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98

    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98

    些。”

    王姨娘立即红了眼圈,嘴唇微微颤抖着,“你也知道,我哪里管得住她。她现在上有王大人的宠爱,下有一群丫鬟婆子精心伺候着,我在旁边略多说个几句,她都没个好颜色。我还不如回去,省的在这里招人烦。”

    宋芸娘无语,只好带着王姨娘一同向东三巷走去。

    此时,整个靖边城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灰沉沉的天空正如宋芸娘阴郁沉重的心情。道路上的人们大多低着头行色匆匆,在战争的阴影之下,每个人都是阴沉着脸,神情惶恐。宋芸娘走在路上,压在她心头的,除了有对战争的恐惧之外,还有着对殷雪凝即将离世的哀痛和不舍。

    四五日后,殷雪凝悄无声息的死在了一个凄风冷雨的夜里。

    宋芸娘自从那日探望殷雪凝回来之后便大病了一场,这几日更是夜夜做噩梦,神情恍惚。收到噩耗后,李氏担心她身子受不住,说什么也不让芸娘出席殷雪凝的葬礼,连连声称孕妇在这种场合会受到冲撞。

    宋芸娘无奈,又因为身子实在虚弱无力,便嘱咐宋思年带着荀哥儿代替自己去送殷雪凝这最后一程,毕竟两家也曾相识一场。

    殷雪凝的丧事极其简陋,一口薄皮棺材就了结了这个柔弱女子的苦难一生。宋思年和荀哥儿去后,还见到了殷雪凝的家人。

    殷雪凝生前大概曾对家人提到过宋家的事情,因此两家相遇后,双方都没有大的震动和吃惊。殷望贤和宋思年也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经过岁月的磨难,他们都是面容沧桑,毫无当年的意气风发,又是相遇在这样一个悲惨的时刻,略略说了几句便都是不胜唏嘘。

    殷望贤的儿子殷雪皓比荀哥儿略小。因殷雪凝这几年在王远那儿基本上不得宠,对家里的助益不大,他们家的境况一直未得到改善,便舍不得送殷雪皓进书塾念书,而是由殷望贤亲自教导。他也参加了去年的童试,只是未能通过。沉默的少年静静跪在姐姐灵前,双唇紧抿,双拳紧握,目中喷射着仇恨的怒火。

    虽然当年在江南官场上,宋思年远不如殷望贤混得风生水起,但现在两家都充军到这北方边境后,宋家的一对儿女反而比殷家的要出息了许多。宋思年看到这一幕,便完全熄了对殷望贤原有的怨愤之心,反而生出了深深的同情。他介绍荀哥儿重新认识了他童年时的朋友殷雪皓,并让他们多多走动,以后同他们的父辈一般,一同读书、一同走科考之路。

    殷雪凝简陋的灵堂上,钱夫人略略露了个脸便借口身子不适回房歇息去了,萧靖娴更是从头到尾没有出现。王远倒是出来寒暄了几句,还似真似假地掉了几滴眼泪。其他的仆人都是神色木然,充分显示了殷雪凝在这个家中毫无轻重的地位,只有那个忠心的丫鬟蔓儿在真正的哀恸。

    宋思年和荀哥儿送了殷雪凝最后一程之后,带着蔓儿一起回到了东三巷。这个小丫鬟只有十四五岁,四年前,她与父亲逃难到靖边城,不幸父亲病死,她无钱收殓,只好在街头卖身葬父,被正好路过的殷雪凝和王远看到。殷雪凝见她年纪幼小却命运悲惨,心生怜悯,而当时正是王远新得佳人,与她蜜里调油,对她百依百顺的时候,自然毫不犹豫地买下这小丫头送给殷雪凝,并助她葬了父亲。

    小丫头姓陆,本名叫馒头,这个寄予了她父母对美好生活最高向往的名字却被殷雪凝鄙弃,给她起了蔓儿的名字。

    陆蔓儿聪明机灵又忠心。殷雪凝死后,获得自由身的她不愿意再留在王远府邸,外面危机重重又无处可去,便遵从着殷雪凝的遗愿投奔了宋芸娘。

    陆蔓儿的到来,让小小的院子更加拥挤和热闹。内院里房间俱已安排满,李氏、王姨娘带着钰哥儿分别住了正房两侧的左右耳房,田氏与丁大山的未婚妻子叶翠儿住了西厢房,宋芸娘带着妍姐儿住在东厢房。陆蔓儿来后,本无空余的房间可以安置,懂事的钰哥儿便立即提出要搬到外院,将自己的房间让了出来。

    这样的安排,最开心的要数妍姐儿,小孩子感受不到战争的威胁,只看得到满屋子亲人环绕的热闹。她迈着小短腿在里院外院各个房间跌跌撞撞地穿梭,咯咯咯笑个不停。陆蔓儿亦步亦趋,紧张地跟在她身后,她已经主动地将看护妍姐儿视作了自己新的责任。

    战争的阴影越来越沉重,荀哥儿的书院已经停课了,宋思年和他一老一少两个男子守着一屋子的妇孺,面对越来越紧张的战争形势,一家人心里都充满了惶恐和未知的恐惧。

    唯一的一个壮劳力丁大山半个月前接了叶翠儿送到靖边城后,自己却仍留在张家堡未回来,执意要坚持多收一些稻子,害得田氏他们日日担惊受怕地盼着他早日回来。

    宋芸娘还没有从殷雪凝逝世的悲痛中走出来,梁国建国以来最惨烈、最宏大的战争终于爆发了。小王子阿鲁克率领着八万大军兵分两路,如同一条毒蛇吐出的蛇信子,分别伸向了宣府和大同这两个边境的重镇。

    阿鲁克率领着五万大军直袭击大同,大同外围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军堡几乎全被攻陷,大同岌岌可危。另一支三万人的大军则由阿鲁克手下的第一悍将率领,向着宣府城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宋芸娘、殷雪凝和萧靖娴三个女子有着相同的人生境遇,都曾是娇贵的官家小姐,因为父辈的缘故受连累充军,落入社会的最底层,只是他们不同的努力和选择导致他们有了不同的结局。其中,最软弱、毫无反抗精神的殷雪凝自然是最惨的,至于自私自利、不走正途的萧靖娴,说实话,作者君尚未决定她应该有什么样的结局。虽然坏人不会有好下场是人心所向,但是纵观历史,真正上位的人反而大多是这样的人。当然,现实生活中的悲哀不会带到书中来,自然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请继续支持哦!!!!

    ☆、李夫人的担忧

    在鞑子的铁蹄已经踏到了宣府城的另一个卫城——靖虏城,靖边城也即将封城之时,丁大山终于拖着一大车的粮食赶了回来。

    田氏一看到丁大山便冲过去好一阵子的捶打和哭骂。丁大山倒是挺委屈,他一边抱着脑袋左躲右闪,一边叫着:“娘,娘,孩儿这不是好好儿地回来了吗?娘,你听我解释。”

    宋芸娘他们在大松一口气的同时,也都是又好气又好笑,纷纷上前劝解。

    丁大山方道:“你们别看我虽然一直没有回来,可我一直在关注战事,要不然怎么能这么及时地赶回来。鞑子这一次来得凶,不多准备点儿粮食怎么和他们耗下去。地里的稻子已经收了一大半,还有十来亩实在是还不急收割了。不过你们放心,税粮我已经交了,剩下的都拖了过来。”

    “你这个臭小子,命都快保不住了,你还记得交什么税粮?你就算不交,那刘青山还能将我们怎么样?他现在自身都难保!”田氏忍不住抄起一个鸡毛掸子就又要敲打丁大山的头。

    丁大山不幸中招,他捂住脑袋“嗷”的叫了一声,一边跳着躲闪,一边委屈地叫道:“娘,我哪里是为了刘大人,我是为了张家堡的乡亲们。”

    乱吵吵的室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田氏也拿着鸡毛掸子愣在那里。只听丁大山的声音低沉了下来,有了几分沉重和沧桑,“鞑子要打来了,谁知道会围城多长时间,我多给张家堡交点儿粮食,说不定到时候就可以多活一条命……”

    一番话毕,宋芸娘他们都陷入了沉默。叶翠儿想到留在张家堡无法前来的家人,更是忍不住大哭起来。

    “山子,疼不疼?”田氏愣了半晌儿忙上前心疼地摸着丁大山的头,一边眼泪也是淌个不停。

    “对了,我这次在外面还听到了一个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再多的鞑子咱们也不怕了,就安安心心地等着吧!”丁大山突然想起了什么,眉飞色舞的说着,

    “山子,什么事?”

    “大山哥?”

    “快说,快说,别卖关子!”

    众人都好奇的看着他,七嘴八舌地问着。

    丁大山得意洋洋地笑了笑,“告诉你们吧,听说圣上带着几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了,势必要与鞑子大战一场。你们想啊,圣上都来了,那鞑子还不得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得远远地,咱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真的?”

    “你说的可当真?”

    众人或惊或喜,或不予相信,只有李氏呆呆站了一会儿,突然冷冷哼了一声:“御驾亲征?他是嫌命太长了吗?”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大惊失色。宋思年急忙冲着宋芸娘使了个眼色,一旁的荀哥儿已经机灵的冲到院门口将门紧紧关了起来。

    “亲家母,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可说不得,这可是要掉脑袋的啊!”尽管门已经关上,宋思年仍然一脸紧张地小声劝说。

    李氏眉头紧锁,面色沉重,好似心头压着重重大山。她沉默了一会儿,看到面色惊慌的众人,突然展颜一笑,“瞧我,真是老糊涂了,乱说话。圣上御驾亲征当然是好事。”

    她看了看乱糟糟的院子,立即挺直了脊背,又恢复成了当年那个沉着从容的侯府夫人,镇定自若地指挥着:“你们都愣着干嘛,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玥儿、翠儿,你们帮着大山将这堆粮食收拾一下;荀哥儿,你带着钰哥儿回房念书去;蔓儿,你带着妍姐儿去芸娘房里,哄着她睡一会儿。芸娘,你随我来。”转身刚走几步,看到宋思年焦急的面孔,她顿了顿又道:“亲家公也一起来吧。”

    一走进正房,李氏便收敛了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坐在太师椅上皱着眉思索着,宋芸娘也顺势关上了房门。

    “亲家公,芸娘,我担心这次御驾亲征没那么简单。皇上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四年前我们在京城之时他的身子便不是很好,现在只怕是更甚。这次他居然会御驾亲征,我怀疑背后有阴谋,搞不好朝廷又有大的动荡啊!”

    这些宫闱秘事、朝廷内斗距离宋思年和宋芸娘的世界实在是太遥远,他们二人都愣愣看着李氏,嘴张了张,却不知如何开口。

    李氏突然产生了一股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力感,她叹了口气,向他们讲述了一些往事。

    梁惠帝是梁国开国以来的第四任皇帝,□□皇帝是马上得的天下,经过了几代人的征战,到了他这一代,基本可以算的上是四海皆安,周边大的征战没有,小的战事却仍是不断。

    梁惠帝非常崇敬自己曾经南征北战的曾祖父和祖父,年轻时也十分重视马上功夫和拳脚武术,还时不时组织皇亲贵族们到郊外狩一狩猎、比一比武,自己也常常亲自上阵,但是除此之外,他就再没有其他任何的实战经验。

    特别是这些年来,他宠信宦官刘振和张贵妃,年老体弱之际又迷上了炼丹。刘振和张贵妃狼狈为奸,教唆着梁惠帝疏远了皇后和太子,当年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皇后一族铲除干净,萧靖北一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惨遭灭族,被充军到张家堡。

    “奇怪的是,太子已经被幽禁四五年了,却一直没有听到重立太子的消息。”李氏深深皱起了眉头,她虽然远离京城,却时时注意着皇城里动态,“最受宠的张贵妃仅生了六皇子,今年才十五岁。她想让自己的儿子越过前头的几个已经成年的皇子当上太子,只怕还有不小的阻力。”

    李氏眼里突然闪出一丝锐光,猛地立起身来,“皇上一直不立新太子,就说明他对太子还留有余地。若非如此,当年他也不会那么轻易放我们一马……,莫非……莫非皇上有了为太子翻案的意图,引起了张贵妃他们的恐慌,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撺掇着皇上离京……若果真如此,只怕皇上此行甚是危险。”她不顾宋思年和宋芸娘震惊的神情,急急地走到门口,拉开房门,“大山,你过来一下。”

    正在搬米袋的丁大山小跑着过来,脸涨得通红,汗水正顺着脸颊往下淌着,憨憨的笑问:“李婶婶,您有什么事情?”

    “你快别干活了,出去打探一下,皇上此次御驾亲征,随行的有什么人,京城里又是什么人留守?”

    丁大山怔愣了一下,面露为难之色。宋芸娘想了想,便回房取了一小袋碎银子给他,“城里的军爷、官宅里的下人、茶馆里、酒楼里的各色客人,也许有知道些许消息的人。凭这些银子和他们套套近乎,总会有些消息。大山哥,就辛苦你出去打探一下。”

    丁大山虽然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李氏为何关心这样的事情,还这般郑重其事,但他还是立即出了门,在外边晃悠了小半天后,临近傍晚才回到家里。

    “听说,圣上这次率领了

    分节阅读_98

    分节阅读_98

章节目录

军户小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月生春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生春秋并收藏军户小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