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为后 作者:八月薇妮

    分卷阅读136

    ”

    夏苗听他回答的滴水不漏,说了这么多,却等于什么都没说,便不再追问,只瞥着高彦秋笑道:“高大人,你有个好徒弟啊,以后多听听他的建言吧。”说着一点头,迈步上轿。

    许阁老走过来,也笑眯眯地说道:“这次和玉道长回府,高大人可别再像是上回了,不然的话,迎仙阁之外,不知还会不会有什么迎玉阁,修道阁之类的冒出来,到时候可是没法子再解救了。”

    高彦秋黑着脸:“不劳您操心了。”

    等众人都走了,高彦秋才抖了抖衣袖,看向虞太舒:“太舒,以后有这种事,别再叫我做了,你亲自去做如何?”

    虞太舒笑道:“今日老师虽受了这场惊吓,但至少剩下百万两银子,可以用于救济灾民等实事上,实在是功德一件,何乐而不为呢。”

    高彦秋重重叹息道:“什么时候老夫这条命也要送在里头了。”

    虞太舒扶着他上轿,临了咳嗽了声:“方才许阁老所说的话……老师且一定要好生想想,尤其是府里头,该约束的必要约束些。”

    高彦秋“嗯”了声:“知道,好不容易解了困局,难道老夫还这样不知好歹?一定命人鼓瑟吹笙,好生恭迎。”

    ***

    这夜,放鹿宫。

    陶真人房中。

    薛翃坐在陶玄玉下手,问道:“师兄今日在云液宫的法事可顺利?”

    陶玄玉轻描淡写道:“有我出马,还有什么可难为的?”

    薛翃笑道:“只是劳累了师兄。”

    “那点不算什么,”陶玄玉抬眸扫了她一眼,“你们若让我省心,就算不上累。”

    “我们?”薛翃诧异。

    陶玄玉哼了声:“西华跟你说了吗?他要留下的事。”

    薛翃皱皱眉:“是,今日已经跟我说了。”

    “这孩子太执拗了,”陶玄玉顿了顿,摇头:“本来想带他回山的……看样子还是师父有先见之明啊。”

    薛翃诧异:“师兄这是何意?”

    陶玄玉淡淡道:“师父临去之前曾说过,西华天分虽高,只不过恐怕不是道门中人。”

    薛翃疑惑:“西华虽留在宫内,却还是道人身份,难不成会还俗吗?”

    “会不会,也是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陶玄玉淡声说罢,又道:“你说怪不怪,那会儿师父曾叮嘱我,将来西华若是想留在京内,便不许我拦着,那会儿师父怎会知道西华会来京城?还郑重其事地叮嘱我?”

    偏今日萧西华一再恳求,让他无从推驳。

    薛翃也愣愣的。

    陶玄玉喃喃道:“可惜师父并没有告诉我西华的生辰八字,不然倒是可以算一算他命数如何。”

    室内沉默了片刻,陶玄玉才又道:“罢了,牛不喝水强按头吗,既然他想留下,也是他的好意,再说多个人在你身边,我也放心些。不提此事了。”

    陶玄玉说罢,转头看向旁边:“你去拿那个匣子,里头有几样东西。”

    薛翃起身走了过去,见那匣子是紫檀木所制,并不大,看着甚是精致珍贵,却不知是何物。

    陶玄玉说道:“这是我私人珍藏,从不给别人观赏,你拿了去,仔细看明白,看完后好生再还回来。”

    薛翃小心翼翼打开,却见竟是几本古旧书籍。

    听陶玄玉说的如此郑重其事,只以为是什么不传世的秘籍,忙先打开一页。

    却是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相抱男女……薛翃眼睛直了直,猛然又合了起来。

    她咳嗽了声:“师兄,你知道的,我不好这些。”

    陶玄玉淡定地喝了口茶:“以前不学无关紧要,现在多学点儿没有坏处。”

    薛翃把书重新放了回去,脸上有些不自在:“您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

    “一个两个的不叫我省心,还用我明说吗?”陶玄玉瞥她一眼,把茶盏放下:“这也是一门大学问,好生研读,仔细揣摩,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只管过来请教。”

    第76章

    云液宫的法事是陶玄玉在宫内所做的最后一场, 此后便紧锣密鼓地张罗启程回贵溪之事。

    虽知道真人去意已决,皇帝仍然真情实意地挽留了一番。

    临行之前, 正嘉跟陶玄玉在省身精舍内长谈至深夜。

    眼见子时将过,陶玄玉道:“万岁的年号已经到了正嘉八年,明年便是‘九’之数, ‘九’为数之极, 所有字数之中, ‘九’是最大的,所以就如同人的本命年岁一样, 逢九必然事多。”

    正嘉微微悚然:“怪不得自从入冬,琐碎之事接连不断。可有化解法子?或者, 可需要改年号以避开?”

    陶玄玉道:“不必改号,那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而且皇上身为人君,却有向道之心, 上天自然会格外地考验皇上的虔心, 重重灾劫困顿, 都是历劫而已。”

    正嘉点头, 又道:“若是真人能够长留宫中就好了。”

    陶玄玉道:“此番我虽回山,但和玉跟西华两人皆在宫内伴驾, 和玉是师父他老人家的亲传弟子, 自有趋吉避凶的能为, 西华也是我亲传之人, 他们两个在内苑之中, 自然襄助万岁。只是有一点……”

    “但说无妨。”

    陶玄玉才缓缓说道:“和玉跟西华, 他们两个毕竟是方外之人,在山野之中无拘无束惯了,尤其是和玉,她原本性情便略有古怪,从小深受师父宠爱,师父临去之前还交代,让贫道好生照看着她不容有失。贫道对和玉向来宠纵,弟子们上下也一概都敬爱有加,所以难免更加的性娇怪诞了。先前入宫以来,因不知规矩,闹了许多祸事,幸而万岁宽仁不予计较,我因怕她留在宫内不妥,原本不想许她留下的,只是万岁一片真情诚心,倒叫贫道不忍拂逆。此番我离开之后,还请万岁多多宽待他们二人,就算有什么冒犯之处,也请万岁开恩才是,若保全两人自在,也不辜负天师真人飞升之前的嘱托跟心意了。”

    “真人放心,朕待他们二人,一如敬待真人一般。”正嘉颔首,神情肃然。

    “无量天尊,”陶玄玉念了一声道号,道:“贫道纵然不在京内,也会为万岁念经祈助的,万岁虔心诚意,感动上天,不日定也会修到天师真人那般白日冲举,飞升成仙的道法大成境界。”

    在正嘉皇帝跟陶玄玉彻夜长谈之后,次日,陶玄玉起驾出京,仍回贵溪龙虎山去了。

    送别当日,皇帝因不便亲自出面,便特派了颜幽夏苗两位,以及近侍郝宜陪着薛翃,萧西华,一块儿送出了京城,目送法驾远去,才又折回。

    从此之后,放鹿宫中少了许多龙虎山的弟子,稍微显得有些冷清。

    陶玄玉留了二十人,多半都是负责丹房以及采药的弟子,派给

    分卷阅读136

    -

章节目录

我欲为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月薇妮并收藏我欲为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