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 作者:玉子双泽

    分卷阅读66

    农门科举 作者:玉子双泽

    分卷阅读66

    来家帮忙看着,才算放心。

    因牵挂着家里,不放心良巧跟宗泽两个娃娃在家,林淑芳在林家只玩了三天就回来了。

    曹氏他们苦留不住,也就只得让他们走了。临走前,又是大包小包的回礼相送,这其中很大部分是给良巧备的。又一再保证,良巧出嫁,他们全家必是会到场撑脸面的。

    这个年,宗泽一家人年前年后的忙,都没时间好好儿的说说话儿。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一家人围着火炉摆龙门阵了,也再好好的说说巧儿的嫁妆。

    巧儿陪嫁的铺盖箱柜什么的,林家也置办了十六抬,在他们这样的人家也算是很够看了;但是没什么田产宅子的大件儿相送,林淑芳说到这个就颇是觉得对不起女儿。良巧连连宽慰她娘的心,说有这些已是很体面了,比先前堂姐们好了不知多少去了,让他娘不要多想。

    说到这个,宗泽突然想到:“娘,舅舅不是给我们置办了有二十亩地的么,要不,让大姐带几亩走?”

    听到宗泽的这个提议,别说良巧反对,林淑芳跟陈忠运都不同意,只说:“这不大像话。”

    见爹娘反对,宗泽仔细一想也觉得,现在将家里不多的田产给大姐做陪嫁不大好。钱家家业颇丰,大姐带不带田产去,对他家影响不大,只不过是大姐面上好看而已。可这些田地于他家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实在没有必要为了大姐的面子而让自家生计为难。

    于是宗泽说道:“既如此那就不陪田地了。娘不必忧心姐姐们的嫁妆不好这些事儿,我家现状如此,只能先委屈姐姐们了。待他日我真能有所出息了,自会给姐姐们补上一份儿嫁妆的。”

    陈忠运点头道:“宗泽说的有理。只要日后宗泽发达了,比什么都强。”

    既已说到田产,陈忠运道:“宗泽回来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我家的地在哪,这可不行。今天天气好,我过会儿带宗泽出去走走,顺便给你指指我们家的地在哪。”

    宗泽跟着陈忠运来到他家的地头。他们家的地就在城边儿上,有十多亩好地,还有几亩连着山的坡地。陈忠运指着那片山地对宗泽说:“买地时,那山边儿也是一块算我们的,算来划算的很,只给了山地的钱,其它都是添头。这山上的树木啥的还能砍下来做柴烧,一年能省不少柴火钱呢。”

    边说边带宗泽走到近前去看。宗泽饶有兴趣的跟着他爹走近了看。是不错,这片地,有平地,有坡地,还有一大块山崖。

    不过,这山上虽然长的有树,但大都是灌木,没什么有用的树,还真只能做柴烧。

    而且,这山坡看起来,有些地方还经常有落石,怪道人家愿意搭在一起送呢。看着看着,宗泽看出了一点不一样的,这落了石头的缺口处好像跟别处的不一样?这里的石头要么是黄石,要么是青石,却很少见像这缺口处这种青中带黑的石头。

    等等,青中带黑的石头,宗泽记得前年冬天跟他爹一起去石炭场买石炭时见过,就是这种石头。咦,难不成他家的这块山地也有石炭?要真是这样,他家以后可真不用愁了。

    第47章

    宗泽赶紧将这个发现指给他爹看。

    被宗泽一提醒,陈忠运凑近了看看, 别说, 还真像。陈忠运有点小激动,不管是不是,先找人问问再说。

    他们老家向子平家开的就是石炭场, 到时请他过来看看是不是, 也顺便求教求教开采方法。

    不过, 现在巧儿马上要出嫁了, 没空儿, 等忙过这段时间再说。

    宗泽也认为不急:“不着急,横竖现在已是开春, 买石炭的人少了。就算真的是个石炭场, 下半年再开也来的及。况且, 我们现在刚将地买过来, 就开采石炭,也怕原来的卖主心中不忿, 惹出事端了。”

    陈忠运唔了一声,也说道:“说的也是。还是等忙过这些时候再说,横竖现在不急。”

    过完正月十五,宗泽就要启程去紫利县了。

    这次因为有晋江一起去, 晋家安排了马车, 又安排了随从一同前往, 就免了陈忠运再跑一趟紫利县了。

    宗泽正月十六出发去紫利县, 是早就跟晋江通好气的。晋家也早做好了准备, 正月十六天还蒙蒙亮,晋江就套着马车来到了陈家。

    晋江跟陈忠运两口子行礼招呼过后,就跟宗泽启程了往紫利县进发了。

    一路上,晋江忐忑不安,既怕王进士不肯面见于他,又怕面见后结果不尽如人意。

    宗泽见他如此担心,也频频宽他的心,让他不必紧张。笃定的跟他讲,王进士一定会见他的;又告诉他到时面见时,平常心加点恭谨严谨应该差不多了。

    不怪宗泽对晋江这么又信心,晋江有个做秀才的老爹,基本功很是扎实。去年府试没过,听他自己分析,一是经验不足,而是缺名师指点。以宗泽这些日子跟王进士的相处,王进士说想要造福桑梓,广开学徒还真不是说说而已,他还真是很想的。

    可因文人的谨慎,以及对羽毛的爱惜,王进士对收徒又是很严谨的。

    但是,从他能收下林高瑞这块朽木,就足以看出,王进士是很通人情的;只要摸得清底细的,他收徒的要求还真能降得很低。而且,晋江才十五岁左右,正是少年之人,收有才学的少年之人为徒,是很多先生愿意做的,毕竟少年之人才好塑造,未来也多了很多期许不是。

    宗泽将自己心中所想,隐晦的道了出来,看晋江那若有所思的样儿,想是听懂了。

    因陈忠运上次带林淑芳回娘家时,已是将宗泽要带同窗拜师的事儿跟林家舅兄讲了,林家众人见到晋江也不惊讶。待晋江拜见过后,曹氏热情的请他安心在林宅歇下,要晋家将这儿当自家一样,不要拘谨。

    晋江听了赶紧说道:“多谢婶婶,不用麻烦了。我拜见完就要走的。我们在客栈包两间房就是了,可不敢扰了婶婶的清静。”

    曹氏只是不允:“瞧你这孩子说的,人都来家了,又是宗泽的朋友,怎能让你住客栈呢。你安心在这儿住下,放心,扰不到我的。我们家这么多娃娃,多你一个也不费什么事儿,快别推辞了。安心住下啊,要不然我可是要生气的。”

    一边说还一边让林家老苍头赶紧将晋江马车上的行礼拿进来。

    晋江无法,又想到,住在林宅也好,可以跟宗泽一起,刚好可以多讨教讨教拜师的细节。于是就谢过曹氏留了下来。

    宗泽今年还没给王进士拜年呢,虽然十八才上学,但第二天起来后,宗泽就带上拜师礼去王进士家拜年,也顺便给老先生说说晋江拜师的事儿。

    宗泽规规矩矩的跪下给老师磕头拜年后,又将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捧上给老师。

    分卷阅读66

    分卷阅读66

    -

章节目录

农门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玉子双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子双泽并收藏农门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