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鲁肃早早就准备好了亮要的20艘船和稻草,“先生这可是我背着公瑾做的。”

    “亮谢过子敬了。”孔明想着昨天的子轩,今天没有看见他,问道:“子敬,怎么没见子轩?”

    鲁肃叹了口气,“昨天的事,公瑾知道了,他让子轩不许离开营帐,出不来了。”

    “这都要怪亮。”没有想到自己能连累别人,更不曾想到周瑜的妒忌之心如此之强,想除去自己的心更加强烈。

    鲁肃安慰道:“别自责了,即使这样你明天照样人头落地。”有时间担心别人不如先担心自己,周瑜不会轻易杀子轩,但是对于孔明下了必杀的决心。

    孔明还是和鲁肃打着哑谜,“那就请你接着帮我,其余的事情,亮自有办法。”

    另一面,周瑜那里是麻烦缠身,没有发现鲁肃和孔明,左右来报:“报告大都督,大事不好了,军中将士听说你囚禁军医都纷纷在门口不走了。”

    “什么,随我出去。”周瑜带军还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军医怎么了,他怎么被关起来了,我们要为他讨回公道···

    “ 怎么你们要造反吗?”周瑜一声大喊便安静了下来,他的威严还是有的。

    众人纷纷解释道:“大都督,我们不能没有军医啊!是啊是啊,不能没有他啊!”

    “军医又不光他一人。”

    子轩也听说了便急忙赶过去,谁知孔明在不远处正在看着这一切。“大家这是干什么?”众 人回头一看,见是子轩便不闹了,“大家听我说,是我犯错在先,理应军法处置,大都督网开一面,是对我的宽容,

    现在大敌当前,大家不要听信小人谗言,扰乱军心,现在明白了真相,就回去吧!”说完子轩就回到营帐中。

    孔明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发问了,“子敬,这子轩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这般的得军心。”

    “他来江东不过两、三年,但总是随军出发,在军中当军医,有时也去帮帮厨,做做饭,也不知道为什么,人缘特别好。”孔明听后若有所思。

    第三天晚上,起了大雾,几步开外就不见人影。孔明派人引开监视敌人,便坐着船向北进发,一会功夫就到了曹军的射程之内,曹操见江上起了大雾便不敢出来,

    叫军士在船上放箭,箭如雨点般射在草人身上,很快就把草人都射满了,孔明便下令返回。‘大都督,诸葛亮来交箭了!’江边上,很多军士在整理乱箭,“大都督,亮来交箭了。”

    “啊,很好。”公瑾没再多说,生气的走了。

    下午,孔明找到鲁肃说道:“子敬,亮还想请你帮个忙。”见他如此焦急,鲁肃问道:“什么事?”

    “我想请你带我去见子轩。”孔明一脸恳切的态度,十分真诚。

    “这···,好吧。”鲁肃有些为难但还是答应了,二人到了营帐门口,见两位军士在门口把守,鲁肃便把人打发走了。

    一进去,就听见他在弹琴,子轩见到这二人就停下来,“子轩,见过孔明先生,子敬先生。”孔明看来子敬一眼,鲁肃明白了意图就说,“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们了。”

    子轩还没开口,孔明就发问了,“不知子轩方才弹得什么曲子”“武帝爷的《秋风辞》。”子轩淡淡的答。

    “不知愿不愿为亮再弹一边”轻抚琴弦,回味着刚才的天籁。

    “好啊,好久没弹了。”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此时的而二人沉浸在乐曲中,一个急促的声音打断了他们,“军医,大都督要见你。”子轩说道:“好,你下去吧,对不起先生,下次再为你弹吧。”孔明也知趣,“好,那亮也告辞了。”

    子轩快速的去见周瑜,不知他要怎么处置自己,怎么处置孔明,子轩开口问道;“不知大都督叫我来所为何事”

    周瑜一脸严肃的说:“诸葛亮的事你都听说了吧!”原来是这时,子轩也放下心里,“听说了,他从曹操那把十万支箭借来了。怎么了?”看见子轩若无其事,周瑜有些恼怒,“怎么了?这就说明他不是等闲之辈,应尽早除去,否则日后定是江东一大劲敌,你明白吗?”

    子轩冷眼的听着,“公瑾,你还是那个我所敬重的公瑾吗为什么你的心胸如此狭隘?”

    周瑜顿了顿,走了两步,说道:“欲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子轩听过好多遍了,每一次都忍不住反问,“不拘小节又如何成大事?

    子轩年幼,现在我说什么都是浅见,等子轩成长到那么老辣狠心的时候,到那时子轩再和大都督探讨吧,哈哈,既然大都督都这么说了,子轩无话可说,我会一直在营帐中呆着的,请大都督放心。”

    子轩走着走着就觉得脸上凉凉的,用手一摸,原来他哭了,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对他,为什么?子轩在心中咒骂着,周瑜,你一心想致他于死地,你试试看,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子轩回来的路上走着走着就遇见了孔明,子轩开口说道:“孔明,陪我走走好吗?”孔明颔首,走着走着二人来到一处寂静的地方,“诸葛亮,亮,你为什么要叫诸葛亮呢?”

    孔明笑而不答,“看,那是北辰星,你想像北辰一样吗?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轩指着远方,“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那你为何又叫子轩?”孔明好奇的反问道。

    子轩解释道:“ 我?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于心何干?孔明,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当年萧何助高祖成就帝业,但也被高祖猜疑,最后不得已自毁名声,才得以保住性命。”

    孔明说道:“呵,我不是萧何,主公也不是高祖。”子轩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只是不希望你成为第二个萧何罢了,我言尽于此。”子轩说完就走了,孔明望着子轩离去的背影,思索了很久。

    第二天子轩睡了一个懒觉,知道他高兴才起来,自从来到军中哪一天他不是天未孔明就起来,一觉醒来已是日上三竿,子轩抻了个懒腰,整理好衣服,就让在门口守卫的士卒去拿午饭,吃完饭子轩就开始自己下棋,命小吏拿来酒,一边喝酒一边下棋.

    这时,孔明来了,二人互相行礼,子轩先开口,好奇的问道,“先生,您来有什么事吗?”孔明淡淡的笑着,“闲来无事,找你聊聊。”

    子轩打趣道:“先生好悠闲啊,我啊,要不是被软禁还不能这么清闲呢。”孔明有些内疚,表情低沉,“子轩,亮要向你道歉,都是因为我,你才。。。”

    没等说完,子轩就打断他,“孔明先生说哪里话,是我自愿帮你的,怎能怪你?”

    孔明低头说着,一脸愧疚,“但亮也有责任,你也不用借酒消愁啊。”子轩吟诗道:“‘英雄无用处,酒色了残春。’好了先生,我们来下盘棋吧。”孔明点了点头。

    想起刚才的情景,孔明好奇地问道:“对了,子轩刚才看见你在自己下棋,自己怎么下?”

    “黑白两子,不同思想,可以了。”

    古时大都下围棋,下棋时有黑白两种棋子,黑子先下,占有优势,子轩很有礼貌的将黑子推向孔明,“先生,请。”

    见子轩这样谦让也不好不让,所以他们决定猜先(猜单双),孔明抓起一把棋子让子轩猜,子轩略加思索,“单数。”子轩回答道,孔明开始数着棋子,很幸运的是子轩猜中了,是单数,看来运气不错。

    啪,子轩拿起一枚棋子放在棋盘的正中央,正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第一步走天元,初学者也不会犯得低级错误,而子轩却反其道而行,孔明却莞尔一笑,二人下着下着就聊了起来。

    子轩吟诗道,“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先生自比管仲、乐毅,不知听没听过这‘二桃杀三士’?”

    “亮,听过。”孔明落下一子。

    “先生助刘皇叔会不会像晏子助齐桓公一样呢?”

    孔明想听听子轩会说什么,静静地听着,“哦,愿闻其详。”

    子轩不曾抬头,注视着棋局,还一边和孔明谈笑风生,说道:“天下人尽知,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安天下,而今卧龙已归刘皇叔,只剩下凤雏,若我江东请得凤雏出山,不知道天下会归谁?”

    孔明说着轻笑一声,“民之归仁也,犹如水之就下,兽之走旷也。”

    刘备还真是当世少有的仁义之主,想前一阵子,当阳路上,前有大江,后有追兵,二十万百姓扶老携幼追随刘备,日行只十里,刘备宁手刀剑,也不肯抛弃百姓,这是仁义之君。

    话说回来,二十万的民心,那可不是很小恩小惠可以收买的,不知他有什么妙计,但是这一切都是他的伪装,他只是一个伪君子,在这乱世,谁都得学会伪装,只不过刘备更会罢了。

    子轩轻轻一笑,“先生倒是信心十足。”

    说着子轩又落一子,二人将棋盘快要下满了,还未分出胜负,子轩看了看天色,分了神,可这时,棋子已经落下,这子下错了,落子无悔,子轩没有惋惜,给了孔明有机可乘,“我赢了。”

    孔明将子轩的棋子围住,子轩输了,他不喜欢输,但是这次真的输了,却不是故意输的,不知为何?有些棋逢对手的感觉,“是啊,你赢了。”

章节目录

倾国是故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红小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小亮并收藏倾国是故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