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回家 作者:梓人

    分卷阅读51

    “对不起。”我说道,接着便是苦笑。除了苦笑,我不知道还能怎么样。现在,除非讨论病情,我几乎说不出什么多余的话。我看着恩斯特,用明白无误的眼神告诉他:不要制止我!

    恩斯特还是了解我的。他盯着我看了一会儿,说道:“也许你是对的。我们不该放弃的,还有希望。”

    我仍然苦笑,加上一点疑惑。恩斯特是怎么了?如果真的有奇迹,他应该非常激动才是,他只是在安慰我。

    “马蒂,你听着,我刚接到柏林大学导师的来信,”恩斯特手里果然有封信。“他告诉我,他已经跟慕尼黑大学的汉斯?博伦纳教授说好了,我可以将博士论文请博伦纳教授审阅,听取教授的意见。”

    汉斯?博伦纳教授,德国最著名的医学专家之一。我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是的,如果有他帮助,也许昭的病情就会有转机。”

    “你已经联系到他了吗?你肯定他会帮助我们?”我不认识这位名医,我不知道他对党卫军的态度。据我所知,大部分知识分子都不喜欢党卫军,一般都敬而远之。

    “没有,我没有联系到教授本人,但是我联系到了他的助手。”

    “助手?”恩斯特的神情有点神秘,我不明白。

    “当然我没有把昭的事情告诉他,电话里说不清楚,我只是跟他说了论文的事,但我敢肯定他会帮助我们的。”

    “为什么?”

    “你看这是他给我的姓名和地址。”

    我接过恩斯特手里的信,他把姓名和地址记在了信封上。“裘?教授的助手姓裘?这是什么姓?他是哪里人?”

    “中国人!”

    “什么?”简直难以置信。

    “所以我说,这位裘大夫一定会帮助我们的。”

    我们对视了一会儿,我看见恩斯特眼里抑制不住地闪光。

    我点点头。“好!我这就去。”

    “你行吗?”

    “没问题!”

    ☆、第三章 重生(15)

    我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去了慕尼黑。

    在慕尼黑大学医学院所属的施瓦本医院外科病房的走廊上一路小跑,抓着一位有点年纪的护士长,询问汉斯?博伦纳教授或是他的中国助手——裘法祖医生在哪儿。(注: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著名外科学家。1936年,裘法祖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曾在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慕尼黑市立医院、都尔市立医院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科医师”证书。1945年受聘为都尔市医院外科主任。1946年10月回国。)

    身材娇小的护士长毕竟有些阅历,并不惊慌,而我们的周围已经出现了一些混乱。医生、护士以及病人都不明白,这位突然冲进来的党卫军军官干嘛抓着他们的护士长不放。

    护士长告诉我,汉斯?博伦纳教授不在医院,但她可以带我去见裘大夫。

    裘大夫个子不高,带着一副赛璐璐镜架的近视眼镜。镜片后面的黑色眼眸并没有因为近视而失去神彩,反而在显示智慧的同时,多了一份温柔,嘴唇挺厚,跟昭完全不一样,于是,大夫看起来即睿智、干练,又和蔼、忠厚。

    见到我,裘大夫表现得沉着、冷静,礼貌恰到好处。既没有因为我这身军服显出一丝惊讶,也没有因为我引起的混乱而不耐烦。

    而我,却是奇怪地立即有了好感,这是极为难得的。原因吗,也许因为他也是中国人;也许是现在能碰到一些真实的普通人简直成了一种享受。

    “您是劳舍尔中尉?没想到您来得这么快。教授在大学上课,还没有回来。”

    裘对我点点头,我却忘了敬礼,只是急着解释道:“对不起,裘大夫,我不是劳舍尔中尉,我是他的同事,我是马蒂亚斯?冯?迈森巴赫中尉。”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我把恩斯特的那封信递给了过去。

    裘看完信,还给我。“我不明白,中尉,如果劳舍尔中尉不来,那他的博士论文怎么办?您能代表他吗?”裘看了一眼我手中拿着的公文包。“或者,您可以把论文给我,我来帮您转交教授,等教授看过了,再通知你们。您看这样行吗?如果您信任我的话.”

    “我当然信任您,裘大夫,但是,”我犹豫了一下,从公文包里取出昭的病历,递过去。“我来的匆忙,并没有带论文。”我把恩斯特论文的事完全忘了。

    裘接过病历,没有马上看。“那这是什么?”

    “这就是我跟劳舍尔中尉急于请您帮的一个忙。这是我们一个病人的病例,我们已经完全没有办法了,请您帮我们救他。”

    “我?”裘顿了顿,“我明白了,你们是想请教博伦纳教授。请问,病人现在在哪儿?”

    “达豪集中营。”

    “集中营?听说过。那么您跟劳舍尔中尉是……”裘稍稍有一点吃惊。

    不好!难道恩斯特没跟裘说我们是集中营的。我心里暗骂,要是这样,他该跟我说清楚才是。或许他是说了,我没有注意。事到如今,只能实话诉说了。

    “我跟劳舍尔中尉都是集中营的医生。”

    “那这位病人是……”

    “是犯人。”

    裘微微皱了下眉头。

    裘对集中营的反感是意料之中的,但他没有马上拒绝,而是低下头,翻看手中的病历。我想是有一点触动到了他:我们两个党卫军的军官正在为了挽救一个犯人的生命而努力。

    一会儿,裘抬起头,有些为难地说:“我原来是想你们把病人送到这里来,不然,据我对教授的了解,他是不会过问党卫军的事的,更不用说集中营了。可是,现在看来,恐怕这也行不通,这位病人现在的状况是绝对不能移动的。”

    我相信裘没有骗我。党卫军有自己的医疗系统,有德国最好的医生,没有充分的理由,一个平民教授自然是不会参合进去的。

    可是,裘为什么看了病历还……嗷!我突然想起来,病历上只有编号,没有名字,我怎么把这个也忘了。

    “对不起,裘大夫。”我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我想您是中国人,请您帮我看看。”我把纸展开,那上面有两个中文字,写得歪歪扭扭,是我依照傅昭的简历依葫芦画瓢的。

    果然,这两个不像中文的中文字立刻吸引了裘的目光。

    分卷阅读51

    -

章节目录

父亲——回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梓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梓人并收藏父亲——回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