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89

    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89

    胎才行。”

    宋芸娘瞪大了眼睛,怀孕?自己居然有了身孕?她心中五味陈杂,又惊喜又激动又紧张,更多的则是害怕和后悔。她想起自己这段日子忙于做面脂,天天又劳累又疲乏,特别是这几日连番的惊吓和折腾,更是耗尽了气力,不禁感到一阵后怕。她伸手轻轻按住小腹,似乎感受到那里正有一个小小的生命在生长,它和自己血肉相连,呼吸与共,宋芸娘突然由内心深处滋生出了一股温柔的母爱和无穷的力量。她眼中闪着泪光,定定看着刘大爷,恳切道:“刘大夫,求求您务必帮我保住这个孩子。”

    刘大爷安慰道:“宋娘子请放心,你年纪轻,身体底子尚好,只要安心保胎,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只是这段时日要以静躺为主,千万不能随意起身走动。”

    “可是……可是我们还要回去找……”宋芸娘看着刘大爷,欲言又止,她不知道丁大山到底如何对刘大爷讲述了他们二人的来历,只好求助地看向丁大山。

    丁大山会意,忙道:“刘大夫,之前简单的和您说了一下,此次我特意送妹妹去靖边城的张家堡与妹夫团聚。只是不幸路上遇匪,好不容易才得以逃脱。义妹心急,又与妹夫还是新婚燕尔,所以想快些和妹夫团聚。”

    刘大爷呵呵笑了,“心急?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啊?再怎样急,也要先养好胎才能走。宋娘子,你放心,短短数十日时间,你家相公也不会被别人抢走。”

    宋芸娘红着脸瞪了丁大山一眼,又对刘大爷道:“刘大夫说得极是,多谢您这般为我着想。只是我还有些事情要和义兄商量。”

    刘大爷极有眼色,他点头笑道:“好,好,你们慢慢商量,我回避一下。”说罢,拿着空碗出了房间。

    宋芸娘焦急的看着丁大山,“义兄,这可如何是好,我一想到仍在山上的那些女子,心里就十分着急。还有我在张家堡的亲人们,他们此刻一定快急坏了……”

    丁大山挠了挠头,“要不,你就留在这儿养胎,我去张家堡找你的相公?我看这刘大爷倒是一个热心善良的老人,我就托付他照看你几日?”

    宋芸娘沉默了一会儿,实在是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法子,只好点头道:“只能如此了。只是我看这刘大爷也不甚富裕,偏偏你我二人都是身无分文,若在这里白吃白住,实在是于心不安。”

    宋芸娘又想起自己虽然有一些首饰,但平时非年非节的时候,她通常只带银饰。可是她头上唯一的一支银簪已在山上被丁大山击落,手上的一对银手镯又是田氏本打算传给丁大山之物,此刻只怕要物归原主,除此之外,全身上下连一件可以典当的首饰都没有。她突然懊恼的想到,当时若同意丁大山去取他的银子就好了。

    丁大山只怕也和她想到了一处,此刻也哭丧着脸,“之前刘大爷说了,若我们银两足够的话,可以去村里的富户家里借一匹马,顶多一日的功夫便可以到张家堡。只是若仅靠双脚走路的话,只怕还要花费几日的时间……”

    两个人又商量了半宿,最后,丁大山不顾宋芸娘的反对,忍痛拿走了田氏送的那一对银手镯,准备明日去村里的富户家里借马,到时候再带银两来赎回这两只手镯。

    第二日一大早,刘大爷带着丁大山去了村里的富户家里借马。他们二人满怀着希望而去,却失望而归。原来,那对银手镯虽然在丁大山和宋芸娘的心里是无价之宝,在那富户眼里却值不了几个钱。后来,还是刘大爷帮着说了许多好话,并指出丁大山将妹妹留在村里作为质押,那富户才不情不愿地借了一头小毛驴给丁大山,并限他十日内务必返还。

    丁大山牵着那匹瘦弱的小毛驴,千恩万谢地道别了刘大爷,又对宋芸娘百般嘱咐,这才在宋芸娘充满期盼的目光中,离开了刘庄,向着张家堡的方向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宋芸娘这次解困是不是太快些了啊,果然我是亲妈!(__)

    ☆、刘大爷的喜讯

    宋芸娘在刘庄一住就是大半个月。

    丁大山自从那日牵着小毛驴离去后,便一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宋芸娘本来估算着,丁大山顶多用两三日的时间便可以到达张家堡。萧靖北得知了她的消息后,一定会快马加鞭赶过来,如此算来,最多四五日的样子,萧靖北便可以前来接自己。

    五日过去了,十日过去了,转眼间,半个月也过去了。刘庄还是和往常一样,幽静而冷清,村里的几十家民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个村子里除了宋芸娘外,看不到半个村外人。既看不到萧靖北驾驶着马车前来迎接宋芸娘,也不见丁大山骑着小毛驴折返。

    前几日,当初借毛驴给丁大山的富户差人来刘大爷家打探,话里话外流露出让宋芸娘付银子赔偿毛驴的意思。他家本来只答应仅仅将毛驴借给丁大山十日,当时,丁大山想着十日的时间足足有余,便连想都没想地一口应下,可是此刻,他却迟迟没有归来。

    刘大爷又是好话说尽,拍着胸脯保证丁大山不日便归,方才暂时安抚住那富户,可是到底丁大山何时回来,甚至能不能回来,他和宋芸娘都是心里没有底。

    刘庄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落,规模最大的时候,有一两百家的村民。只是这些年又是鞑子进犯,又是土匪骚扰,村民大多死的死,逃的逃,仅剩下了几十家村民。刘庄的四周也有一圈土筑的围墙,是村民们为了抵抗鞑子和土匪,花了几代人的心血逐步修建而成。边境地带,像这样由村民自主修建的民堡还有许多。只是不同于由朝廷修建、军队保护的军堡,这些民堡大多规模小,城墙简陋、坚固度一般,一旦鞑子越境劫掠,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就是这些民堡。

    为宋芸娘提供了数十日食宿的刘大爷是刘庄土生土长的一个村民,年轻时跟着来到村里的一个游医学了几个月的医术,他善于学习和钻研,慢慢地在医术上有所精通。村里一些村民们但凡有了伤风感冒、跌打损伤之类的小病小痛,都是找他诊治,不过,他主要靠自学成才的医术毕竟有限,稍微复杂一点儿的疑难杂症还是需要去三十余里之外的定边城寻正规的医馆诊治。

    刘大爷孤身一人住在一间破败的小院子里。他早年丧妻,一人辛辛苦苦地养大了一个儿子,可是几十年前,连这唯一的儿子也被进村屠杀的鞑子给杀死了,连一滴血脉也未能留下。

    刘大爷一人孤独惯了,突然多了宋芸娘这么一个人,又是极其乖巧懂事的女子,就好似他的孙女儿一般。刘大爷一心要将宋芸娘照顾好,情不自禁地拿出了他所有的米粮和蔬菜,又将家里唯一的一张炕让给宋芸娘住,自己则在正房搭了个小铺随便将就一下。

    刘大爷的热情、善良和无私令宋芸娘既感激又惭愧。她看着刘大爷又破又小的住宅,又发现每日的食物越来越少,越来越粗糙,心知多了自己这一张嘴,刘大爷又是恨不得尽其所能来招待自己,只怕过不了几日,要将刘大爷仅有的一点儿存粮吃完。感动之余,她又在心里暗下决心,若有幸回到张家堡,一定要好好报答刘大爷的这一番恩情。

    至于丁大山为何一去不返、迟迟没有音讯,宋芸娘和刘大爷心中焦急,但表面上都心照不宣地闭口不提。边境险境重重,刘庄又正好坐落在土匪所在的青峰山脚下,若丁大山半个月后仍然不返,只怕已是凶多吉少。

    宋芸娘已经打定了主意,若半个月后丁大山仍然没有音讯,那么到时候无论刘大爷如何反对,她也要自行上路返回张家堡。到那个时候,自己胎象应该已经稳定,再扮成男子,一路上多加小心,应该问题不大,总比留在这里坐吃山空要好。

    这一日,刘大爷兴冲冲地扛着锄头回到家里,脸上充满了兴奋的喜色。一看到正拿着扫帚扫院子的宋芸娘,急忙三两步走过来拦住了她,“芸娘,使不得,不是说了要你静养吗?怎么又干起活儿来啦!”

    宋芸娘直起腰,无奈地笑了笑,“刘大爷,我都在炕上躺了这么多天,骨头都躺软了。这么点儿小活不碍事的,就让我出出力吧,老是白吃白住的,还尽麻烦您照顾,多不好意思?”

    刘大爷眼睛一瞪,“芸娘,你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有你在这儿和我说说笑笑,逗我解闷,我开心还来不及呢。你就只管安心养胎,一心一意等候你的相公和哥哥来接你。”

    宋芸娘想到毫无音讯的丁大山,不禁神色一黯。刘大爷心下了然,顿了顿,眉飞色舞地笑道:“芸娘,我刚刚在村口听到了一个喜讯。”

    “什么喜讯?”芸娘也来了兴致。

    “我们刘庄东边的那座青峰山,本来是个极好的地方。山上有采不完的野果,拾不尽的柴火,打不够的猎物……”刘大爷笑呵呵地坐在芸娘端过来的凳子上,又示意芸娘也坐下,饶有兴致地话起了家常,“可是前些年,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土匪,在半山腰建了寨子,占山为王,还时时下山骚扰,害得村民们不敢踏足青峰山半步。这回可好,我刚刚听说朝廷派军队到青峰山剿匪,昨日晚上,已经将他们的老窝都给端了。他们的那什么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的,一个都没能逃脱。这回可好了,这青峰山又清静啰,又是咱们的啰……”

    刘大爷话还未说完,宋芸娘已经急急起身问道:“军队剿匪?您可知道是什么军队?”

    “这个……”刘大爷皱起了眉头,“这个我倒没有细问,好像是什么周将军的游击军吧……”

    宋芸娘身子一软,又坐回了凳子上,心中又惊又喜又有些失望。她本以为是萧靖北已经查询到了自己的消息,带着军队上山剿匪,可是没有想到居然是周将军的游击军……

    宋芸娘突然眼睛一亮,心中生起了新的希望,她心想:“周将军……安平哥不是正在周将军的军队里吗?我也许可以让安平哥帮我带信……”可是转念一想,她又有些胆怯,上次那般伤害了许安平,本来觉得亲如兄长的人现在却无形中有了隔阂,她实在有些害怕去找他……

    尽管如此,宋芸娘仍是决定厚着脸皮去试一试,她看向刘大爷,求道:“刘大爷,不知周将军的军队还在不在这里,我有熟人在里面,想去找一找他。”

    刘大爷听闻此言,急忙出去找知情的村民询问,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回来了,还没有进门便在门外大声嚷着:“芸娘,好消息,好消息。我去打听过了,军队还驻扎在山下,听说还要清点缴获的贼赃,搜寻逃脱的土匪,可能还要驻留数日。你的熟人姓甚名谁,我去替你打听打听。”

    宋芸娘想了想,起身道:“刘大爷,军队驻扎的地方离这里远吗?不如我和您一道去寻吧!”

    刘大爷看着芸娘消瘦而苍白的脸,心知她这几日虽然一直静躺,但是却没能好好滋补,身体仍是虚弱,便皱眉道:“那个地方在山脚下,走路去的话,怎么也得小半日的功夫。小路颠簸又崎岖,你的身子实在是不宜折腾,还是我去吧。你是不是要将你的消息告诉你的熟人,让他为你带信?”

    宋芸娘无奈,只好道:“如此就劳您走这一趟了。我的熟人名叫许安平,现在好像是周将军游击军中的哨长。若他不在,您也可以将我的情况告知军队里的其他人,托他们转告许安平。请许安平通知我张家堡的家人,让他们来这里接我。”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刘大爷便决定明日一大早再去山脚下的军队寻人。

    晚上,宋芸娘躺在炕上,辗转难眠。她想到山上的土匪已被剿灭,心中又欣喜又兴奋,同时又忧心那些一同被掳上山的女子们现在是否安然无恙。她还担心,不知许安平现在在不在这一支剿匪的军队里面,不知明日刘大爷是否能顺利找到他……想着想着,终于觉得一阵疲倦袭来,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大早,刘大爷天没有亮就出了门,出门前并没有惊动宋芸娘。

    宋芸娘起来后,一边帮刘大爷收拾着院子,一边心神不宁地等候着,心中猜测着刘大爷此行结果如何。

    此时,刘庄大多数的村民都去了村外的田地干活,村子里静悄悄的,只能偶尔听到几声狗吠和孩童的哭喊声。

    宋芸娘干完了活,见天气晴好,便端了一张凳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此时春日暖阳和煦,春风轻轻拂在面上,带来了青草清新的香味。宋芸娘呆呆的仰头看着湛蓝天空上的那一朵朵莲花般漂浮的白云,心中期盼着刘大爷能带着好消息归来。

    作者有话要说:

    ☆、久别后的重逢(上)

    转眼已近正午。宋芸娘坐在小院子里,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自从有孕以来,她便特别嗜睡。此

    分节阅读_89

    分节阅读_89

章节目录

军户小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月生春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生春秋并收藏军户小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