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 作者:容姝姑娘

    分卷阅读144

    的计划是,咱们每家每户都盖五层的小楼,占地面积少,房间多,到时候一排排的过去,粉刷得漂漂亮亮的,又干净又整洁。”

    宋玉安只说了初步的计划,村民们商量以后,又进行举手表决,大部分都同意了,他们选择相信宋玉安,因为宋玉安没有骗过他们一次,他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因为村里出了一个宋玉安。

    而且那是五层小楼啊,湖东村搬进城的那些人买到一间筒子楼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可是拥有一整栋楼呢,想想就舒爽。

    等赵刚的导师徐达教授来了,宋玉安才跟他说了自己的全部计划。

    摊开在他们前面的,是一副整个夏市的地图。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路,要建一个对明珠镇最有利的车站,什么位置最合适?”

    这是宋玉安问徐教授的第一个问题。

    徐教授原本以为只是设计一个小镇的房屋建造图,但是宋玉安的第一个问题,就让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所谋甚大。

    徐老先生没有说话,先把夏市的地图看了一遍,然后再把全省,全国地图拿出来看,过了半晌,他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听说以前政府曾经给西南片区规划了一条路线,可以把整个东西连接起来,莫非就是这条?”

    他学的是建筑设计,主攻房屋建造,但有不少学习桥梁建造的同学,关于这条路线的传言,他曾经听过,但因为时间久远,一直没有动静,所以他以为是瞎传的。

    现在宋玉安把这条路线指出来给他看,徐老先生觉得,那个传言可能是真的。

    宋玉安没有回答,徐老先生也没有再问,而是拿着地图资料认真研究起来,第二天就亲自出去实地考察。

    宋玉安让赵刚给他配了一台车,派了几个人跟着,就没有再去管。在这方面,他真的是一点儿都不懂。

    半个月过去了,老先生才把结果给宋玉安,宋玉安一看,徐老先生圈出来的地方是离月亮湖不到两公里处的一块农田。

    “这里是个三岔路口,不管去哪个村都要经过这里,所处的位置完美的避开了风口,离两边的山有些距离,最合适不过,就是面基有些小。”

    宋玉回忆里了一下那地方的地形,也觉得合适,虽然地方不大,但他要的只是一个小站,能上下人就行,这个地方确实很合适。

    接下来才是讨论镇上的设计,这一次,不仅宋玉安在,叶保国和他手下新上任的领导班子,宝珠,还有杨教授几人都被宋玉安叫到办公室里来。

    宋玉安先说了他的看法。

    “我的设想是,前半部分,就是现在湖东村所在的地址,还有周围的农田,全部规划进集市建造,村民们的房屋也建造在这边,到时候全部建造成五层小楼,楼上住人,一楼的商铺可以做生意或是出租。

    后半部分,月亮湖,明珠中学湖和湖西村原址这一片,要建大量的围栏,与集市隔绝开,这一片是教学场地,湖西村的居民,全部搬迁到前半部分的集市上,我用我名下的土地来和他们交换。”

    紧接着,宋玉安说了他的设想。

    夏市以后会发展旅游业,宋玉安打算亲自投资。时间不会太久远,最多十年,这个行业就会热门起来,到时候几个历史遗迹,还有瀑布,温泉都可以发展成一条线的风景区。

    而月亮湖的抗浪鱼,金线鲃到那个时候可以培育得很好,和明珠中学,千亩果园一样,成为明珠镇的三大特色,吸引游人过来消费。

    游客们可以进入果园赏花,采果,而村民们现在盖得小楼就可以开设客栈,酒楼,做游客的生意。

    到时候村民们再发展点家乡特产,比如说果脯,火腿,香肠,熏兔什么的。

    女孩子也可以像后世景点学习,做做绣花鞋垫啊,小布鞋啊,都是个进项。

    毕竟湖东村这边许多姑娘女红还是很好的。

    这就是宋玉安对于明珠镇的规划,类似于一个以采集为主的农家乐形式。

    要是真的发展起来,还可以种些西瓜草莓这样的一年生水果。

    但明珠中学是孩子上学的地方,明珠镇一旦繁荣起来,到时候人来人往的,孩子不安全。

    所以宋玉安打算把把这一片区与集市区隔开来。校园区拒绝游人进入,也能给孩子们一个保障。

    至于湖西村的那一片土地,宋玉安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但是没有和任何人说。

    说好是换地,那就是宋玉安的私人地盘,所以村民们也不关注,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五层小楼要多少钱建造,万一钱不够的要怎么办。

    还有就是大家都想开店,可是具体开什么店呢?人人都开杂货店肯定是不行的,你见谁家镇上是清一色杂货店的。

    这边房子还只是一个设想呢,那边村民们已经计划着下一个集去别的镇上看看,人家都有些什么铺子,挣钱不挣钱。

    图纸还在计划中,但是材料可以先准备起来。今年整个夏市都要扩建,建筑材料紧张。

    就拿砖来说,农村使用的是普通砖瓦厂烧制的青砖。这种砖头制作十分复杂,首先要踩泥,就是蒙着牛的眼睛拉着它在泥潭里一直转圈圈。

    踩完之后压丕,要用力的拍打几次,才能压出光滑的泥丕,接下来还要阴干,不能淋雨,半干的时候入窑,猛火烧制几天,才能得到一炉青砖。

    宋玉安当初盖房子用的就是这种砖,它比城里用的红砖贵,也比红砖耐用。

    但是制作太慢了,眼下这种大批量的建筑,几十个窑也跟不上。

    夏市里倒是有一家红砖厂,前几年才开的,用的是机械化设备,产量很高,现在整个市区建设都是去那里拉砖,价格也不贵。

    但宋玉安知道,在过几十年,国家就会限制使用红砖,因为太高的楼层红砖承重力不行。

    最后宋玉安把目光对准了灰砂砖,这是六十年代的工艺。灰砂砖是一种技术成熟、性能优良、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承重力高过红砖,造价却比红砖低。

    宋玉安让赵刚派了个师弟去北京采购量了几套灰砂砖的机械化设备回来,在离湖东村几公里的山脚处开了一个大型的砖厂。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以后国家修高铁,要移的两座山,就在这里。

    宋玉安现在挖山烧砖,也算是移山的先头部队了。

    砖厂这边,宋玉安交给了何宝贵的大儿子何大来管理,当初何宝贵抛妻弃子走了,何大为了养家,去青砖厂当过学徒,他做青砖的手艺不错。

    后来何耀宗和宋玉安组织扫盲,何大积极响应,不仅按时去上课,专心听讲,下了课还经常和他弟弟学习巩固,听说已经自学完成了初中课本上的知识。

    一开始他在养殖场工作,后来赵刚发现这个小

    分卷阅读144

    -

章节目录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容姝姑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容姝姑娘并收藏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