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殿 作者:悬思

    分卷阅读134

    在门后听的人肯定不会满意,也笑不出来。

    我在脸上摆出恰到好处的尴尬混合悲哀的神情,说:“太妃娘娘都听见了,却也不必当真,陛下太小,还需教导。”

    徐太妃没有看我,眼神透过窗棂落在庭院中嬉戏的小陛下身上,过了半晌,低低叹了一声:“至少他没说救太后”。

    一切就像重播,类似的场景,相同的问答,却不是首演,连那一声叹息都近乎一模一样。

    “至少他没说救太妃”,董太后说。

    只要他没说救另一个女人,他就是属于我的。董太后和徐太妃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吧。

    先帝是我抱大的,从小身体就弱,每天吃的药比饭还多。我是多心疼这孩子啊,他只吃过我三年奶水,我却为他流了三十年眼泪。对,我是先帝的奶娘。我叫元箓,这是先帝识字之后给我改的名字。我不到二十就离了家,抛下丈夫和襁褓里的女儿,选进宫里哺育别人的孩子。第一次把先帝抱在怀里的时候,我心里酸得想哭。我知道当奶娘的规矩,这辈子只能奶这一个孩子,也不可能再出去了,福祸荣辱都系在这个小人儿身上。每次给小人儿喂奶,我都轻声地、偷偷地念叨:“我的儿,你多吃点儿,长大点儿。”对于我的家人来说,除了每月能收到二十两银子,我就和死了没区别。天长日久,爹娘没了,丈夫娶了别人,女儿大了也不记得我,我的亲人只有我奶大的这个小人儿。小人儿大了,越来越聪明,五岁就会读书了。小人儿跟我说:“奶娘,我给你取个新名字——元箓,就是护身符的意思。宫里人都说我生下来的时候不足月,能活是因为奶娘的奶水好。”小人儿指着他写的两个我不认识的字,清脆地、一字一句地说。我高兴得嘴唇直发抖。人都说奶水其实是血水化的,虽然小人儿不是从我肚肠里生出来的,可他吃了我那么多奶水,我的血也该融到他身体里了吧。我搂住小人儿,悄声唤道:“我的儿、我的儿……”这是不敢大声说的话,因为我是奴婢,小人儿的亲娘是贵妃。小人儿真了不起,后来当了太子,二十岁时当了皇帝,我高兴得把眼睛都哭肿了。托他的福,我这个老不死的在宫里也有了几分超然的地位,受人恭敬。

    可他的身体还是太弱,只活到二十九岁;子嗣也不旺,只有一个儿子,是徐妃生的。他的皇后姓董,是个精明的女人,大概早就想到万一他寿命不长,必须留一条后路。徐妃虽然肚子争气,可娘家没什么势力,品级不高。孩子一生下来,就被董皇后抱去养了。徐妃心里不乐意,也不敢说什么。皇后是嫡母,养哪个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小皇子是在董皇后宫里长大的,奶娘也是董皇后挑的。董皇后真够上心,小皇子的吃喝拉撒都亲自侍弄,不让奴婢们上手,比侍候皇帝都悉心,以至于小皇子到了五、六岁都只认得嫡母,不认得生母。这肯定在徐妃心里种下了疙瘩,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小皇子长到七岁的时候,皇帝的身体撑不下去了。孩子还这么小,他有太多事放心不下。他把董皇后、徐妃和小皇子叫到跟前,抬起食指动了两下,让我把一块圆形玉印交给董皇后,又把一块方形玉印交给徐妃,再让尚书官一字一句记录下他的话:“圆曰规,方曰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小皇子满十六岁以前,由董皇后和徐妃两人垂帘听政,所有政令必须加盖圆、方双印才能生效。”这是他的最后一道圣旨。虽然皇子未成年,太后垂帘听政在本朝不是第一回,但太后、太妃共同垂帘却没有过先例。先帝果然聪明,把权力一分两半,谁也别抢,谁也奈何不了谁。

    最后的最后,他还没忘了我这个老不死的,特意加了一句:“封元箓为一品诰命夫人,每月享一百两银子的供奉,赐在宫里的静雅轩养老。”

    他咽下最后一口气,董皇后和徐妃哭得一个比一个大声,我却像心头压了块大石头,只觉得喘气都费劲,竟一声也哭不出来。我趁着棺材还没抬过来的时候,一眨不眨地多看他几眼。他病的太重、太久,已经没了人形,和骷髅一模一样。他和我的亲骨肉没有区别。他病得不行的时候,只有我日夜不息地伺候他。奴婢们关心他何时咽气,好提前通报给各自的主子。董皇后手里攥着小皇子,已经不关心他的死活了。徐妃只想抢回儿子,凭着生母的血缘一朝翻身,也顾不得他了。只有我这个低贱的老奶娘,一心一意想让他好起来,就算好不了起码让他少遭点儿罪。

    小皇子成了小陛下。董皇后成了董太后。徐妃成了徐太妃。元箓还是元箓。

    那两个印就开始起作用,所有的大事、小事、内事、外事、全得盖上那两个印才办得了。董太后和徐太妃谁都舍不得放权,凡事都要亲自过问,时不时还要给对方使个绊子添回堵,可一旦政务缠身,谁也没有余力照顾小陛下。小陛下年幼,跟谁在一起时间长就会跟谁更亲近,跟谁更亲近长大以后就会更听谁的话。太后和太妃都清楚,还政是早晚的事,还政之后谁能占上风全看陛下到时候愿意听谁的话。不想放松现有的权力,也不想失去未来的权力,至少不能拱手让对方占了便宜,董太后和徐太妃争执不下,只好让小陛下跟着太后一天,再跟着太妃一天,小陛下没个安稳,太后和太妃也疲惫难支。没过半年,太后、太妃和小陛下的身体都累出了病。这不是长久之计。董太后和徐太妃都想找个信得过的人来照顾小陛下,可一个信得过的,另一个肯定信不过。这宫里宫外早已分成两派,要么追随太后,要么支持太妃,两派人马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结果,董太后和徐太妃把小陛下带到了静雅轩,对我说:“元箓,先帝是你带大的,你心细,也有照顾孩子的经验。你在宫里这么多年,我们都信得过你。你和先帝感情深厚,一定能尽心照顾陛下。”提起先帝,我忍不住擦擦眼泪,点点头,搂过小陛下,在心中对先帝的在天之灵说:“我的儿,果真如你所料,她们俩把小皇子交给我了。”于是,老奶娘元箓重新出山,像个寻常人家的老奶奶一样,开始尽心竭力地养育孙儿。董太后和徐太妃可以专心弄权斗法了。

    这两个女人其实都没有太多的政治天分,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两个平庸的女人,不停挑刺,互相找茬,各自领着一帮人明枪暗箭,反倒谁也不敢出错。小陛下在按部就班地长大,朝堂虽然一直纷争不断,却并没有被搞垮掉。这都是先帝的能耐。

    小陛下的老师是先帝生前指定的,一个不苟言笑的老顽固,资历老而且骨头硬,最看不起女人。我不懂他教给小陛下的那些“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什么意思,我问:“陛下背的

    分卷阅读134

    -

章节目录

素心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悬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悬思并收藏素心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