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377

    福余乡甜 作者:清色的回忆

    分卷阅读377

    了若有事只管开口。”

    翁大郎见刘清清如此会做事也很高兴为她引荐自己认得的人,让刘清清在这里结识了不少人。

    回程时安鹏远带了自己的小兄弟来送刘清清,还特意给酒娘带了一份当地的土产。

    酒娘却把人家当成哥哥,亲亲热热地叫了哥哥,还郑重地谢过,并邀请他到桃镇来玩。

    “你来的时候一定要挑天暖的时候来啊,桃镇那里可不比这里,冬天里的雪一下就有一尺深,你们会不习惯的。”

    安鹏远笑看着酒娘也不接话,刘清清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这小子怕是已经相上了酒娘。

    如今不把话说明白来日怕是朋友也做不成,“小妹在家里娇惯了,鹏远不要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想什么时候来桃镇自管来。货栈总有船来岭南,你自可搭货栈的船来。”

    “好的。先谢过刘兄了。”安鹏远也不推辞,刘清清也看出来他是下了决心了。

    “我等得走了,在此盘桓多日家母不担心我却是担心酒娘的。她总怕酒娘在外太远得不到看顾,我也是不想带着她出来的,但小娘子将来嫁人了怕就是没有什么机会出来走走了。”

    安鹏远点头称是。

    大家挥手作别自不提,上船后刘清清有些上愁,单论安鹏远本人真是没得挑,长得好、有能耐、又会交朋友,但虽把酒娘嫁给他,怕不是得千里送小妹,自己心里很不忍。

    偏酒娘这个没心的还在船上跟田蜜娘、祁兰娘她们闹得不行,刘清清看了她就有气。

    正文 第380章 各自的缘法

    380、各自的缘法

    到家就碰上刘大娘的亲事,应刘顺的要求张氏带着刘清清来给刘大娘添箱。

    在张氏的劝说下刘清清决定送刘大娘一条额链,镶嵌了珍珠的,在她的铺子里也得是一千钱以上的。

    用细绒布的口袋装了,却被韩氏认出了那口袋上的标识,“哎呀,这不是河边杂货铺的首饰袋子么?他家的东西贵死了。”说完就高高兴兴地接过去多一个眼色都没给刘清清。

    对于韩氏的这种作派刘清清已经习惯了,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有些人你同她生气真是生不起,不如当她不存在。

    倒是刘大娘得了这一份添箱有些意外,“娘,单这一条额链就得近千钱,真是清娘送的?”

    “当真!当真!”韩氏一想到女儿的嫁妆能在她婆家抬起头来就高兴,今天张氏又送来钱钞一千文、细布六匹、绸料两匹。

    韩氏没占自已姑娘的东西全都给刘大娘带上了,“这可是咱家的脸面,让你能在婆家好好过下去。”说着眼圈就红了。

    她嫁进刘家时可是没有什么东西的,简薄的嫁妆让王婆子骂了一辈子。再看张氏弄得王婆子也没了脾气,多少次收拾张氏不也得看人家阿耶的脸色么。

    可刘大娘却不是这么想的,二婶虽有大笔嫁妆不也被奶奶收刮得不剩什么了么,这女人还得自己有能耐,不然怎样都得受婆婆的气。

    张氏可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刘大娘心中的反面教材,她只是准备送了东西就走不想跟老宅里的这些人多说什么。

    偏王婆子不放她,“这一阵子都没见着清娘,她又去哪里疯了?”

    她这里要嫁刘大娘了,就更看不上清娘了,到了这个年纪连个亲事都没有,哪里像个正经的小娘子,可这话她可不敢跟张氏说,怕是张氏当场就得发飙。

    可能是高兴得过了头,刘正跑来谢张氏想着自己的大女儿,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刘清娘的头上,“你也不早给她张罗起来,如今这十里八村的好小子都有了亲事,好人哪有那么多。”

    他这是得意忘了形,不记得张氏的脾气,韩氏可看见张氏翻白眼了,只得拦住话头,“那是清娘太挑了。”

    刘清清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事引得大家不高兴,再说了自己的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一个个地本都是不关心自己的,现在全冒出来充什么大尾巴狼。

    拽了拽张氏,跟大伯一家告别就回了山上小院,果然一进院子张氏就开始摔脸子,“一个个哪里让我省心了,连大娘那种样子的都嫁出去了,怎的我的女儿就没个好亲事。”

    可能是情绪太急忘了家里还有张郎中跟刘顺在的事,她的嗓门又大又响,刘清清也拦不住了。

    刘顺只得把她扯进屋里,张郎中却来了脾气,“谁说我的清娘嫁不出去?谁放的屁?”

    他这一嗓子一下子把张氏的气势给压了下去,她在屋里再也不敢多吱一声。

    又听张郎中大喊:“在娘家里住还往回带气,你是过好日子过多了不成?要是嫌太舒心了就给我滚!”虽说刘顺是个好的,可他那家真不成样子,老的没有为老的样子,其余小的一个个都有自己的算计,想说张氏自己嫁得也不怎么地凭什么说清娘,可刘顺还在家里也就做罢了。

    张氏挨了一顿骂也就泄了心气,哪敢再多说话,刘顺上前拍了拍她的背,却把她的眼泪拍了下来。

    “哭有何用?不就是她的亲事么,用不着着急的,她是心里有成算的。”

    刘顺也知道张氏的不易好听的话也会说两句。

    刘大娘的婆家也算是在这门亲事上用了心,借了马车来接的新娘子,一路上也请了人吹吹打打弄得好不热闹。

    韩氏送到院门外就哭了起来,这个姑娘虽不是她自己养大的却是十分有感情,毕竟是自己的头一个孩子。

    王婆子也舍不得,还跟着马车跑了两步,差一点摔倒在村中的土路上。

    有邻居出来看,就小声说:“这王婆子偏心到家只喜爱老大家的小娘子,对老二跟老三家的看都不看。”

    结果听她这样讲的那个更有料要爆,“她哪里是不管老二家里的那个,差一点要了人家的命呢。看见没,人家有能耐了也不爱搭理她。”

    说完还冲着王婆子那里拱拱嘴。

    刘三娘比刘清清小几个月,已经定完了亲,是她姥姥家里那边的人,韩氏特意去那家看了一下家境还不错,只是比刘家还差一些。

    刘三娘只是不同意紧咬着刘清娘还没定亲的事不松口,却被韩氏当着全家的面给说傻了,“你盯着人家做甚?她现在可跟你不在一起,你姐姐出门她光添个箱就是近一千钱的珍珠,你有吗?”

    分卷阅读377

    - 肉书屋

    分卷阅读377

    -

章节目录

福余乡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清色的回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色的回忆并收藏福余乡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