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81

    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81

    天明。

    萧家的正房里,也是灯火通明。八仙桌上,摆放了好几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烧野兔、炒肉片、炒青菜等五六样菜肴,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十分丰盛。

    李氏一人坐在上首,萧靖北和宋芸娘坐在一侧,王姨娘和钰哥儿坐在另一侧,萧靖娴一人坐在下首。一家人此刻都静静坐着,并未动筷子。

    李氏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按规矩,吃年饭之前本应祭祖,只是圣上命我们不得祭奠。虽说天高皇帝远,但圣上最是多疑,谁知道他有没有暗中派人监视着我们。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一起在心中默默祭奠一番吧。”说罢垂头敛目不语。

    宋芸娘他们也和李氏一样,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芸娘突然觉得手一凉,却是萧靖北已经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她只觉得他的手冰凉,还微微发着抖。她知道萧靖北平时平静的外表下必然蕴藏着汹涌的波涛,这样的血仇压在他的身上,他作为萧家唯一仅存的成年男子,又岂能真的一派平静。

    芸娘也紧紧反握住他的手,似乎要给他温暖和力量,告诉他,不论前路有多难,自己也会陪着他一同走下去。

    祭奠完毕后,一家人开始吃年夜饭。钰哥儿最是欢兴雀跃,他知道芸娘包了三枚铜钱在饺子里,便闹着一定要吃到一个。

    第一枚铜钱被李氏吃到了,她柔和了眉眼,露出了笑意,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兆头,明年一定会是万事顺意。

    第二枚铜钱被萧靖北吃到了,他是萧家的顶梁柱,他吃到了这枚铜钱,就好似萧家人都吃到了,芸娘他们纷纷笑着祝福他,说着吉利的话。

    眼看着盘子里的饺子越来越少,钰哥儿却还是没有吃到饺子,他面露失望之色,小嘴巴已经高高撅了起来。

    芸娘心中暗笑,夹了一个饺子放到钰哥儿盘子里,柔声道:“钰哥儿,尝尝这个三鲜馅儿的饺子。”

    钰哥儿夹起来咬了一口,磕着了牙,高兴得蹦了起来,“我吃到铜钱啦!我吃到铜钱啦!”

    王姨娘他们都笑着夸钰哥儿好运气,连萧靖娴都笑着逗趣。她心情再不好,此刻也不得不强颜欢笑,陪着大家一起吃年夜饭。

    只有芸娘心中明白,她包放了铜钱的饺子时特意留了心,和其他的略有不一样,就是为了避免万一钰哥儿吃不到会失望。

    萧靖北心中也是了然,他侧头看着芸娘,眼中满是柔情和赞许,芸娘便看着他微微一笑。

    吃完年夜饭后,钰哥儿雀跃地拉着萧靖北去放烟火爆竹。前几年的大年夜,因宋家所在的上东村大多贫苦,没有多少人家舍得买烟火,便只能听着其他村子里传来的烟火爆竹声。

    这上西村却是不同。本就富裕人家多,此刻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放烟火。特别是徐文轩家的门口,许家老爷太太只怕从靖边城搬来了一两箱子的焰火,正热热闹闹地放着。

    芸娘和王姨娘将桌椅碗筷收拾完毕,听到巷子里热闹得很,便也走出去观看。连李氏也饶有兴致地一同出门去看烟火,萧靖娴不愿一个人呆在家里,便也一起走到了院子里。

    门外的巷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放烟火,火树银花绽放在漆黑的夜里,照明了黑沉沉的夜幕,刺亮了人们的眼。耀眼的光芒下,是孩子们灿烂的小脸,他们开心地拍着手蹦着跳着,带来一种勃勃的生机和满满的幸福感。

    芸娘还看到,不远处,许安慧和郑仲宁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门口放着烟火,灿烂的烟火下,郑仲宁高大威武,许安慧俏丽高挑,两个孩子一个乖巧,一个活波,实在是羡煞旁人,芸娘便忍不住对着许安慧挥了挥手。

    殊不知在许安慧眼里,宋芸娘、萧靖北立在烟火之下,俊男靓女,一对璧人,他们身前的钰哥儿也是玉雪可爱,耀眼的烟火下,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放着光,充满了欢乐。

    伴随着春雷般的响声,天空中突然绽放了更加绚烂多彩的巨形花朵。却是王远为了庆祝围城大捷,同时也去去被围城的晦气,便趁着除夕夜好好放一放烟火,热热闹闹一番。

    巷子里的孩子们看到天上的焰火,先是呆了一呆,片刻之后,都欢乐地又跳又叫,将这大年夜的气氛渲染得既热闹又喜庆。

    宋芸娘看着身旁的萧靖北,只见在绚烂的焰火下,他俊朗的面容分外清晰,清亮的眼眸里映着天上灿烂的焰火,反射出着奇异的光芒。她忍不住轻轻握住萧靖北的手,只觉得心中既温暖又安宁,竟是从未有过的幸福和充实。

    作者有话要说:

    ☆、不一样的元宵(上)

    日子一滑就到了元宵节。

    虽然前几日又下了一场雪,但是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天公作美,又是风收雪歇,太阳也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地面上虽然还有着没化完的积雪,却无法挡住人们欢快过元宵节的步伐。张家堡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在元宵节这天,南北大街上,耍龙灯的,踩高跷的,舞狮子的,各种队伍都有,分外热闹。

    大年初五的时候,王远去靖边城给刘守备拜年,得知自己晋升的职位基本上定了下来,靖边城里还缺一个指挥敛事,正四品的品级。他升官在即,心情大好,除了在防守府外准备了灯谜会,从靖边城请来了唱戏的班子,还下令每个百户都要出一个节目,并为优胜者设下了奖励,诚心让今年的元宵节好好热闹一番,在自己卸任前为张家堡的军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宋芸娘昨日和萧靖北说了半宿的话,今日又起得晚了一些。早上醒来的时候,看到身旁空荡荡的,她在心里埋怨萧靖北又不叫醒自己,同时也不免有些失落。萧靖北休完了婚假后的第一件事情,既不是回城门驻守,也不是训练鸟铳队,而是受余百户之命,参加了舞狮队。

    萧靖北的上司余百户在上次张家堡大多官兵得以晋升的时候,却也和萧靖北一样未能晋升。并非是他立功不够,而是副千户的职位有限,而他的资历又尚浅,升职的机会便让给了蒋云龙、叶清这样资历更老的几个百户。

    余百户虽然也被王远安抚性地赏赐了许多银两和物资,但心中难免有些郁郁。此刻,便越发激起了好胜之心,一心要让自己的舞狮队伍好好展现,在各支队伍中拔得头筹。他选了萧靖北、张大虎等几个武功高强的精英,并郑重地嘱咐他们务必要好好表现。因此,这几日,萧靖北都是一大早就出了门,去和张大虎他们练习舞狮。

    宋芸娘走出房门,一眼便看到了挂在门廊下的两只花灯,忍不住心中一暖,露出了笑容。

    这两只花灯是昨日荀哥儿特意送过来的。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求的是添丁的吉兆,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宋思年还亲笔在花灯上画了两个憨态可掬的大胖娃娃。

    宋芸娘一想到宋思年佝偻着身子凑在煤油灯下画画,又和荀哥儿一起扎了这花灯,昨日一大早还命荀哥儿速速送到萧家来,心里便涌出了满满的暖意。

    院子里,李氏已经起来,正弯着腰扫着院子。宋芸娘便急忙走过去,一边抢过扫帚,一边羞愧道:“娘,快放着我来。媳妇儿惭愧,今日又起得晚了。”

    李氏伸直了腰,脸上还是笑眯眯的,“不碍事。你们年轻,多睡会儿也是应该的,不像我们老啰,想睡也睡不着。”说罢,又笑咪咪地看着芸娘,“我看我也是闲的睡不着,什么时候你给我添个大胖孙子,也让我累一累。”

    芸娘羞红了脸,小声道:“娘,一个钰哥儿就够您忙的了。”

    “那不一样,钰哥儿现在长大了,也懂事了,他一个人太寂寞了,总得有个伴啊!”

    芸娘无语,只好继续埋头扫院子。

    李氏站在一旁笑眯眯的打量着芸娘灵活的身姿,心想,看芸娘的身材,倒是个好生养的,脸上的笑意便更盛。

    扫完了院子,芸娘又进了厨房,只见王姨娘正在准备着做元宵的糯米粉和黑芝麻、花生、白糖、山楂等各种馅料,便忙走过去帮忙。

    芸娘看到王姨娘,想起了昨晚萧靖北和她说的话。她犹豫了半晌,轻声开口问:“姨娘,靖娴还睡着?”

    “还睡着呢。”王姨娘顿了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又追了一句,“早上我起得早,把钰哥儿抱到靖娴床上去了,说不定她现在正陪着钰哥儿,所以没有起来。”

    宋芸娘并未在意,淡淡笑了笑,小声问道:“姨娘,昨日萧大哥有没有和你说些什么?”

    王姨娘一愣,看着芸娘,“没说什么呀,有什么事吗?”

    芸娘心中暗恨萧靖北将这难题抛给自己,想了想,尽量放平了语气,低声道:“昨日,萧大哥抽空去找了徐文轩……”

    “真的?太好了。他们家什么时候来提亲?”王姨娘面露兴奋之色,脸上似乎也在放光。

    芸娘心中越发愁苦,将萧靖北又腹诽了一顿。她在心里斟酌了一好一会儿,露出一副气愤填膺的神情,怒声道:“那徐文轩太不知好歹。昨日萧大哥特意去寻他,这是给了他颜面。像我们靖娴这样的女子,长得又好,又知书达理,在这张家堡里,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可那徐文轩却说……却说他已经准备待万巧儿三年孝满后,便娶她……”

    “什么?”王姨娘手里的黑芝麻馅团啪的一下掉到盆子里,张大了嘴巴,“怎么会这样?娶万巧儿,那个黄毛丫头?她有哪一点儿比得过我们靖娴?他宁愿等她三年,也不愿娶我家靖娴?”

    芸娘心道,万巧儿除了长得不如萧靖娴,其为人处事不知强过萧靖娴多少,她还懂得操持家务,干活又麻利,待人也真诚,这些方面更是甩过萧靖娴几条街,那徐文轩是真正有眼光之人,才会选择万巧儿。

    她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却只能安慰道:“说的也是啊,我看大概是徐文轩念着她可怜,想报她爹爹的恩吧。”她看了看王姨娘的神色,见她稍有缓和,便道:“这张家堡的青年才俊还有的是,萧大哥在军中也会留心查寻,肯定会有比徐文轩条件更更好的。”

    王姨娘愣怔了半晌儿,迟缓地抬起胳膊,看看满手的黑芝麻糊,便只好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叹道:“我家靖娴怎么就这么命苦……”

    宋芸娘心想,不是萧靖娴命苦,而是她心高气傲,太看不清现实。当初明明机会在眼前,她却偏偏不在乎,看不起徐文轩。只是,她除了貌美,并无其他的长处,人家徐文轩又岂会一直等着她?那万巧儿乖巧懂事,伶俐可人,两个年轻人天天共处一个屋檐下,时间长了,不日久生情才怪。

    她看着王姨娘愁苦的脸,只好继续开导:“姨娘,你也别太忧心。我看靖娴也没有真的将徐文轩放在心上,不过,不甘心总还是会有的。您是她亲娘,这件事情最好您亲自对她说。您只要慢慢开导,过些日子就淡散了,我们再给她留心一个更好的。”

    这样的话题毕竟太不开心,厨房里的气氛便有些沉闷。宋芸娘笑着起了几个话题,王姨娘都只是心不在焉地应和了一两句。芸娘知道她心里郁闷,便也不再作声。两个人都默默的埋头做着元宵,不一会儿便装满了几个簸箕。

    做好了元宵,宋芸娘请示了李氏后,便将各种馅料的元宵各捡了十来个,装在篮子里给宋思年他们送去。

    宋芸娘自从初二那天回门之后,便几乎每日都要回一两次娘家。因两家住得近,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可以走到,所以,每日里不是芸娘送点儿吃食过去,就是宋思年派荀哥儿送点儿东西过来。

    尽管如此,宋思年还是告诫宋芸娘,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千万不要太记挂娘家,以免夫家有想法。

    芸娘倒是全不在意,仍是每日抽空过来看看。见宋思年的腿伤几乎快痊愈,已经能够行动自如,田氏也将家里收拾的整洁又干净,她便真正安了心。

    芸娘到了宋家的时候,田氏也在做元宵,看到宋芸娘拎着一篮子元宵进来,便笑呵呵地接了过去。

    宋思年心中高兴,嘴上却责怪道:“芸娘,你别老是拿东西回来,小心你婆婆心里不舒服。”

    “爹,您放心,我婆婆不是那样的人,是她让我送过来的。”

    “宋老弟,你想多了。你这么好的女儿都嫁给他们家了,吃他们家一点儿东西又算得了什么。”柳大夫笑呵呵的捋着胡子走了出来。

    “义父,您又取笑我。”宋芸娘嗔怪道。她看了看院子,又问:“怎么不见荀哥儿?”

    “去隔壁和许家三郎玩去了。再过半个月就让他和三郎一起去靖边城的书塾读书去。”宋思年笑道

    分节阅读_81

    分节阅读_81

章节目录

军户小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月生春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生春秋并收藏军户小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