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63

    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63

    ,战功赫赫,进入他的军队,只要敢拼敢闯,升迁晋职的的机会比待在普通军堡要多得多,因此边堡中人人都向往能进入他的军中。可是周正棋对将士的选择十分严格,非一般人也很难得被选入。

    此时他们有的由衷地羡慕,有的恶意地嫉恨,王远则是内心十分复杂,他紧张地盯着萧靖北,心中很是忐忑。

    萧靖北想也未想地拱手笑道:“下官感谢周将军的抬爱。好男儿自应当驰骋沙场,为国效力。只是下官刚到张家堡不久,家中尚有老母幼子,一切均未安定。再加上张家堡遭此重创,还需一段时日的恢复重建。下官还是想留在张家堡,既可以尽心看顾家人,又能尽力守卫一堡军民的平安。还请周将军见谅。”

    周正棋有些愕然地看着萧靖北,王远却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轻松地打着圆场:“周将军,这萧总旗可是难得的重孝道、尽责任的好男儿。”想了想,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下官这里难得有这么一个当用的人才,您可别一来就给我挖走了啊?”

    一番话毕,他见周正棋默然不语,张家堡的其他将士也有些面色尴尬,便忙笑呵呵地转移话题,“周将军,下官今日看到您的军队军容整洁,军纪严明,作战时勇猛非常,实在是钦佩赞叹不已。特别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支骑兵队,更是骁勇彪悍。领头那员猛将,行动时好似一道闪电,真是看得人眼花缭乱。”

    周正棋呵呵笑了,“哪里哪里。那是我骑兵营的前哨,冲在最前面的是前哨长。”他皱眉想了想,眼神一亮,笑道:“说起来,这位前哨长也是你这张家堡之人啊,王大人你不认识吗?”

    王远一愣,摇头笑道:“下官还真的不知道,我们张家堡还有这样的人才。”

    周正棋道:“本将的这位前哨长姓许名安平,是你张家堡的军户,到我军中也快有一年的时间了。他平时作战勇猛,敢闯敢拼,又灵活机智,懂得以巧取胜,频频立功。短短时日,他已由伍长升为队长,队长又升为哨长。此次作战,他又斩杀了十几个鞑子,回去后少不得又要给他晋升一下了。”说罢,侧身笑看着王远,意有所指地说:“王大人,想不多你这小小的张家堡,还真是人才辈出啊!以后若有这样的人才,还请多多推荐,不要藏私为好啊!”

    王远讪讪地笑了笑,顾左而言他,“周将军,不知这许哨长在不在,下官想见见这为我们张家堡扬名的猛将。”

    周正棋往下面看了看,皱眉问道:“这许安平为何没有来?”

    下面一位武将上前回道:“将军,许哨长说想回去看看母亲,之前已和末将打过招呼了。”

    周正棋沉下脸,“今日王大人盛情款待我军中将士,他怎能因私事擅自离席。就算要看望母亲,等宴席结束了再去不行吗?”

    周正棋治军严谨,麾下将士一举一动都要听从他的统一调度和指挥,此时见他言语中流露责备之意,一时间议事厅中有些沉默和尴尬。

    “周将军,王大人,那许安平是下官妻弟,他已有大半年时间未曾回家。方才他在城门口见到我,听闻他家里被鞑子的巨石击中,很是担心。他心中记挂寡母,便忍不住先行回去看看。下官这就去将他找来向各位大人请罪。”郑仲宁起身站了起来,替许安平解围。

    此时,萧靖北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前,他听闻今日战场上令众人惊叹不已的小将居然是许安平,心情很是复杂。他因芸娘的关系和许家、郑仲宁十分亲近,不知不觉间将许安平也视作亲近之人,见他这般有作为,也为张氏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可是他又想到,许安平对芸娘有着不一般的情谊,不知此次他的归来会给芸娘的心境带来怎样的波动,想到此处,他不禁内心慌乱,越发不愿久坐。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日休息一天。

    ☆、许安平的归来(上)

    暮色正浓,雪花纷飞。

    宋芸娘在许家吃完晚饭,帮着王姨娘他们一起收拾完了桌椅碗筷后,便和宋思年一起回到了宋家。

    宋家小院里,看着一片狼藉的小院,倒塌了的厨房和杂物间,宋芸娘深深叹了一口气。这半个月来,每日不是躲藏,就是走上城头作战,倒是第一次正视被破坏的家。

    鞑子虽然赶走了,但这场围城给张家堡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除了倒塌的房屋,还有大量的人员伤亡,一些人永远成了残废,还有一些人则是失去了生命。战后的重建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除了堡内房屋,城墙也有多处损坏,这些都要靠军户们出力修复。这些军户们常年忙碌,刚刚赶走了鞑子,又要重建家园,永远没有空闲之日。

    荀哥儿仍留在小院协助柳大夫救治伤员,估计今晚不会回来。院子里,宋思年就着天空尚存的微光,心疼地在倒塌了的杂物间旁翻寻,期盼能找出一些损失不大、修修整整还能使用的农具。

    宋芸娘看着院子里越堆越高的积雪,担心不利于父亲行走,便寻出一把铁锹铲雪,慢慢地铲到了院门口。

    巷子里传来一阵脚踩雪地的咯吱咯吱声,到了院门口越来越缓,最后停了下来。

    宋芸娘刚好铲到了门口,她正弯着腰,费力地铲着雪,一双铁网军靴出现在了她的眼帘。

    “萧大哥,你回来啦!”芸娘惊喜地抬起了头,笑容凝结在了她的脸上,变为惊讶,随后又是欢喜,“安平哥!”

    许安平穿着作战时的盔甲,身上还留有鞑子的血迹,带着铁甲冰冷的味道和血腥气,让人一下子想到了肃杀的战场,残酷的拼杀。但是他的脸却是生动的,热情的,带着暖暖的笑意,他痴痴看着芸娘,默默不语,唇角微微弯起,闪亮的眼睛里跳动着两簇火热的火苗。

    芸娘在他炙热的目光下有些躲闪地垂下了眼帘,她双手紧紧抓着铁锹的木柄,正在踌躇该说些什么。

    宋思年听到声响已经一跛一跛地走了过来,“安平!你小子回来啦!”他兴奋地喊了起来,忍不住走到许安平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长黑了,也瘦了,不过人精神了。你娘看到你一定十分高兴!”又问:“你回家见你娘了没有?”

    许安平一怔,有些尴尬地挠头笑了笑。这一笑之下,他已不再是那个万军从中驰骋纵横、所向披靡的骁勇小将,而还是邻家那个腼腆的、热情的、可亲的大男孩,他傻傻地笑着:“还……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呢。我……我见芸娘在……在门口,便……先来打个招呼。”

    宋思年愣了下,随即换上笑容,“傻小子,快回家去见你娘吧,可把你娘给想死了。”

    许安平炙热的目光在芸娘身上又停留了一会儿,这才告辞宋家父女二人,回了隔壁的许家。

    看着许安平的背影消失在许家院门,宋思年转身静静看着芸娘,深深叹了一口气。

    安平回去了大概一盏茶的工夫,又来到了宋家。

    仍在守着杂物间翻寻的宋思年看到走进院门的许安平,微微愣了愣,随即露出笑容,热情地迎接许安平到正屋坐下,“安平,见到你娘了,怎么没有多叙叙?”

    许安平面上浮现一丝尴尬之色,浅笑道:“聊了一会儿。家里一下子突然多了几个女眷,说话不方便。”

    方才许安平回家之时,张氏正和萧靖娴在屋内说话,见到许安平,自然是又惊又喜,她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许安平的手嘘寒问暖了好一番。当时,碍于萧靖娴还留在屋内,许安平满腔心事无法向张氏吐露。好不容易萧靖娴识趣地退出了房间,张氏却说起了许安平的婚事,又问他觉得这萧靖娴如何。许安平又羞又恼,便随便支吾了几句,借口军中还有点儿事情,需去去就回,这才暂时脱身,来到了宋家。

    宋思年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缘故,他只当许安平面嫩,家中女眷多了不好意思多待,便笑呵呵地招呼许安平喝茶,“安平,你家的确被女眷住满了,你不方便的话不如在我家住一晚。待会儿我要芸娘炒两个菜,我陪你宵夜,咱爷俩喝喝酒,聊聊天。”想了想,又问:“安平,你只怕还没有吃饭吧!”

    许安平一愣,似乎这才感到饥肠辘辘,肚子也不合时宜地咕咕叫了起来。

    刚好宋芸娘正端着一杯茶递给许安平,便笑道:“刚好我留了一点儿馒头和菜,预备着万一荀哥儿回来。我这就去你家厨房热一热,再炒两个菜,一会儿给你端过来。”

    许安平谢过了宋芸娘,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芸娘,你别跟我娘说我在这边,我娘还以为我回军营里了。”

    芸娘掩嘴笑了笑,看着许安平那张生动的脸,似乎又回到了过去。那时,许安平一旦惹恼了许大志或张氏,便会躲到宋家,也会和此时一样,小心地恳求芸娘千万不要告诉他们自己躲在这里。

    芸娘神情微微恍惚了下,冲着宋思年和许安平福了福,转身出了房门。

    许安平待看到芸娘出了院门,转头兴奋地看着宋思年,“宋大叔,此次回来,我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要告诉您。”

    “哦?是什么好消息?”宋思年见许安平神色激动,双眼都在放着光,便饶有兴致地问道。

    许安平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他一边递给宋思年,一边说:“我之前刚在定边城得知的消息,朝廷刚颁发了《军政条例》,对军户除籍有了规定。我知道您一定会感兴趣,便想方设法将它抄了下来。您看看。”

    宋思年接过纸张打开,刚看了一眼,手就无法控制地哆嗦,眼泪也忍不住涌了出来,他用颤抖的声音念道:“故军户下,止有一丁,充生员,起解兵部,奏请翰林院考试,如有成效,照例开豁军伍。如无成效,仍发充军。”

    “怎么会?怎么会?”宋思年嘴唇颤抖了半天,终于颤颤巍巍地起身,对着京城所在的方向拱手深深一拜,吐出四个字:“圣上英明……”

    许安平忙扶着宋思年坐下,面上笑意更浓:“我一得知这个消息,就知道您一定会高兴,恨不得快马加鞭赶回来告诉您,可惜军务太紧,一直无法抽身。这次刚好回来助张家堡解围,周将军又同意多留一晚,倒正好让我可以将这个好讯告诉您。”

    宋思年更加激动:“安平,你有心了,谢谢你啊……”

    许安平拿过那张纸,一边看,一边笑着说:“宋大叔,我看圣上虽然远在京城,也知道咱们军户的苦痛。这条规定啊,就是对着您制定的呢。您看,要求家中只有一丁,您家的荀哥儿可不就是这种情况。虽说不但要取得生员的科名,还须经过翰林院的考试,方能除去军籍,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但荀哥儿是什么人啊,相信他考个生员,通过翰林院的考试一定没有什么问题。”

    宋思年一直对荀哥儿要袭军籍、不能走仕途一事耿耿于怀,芸娘也为此事一直耽误着自己的婚事。虽说萧靖北已和芸娘定亲,并作出了让自己子孙继承宋家军籍的承诺,但宋思年明白,在这乱世之时,凡事均不能算得那般事无遗漏,顺遂心愿。但他为了芸娘的幸福,为了满足她的心愿,仍是应下了他们的婚事。在他内心深处,却没有真正指望让自己的外孙来承军籍。

    此刻,得知了许安平带回的消息,宋思年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挡在前方的一切阴暗和雾霾都烟消云散。他毕竟是被沉重的生活打击怕了的人,刚欣喜了一会儿,又觉得老天爷似乎不会如此善待自己,忍不住问道:“安平,怎会有如此好的规定,这……是真的吗?”

    许安平笑了,“我开始也是不敢相信,特意寻人问了个清楚。据说,开始是潮州有一个生员,本是军籍。他的父亲死后,要他袭替军职,后来这事儿不知怎的闹到了圣上那里。圣上说:‘国家得一卒易,得一士难’,特许其脱离军籍。后来这样的事例又有好几个,圣上便干脆制定了《军政条例》,颁发天下。这对于我们这些一心让子弟从文的军户们来说,可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宋思年此刻才真正相信了这喜讯,忍不住又抬起颤抖的手,用衣袖擦着眼泪。

    “宋大叔……”许安平见宋思年慢慢平静下来,便犹豫着开了口,声音中透着几许忐忑和彷徨,“您……您得知了这个消息,便……便不会再坚持让芸娘招赘了吧?”

    宋思年一时怔住,他还沉浸在这喜讯的惊喜之中,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他呆呆看着许安平,却见许安平一双眼睛亮亮的,充满了希望和期盼,“宋大叔,如果……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我想求娶芸娘……”

    宋思年愣住了,脸上浮现了浓浓的难受和自责。他一直侥幸地期盼许安平能从张氏或者许安惠、郑仲宁

    分节阅读_63

    分节阅读_63

章节目录

军户小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月生春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生春秋并收藏军户小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