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殿 作者:悬思

    分卷阅读24

    ,经常有船民争斗的事儿。俺们这里,一个白头老翁带着一个小闺女和一个书呆子,总是受人欺负,三个人饥一顿饱一顿地凑合着过,捞不到鱼虾的时候,只能吃水草。日子久了,爷爷和秀才都挺不住病倒了,宁儿一个人更喂不饱三张嘴,实在没办法,只好下了船,去镜湖珠场做捞珠蚌的活儿。

    镜湖珠场是皇家开的,专给宫里养珍珠的地方。镜湖的水好,能养出最大最润的珠子。珠蚌都被拢在网笼里,每只笼养五只蚌。有时网笼破损,难免有珠蚌落在湖里,就需要人潜下去把珠蚌捞上来。市面上一颗珠十两银子,珠场里捞十只蚌能得一两银子。酬劳不算少,但这活儿少有人做,因为镜湖特别大,水深草多,潜下去一个不小心被缠住了脚,浮不上来就会活活憋死。捞珠蚌的,都是做一天活儿算一天工钱,因为每隔几天就有人淹死,不拿到工钱不安心。

    宁儿仗着年轻,水性好,眼睛尖,力气足,总能化过危险,竟成了场里工钱最高的。

    有一天,宁儿忽然被场里的工头叫走,带到一艘大船上。

    一个穿绸缎衣服的老妇人告诉宁儿,皇帝带皇后娘娘来泊州游镜湖,娘娘不小心把凤钗掉到湖里。凤钗是大婚时候太后赏赐的,必须找回来。她说,知道宁儿最擅潜水捞物,若能把这凤钗捞上来,就有重赏;若是捞不着,就得赐死。

    宁儿在腰上绑上绳索,抱着石头沉下去,统共浮上来换过五口气,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就捞到了凤钗。于是那老妇带着宁儿和凤钗去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赏完银子,却不肯放宁儿走,说宁儿胆大心细,定要带回京去,留在身边使唤。宁儿把银子留下,托付秀才照顾爷爷,就这么进了宫。

    宁儿是渔家女,在海边长大,天天迎着海风喊,顶着日头晒,嗓子又粗,皮子又黑,在宫里头不吃香,所以虽然跟在皇后娘娘身边,却从没得皇上正眼看过。这倒成了好事,皇后娘娘越来越信任宁儿,让宁儿从不入流的小丫头,一路做到正七品的才人女官。

    宁儿想,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太后忽然得了病。太医说,有个古方,用东海凤尾鱼的鱼卵做药引,才能痊愈。凤尾鱼产卵只有春末夏初时节,等产完卵就没用了,要鱼卵还在腹中才行。海中的鱼,离开海水,很快就死。唯一的法子,是让太后一同登船出海,捕上凤尾鱼,马上剖腹取卵,立即吃下。

    这法子的难处在于,请太后出海危险太大,万一治不好病,再送了命,谁担得起?但这是唯一的法子,毕竟有病不治,还是会死。

    于是,太后决定,亲自去东州一趟。

    皇后娘娘因为怀孕不宜远行,无法陪同太后,却以本是东州人为由,令宁儿代劳,同去东州。

    这一去,注定有去无回。

    因为,一切都是皇后娘娘的阴谋。

    太后本没病,这一切都是皇后娘娘和太医串通的。皇帝每天声色犬马不理朝政,皇后娘娘想借机与娘家父兄把持政事,却屡屡遭到太后打压。太后耳聪目明,有几次甚至提议废掉皇后。皇后娘娘想起宁儿的出身,设计了这么个法子:密令宁儿到东州之后,务必让太后的船翻在东海上。若是太后活着回京,宁儿、爷爷、秀才和所有韩姓亲族就都活不了了。

    宁儿记得,到东州以后,那天傍晚,海面上又出现了“彩虹”,于是禀告太后,说有风平浪静的吉兆,明日可以出海。

    州府里有个小官说,海面上有虹,不一定是风平浪静,有时候是台风的前兆,需要谨慎。

    太后听了犹豫不决,宁儿想到皇后娘娘的指令,只得硬着头皮说,愿一同出海,以性命担保。

    太后仍是犹豫。

    是爷爷出面帮了宁儿。

    爷爷听说宁儿陪太后到东州,特意赶来见上一面。

    自禁海以后,渔民纷纷遣散,像爷爷这样活着的老渔民已经不多了。老渔民的话,比一个小官的话更令人信服。

    爷爷当然知道那是“水虹”。

    爷爷当然知道宁儿撒了谎。

    爷爷当然没问宁儿为什么撒谎。

    爷爷也没说为什么要帮宁儿圆谎。

    宁儿只知道,这世上的事,没有什么能瞒过爷爷。

    后来,爷爷代替宁儿,上了出海的官船。

    那艘船被打翻在风浪里。

    爷爷和太后都没有回来。

    皇后娘娘很满意这个结果,把宁儿软禁在素心殿里,算是对太后之死的“责罚”。

    宁儿问过爷爷,为什么打到的珊瑚被抢跑,捕上的鱼偏吃不到,捞上的珍珠戴不了,穷人的福气那么少?

    爷爷说,因为天下所有的好东西,都是留不住的。

    梁夫人的故事

    妾身梁氏,生于乱世,身若浮萍。

    何为乱世?颠沛流离,骨肉离散,战祸连绵,朝不保夕,是为乱世。

    嘉和四年,妾身生于素州。梁氏是素州世族,有大屋良田。梁氏子孙本可托祖上之福安居乐业,若不是生在这个年景。

    嘉和是大恒朝最后一位君王的年号。彼时,尚无人敢断言,大恒朝行将灭亡,然,末代王朝之倾颓景象已历历在目。恒朝疆域,四分五裂。各州均由手握兵马钱粮的世族掌管。官、吏、兵、民,只听州主差遣,不知皇帝为何人。

    素州之主,乃梁氏族长——梁昶,论辈分,是妾身伯公,族中小辈,尊称其为“素公”。

    梁氏掌一州之地,听上去举足轻重,其实不然。嘉和年间,恒朝十四州中,钱粮最富者为泾州季堃;兵马最强者为域州韦祺;人地最丰者为勉州尹濂。素州在十四州中,并不起眼。

    妾身在梁家同辈的十九个女孩中排行第十一,也不起眼。

    嘉和十八年春天,泾州季氏派人送来聘礼,欲与梁氏结亲,聘礼之丰厚,足有素州两年赋税之多。素公与族人商议一番后,决定接受联姻,不过,族中适龄待嫁女儿共有四位:九姐貌不出众,十姐为婢子所出,妾身体弱多病,十二妹骄纵任性,素公一时不知选谁为好。

    一日,妾身与三位姐妹被召至书房,几位伯公、叔公都在。素公坐在当中,先问了几句家常冷暖,然后说:“梁氏乃大族,族中儿女皆读书习字,旁听父兄议事,梁姓女子也该有些见识。如今天下将乱,泾州最富,域州最强,勉州最丰,素州如何立足,你们都说说吧。”

    素公言毕,十二妹抢着说:“季氏必定大有可为。泾州有铜矿,可以铸钱。泾州民富,恒朝商贾十有六七在泾州。季氏更是富可敌国,据说岁入远多于朝廷,养兵养民都需要钱。梁氏若能得季氏为靠山,定可高枕无忧。”

    十姐虽生母卑微,却是小辈中最有见识的才女,且平时最不喜被人看低,十二

    分卷阅读24

    -

章节目录

素心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悬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悬思并收藏素心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