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103

    军户小娘子 作者:月生春秋

    分节阅读_103

    是假、是死是活的争议也烟消云散。梁惠帝的“以身殉国”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皇城里的小皇帝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好好享受他外祖父和母后为他争得的这份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

    消息传到靖边城的萧家小院后,宋芸娘和李氏自然是痛心疾首、失望无比。但他们深知营救梁惠帝、扭转局势的难度实在是如同登天,这样的结局虽然是她们最不希望见到的,却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事已至此,宋芸娘他们便只能期望萧靖北在这场战争中能够保全自己,平平安安的回到家人身边,一家人再好好谋划以后的日子。

    各地勤王的军队开始陆陆续续打道回府,边塞各个军堡派出去的战兵也纷纷回了营,可是,却一直不见周将军率领的游击军的踪影。宋芸娘他们一边急切地等待着萧靖北的消息,一边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在入冬之前搬回到张家堡。

    前两日许安慧欢天喜地地过来了一趟,带来了一个大好的消息。

    原来,当时刘青山开城投降时,将誓死反对的严炳、郑仲宁等官员抓起来关进了防守府内。

    鞑子军队不攻而破、占领张家堡之后,并没有将这小小的军堡看在眼里,他们搜刮了张家堡的大量粮食物资之后,立即开拔去侵占其他更大的军堡和卫城,只留了一小队人马留守。只是,这段时日以来,这些留守的鞑子兵在张家堡作威作福,随意打杀军民、□□妇女,无恶不作。

    当阿鲁克节节溃败之时,张家堡内留守的鞑子们听闻战败的消息,也准备慌乱的逃走。愤怒的张家堡的军民自发行动起来,与防守府内的守卫里应外合,救出了严炳、郑仲宁等武将。最后,群情激奋的军户们干脆涌入防守府,不但杀了那些鞑子,还趁乱杀死了刘青山及其手下的几个心腹官员。

    虽说杀害朝廷命官要受到严格查处和惩治,但是此时正值鞑子节节败退之时,边境各地均是一片混乱。严炳他们便统一口径,称鞑子撤退之前进防守府抢劫财宝,遭到了刘青山的反抗,鞑子一怒之下杀了刘青山等人,愤怒的军户们又一涌而上,杀光了鞑子。张家堡内的军民人人憎恨刘青山,所有的人都坚持这一说法,久而久之,真相反而被人们刻意的淡忘了。

    靖边城的刘守备对刘青山的视财如命也有所耳闻,便对这番说辞深信不疑,再说,刘青山弃城投降,就算不死也会受到严厉惩治。刘守备没有过多追究此事,他不但大大褒扬了以严炳为首、奋勇杀敌的一群官员和士兵,还报请上峰,建议任严炳为张家堡的新任防守官。

    郑仲宁在张家堡大小事宜基本上安置妥当后,便来靖边城接许安慧母子回家。许安慧自然是喜极而泣,她临走之前急匆匆的赶来和宋芸娘告辞,将张家堡安然无恙的好消息告知了芸娘。

    继许安慧他们回了张家堡之后,当初一起从张家堡搬到靖边城避难的军户们也纷纷搬了回去。万巧儿一个月前生了一个女儿,现在刚刚出了月子的她也随蔡氏一起搬回了张家堡。

    宋芸娘他们也开始着手准备搬回到张家堡的诸多琐碎事宜。叶翠儿忧心张家堡的家人,丁大山便带着她和田氏先回了张家堡。

    又过了几日,归心似箭的宋思年但心家中是否已经遭受到鞑子的破坏,便也搬了回去,留下荀哥儿帮忙照看宋芸娘。

    萧家这边,李氏也命王姨娘带着陆蔓儿先行回家收拾,自己则陪着宋芸娘留在靖边城,日日紧闭门户,静静等待萧靖北的消息。

    又等了数日,萧家沉寂了许久的院门终于响起了叩门声,住在外院的荀哥儿急匆匆地打开院门,愕然愣着站了片刻之后,惊喜地大叫:“安平哥!三郎!”

    许安平仍穿着一身盔甲,风尘仆仆。他的脸黝黑而消瘦,身形疲惫,眼神黯淡而消沉,不见以往的勃勃生机和昂扬的精神状态。

    许安文也是不见笑容,半垂着眼看着地面,默不作声。

    荀哥儿尽管满腹疑惑,也仍然热情的迎他们进内院的正屋坐下。

    众人搬走后的小院空旷了许多,此时也分外安静,李氏正在房里陪着妍姐儿玩耍,时不时发出几声欢笑声。钰哥儿则在一旁的桌子边静静地看书,妍姐儿的嬉笑声影响不了他分毫,他专注地看着书,手指飞快的翻过一页、又一页。

    宋芸娘则在自己房中午睡。她已经有了四五个月的身孕,这段日子天天担惊受怕的牵挂,她除了肚子略略凸起,身形却仍是消瘦。昨天夜里她又做了噩梦,半夜惊醒后,一夜无眠到天亮,今日白天精神不振,此刻便躺在炕上稍稍补眠。

    李氏见到了这两个客人也甚是惊讶,她和许安文有过几次接触,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许安平。此时听荀哥儿介绍了许安平,便激动地问:“许二郎,听说你和我家四郎一同在周将军的游击军中效力,不知我家四郎可有回来。”

    许安文看着李氏,呼吸沉重,每每要开口却觉得双唇有如千钧重,怎么也无法张开,他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眸里是浓得化不开的哀伤,刚刚触及李氏的眼神又急忙避开,静静看着面前茶杯里氤氲升起的热气,默不作声。

    李氏心中便明白了几分。她努力支撑住自己摇摇欲坠的身体,镇定的对荀哥儿道:“荀哥儿,你带着钰哥儿和妍姐儿去外院玩去,我和许二郎有要事要商谈。”

    荀哥儿站着犹豫了会儿,见李氏神色坚决,便一步三回头地出了房门。

    “荀哥儿,等一等,我陪你一起去。”许安文急忙站了起来,他歉意的看了一眼李氏和许安平,匆匆追了出去,如逃脱般的离开了这令人窒息的屋子。

    “许二郎,现在屋里就我们两个人,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你放心,我老婆子虽然年老体弱,但我这辈子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没有什么是承受不了的!”良久,李氏低沉沧桑的声音在昏暗的房间里缓缓响起,如同在这几乎凝固了的空气里划开一道口子,寒飕飕的冷风仿佛瞬间便灌了进来。

    许安文双手紧紧按在膝盖上,几乎可以听到骨节的咯咯声,李氏无言地看着他,双唇倔强的紧紧抿起,琥珀色的眼眸里充满了疲惫和哀求。

    “李婶婶……这次鞑子……攻势很凶,我们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周将军却也毫不畏惧,不是避其锋芒,而是迎难而上。他一直率领着我们与鞑子的主力部队周转,还有过好几次的正面交锋……”许安文突然镇定了下来,讲着讲着,开始正视李氏的眼睛,语速也由凝滞变得越来越流利,血雨腥风的战场通过他低沉略带沙哑的嗓音慢慢展现在了李氏的眼前。

    “这几场仗打的惨烈,很多弟兄都以身殉国,马革裹尸而返……但也有的弟兄脱颖而出,在与鞑子作战时立下赫赫战功,得以嘉奖。……萧兄就是其中的一个,两个月多前,他已由把总升为了千总,统领整个火器营。”

    李氏唇角含笑,镇定的看着许安平,眼底的哀伤和绝望却是越来越深。

    许安平舔了舔嘴唇,突然只觉得口干舌燥,在寒冷的并未烧炭盆的屋子里,后背却已然湿透。他突然觉得他不该走这一趟,接受这场比战场上更为残酷的折磨。

    “一个月前,我们听从军令前往京城方向追击鞑子,在孙家湾一带和阿鲁克的主力有了一场恶战。那一场仗打的艰苦,除了我们的几千人,还有其他几支部队的上万人马。……我们本已包围了鞑子的大营,当时萧兄带着一队精锐兵力深入鞑子内部,我们则在外围为他们打掩护。本来说好以一个时辰为限,一个时辰后,不论是否救出太上皇,只要听得我军鼓声响起,萧兄都要立即撤退,因为,炮兵已经预备好炮轰鞑子大营……”

    “可是……可是……”许安平紧紧捏起了拳头,面色痛苦而愤恨,“不到半个时辰,炮兵就开始开炮。当时正值夜半时分,各路人马混杂,也不知是哪一支军队先开了炮,很快就乱糟糟打成了一片。……事后,我们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萧兄,倒是找到了随他一起的几个将士,都已被炮轰得……”

    许安平突然语带哽咽,无法继续说下去,他死死地咬紧牙关,抑制不住地颤抖着。

    作者有话要说:

    ☆、战场上的消息(下)

    屋子里又静了下来,仿佛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可以听得见。许安平局促不安地盯着地面,静静等待着李氏随时会爆发出来的哭声。除了不忍心看到李氏伤心欲绝的一幕,他更害怕的是面对知道这一消息后的宋芸娘。刚才,当他得知宋芸娘正在房中午睡,他居然产生了几分如释重负的轻松。

    此时,许安平仍在心中后悔不该忍受这样沉重的压力来通报这个讯息,但是他又不忍心让芸娘直面之后由官府送来的那张残酷冰冷的阵亡名单。他直觉地感到,若他将萧靖北在军中最后的经历详细讲述给她们听,也许能稍稍减轻她们的悲痛。

    又静坐了一会儿,许安文呆呆看着从门口投射进来的太阳的影子在室内悄悄地移动,看着它慢慢拉得斜长,终于忍不住移动了一□□子,不自觉地清了一下嗓子。

    一直坐着发呆的李氏突然如梦初醒般地回过神来,她坐直了身体,愣愣看了一眼许安平,似乎在奇怪这个小伙子为什么仍然坐在这里,良久,才缓缓道:“多谢许二郎来我家传信。今日家中忙乱,我就不留你多坐了。”声音颤抖而虚弱,似乎耗尽了她全身的气力,停顿了一会儿又高声唤道:“荀哥儿,帮我送客。”

    荀哥儿送走了许安平和许安文两兄弟,转身回来,先在宋芸娘厢房的窗前静静站立了一会儿,又来到了正屋门口,哀伤的看着孤零零坐在幽暗房间深处的李氏。

    许安平一走,李氏挺直的腰背便迅速佝偻了下去,她的灵魂仿佛已被抽走,只剩下了枯朽的身躯。

    “李婶婶,您……您想哭就哭出来吧……”荀哥儿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方才他见许安文神色不对,早已悄悄将他拉到一旁问明了缘由。他一直忍住悲痛,在钰哥儿和妍姐儿两个孩子面前强颜欢笑。此刻他送走了许家兄弟,又将钰哥儿和妍姐儿留在外院,当他走进内院,特别是经过宋芸娘的房间时,一直隐忍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

    “我为什么要哭?”李氏侧头奇怪的看着他,她衰老的面容一半隐藏在阴影之中,与昏暗的屋子融为一体,另一半却是模糊的、木然的、僵硬的,她机械地缓缓开口,苍老嘶哑的声音在寂静昏暗的室内响起,透着刺骨的寒凉和悲哀,“我儿为国捐躯,战死沙场,做了他祖父、他父亲、他的哥哥们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不愧是萧家的好儿郎,我为他骄傲!我不哭,我不会哭!”

    “李婶婶……”荀哥儿愣怔地站在门侧,看着这样的李氏,心中突然涌出了几分害怕。

    李氏支撑着身子想站起来,撑了几下却软弱无力,她喘着气,虚弱的说:“荀哥儿,扶我起来。”

    荀哥儿急忙走过去搀扶李氏,只觉得她的身子又冰又凉,抖动如筛,她抓在荀哥儿胳膊上的手力气却大得惊人,支撑着走了几步,终于腿脚一软,晕了过去。

    “咚”地一声响,惊动了正在外院玩耍的钰哥儿和妍姐儿。钰哥儿慌慌张张地牵着妍姐儿跑进来,却见李氏面如死灰,瘫在地上一动不动,荀哥儿正蹲在地上使劲儿扶他,可他又急又慌,怎么也扶不起来。

    两个孩子都吓得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跑到李氏身边,钰哥儿使出吃奶的劲帮着扶李氏,妍姐儿一边摸着李氏冰冷惨白的脸,一边吓得大哭:“祖母,祖母,您怎么啦?”

    正在慌乱之时,一个高大的身子俯身下来,用强有力的臂膀扶起了李氏,一下子将瘦弱的她抱了起来。荀哥儿仰头看去,只见来人身材高挺拨,面容黝黑清俊,却正是刚刚离去的许安平。

    原来,许安平离开萧家后,走在路上想着之前李氏不正常的神情和表现,心中忐忑不安,便带着许安文立即折返回来,却正好遇上了这一幕。

    许安平将李氏安置在她的炕上,又命许安文速去请大夫,回头对神情慌乱的荀哥儿说:“这件事情是我的错,不该这样贸贸然告诉你们,此事到此为止,千万不要告诉芸娘。”

    荀哥儿神色黯然,“瞒也瞒不了多久,姐姐总会知道的……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还不如……”他侧头看向两个孩子,只见妍姐儿趴在炕头抱着一动不动的李氏害怕地哭喊着,钰哥儿正怔怔看着这边,神色惊惶,如一只弱小无助的小兽,怯怯的问:“许二叔,荀舅舅,祖母为什么会晕倒?是不是……是不是我父亲出什么事了?”

    许安平无言地愣在那里,哀痛之极。荀哥儿眼泪又涌了出来,他轻轻走到钰哥

    分节阅读_103

    分节阅读_103

章节目录

军户小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月生春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生春秋并收藏军户小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