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十八岁 作者:秋声

    分卷阅读33

    么恐怖的场面,躲到屋子里不敢出来。小薇也没了平日里的活泼劲,也和小月一起呆在屋里不出来。这样院子里需要打下手的工作就全部由梁老妈承担了。老妈好像也知道两个女儿看不得这样的场面,对她俩说道,

    “月儿,二丫,院子里的事就不用你们了,你俩一人管一口锅,继续烧水。”

    等水烧得差不多了,就有人进来舀出一大桶出去了,在烧上一锅,又有人进来舀出去一桶。这样忙活了好一阵,院子里的活也进行得差不多了。梁老妈端着一个大盆进来了,小月看了看,是猪内脏。梁老爸也端着一个大盆进来了,是做好了的血肠,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老爸老妈分别把盆里的东西倒进小月烧着的锅里,说道,“加柴火,加柴火烧。”

    又把昨天晚上老妈切好的萝卜片倒进锅里,道,“再加把柴火。”小月就又加了柴草使劲地拉起了风匣。

    过了一会,老妈又端着个大盆进来了,这回是把东西倒进了小薇烧着的锅里,小月抬头看了看,是一块块的猪肉。

    等锅里的东西煮得差不多了,又把昨天晚上老妈切好的萝卜片倒进锅里,小月就又加了柴火使劲地拉起了风匣。接着又把小月昨天切好的酸菜也倒进了小薇烧着的那口锅里。老妈又在两口锅里加进了盐和葱,用一把大铁勺使劲地搅了搅。

    剩下的事就是等着锅里的东西煮熟了。

    外面院子里还在忙着,不过节奏显然已经慢了下来。老爸开始让着帮忙的人抽烟了。老爸不抽烟,为了招待客人家里事先买了一条烟。又过了一会,老妈开始招呼这大家洗手,进屋,喝水。小刚也被指使去车站那边的商店买东西去了。老妈也提着一个米袋子出去了。

    锅里的美味渐渐地飘出诱人的肉香味,十二点多的时候,老梁家盼了一年的杀猪宴终于开席了。可此时连饿带累的小月却几乎没了食欲,饿过劲了。

    小月这时候却发现这宴席光有菜没有饭。正纳闷这呢,就听见妈妈说道,“小刚,过去看看,帮你大嫂把饭端过来。”

    小刚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一会,他就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米饭进来了。原来,饭是在东院梁小月的大娘家做的。

    米饭一端过来,宴席就正式开始了。

    23

    忙年 ...

    米饭一端过来,宴席就正式开始了。

    只加了点盐的白水煮肉,血肠,酸菜炖肉,萝卜片炖血肠。调料就是一碟碟的蒜酱。主食是白米饭。这就是席上的大餐。

    西屋的炕上白了两个炕桌,小月的老爸还有七个男性来宾。梁老爸和梁老妈好像对这些来宾极为重视,态度也显得非常恭敬。除了最先到来的三个帮忙干活的以外,到了要吃饭的时候又来了五个人。小月看得出来,后来的几个人好像都是村里的干部或者是家里有求于人家的人。

    由于来的人多,东屋炕上也摆放了一张炕桌,请的是小月大娘一家。小月头回见到自己的大娘、大嫂。她们还带来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也就是小月的堂侄。

    等来客都上炕入了席,小月才知道家里为什么要做那么多的菜。等到把三个桌子的菜都上齐了,那两大锅酸菜萝卜加炖肉也剩下没多少了。

    梁老爸在西屋陪着客人一起吃饭,而东屋里就是大娘大嫂还有那个叫小运子的胖小子再加上小月姐弟三个还有梁老妈吃饭的地方了。饭桌只有一个,要让给大娘一家,小月姐弟就一人端一碗米饭,在盛上些菜随便地坐在炕边或者干脆站在地上吃了。

    来到这里以后肚子里一直处于缺少油水的状态,都快淡出鸟来了,如今有这样的美食小月也忘记了斯文,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小月从这件事上明白了一个道理,高雅和情调也是要有经济支柱滴。

    梁小月的大娘看上去有六十岁左右,瘦高个,肤色也比梁老妈白些,头梳得一丝不乱的。身上穿的是紫红色带黑花图案的厚外套,黑裤子,黑棉鞋。看来是为了来这里做客,特意换的新衣服。

    小月从外观上就能判断,一看大娘就是个干净利索的人。这是一个目前生活上没什么压力的老太太。

    大嫂有三十来岁,元脸盘大眼睛,中等个头身材微胖,从那略显粗糙的肤色上判断,这也是个常干粗活的人。

    小月的堂侄小运子今年七岁,上小学一年级。这小家伙长相随妈妈,矮矮胖胖的。不过儿童阶段的短粗胖会被说成是虎头虎脑,反倒会招致成年人的喜爱。小月也不例外,一见这小家伙就印象不错。

    最早来家里帮忙的三个人中被小刚叫做“大哥”的,就是大娘的儿子,小月的堂哥梁大江。

    大娘一家见到梁老妈和小月姐弟就亲密无间地打招呼说话,看样子和这家人关系是相当不错的。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过世的大爷和梁老爸是亲兄弟。

    后来小月才知道,早年大爷去世的时候,年轻的大娘带着一儿一女,日子过的非常艰难,当时还只有十几岁的梁老爸就承担大嫂家里几乎所有的力气活,和当时还健在的小月的爷爷奶奶共同帮着大娘一家度过了难关,直到堂姐出嫁堂哥长大成人。

    如今条件好起来的大娘一家一直没有忘记那些年梁老爸对自己的帮助,这些年来一直在竭尽所能地帮助接济着自己家,梁老爸梁老妈当然也是非常感激的,所以这边一有什么好事,总是忘不了大娘一家。

    “咱们没少麻烦你大娘他们。就说你和小刚这回上大学吧,唉——,当时为学费的事,妈连上吊的心都有了,是你大娘上咱家来说不用着急,慢慢想办法,还说实在不行,就先从小琴那拿三千块钱。这不,后来因为你打工挣钱了,才没那啥。可这平常日子里,咱也没少麻烦人家啊。”梁老妈看着自己的大伯嫂子,感慨地说道。

    小琴是大娘的女儿,小月的堂姐,读了个中专,如今在临近的中学里做会计,吃上了皇粮,也算是梁屯里年轻人中有出息的一个了。

    而西屋那几位客人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日里对小月一家也算给过照顾的,今后也还要麻烦人家,梁老爸就出面请了他们。

    东屋的客人是自己的亲属,招待上也以实惠为主。可西屋的招待就要费心了。吃饭的时候,梁老爸态度恭敬地给客人添饭夹菜,还不时的劝酒敬烟,只吃了几口饭就放下碗筷的老妈也不时地和老爸一起谦卑地对着客人说着感谢的话,这些话让小月感觉很不舒服。她看了看一旁的小刚,这个弟弟看来也已经懂事了,他也不时看着那屋里

    分卷阅读33

    -

章节目录

重回十八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声并收藏重回十八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