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啊不!我的意思是......”
“我是清玉馆的馆长刘美慧,你们好!”没等董大志嘟囔清楚,这位银发老太太已经主动伸出了手掌,很真诚的微笑道。
陆梦鳞仿佛早就看出了她的身份,微微起身,伸出手掌,与这位老太太轻轻一握。
“刘馆长您好!我们是董氏医馆的,这位是我们董氏医馆的继承人董大志,他会向您介绍医馆关于这场瘟疫的一些发现,还有我们的下一步打算。”陆梦鳞淡淡道。
“啊?由我来说么?”董大志明显没想到木兄弟还有这么一手,连忙追问道。
“嗯,你来说吧!更正式一些。”陆梦鳞说完之后,索性闭上了眼睛,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模样。
董大志无奈之下,只得定了定神,老老实实的从头说起,先说董氏医馆是怎么救治病人的,然后自己的父亲董老医师又是怎么染病倒下,然后医馆接受了要集中隔离治疗的方案,但是很快就陷入了窘境,资金严重不足,然后才说到木兄弟想了个办法,拉了大魏商行来投资赞助,研制瘟疫解药,最后才是自己想到找清玉报馆来宣布的事情。
董大志原本就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他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大通,结果却越说越流畅,把心中的想法一骨脑全都说了出来。
也只有这样的老实人,说出来的话才格外令人相信。
等到董大志说完之后,那位清玉馆的馆长刘美慧老太太这才点点头,微笑道:“那么,你们想要清玉报馆怎么做呢?”
“据实报道就好了!你们可以派人去医馆调查,由你们的人撰写文章,我们就只是来爆个料的。”陆梦鳞睁开眼睛,微笑道。
“好的,知道了!我会派人去的,谢谢你们的爆料。”刘馆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起身送客,一副很慈祥的模样。
这位老太太一路把他们两人送到报馆门口,这才说了一句,“也谢谢董氏医馆,只有你们这些人的坚持,受难的百姓才有活路。”
董大志听得似懂非懂,连连点头。
而那位看大门的平哥,见到馆主竟然亲自送他们两个出来,早就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根本就不敢冒头。
“咱们这事就算成了?我怎么觉得有点悬啊?那位刘馆长好像什么都没有答应哩!是不是我没说好?”董大志想了半天 ,终于一脸苦恼的问道。
陆梦鳞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董哥,你别多想了!你说得很好!只有最真实的表达,才能打动那位老太太。剩下的事情就等着吧!”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上午,清玉报馆的人来了。
来的是那位红药姑娘,她还带着两个同事,这三位一进入医馆,就直奔病患区而去,勇气可嘉,令人敬佩。
经过了一整天的采访,红药姑娘得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她知道了董氏医馆的集中隔离治疗法,也知道了这个方法是那个姓木的小道士提出来的,她还知道了大魏商行的投资意向,同样也是姓木的拉来的人脉,在充分了解了医馆的情况之
后,三人采访组回去了。
第三天一早,清玉报馆的日报印出来了,法神城的大街小巷全都人手一份,头版头条,写的就是集中隔离治疗法,以及提出这个治疗法的董氏医馆。
文章并没有按照董大志的思路来写,而是换了另外一个角度,着实介绍了集中隔离治疗的必要性,然后才提及董氏医馆的事迹,只是在文章的末尾,才提到了寥寥数语,说城中某个大商行,准备投资董氏医馆,提供研究资金,专门为了攻克这场瘟疫,请百姓放心,保持稳定,注意隔离,安全生产。
这篇文章一面世,各家医馆都对集中隔离治疗术均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认为是无稽之谈,而这并不能令其损失热度,毕竟这场瘟疫的克服,是最近法神城最热的话题。
上至神朝高层,下至黎民百姓,全都对此事极为关注,而董氏医馆也一下子名声大涨,成为城中炙手可热的医馆。
知名度上去了,医馆的生意自然更好,许多人慕名而来,专门把病患送到董氏医馆治疗。人们下意识的认为,董氏医馆在防治瘟疫的过程中,显然已经走到了其它人的前列,把病人放在这里,是最有机率治愈的。
这样一来,董氏医馆的就诊压力明显变大了,不过好在这时,大魏商行及时送来了大笔资助,他们第一时间和董氏医馆签定了合作研发的协议,借助董氏医馆的影响力,将自己的品牌成功的打响。
有了大魏商行的资金注入,董氏医馆众人大展拳脚,一方面招兵买马,又招募到了一批医师,并且还分配到了几名道士职业加入,他们索性将医馆周边的几栋房屋也长租了下来,扩建成为隔离区。
那些医馆邻居们自从知道了隔离治疗的必要性,早就恨不得搬出去了,这样一来,正好各取所需,邻居们不仅可以离开这片街区,而且还能拿到一笔高额的租金,何乐而不为?
随着清玉报馆的第二次报道,详细的介绍了董氏医馆在收到资金注入之后的变化,这篇报道极大的鼓舞了城中民众,让他们对瘟疫不再闻之色变,而是相信用不了多久,董氏医馆一定能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出现,给了民众对抗瘟疫的勇气,也间接的令法神城内的社会结构变得更稳定了。
而大魏商行则成为了这场宣传造势之中的最大赢家,他们的品牌成为了善心的代名词,特别是那句最出名的广告词,“您购买大魏商行的每一件商品,都将产生一枚玉元捐赠给董氏医馆,用于研制瘟疫解药。”
这样一来,大魏商行的销售额直线上升,上至贵族高层,下至平民百姓,他们只要买东西,必选大魏商行这个品牌,搞得大魏商行法神城总行的货仓一度卖断了货。
大魏商行的商品本来质量就不差,价格也和其它商行差不多,并没有涨价,但是购买他们的货物,还相当于捐款用于研制瘟疫解药,所以法神城里的居民们很容易做出了选择。
商行的库存被一扫而空,资金周转太顺畅了,这才是商行成败的关键,大魏商行在品牌提升的方面
,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同是,这也令那位目光独到的傅大管事升职加薪,不仅成为了大魏商行总管事,还拿到了不少的股份奖励。
法神城中的另外几家医馆也开始对病患采用集中隔离治疗的方案,而城中的大商行也开始有样学样,学着大魏商行,纷纷投资医馆,试图打响品牌。
可惜他们都没能取得大魏商行这样的成功,准确的说,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总是得到最大的奖励,至于后面的跟风者,通常只能吃灰。
和吊儿朗当的陆梦鳞不同,端木青衣看来是真的喜欢上了自己目前的工作,她一直在帮助医师们治疗那些病人,准确的说,是维持那些病人的生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医治。
也许这才是道士职业的真正魅力所在,救死扶伤,在挽救一个个生命的过程中,得到自己内心的救赎与升华。
这个美丽的姑娘如此不辞劳苦的工作,当然获得了几乎所有人的一致赞誉,病人们只要能得到木姑娘的亲手治疗,仿佛就是莫大的幸运,仿佛身上的病痛都没那么疼了。
而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的董氏医馆,在那位董老医师的带领之下,所有的医师都在加班加点的努力,希望能找出克服这场瘟疫的解药。
现在的董氏医馆,不缺病人,也不缺资金,只差一份漂亮的答卷,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法神城的历史上。
当然,大魏商行的投资也并不是毫无要求的,他们在意外获得了大量市场份额之后,财力急剧膨胀,所以划给董氏医馆的资金也非常的雄浑,但是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尽快研制出瘟疫的解药,而且董氏医馆必须是第一个研制出解药的,不然的话,下一波商机和宣传品牌的浪潮,将会拱手让人。
大商家们纷纷嗅到了这其中的机会,而且他们已经眼睁睁的看着大魏商行因为这么一个金点子,业绩一路扶摇直上,所以他们也纷纷找到别家医馆寻求合作,甚至不惜重金挖掘医师人才,就是希望抢在所有人之前,第一个研制出对付瘟疫的解药,这样才能联手品牌,抢占市场。
而他们很清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商业战争之中,弄虚作假是不行的,因为有清玉报馆的存在,他们既是宣传的喉舌和阵地,同时也是舆论的监督官,如果有人谎报新闻,首先第一个就通不过报馆的审核,反而会被报馆揭露,第一个被钉在耻辱柱上。
正是因为有了清玉报馆这样的一股清流,反而令法神城底层的商业生态呈现出一片合谐共生的状态,所有的商家和医馆都在为了战胜这场瘟疫而努力投入,这对于受灾的老百姓而言,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对于救灾工作也是一个极为正面的推动。
就连那些大商家们,平素不乏有奸商之名的家伙们,也都莫名其妙的花钱办好事,造福灾民,也许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少有的寻求心灵救赎的机会吧!
而这一切的开端,来源于某个小道士提出的集中隔离治疗的理念,而真正令整个社会进入正轨,走向正道的引导者,却是那家清玉报馆。
“我是清玉馆的馆长刘美慧,你们好!”没等董大志嘟囔清楚,这位银发老太太已经主动伸出了手掌,很真诚的微笑道。
陆梦鳞仿佛早就看出了她的身份,微微起身,伸出手掌,与这位老太太轻轻一握。
“刘馆长您好!我们是董氏医馆的,这位是我们董氏医馆的继承人董大志,他会向您介绍医馆关于这场瘟疫的一些发现,还有我们的下一步打算。”陆梦鳞淡淡道。
“啊?由我来说么?”董大志明显没想到木兄弟还有这么一手,连忙追问道。
“嗯,你来说吧!更正式一些。”陆梦鳞说完之后,索性闭上了眼睛,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模样。
董大志无奈之下,只得定了定神,老老实实的从头说起,先说董氏医馆是怎么救治病人的,然后自己的父亲董老医师又是怎么染病倒下,然后医馆接受了要集中隔离治疗的方案,但是很快就陷入了窘境,资金严重不足,然后才说到木兄弟想了个办法,拉了大魏商行来投资赞助,研制瘟疫解药,最后才是自己想到找清玉报馆来宣布的事情。
董大志原本就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他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大通,结果却越说越流畅,把心中的想法一骨脑全都说了出来。
也只有这样的老实人,说出来的话才格外令人相信。
等到董大志说完之后,那位清玉馆的馆长刘美慧老太太这才点点头,微笑道:“那么,你们想要清玉报馆怎么做呢?”
“据实报道就好了!你们可以派人去医馆调查,由你们的人撰写文章,我们就只是来爆个料的。”陆梦鳞睁开眼睛,微笑道。
“好的,知道了!我会派人去的,谢谢你们的爆料。”刘馆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起身送客,一副很慈祥的模样。
这位老太太一路把他们两人送到报馆门口,这才说了一句,“也谢谢董氏医馆,只有你们这些人的坚持,受难的百姓才有活路。”
董大志听得似懂非懂,连连点头。
而那位看大门的平哥,见到馆主竟然亲自送他们两个出来,早就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根本就不敢冒头。
“咱们这事就算成了?我怎么觉得有点悬啊?那位刘馆长好像什么都没有答应哩!是不是我没说好?”董大志想了半天 ,终于一脸苦恼的问道。
陆梦鳞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董哥,你别多想了!你说得很好!只有最真实的表达,才能打动那位老太太。剩下的事情就等着吧!”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上午,清玉报馆的人来了。
来的是那位红药姑娘,她还带着两个同事,这三位一进入医馆,就直奔病患区而去,勇气可嘉,令人敬佩。
经过了一整天的采访,红药姑娘得到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她知道了董氏医馆的集中隔离治疗法,也知道了这个方法是那个姓木的小道士提出来的,她还知道了大魏商行的投资意向,同样也是姓木的拉来的人脉,在充分了解了医馆的情况之
后,三人采访组回去了。
第三天一早,清玉报馆的日报印出来了,法神城的大街小巷全都人手一份,头版头条,写的就是集中隔离治疗法,以及提出这个治疗法的董氏医馆。
文章并没有按照董大志的思路来写,而是换了另外一个角度,着实介绍了集中隔离治疗的必要性,然后才提及董氏医馆的事迹,只是在文章的末尾,才提到了寥寥数语,说城中某个大商行,准备投资董氏医馆,提供研究资金,专门为了攻克这场瘟疫,请百姓放心,保持稳定,注意隔离,安全生产。
这篇文章一面世,各家医馆都对集中隔离治疗术均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认为是无稽之谈,而这并不能令其损失热度,毕竟这场瘟疫的克服,是最近法神城最热的话题。
上至神朝高层,下至黎民百姓,全都对此事极为关注,而董氏医馆也一下子名声大涨,成为城中炙手可热的医馆。
知名度上去了,医馆的生意自然更好,许多人慕名而来,专门把病患送到董氏医馆治疗。人们下意识的认为,董氏医馆在防治瘟疫的过程中,显然已经走到了其它人的前列,把病人放在这里,是最有机率治愈的。
这样一来,董氏医馆的就诊压力明显变大了,不过好在这时,大魏商行及时送来了大笔资助,他们第一时间和董氏医馆签定了合作研发的协议,借助董氏医馆的影响力,将自己的品牌成功的打响。
有了大魏商行的资金注入,董氏医馆众人大展拳脚,一方面招兵买马,又招募到了一批医师,并且还分配到了几名道士职业加入,他们索性将医馆周边的几栋房屋也长租了下来,扩建成为隔离区。
那些医馆邻居们自从知道了隔离治疗的必要性,早就恨不得搬出去了,这样一来,正好各取所需,邻居们不仅可以离开这片街区,而且还能拿到一笔高额的租金,何乐而不为?
随着清玉报馆的第二次报道,详细的介绍了董氏医馆在收到资金注入之后的变化,这篇报道极大的鼓舞了城中民众,让他们对瘟疫不再闻之色变,而是相信用不了多久,董氏医馆一定能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
这篇文章的出现,给了民众对抗瘟疫的勇气,也间接的令法神城内的社会结构变得更稳定了。
而大魏商行则成为了这场宣传造势之中的最大赢家,他们的品牌成为了善心的代名词,特别是那句最出名的广告词,“您购买大魏商行的每一件商品,都将产生一枚玉元捐赠给董氏医馆,用于研制瘟疫解药。”
这样一来,大魏商行的销售额直线上升,上至贵族高层,下至平民百姓,他们只要买东西,必选大魏商行这个品牌,搞得大魏商行法神城总行的货仓一度卖断了货。
大魏商行的商品本来质量就不差,价格也和其它商行差不多,并没有涨价,但是购买他们的货物,还相当于捐款用于研制瘟疫解药,所以法神城里的居民们很容易做出了选择。
商行的库存被一扫而空,资金周转太顺畅了,这才是商行成败的关键,大魏商行在品牌提升的方面
,获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同是,这也令那位目光独到的傅大管事升职加薪,不仅成为了大魏商行总管事,还拿到了不少的股份奖励。
法神城中的另外几家医馆也开始对病患采用集中隔离治疗的方案,而城中的大商行也开始有样学样,学着大魏商行,纷纷投资医馆,试图打响品牌。
可惜他们都没能取得大魏商行这样的成功,准确的说,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总是得到最大的奖励,至于后面的跟风者,通常只能吃灰。
和吊儿朗当的陆梦鳞不同,端木青衣看来是真的喜欢上了自己目前的工作,她一直在帮助医师们治疗那些病人,准确的说,是维持那些病人的生命,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医治。
也许这才是道士职业的真正魅力所在,救死扶伤,在挽救一个个生命的过程中,得到自己内心的救赎与升华。
这个美丽的姑娘如此不辞劳苦的工作,当然获得了几乎所有人的一致赞誉,病人们只要能得到木姑娘的亲手治疗,仿佛就是莫大的幸运,仿佛身上的病痛都没那么疼了。
而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的董氏医馆,在那位董老医师的带领之下,所有的医师都在加班加点的努力,希望能找出克服这场瘟疫的解药。
现在的董氏医馆,不缺病人,也不缺资金,只差一份漂亮的答卷,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法神城的历史上。
当然,大魏商行的投资也并不是毫无要求的,他们在意外获得了大量市场份额之后,财力急剧膨胀,所以划给董氏医馆的资金也非常的雄浑,但是他们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尽快研制出瘟疫的解药,而且董氏医馆必须是第一个研制出解药的,不然的话,下一波商机和宣传品牌的浪潮,将会拱手让人。
大商家们纷纷嗅到了这其中的机会,而且他们已经眼睁睁的看着大魏商行因为这么一个金点子,业绩一路扶摇直上,所以他们也纷纷找到别家医馆寻求合作,甚至不惜重金挖掘医师人才,就是希望抢在所有人之前,第一个研制出对付瘟疫的解药,这样才能联手品牌,抢占市场。
而他们很清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商业战争之中,弄虚作假是不行的,因为有清玉报馆的存在,他们既是宣传的喉舌和阵地,同时也是舆论的监督官,如果有人谎报新闻,首先第一个就通不过报馆的审核,反而会被报馆揭露,第一个被钉在耻辱柱上。
正是因为有了清玉报馆这样的一股清流,反而令法神城底层的商业生态呈现出一片合谐共生的状态,所有的商家和医馆都在为了战胜这场瘟疫而努力投入,这对于受灾的老百姓而言,绝对是天大的好事,对于救灾工作也是一个极为正面的推动。
就连那些大商家们,平素不乏有奸商之名的家伙们,也都莫名其妙的花钱办好事,造福灾民,也许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少有的寻求心灵救赎的机会吧!
而这一切的开端,来源于某个小道士提出的集中隔离治疗的理念,而真正令整个社会进入正轨,走向正道的引导者,却是那家清玉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