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47

    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47

    得甜蜜不已,微微发了会儿愣。此刻见芸娘忙着放包裹,也反应过来,便走过来帮忙。他接过李氏他们手里的包裹,一一递给芸娘,匆忙间,两人的手不小心碰到了一起,不由都是一麻。他们的视线交接在一起,想到身旁的好几个人,却又慌着移开视线。芸娘刚才那一眼,看到萧靖北眼睛明亮有神,面上洋溢着开朗的笑容,只觉得他比往日更加精神焕发,英武不凡。她垂下头,假装整理推车上的包裹,暗暗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

    作者有话要说:

    ☆、城门口的混乱(下)

    刚刚进堡的军户挤在城门口呼儿唤女、嘈嘈杂杂地混乱了一会儿,很快便井然有序地各自分散。除了少数军户去投奔相熟的人家,大多数都随官员一起去营房安顿。

    去营房安顿的军户中,也有萧家很熟悉的一些人,比如跟随小叔刘仲卿一起充军的孙宜慧。她挺着肚子,似乎已经有了数月的身孕,此刻瘦削的肩上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裹,跟着一群军户们缓缓走着,一只手紧紧护着自己的肚子,苍白瘦小的脸上满是惶恐,生怕拥挤的军户们挤到了自己。萧靖北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刘仲卿一去边墩防守就是一个多月,中途最多回过一两次,也不知这一个小小的弱女子如何在这艰难的环境下一个人生存。萧靖北不禁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以后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照顾芸娘,绝不让她受这样的苦。

    萧靖北还惊讶地看到这群军户的队伍中居然也有徐富贵,看来他并没有去靖边城,而是选择留在张家堡继续守候徐文轩。萧靖北看着他已然有些佝偻的腰背,不禁对他有了几分敬佩。

    人群慢慢散去后,城门口又空旷了下来。

    宋芸娘已经将包裹都堆上了推车,她向萧靖北微微点了点头,两人虽未言语,但一切尽在不言中。萧靖北郑重地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拜托,也带着感激,更多的是无限的爱怜。宋芸娘盈盈一笑,略福了福身,便带着李氏等人向宋家而去。

    李氏走了几步,仍觉得心里不安,便转身嘱咐萧靖北:“四郎,门外的流民都是可怜人,方便的话就出手救一救吧,留他们在外面,那只有死路一条啊。”

    柳大夫、宋芸娘闻言也是恻然,柳大夫安慰道:“这也难说啊,也许进了堡才是死路一条,留在外面还有一线生路呢!”话音刚落,却见众人脸色大变,想了想,方觉得此言更不吉利,便呸呸呸了几声。

    萧靖北目送他们一行人沿着南北大街慢慢离去,想到数月前自己一家刚来到这里时,还是孤苦伶仃,举目无亲。现在在堡里却已经有了至亲的亲人;想到在此危急之时,李氏等人能有芸娘的照顾,让自己能够心无旁骛地守城,只觉得又是甜蜜又是安心。正有些感慨之时,却见从城外门跑进来一个士兵,他见到萧靖北,匆匆行了一个礼,又一脸惊慌地往防守府跑。

    “站住。”萧靖北不悦地叫住了他,“怎么回事,慌慌张张的,外面又出了什么事情了?”

    士兵慌忙答道:“萧小旗,外面有个妇人,吐了好大一口血,现在已经昏死过去了,万总旗命我去请胡医士过来。”

    萧靖北皱眉道:“胡医士成日里忙得脚不沾地,谁知他此刻在哪里?”他看到柳大夫尚未远去的背影,神色一亮,忙高声唤道:“柳大夫,请留步。”

    问明缘由后,宋芸娘带着李氏等人回了宋家,柳大夫则随着萧靖北来到了瓮城门外。

    瓮城门外一片混乱。方才,万总旗已经宣布了王大人的命令,堡外的流民们若要进堡内避难,男子必须得加入军籍,单身女子则必须得嫁给堡内的军户,否则均不得入内。

    这些流民虽然贫苦,但毕竟都是自由之身。入了军籍后,便要一辈子束缚在这里,平时受着劳役,战争来临时,还要去当炮灰。虽说有可能立军功,但毕竟大多数军户只能贫苦地过一辈子,又有几人可以像郑仲宁等人那样拼个小旗、总旗甚至百户的位置。特别是这些流民中还有几个向往仕途之路的文人,心心念念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更不甘心沦为军户。

    故此,这些流民们都愁眉苦脸,进行着剧烈的思想斗争。有的思量了半天,终是下定了决心,毅然走向城门,同意加入军籍。自然,城门处已有官员在把关,认真检查身体,询问籍贯。太年老体弱、身体素质差的,或者来历不明、神色可疑,有鞑子奸细之嫌的,哪怕愿意加入军籍,张家堡也是不收的。

    也有一两个书生模样的男子,愁眉苦脸地犹豫了半天,始终舍不下对仕途的追求,不愿加入军籍,便无助地带着家人离去。他们远去的背影带着读书人的清高和孤傲,在战争的阴影下,却显得更加可悲可怜。

    那名士兵已带着柳大夫和萧靖北来到了昏倒的妇人身边。只见这妇人似有五十多岁,此刻正毫无知觉地躺在地上。她发丝花白凌乱,面上皱纹如沟壑纵横,面如金纸,双目紧闭。瘦骨嶙峋的身子上,套着一件不合身的破棉袄,枯瘦的手还紧紧抓着一个小小的包袱。

    此时,所有的流民都拥挤到瓮城门口,这妇人的身旁空无一人,她瘦小的身体孤单单地躺在冰冷的土地上,看上去分外可怜。

    柳大夫轻轻叹了一口气,蹲下身翻了翻这妇人的眼睑,又扶住胳膊为她诊脉,看到她的胳膊已瘦得皮包骨,其脉搏也是虚弱无力。

    柳大夫凝神诊了一会儿脉,叹道:“她身体太弱,只怕好些日子没有好好进过食。刚才应该是受不了刺激,一时气急攻心,才会吐血昏迷。”又问那士兵:“却不知她是怎样晕倒的。”

    士兵道:“这妇人听万总旗说单身女子必须嫁给堡内的士兵才可入内,大概是担心自己年老体衰,堡内无男子愿意娶她,无望进堡,这才晕倒的吧。”

    说话间,一阵寒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沙土,在空中无情的肆虐。眨眼间,这妇人身上已经铺了一层沙土,黄沙盖在她惨白的脸上,竟好似死人一般。

    萧靖北看到这瘦小的妇人,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心想,在这乱世,若母亲不幸和自己失散,只怕也是这般模样。他心中恻然,忍不住弯腰将妇人抱起来,只觉得这妇人又瘦又小,竟好像就抱着一件空棉袄。他抱着妇人走进瓮城,小心的扶她靠在城墙上。

    瓮城内,官吏正在对愿意入军籍的流民们一一问话。此时,除了少数几个离去的,大多数流民都愿意留在张家堡。壮年男子入军籍,单身女子则配给堡内的单身士兵。也有胆大的女子,害怕进堡后被随意分配给条件不好的男子,干脆趁机在这些同意入军籍的流民中寻找未婚的男子,自行结为夫妻,一同进堡。

    万总旗见萧靖北将那名昏迷的妇人抱进了瓮城,不禁皱眉问道:“萧小旗,这妇人怎么样了?如果活不了的话,待会儿运到坟堆那儿埋了吧。”

    柳大夫忙说:“活得了,活得了。刚才我已经诊断过了,这妇人身体太过虚弱,因一时受不了刺激才晕倒。”说罢,掏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包,取出几枚长针,在这妇人的几大穴位上扎了扎,只见这妇人微微动了动,慢慢睁开了眼睛,醒了过来。

    她迷迷糊糊地看着柳大夫,虚弱地问道:“我这是在哪里啊?”

    柳大夫半蹲下身子,轻声道:“大妹子,这是张家堡的城门口。你方才晕倒了。你是一个人吗?可还有其他亲人?”

    妇人神色黯然,吃力地摇了摇头,“没啦,死的死,散的散,就剩下我一个人啦。”

    万总旗迈步走过来,看着妇人犹豫了会儿,却还是狠心摇了摇头,劝道:“这位大婶,你醒了后就快走吧,去寻一处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妇人吃力地仰起脖子,颤声道:“安全?还有哪里比这里安全?求求官爷,发发慈悲,让小妇人进堡吧。”

    万总旗沉默了片刻,他见这妇人如此可怜,也动了恻隐之心,可是想到王大人的命令,只好硬下心肠,冷冷道:“王大人已有命令,张家堡不养闲人。单身女子除非同意嫁给堡内的军户,否则一律不得进堡。只是你这个样子,年老体弱的,哪有男子愿意娶你。”

    妇人闻言一下子绝望,头无力的靠在冰冷的城墙上,几滴浑浊的眼泪从眼角滑下。

    柳大夫怜悯之余,忍不住又生出了几分侠义之心,他昂首挺胸,目光直视万总旗,正色道:“万总旗,小老儿我虽然年老,但也是一名单身的军户。我现在家里正差一名帮我烧火做饭的老婆子,我看这妇人倒也合适,不知总旗大人可否成全?”

    萧靖北睁圆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柳大夫,面上满是敬佩之色。

    那妇人闻言身子一震,她盯着柳大夫,神色复杂。

    万总旗也面有动容,他盯着柳大夫看了一会儿,突然朗声大笑,大声道:“这位……”

    萧靖北忙介绍:“这位是柳大夫。”

    “哦,柳大夫,失敬失敬。”万总旗听闻过柳大夫的大名,忙拱手行礼,“柳大夫慈悲,有侠义心肠,我虽然只是一介粗人,但也并非是铁石心肠。这妇人……就让她进堡吧。”

    作者有话要说:

    ☆、风雨前的安宁(上)

    萧靖北站在高高的城墙上,颀长的身体挺得笔直,微微昂着头,眺望远方。此时已是秋末冬初之时,凌冽的寒风呼啸而来,吹得城墙上的旌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张家堡外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此时一片安宁,实在是没有半点战争来临前的迹象。尽管如此,原野上却看不到半个人影,只有几只不明身形的小动物偶尔快速跑过。以往还有一些军户在农田里垦田、劳作,现在在战争的阴影下,人人自危,都谨慎地躲进了堡内。城墙外,只剩下青云山和饮马河静静相守,相对无言。

    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朵朵白云点缀其中,午后的太阳高高挂在空中,温暖的阳光晒得人全身暖洋洋,让人不自觉地便放松了警备,有些昏昏欲睡。

    萧靖北忍不住打了个呵欠。他伸出双手拍了拍脸,强忍住浓浓的倦意,振奋了精神。转身看向城堡之内,看向宋家所在的方向,萧靖北脸上不觉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慢慢回想着这几日搬到宋芸娘家后的点点滴滴。

    他们一家已经搬到宋家住了三天。当时本打算让李氏等女眷住在宋家,宋思年、荀哥儿和萧靖北住柳大夫家。可没成想柳大夫看病居然看了个老婆回来,突然多了一个人,却也打乱了他们的安排。

    正在为难之时,宋家隔壁的张氏出面解困,她大度地提供了自家的住房。于是,所有女眷包括宋芸娘都住进了许家,许家成了妇女的天地,宋家却是男子的天堂。萧靖北如愿以偿地住进了宋芸娘的房间,虽然里面并没有芸娘。柳大夫则带着他捡回来的老婆回了自己的家。

    这几日城墙上加强了防守,人手不够的情况下,站岗的班次排得很乱。以往都是站了几个白天的岗才站一次夜晚岗,让人可以缓一缓精神,恢复体力,可是现在却打乱了这样的顺序。

    萧靖北已经连续站了两个夜晚的岗,昨晚才回宋家歇息。晚上躺在芸娘的炕上,闻到被子上发出的淡淡幽香,就好像芸娘正在身边,萧靖北不觉有些心猿意马,难以入眠。今晨起来便有些精神不振,惹得宋思年满脸关切地问,是否床铺不够暖,睡得不习惯。

    城外的军户们因前几日搬进来时太过匆忙,很多人都只是匆匆收拾了几件衣服和贵重物品。这两日,看到鞑子没有入侵的迹象,一些大胆的军户便趁着傍晚朦胧的夜色,回家去取当时没有收拾完全的家当。

    昨日傍晚,萧靖北换岗后干脆也回了一趟家,将李氏搬家时未来得及收拾的一些柴米油盐等值钱之物和生活必需品都一股脑儿地搬到了宋家,特别是几大捆木柴,在宋家小院里堆成了一座小山,惹得宋芸娘掩嘴笑个不停,连荀哥儿也忍不住打趣:“萧大哥,你不会是要在我家安营扎寨,住到过年吧。”宋思年也笑道:“住到过年最好,干脆就在咱们家办婚事,做个上门女婿好了。”

    李氏当时本来微微笑着,闻言却笑容一滞,忙道:“那怎好意思打搅,危机一旦解除,我们就立马搬回去,还要准备他们的婚房呢。”

    宋芸娘羞红了脸躲进了厨房,萧靖北顿了顿,忙也跟进去帮忙。他愣愣看着在灶前忙活的芸娘,在红红的灶火的映照下,芸娘的光洁的脸蛋显得又红又亮,闪亮的火苗在她明亮的眼睛里跳动,看得萧靖北的心也是滚烫似火。

    宋芸娘煮饭,萧靖北便在灶前喂柴;芸娘切菜,萧靖北便在一旁洗菜;芸娘盛饭,萧靖北便帮着递碗……两人不言不语,配

    分节阅读_47

    分节阅读_47

章节目录

军户小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月生春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生春秋并收藏军户小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