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嫁衣郎 作者:箫郎

    第十七章 巧相识

    佛门嫁衣郎 作者:箫郎

    第十七章 巧相识

    我不禁又摇摇头,对现在的我来说,这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即使真的现在隐居,恐怕迟早也会让人找上门来。《+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

    “哎!公子爷,您不是饿了吗?快吃吧,不要客气!”

    老头的声音提醒了我,连忙笑道:“老先生!不要叫我公子爷,您就叫我的名字不舍好了!”

    老头笑道:“好,好!不舍你快吃吧,肚子都叫了半天了!”

    我端起碗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觉得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直到把最后一张烙饼吃完,才发现老夫妇俩坐在桌边慈祥地瞧着我。

    我不好意思地道:“老先生,老夫人,我把你们的饭菜都吃光了!”

    老婆婆道:“没关系没关系,吃完了好,要是不够老太婆我再给你做!”

    “不用了!不用了!”我忙道。

    忽见老婆婆眼中竟闪着泪花,急忙问道:“老夫人!您怎么了?”

    老婆婆擦了擦眼笑道:“没什么!不舍,我们也不是什么老先生老夫人,老头子姓罗,你要不嫌弃,叫我们一声罗爷爷、罗奶奶!”

    我心里已把他们当作爷爷奶奶,忙唤道:“罗爷爷!罗奶奶!”

    老婆婆点头道:“哎!好!好!”又拿衣袖抹起泪来。

    老头见状劝道:“老婆子!别难过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又对我解释道:“老婆子她又想起我们的儿子了,他也是象你这样能吃,每次都要把饭菜吃光,刚才看你的样子,象极了兴儿……”

    我一见老头也伤感起来,忙转移话题道:“对了!罗爷爷,我还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呢?”

    老头一愣,随后释然道:“对了,你说过迷路了,这里叫小河村,离苏州城仅有四十里,你是想去哪儿?”

    “哦!”我随口道:“我是去苏州找一个亲戚,他二十八号过六十大寿,我是去拜寿的!”

    老头摇摇头道:“不舍!那你可赶不上了,今天就是二十八号,马上就要天黑了,就是现在上路,也要到半夜才能到苏州!”

    “今天是二十八号?”我惊呼出声,没料到我在水中待了三天的时间,还来到了太湖附近,应该是岔入了长江的一个支流,才来到了这儿。

    我装作着急道:“那我现在就动身!”

    摸了摸身上,却没有找到一两银子,记起银子都在卫天牧身上,我身上只有银票,却让水都泡化了,就剩下一个离开金陵前云心给我的印鉴,但也必须到钱庄去取银子,想了半天,从脖子上将和如霜定亲的玉佩取了下来道:“罗爷爷!罗奶奶!我、我身上的银子丢了,就拿这块玉佩当饭钱吧!”

    老头忙推却道:“不舍!这可使不得啊,你本来银子就丢了,又迷了路,老头子我怎么能乘人之危呢?而且你这玉佩想必是纪念之物,怎么能说给人就给人?这一顿饭值不了几个,老头子家没有金山银山,可是一顿粗茶淡饭还请得起!”

    “这……这……”我平时灵活的脑子现在不知怎么了,鼻头发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也许人在危难时才会体会到人情的冷暖吧!

    老婆婆见我的窘状,开口道:“不舍啊!你要真过意不去,就替我们老两口送个信吧,你不是要去苏州吗?兴儿、兴儿他过世之后,就留下了一个独子,我们这个孙子今年二十,在苏州一个大户人家做工,有两个月没往家里捎口信了,你要是见到他,让他给爷爷奶奶来个信,就怕这孩子受了委屈也不敢和爷爷奶奶讲,哎!……”

    我忙答应道:“您的孙子叫什么?他做工的大户人家姓什么?”

    老头道:“我那孙子小名叫阿福,他做工的那户人家姓郑,好象是在城南。”

    我起身道:“罗爷爷!罗奶奶!我要赶路了,放心,口信是一定会给你们带到!”

    老婆婆道:“天都黑了,赶夜路不方便,不如明天再走吧!”

    我摇头道:“本来我就误了时辰,明天寿辰就过了,现在走的话说不定还能赶上!”

    老婆婆不再劝说,却道:“那你等一下!”

    转身进了厨房,一会儿拿了一个油纸包出来塞在我手中道:“这是几个饭团,在路上饿了,拿这个垫一垫肚子!”

    我本来不想要,但又怕拂了罗奶奶的心意,只得收下。

    向两老告辞之后,按照他们指点的方向出了村子一段后,才飞掠向苏州而去,虽怕惊世骇俗,但也仅用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苏州城内。

    还好钱庄没有关门,凭印鉴取了五百两银子,然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由于连日的劳累,虽然精神尚不错,但身体却受不了,很快就进了梦乡。

    第二日清早醒来,只觉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这还是自上崇明岛以来第一次安稳觉。

    在水底的三天一定让所有的人暂时失去了我的消息,只是不知语蝶和紫燕儿会急成什么样子。熊振元他们找不到我,会不会为难海神帮?

    我拂开这些心思,远水救不了近火,在这里胡思乱想一点好处也没有,还是先替罗爷爷、罗奶奶找到他们的孙子罗阿福再说!

    在客栈用过早点,又向小二打听到城南郑家的住址后,出了客栈沿着平门大街向南走去。

    昨日进城时已是黄昏,又急着兑钱找客栈,所以没有仔细留意,想不到苏州城内是如此繁华,大街两旁店铺林立,尤以买卖苏绣、缂丝、宋锦、彩缎、香扇之类为多,洋溢着富贵气息,而建筑的古朴典雅,悦耳的吴侬软语,又透出一份高雅清秀,真不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誉。

    经过六七个街口,终于找到了郑家所在,面街的红漆大门上面挂着黑底红字的牌匾,上写“可园”两个大字,笔画清秀,显出题字之人的儒雅,想不到普通的一家富户,也有这等崇文之德,可见苏州文人书学之盛!

    我上了台阶,敲击门上的铜环,良久才有人前来开门,不过只开了半边,刚好露出一个身子,是一中年男子,家丁模样,先从头到脚打量了我一眼,才抱拳道:“请问公子找谁?有何贵干?”

    我忙拱手为礼道:“请问这里可是郑府?”

    那人点点头,客气地道:“正是!公子是……?”

    “哦,在下是来找人,有个叫罗阿福的可认识?”我直接就道明了来意。

    那人迟疑地问道:“敢问这罗阿福是什么人?公子找他何事?”

    我连忙道:“罗阿福他在府上做工,他家人让在下给他带个口信。”

    哪知那人闻言勃然变色道:“原来找一个下人!谁叫你敲大门的?到后面找去!”身子闪回,将大门嘭地关上!

    原来他们的风雅只是对同样地位的人而言,心中怒气一现即隐,何苦和这些人一般见识呢?

    转身离开正门,向侧墙而去,不久就看见一大一小两个门,门开着,各有几个小厮坐在门口。

    正要上前询问,忽然一顶轿子从里面抬了出来,轿饰华丽鲜艳,由四个轿夫抬着。

    轿旁随行着两名十六七岁的丫鬟,容貌身材竟是一模一样,一样的柳眉杏眼,一样的翘鼻小桃嘴,白里透红的玉腮,偶尔笑时还露出同样的两个小酒窝,煞是俏皮可人!

    见仆如见主,两个丫鬟尚且如此,不知轿中的主人是何模样?

    轿子经过我身旁时,轿子侧帘微动,一张如花似玉、闭月羞花的面庞出现在小窗口,轻启樱唇道:“菡儿!今天走葑门出城。”

    其中一个丫鬟想必就是菡儿,轻声应道:“是!小姐!”

    帘子随即放下,掩住了清丽玉容,直到轿子走远,我才全身一震,清醒过来。

    让我震惊的不是她的美丽,虽然她的美丽也许只有云心可堪比拟。而是因为她实在太象了,太象梦中那位蚩尤的妻子宛儿!

    宛儿那眉心带着一滴血珠,玉肤红凝,凄美断魂的样子一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刚才一见她八分相似的容貌,尤其是眉心那颗似血滴鲜艳的红痣,立刻让我震惊难语!

    心中一定,双腿鬼使神差地朝轿子后面追了过去!

    跟着轿子出了位于苏州城东南的葑门,行约二里,即向南行,一里半后,竟又向西而行。

    四个轿夫脚下如风,轻功不弱,而两个丫鬟的身法也如行云流水,竟和如霜她们的功力不相上下!

    如果不是我由幻梦领悟的隐迹追踪的超绝身法,想不被发现地跟踪她们还真是不容易的事情。

    看来这郑家并不是普通人家,很可能是隐迹于此的武林人物!想不到无论哪里我都会和武林人物扯上关系,心中只能苦笑不已!

    一会儿,前面出现一座小山,有一道宽宽的石阶直通到山顶,轿子在山脚停下,两个丫鬟上前扶了小姐出来,向石阶上走去。

    见轿夫留在下面,此处又没有别的游人,不能明目张胆地跟进,于是迅速闪入阶旁的松柏林中,运起“六界法能”,锁住她们的气息,紧紧跟上。

    慢行到半山腰,三女突然闪入阶旁树林,向后山腰急掠而去!

    我没有惊慌,等她们走远,才不紧不慢行去,反正她们逃不出我全力“六界法能”的感觉。

    不到一刻钟我就看见一面几十丈高的石壁竖立在眼前,而“六界法能”告诉我她们三人就在石壁的后面!

    这怎么可能?这石壁宽约十七八丈,整面光滑如镜,看不出任何机关或有门的痕迹,这是怎么一回事?她们是从什么地方进去的?

    我感到她们在地下转悠、行走,然后往刚才相反的方向一直走,竟回到了刚才入林处附近,然后一棵松树整个移动起来!

    是不是我眼花了?我揉揉眼睛,没错,真的是树在动!不一会儿,原来的树根处出现一个洞,三女接连从洞中跃出!

    一主两仆回到石阶之上,那棵松树又恢复原样,从外表看绝对看不出什么异样!

    我跟着三人往上走去,喧闹声渐渐由小变大,还有敲打声,叫骂声,直到山顶之上,才发现原来正在修建房屋,有许多工人正在干活。

    虽然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但仍可看出是在修建庙宇,甚至还有几个和尚在监工。

    见三女到达,其中一个老和尚迎了上去,双手合什道:“原来是郑女施主大驾光临,老衲有失远迎!”

    郑小姐点点头道:“大师!工程进度怎么样?”

    老和尚答道:“这个……砖石材料很快就不够用了,还有工人的工钱……估计在年前完工是不可能的了!”

    郑小姐轻蹙柳眉道:“我也没想到花费需要这么多,最近一段时间家父又没有消息,不过大师放心,我会尽快解决的!”

    大和尚忙道:“女施主言重了!女施主父女尽心为佛家事,一定会得佛祖庇佑的!”

    几人说话间,一个青袍男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道:“小姐!小姐!”

    郑小姐淡淡道:“郑德!你干什么去了?”

    这郑德仅三旬上下,长得还算周正,偷偷向郑小姐瞟了一眼,才小心地道:“回小姐!小的去后面监工了,有几个工人生病了!”

    郑小姐双目一闪道:“不能干活就把他们的工钱结了,让他们走人,不够的工人再去找好了!我也不进去看了,菡儿、萏儿,我们回去!”

    “恭送女施主!”

    “小姐慢走!”

    主仆三人直接下了山,坐轿回到了苏州城内,这次不是从原路绕回,而是直接走胥门进入,轿子一直抬进府园。

    我看着门口,心中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她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就为了上山去说这么几句话?

    如果不是,那么只能是为了神秘不见的那一段,但她们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不由摇摇头,怎么我会突然这么多事,是因为郑小姐太象宛儿了吗?还是先给罗爷爷、罗奶奶找到他们的孙子罗阿福吧!

    于是举步向门口走去,门口的小厮站起来拦住道:“喂!你是什么人?找谁?”

    我一拱手道:“小兄弟!在下姓陆,想找在贵园做工的罗阿福!”

    其中一个小厮不耐烦地道:“什么罗阿福,他不在这儿!快走!”

    我追问道:“怎么可能?他的祖父母亲口告诉我罗阿福在郑府做工,小兄弟是不是问一问,他的亲人很着急知道他的近况……”

    另一人截住我的话头道:“这位公子你别罗嗦了!我们不知道,你要问啊去那边!”他伸手一指旁边不远的另一扇小门。

    我侧头一瞧,恰巧一个清秀的背影消失在小门门口。

    我给小厮道了个谢,走了过去,门口并无一个人影。

    从门口往里望是一条石板路,两旁各种奇花异草盆载花树之类,一个半百老人坐在道旁的长凳上打着盹。

    我跨进门内,正想上前询问,一个清秀身影从花丛中钻了出来,正是刚才进门的姑娘。

    她一身蓝布花衣,梳着两个丫鬟髻,秀丽清亮的面庞泛着一丝愁云,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见到我迟疑了一下,还是迎过来问道:“我、我刚才听见你问罗阿福?”

    我喜道:“姑娘!你知道罗阿福?快带我去见他!”

    她打量我道:“你是罗阿福什么人?他好象除了爷爷奶奶没有别的亲戚了!”

    我解释道:“我就是受罗爷爷、罗奶奶之托来给他带一个口信的!”

    她一听惊道:“什么?阿福哥没有回家吗?”

    我面色一变道:“姑娘为什么这么说?”

    她飞快道:“福哥本来在这里挑水打杂,三个月前他为了多赚一点钱,就去了郑山修建清凉寺,但是不到两个月就听说福哥伤了胳膊,不能干活了,他结了工钱就直接离开了,我还以为他回家了,我、我……”

    她两颊泛起一抹嫣红,看来似乎对罗阿福颇有情谊。

    我忽然想起罗爷爷罗奶奶想儿子时的伤心眼神,肃容道:“可是他的爷爷奶奶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阿福的消息了!”

    “这……他会到哪儿去呢?福哥不会不声不响地走开的,他起码会和我说一声的!”她发现有说漏了嘴,这次连耳根都通红起来。

    我打趣道:“姑娘!以前阿福是不是每次出门都向你汇报啊?”

    “你!”她白了我一眼,有些恼羞成怒。

    我见机改变话题道:“对了,在下还不知道姑娘高姓大名?”

    “我们做奴婢的,哪会有什么高姓大名,大家都叫我小翠!”小翠的语气表情和缓下来,问道:“公子是……?福哥好象没有你这样的朋友!”

    我点头道:“我不认识罗阿福,但认识罗爷爷和罗奶奶二老,这次来苏州办事,正好替二老传个信,没想到罗阿福却……”

    我忽然想起刚才跟着郑小姐去的那座山,他们正是在建寺庙,莫非那就是小翠说的郑山清凉寺?

    忽然一声咳嗽传来,竟把小翠吓得脸色发白!

    我心中大奇,有必要这么害怕吗?

    第十七章 巧相识

    第十七章 巧相识

章节目录

佛门嫁衣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箫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箫郎并收藏佛门嫁衣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