衣服的事,哪想到了车婆子这里学问倒多了起来。

    分卷阅读249

    - 肉书屋

    分卷阅读249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