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 作者:公子欢喜

    分卷阅读21

    昏君 作者:昧白

    分卷阅读21

    明手快去扶他一把,不料他忽然俯身疯*呕,喉头猛然一抹腥甜涌出来!

    殿下!竹筠吓得不轻,殿下这是怎么了!

    青釉见着温室殿门口众人乱作一团,不成体统,高声道,宣太医!扶大殿下回宫!

    这种情况先安稳局面为好。孟义与青釉相视一眼,达成统一,即刻叫人抬步撵来。

    正当此时,身后一声清明,都在这里做什么?

    众人回头一看,正是皇帝。

    青釉心道不好,急忙下跪,陛下,是奴婢不好,大殿下突然犯病

    她还没说完,就见一道身影撞开人群直冲到皇帝面前,拦都拦不住。

    儿臣特来向父皇请罪!儿臣罪该万死,愿听圣裁!刘朔跪在皇帝面前行大礼大声道。

    皇帝眼里隐隐有怒气,你有什么罪倒是说说!还罪该万死!才当了一天的太子就一大早上将朕的寝宫门外闹得乌烟瘴气!朕要是饶了你倒叫外臣们不服气了!

    刘朔一怔,他本就吐了血身体虚,脑子转不过来。他见孟义穿着睡衣这么早从皇帝寝宫内室出来,一时间认定了孟义是皇帝指派到他身边的人。自然,那日他向孟义吐露自己偷窥皇帝在合欢殿的种种肯定已经被告发了。指摘皇帝迫害自己的妻子,当然是罪该万死的大罪。

    可皇帝愤怒的表情让刘朔不确定了,难道孟义没有告发他?

    原来此事缘由要从昨日说起。皇帝昨儿傍晚下旨,晓谕皇城内外,封大皇子刘朔为太子。

    这道旨意一来是皇帝兑现和霍夫人的承诺,保证刘朔储君地位,二来也是为了及时安抚鼓励刘朔。皇帝对外宣称的是霍夫人畏罪自戕,大皇子仁孝,经历丧母之痛久病不起,这时候封太子是希望提醒刘朔,他还有皇家的责任要担当,不能一味躲在长信殿里哭哭啼啼。

    这样的用意自然是遭到刘朔曲解了。他觉得这是皇帝虚心之举,而这个太子之位恐怕是母亲拿生命换来的。这座沾满亲生母亲鲜血的王座金光闪闪,但刘朔只觉得太可怕。

    于是他一大早上想来皇帝寝宫请求父皇收回旨意。青釉说皇帝在休息要他晚点来,他左等右等,都已经快要被竹筠劝服先回去了,却碰上孟义来开门。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大病初愈,身体还虚,陛下此时降罪殿下恐怕无法承受。青釉跪着求情,一旁给竹筠使眼色,还是先由着竹筠姑娘扶回去休息吧。其实是奴婢不好,没有及时劝殿下回去,还打扰陛下休息。奴婢甘领责罚。

    皇帝根本没有要降罪刘朔的意思,青釉给了台阶下他也顺势敛了敛怒气,朔儿,你也太胡闹了!朕瞧你如今大了,做了太子就不能再任着性子来了。下次再如此胡闹朕便不饶你。

    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想刘朔却被皇帝这样四两拨千斤的语气激恼。他下了莫大勇气来求宣帝,想着母亲的惨死,连正题都没说一个字,就让让皇帝这样以胡闹两字四两拨千斤打了回去。一张小脸愤怒至扭曲,已然理智全无,猛地抬起眼来死死盯着皇帝。

    皇帝心中一惊,不明白儿子为什么用这么仇恨的眼光看着自己。就见刘朔一个大步冲上来,揪着皇帝的衣领,大吼,我不要太子之位!我不要!你有想过母亲吗!你有一日为母亲而伤心吗!我不要你这样补偿我!我恨你,我恨你!!我唔

    孟义捂着他的嘴把他一把扯下来,随手扯了一个宫女的手绢塞到他嘴巴里赶紧丢回给竹筠,急声催促,殿下病糊涂了,姑娘赶紧带回去见太医吧。

    竹筠感激涕零,联合几个侍卫把张牙舞爪,拼命挣扎的刘朔拖了下去。

    皇帝受了惊吓,震惊得倚在殿门口,一时间竟没有说出一个字来。孟义急忙上去扶他,将他扶进内室,又替他捶胸口,又叫青釉去端参汤来。他抱着宣帝低声安抚,陛下别往心里去,殿下还小,有许多事情大概还

    说到这里他也说不下去了,要他承认这件事是刘朔不懂事他也不愿意。事实上他是很敬佩刘朔小小年纪这么大勇气的。刘朔那个太子之位怎么来的他细想一下也明白了。

    皇帝大恸,躺在长塌上,眼睛里神都散了,喃喃道,他果然怨恨朕

    ☆、第二十章 解谜

    他果然怨恨朕

    孟义心痛,张口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宣帝闭了眼,好一会儿才说,你下去吧。那语调已经是虚弱极了。

    臣可以陪着陛下。孟义握着他的手。

    宣帝费力地摇头,你不懂他咳得吓人,朕这么做是为他好

    霍家是留不得的。外家权势过大难免要危机皇权。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刘朔好。

    是孟义随着他的意思说。

    可他终究是怨恨朕宣帝长叹了一口气。

    孟义眼皮一跳,忙说,陛下不要多想了,还是先休息吧。

    宣帝心里实在难过,他这时候需要一个人来肯定自己,怀瑛,朕是不是做错了

    孟义沉默。皇帝是不能有错的,哪怕有错也不能让人说成错。但他心里其实也清楚,杀害生母对一个孩子来说实在太过残忍。不论霍家在朝政上再怎么有过错也好,刘朔的怨恨已经成为事实,况且他还这么小,丧母之痛恐怕会终其一生。

    其实孟义很想问宣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了霍夫人。

    等不到他的回答,皇帝抬起眼睛来望他,连你也觉得朕太残忍了是不是?

    那眼神危险而锐利。

    孟义终于还是点头,殿下毕竟还小,陛下要封太子其实晚两年也是可以的

    小皇帝仰起头来呵呵一笑,转脸气急怒斥,朕十二岁的时候被闲置在偏殿没人管死活!同样是皇后生的,过年时候大哥的殿门被拜礼的都踏破了,朕却被先帝以不能劳动的名头连年宴都不能参加!朕前面那么多哥哥朕花了十年的时间,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他现在有朕给他铺好的一切!没有人跟他抢!就让他当个太子怎么了!他不要多的是人要当!

    天威降临,扫得旁边小几上茶碗都给摔了个粉碎。一片狼藉。

    孟义老老实实跪着,臣知罪。

    皇帝喘不上气来,眼前一黑,只觉得浑身冷得不行,弓着身体痉挛不已。孟义心里一沉,急忙去宣太医,后悔不已为什么要惹皇帝生气。

    下去。朕不想见到你。皇帝裹着自己不耐烦打发人。

    陛下

    下去!皇帝已经没有力气喝斥了,语气虽严厉,却无一点中气。

    孟义一咬牙,所幸直起身来,大声道,臣誓死守护陛下!

    皇帝已经转过头去,不再理他。孟义跪了一会儿,外面青釉说太医到了,孟义只能依依不舍离开温室殿。

    而家中谢龄等了他一夜,近午时才把丈夫盼回来。孟义也觉得内疚,又不能与谢龄说什么,只能说陛下病了宫中秘要不便多说。

    谢龄见他安好回来总算卸下了眉头的愁死,轻笑着拉他的手将他引进内室,今天早上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就去请大夫过来看了看。

    现在怎么样了?可开了药吃?天气变化大,你是要小心。

    谢龄噗嗤一笑,将他的手放在自己腹部,傻子,是你要当爹爹了。

    孟义怔着,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陆昭将霍延写的信带上了云山观。不料云山观的弟子们说道隐仙游去了,过些日子才回来。于是陆昭便在山中拖了几日,直等到道隐回来。

    那道隐看了霍延的信,叫来弟子将自己随身信物并手笺两封递了出去,再三严厉嘱咐一定要小心送到。

    麻烦陆大人跑一趟。天气这么冷,山中更是不好行走,实在是辛苦了。

    陆昭摆摆手,陆某是晚辈,替霍大人跑一趟倒没什么。可惜陆某入朝晚,只恨不能多帮衬霍大人些时候。

    道隐笑,有这一趟能保大司马全家性命,论什么早晚呢。

    陆昭心中一惊,面上也沉下来,仙师当真能保霍家全家?

    我早年欠了霍延一个人情,而今帮他也算是两相扯平。道隐说,但也就只能保他一家老小性命无虞,多了是帮不上了。

    晚辈在这里替大人谢过仙师。陆昭行了个大礼。

    道隐看他的神情有些奇怪,霍延说你是新上任的廷尉。陛下打发了两朝元老公孙蹇,一手提拔你,你可知道来这一趟有多少风险?

    陆昭格外冷静锐利,陆某是陛下的廷尉,事关人命自然要求真相,不然陛下要我这个廷尉来做什么?仙师提醒陆某不要忘了圣恩,陆某也不敢辜负陛下厚爱,查案求解是我份内之事。说罢他随意笑笑,仙师放心,陆某只求真相,至于真相是什么,不会影响到陆某对陛下的忠心,更不会影响到陆某的立场。

    后生可畏。道隐啜了一口茶,面上略有赞扬神色。转脸他沉下表情,可是真相有时候往往会很残酷,甚至会危机人性命,即使这样,陆大人也要知道吗?

    陆昭又行了个大礼,霍大人为官有道,政策疏通,又是两朝元老,经验丰富,待下宽厚,我自入朝以来一直十分尊敬他,这样的老臣对陛下、对朝廷都大有助益。若能帮他,我自然义不容辞。请仙师指点。

    道隐思量了片刻,放下茶碗,敛了敛衣襟,换上一副温和表情,既然陆大人不辞辛苦,那贫道就给陆大人讲个故事作为报答吧。

    请讲。

    从前有一位体弱多病的皇子,胸怀大志却不被人看重。由于总是被人轻视,这位皇子从小敏感多思,城府颇深。在这位皇子十五岁的时候,他有幸结识了一位才华横溢的书生,那书生愿意助他。于是他展开了实现抱负的道路。道隐缓缓说道,首先,他已经十五岁,正是娶亲的好时候,于是他看中了原本要嫁给他大哥的女人。他和书生联袂智取,最终娶到了这个很重要的女人。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女人的家族并没有因为这件亲事而支持这位皇子。家族的族长是皇子的舅舅,

    分卷阅读21

    分卷阅读21

    -

章节目录

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昧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昧白并收藏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