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女神探 作者:晴刀

    分卷阅读356

    深宫女神探 作者:晴刀

    分卷阅读356

    还勉强笑着与皇帝说,当时肖老侯爷年纪还小,信誓旦旦地指着天地说他的命是她救的,就算以后死了,也要死在救命恩人前面之类的傻话。

    宫人对肖老侯爷的啧啧称颂传到苏蔷耳中时,她终于暗自松了口气。

    她让全和的忘年交趁着太皇太后清醒的时候如实告诉她肖老侯爷是为何亡故的,还说宫外已经有传言说肖老侯爷此举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一些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他是为了赶着见心上人一面才如此莽撞。想来,太皇太后应该也是能够猜到肖老侯爷对她的感情的,自然也清楚那些流言蜚语一旦传开对她对肖老侯爷对肖侯府甚至对皇帝有何影响,所以便有了当着众多宫人与皇帝的那一番闲谈。

    当时,肖老侯爷过世的消息还未传到宫城,连皇帝都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不会有人怀疑太皇太后提起那些往事的初衷。

    虽然第二天清晨,太皇太后便在睡梦中过世了,可她亲口所述的那些往事却已经在宫城中传开,连皇帝也称赞肖老侯爷的人品,其他人自然不敢再传出半点不敬的话来。

    虽然她并未辜负肖玉卿当年所托,但自肖老侯爷过世后,曾经荣盛一时的肖侯府便开始夺衰落了,这其中自然也有逸王仍不受皇帝重要的缘故,也是彼此之间唇亡齿寒罢了,只是失去了肖侯府扶持的逸王却再也难以与睿王争权了。

    因为与太皇太后感情甚笃,自从太皇太后离世后,皇帝伤心不已,再加上天气酷寒,他也生了场重病,大半个月都不见好转,可最后医好他的却不是太医,而是已经被他冷落许久甚至险些被他彻底忘记的许妃。

    在太皇太后二七的时候,许诺为皇帝上了一道奏疏,恳求皇帝恩准自己为太皇太后殉葬。她说自己担心太皇太后在黄泉路上无人照应,所以愿意陪侍她左右,替皇帝尽一份孝心。

    从未有妃嫔心甘情愿地为他人殉葬,虽然她已经失宠很久,大多习惯了趋炎附势踩低拜高的宫人都对她和她的绯烟宫避而不及,但却无人敢私挡这封奏疏,皇帝看到后深受感动,准了她的奏请,并在她临死之前去绯烟宫见了她最后一面。

    绯烟宫的宫人本就没有几个,在皇帝去时又都被差遣了出去,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听到她和皇帝最后说了什么。

    但苏蔷却听到了。

    她是在皇帝临幸绯烟宫前便接到许诺的消息,邀自己去见她最后一面的,而许诺让她过去的真正目的,是想让她听一听她与皇帝的最后一场对话。

    那一次,许诺精心打扮了一番,她本就生得美,虽然失宠的这些日子也自暴自弃了一段时间,清瘦了几分,但一旦用心,稍施脂粉仍让人动心,更何况她知道皇帝最喜欢她什么样子,投其所好地装扮后愈加我见犹怜。

    躲在内殿一处屏风后的苏蔷听见她动情地对皇帝一诉衷肠后对他说,她有一次深夜无眠,曾亲眼看见皇后身边的张琪在绯烟宫外的竹林中与向妃相见,当初她以为自己定然是看花了眼,并未在意,但自从皇后中毒后她便愈发起疑,毕竟若是她那夜并未看错,那张琪很有可能并非因为私怨而谋害皇后,而是另有主使。她还说,虽然向妃待她一向照顾,可皇后也曾对她有恩,所以她不能昧着良心将这件事隐瞒下去。

    若在往日,即便是在她得宠之时,这样的话说出去,皇帝很可能不仅不信,反而还会认为她是在从中挑拨搅弄是非,可如今她即将自愿赴死,又从未与向妃有过过节,而且太皇太后其实也是因皇后中毒龙嗣小产一事而伤了根本,所以皇帝对这件事极为敏感,虽然当场便愤怒地责令她不可胡言,然后拂袖而去,可苏蔷和许诺心中都清楚,他定然也起了疑心。

    若是皇后无法诞下子嗣,最得益的人除了睿王,便是膝下已经有了庆王的向贵妃,所谓疑心生暗鬼,皇帝是会将她今日的话放在心上的。

    “我这一生,从来都是心高气傲,人家都说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可我偏就不甘心,我总想着,有一日我会扬眉吐气地去见许阳,让他和他的家人因为当初抛弃我的决定付出应由的代价,可是,到头来,我还没有成功,却先被人利用他对付了我,真是可笑。”坐在梳妆台前,许诺一件件地将自己头上身上的钗环首饰去了下来,神情比方才与皇帝相见时的深情似海相比冷静了许多,也无情了许多,“仔细想来,我这一生,过的最舒心的那段日子,竟然还是在琉璃别宫,只可惜往事不可追,故人也不再来了。如今,我用自己的这条性命来为织宁讨回公道,虽然她再也不能活过来,可也算是我尽力在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了。”

    苏蔷知道,再过不久,候在外面的内侍便会送来一道白绫,可即便在这个时候,她也有些无法相信许诺会以这种方式即将离开人世。

    当然,她也没有想到,许诺会这么做。

    她叹了一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皇后说,当初不是她要将我提携为妃子的,但她也告诉我,她身边的秀树其实是向妃安排在她身边的细作,我就算再愚钝,也能猜到当年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许诺的脸上浮现几分淡然的笑意,似乎还藏着得意的意味,“她藏得那么深,却害得我这么惨,反正我这条性命继续拖下去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不如好好用一用。”

    许诺死后,皇帝下令追封她为贵妃,特与太皇太后邻棺下葬,丧事极为风光。

    虽然皇帝在之后对向贵妃也并无任何动作,但大概半年之后,朝中有官员上书为驻守江州的前太子永王上书颂德,称江州在永王治下百姓安乐一派升平,皇帝在大喜之下予以褒奖,而且还在朝会上立刻宣布分别赐凉州、抚州于逸王与庆王,并着令他们择一吉日启程前往封地,以安抚造福当地百姓,另外,因庆王尚年幼,着向贵妃与其同往。

    皇帝的这道旨意在朝野乃至后宫都引起了轩然大波,那时昏迷已久的皇后已有大去之势,所以人人都以为已经代掌凤印的向贵妃不日便会成为一国之母,可却不曾想到皇帝竟会借着庆王封地一事而将其赶出了宫城。

    虽然皇子封地是大周朝有史以来的惯例,但其实除了特殊情况下,唯有不得宠的皇子才会真的亲往封地,如今皇帝竟接连将三位皇子都分派到了封地,岂能不惹人非议。

    但也正因为除了睿王外,其他的三位皇子都须前往封地,所以皇帝才有借口堵住了朝堂上的异议,毕竟前太子永王在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州都能为江山社稷尽心尽力,逸王与庆王又有何不可,而向贵妃又爱子如命,让她同去照顾庆王也是无可厚非的事,除非她心中在意其实的并非是庆王,而是后宫的荣华富贵。

    其实,皇帝的这道旨意

    分卷阅读356

    分卷阅读356

章节目录

深宫女神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晴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刀并收藏深宫女神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