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少年 作者:大风刮过

    江山多少年 作者:大风刮过

    顾小幺抬脚追,跑不出一丈远,腿再也提不动。眼睁睁看着程小六的身影越跑越远,抽了抽鼻子,滚着眼泪蹲到地上。

    迎面一个人匆匆走过,没看清脚下,一绊绊翻顾小幺,险些跌了一跤,恨恨骂了一声不长眼的小崽子,又踹了顾小幺一脚,骂骂咧咧地继续向前了。顾小幺揉着腿,抹着鼻涕刚要站起来,一辆马车风驰电掣从眼前擦过,毂辘又将顾小幺撞了一滚。顾小幺在地上挣扎了几下,马车忽然在几步开外停下来。顾小幺先是看见一双干干净净的布鞋,再是一只大手,扔下几个铜板和两个馒头。

    夫人跟小姐赏你的。

    顾小幺捡命一样捡起馒头,啃了一口抬起头,扔馒头的人正往车边走。顾小幺在挑起帘子的车窗里,看见了一张平生见过最好看的脸。

    水灵灵的面庞,像后村春天开的桃花瓣一样,盈盈看向他。顾小幺张开含着半口馒头的嘴,呆了。

    毂辘转起来,帘子放下又一动挑起来,小仙女的面容在顾小幺的视线里再闪了一闪,车窗里飘飘荡荡飞下一块东西。

    顾小幺揣着馒头连滚带爬奔过去捡起来。一块粉红色的帕子,摸在手里滑滑的,放在鼻子跟前香喷喷的,揣进怀里觉得胸口热热的。顾小幺从娘亲留下一包馍馍,丢下他跟一个兵爷绝尘而去的那一刻起,头一次觉得其实老天爷还是个不错的老天爷。

    当天晚上顾小幺决定住到城隍庙去。虽然城隍庙人很多,住到城隍庙里的人都很凶,但顾小幺还是要过去住。怎么着也要进城隍庙的门槛一次,给城隍爷爷的塑像磕个头,谢谢它老人家今天的保佑。

    顾小幺踌躇了很长时间,还是忍痛把两个馒头都吞进肚子里,几个铜板分开在身上藏好。等到天快黑,鼓足勇气来到城隍庙门口。偷偷望进去,城隍庙里黑压压全是人头,有坐的还有躺的。顾小幺两次迈过门槛,两次都被门口躺的几个大汉扔了出去。每扔一回,门里的人就哄笑一回。等顾小幺第三次爬过去想伸脚,见最靠门的大汉卷了卷袖子,顾小幺犹豫了一下,明智地后退,瑟缩转身,背后忽然听见一个人道:诸位,一个小孩子可怜见的,何必呢?看在我这老头的面子上,让他进来吧!

    顾小幺热泪盈眶地回过头去,最靠门的大汉道:既然刘先生说话,咱兄弟哪能不给面子,啧!小子,进来吧。

    顾小幺一溜烟钻过门槛,四处张望,找刚才帮自己说话的人。只见一个蓄长须子的老头对他点点头,从坐的草席上挪出一块空来拍了拍。顾小幺心领神会,蹭过去坐下。老先生形容虽然落魄,衣裳虽然破烂,却还能看出穿的是件长衫,顾小幺肃然起敬。老先生细细问他年龄家乡,他必恭必敬地回答。问到姓名,顾小幺顿了一顿,老实回答:姓顾,自小没爹,娘没给起名字,只叫我小幺。名字不像样,顾小幺觉得丢脸,头往下低了低。耳朵眼里钻进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姓顾叫小幺

    顾小幺霍然抬起火辣辣的头,一眼瞧见对面火堆旁一张挤眉弄眼的脸。清楚明白是今天上午抢了自己馍馍的大槐庄程小六!

    老先生捋着须子呵呵笑了:小六啊,你这孩子倒淘气的紧。

    自古冤家路窄,后来顾小幺听刘先生说书后晓得了这句话,对想出这句话的古人钦佩的紧。刘先生就是让他进城隍庙的老先生,据说天下没乱以前是京城里最出名的说书的,人称刘铁嘴,跟那天坐在程小六旁边的算命先生宋诸葛是旧交。

    那天晚上以后,顾小幺就跟着刘铁嘴在城隍庙安家,程小六要去京城,也被宋诸葛与刘铁嘴拦了。

    刘铁嘴说:去京城?我们就是从京城逃出来的。当真打起来,京城比哪个地方都险。程小六不以为然,宋诸葛只好吓唬他:找看你的命相里于东方犯煞气,今年须绕道而行,如近京城方向,恐不到便有性命之虞。

    宋诸葛拽的文程小六其实听不懂,只恍惚明白最后一句。宋诸葛很多年后感叹,老夫那时候就知道这个程小子是个能成大事的,小小年纪便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难得!难得!

    顾小幺和程小六就这样姑且在省城住下了。

    刘铁嘴对局势的估计精准,两个月不到,镇北节度使查大帅攻进了京城,天下从此由姓查的当家,改国号为郢。小皇帝被程将军和吕右丞合力保着逃出京城,据传两位一个主张逃到东海,一个建议逃到南海。究竟小皇帝往哪个海里去了缺乏线报,天下人都不晓得。

    刘铁嘴坐在街边晒暖的时候便会一边捋胡子一边向程小六道:看看,当初不让你去京城可是为了你好?

    街上源源不绝扶老携幼逃难的人群,全是从京城方向过来的。

    查大帅……不对,如今应该叫新万岁爷爷,进京城的时候发了一纸榜文。称他的天命大军第一、只杀前朝余孽,第二、绝不扰民。

    第二条的真假京城逃过来的老百姓不敢说,但是查大帅对第一条委实执行的彻底。老朝廷的皇亲国戚从根干到枝叶全被盘查清理,血流成河。

    于是省城的夜晚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一只瑟瑟发抖的手从黑暗的旮旯里伸出来,跟过路人低声讨一口水一块干粮,声音嘶哑,却还能听出是很圆润的官话,脏不堪血肉模糊的手递出来的常是一块玉佩、一支金簪、一挂明珠。

    这样的人就是旧王孙。

    用宋诸葛的话说,碰上旧王孙的人算撞到上上签。王孙带着逃命的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心软的给他口水喝换一件,心狠的闷倒一个得一堆,再狠一点把他的宝贝都搜出来再送到官衙领赏银,怎么算都是赚。顾小幺跟程小六听的很羡慕。

    羡慕了没两天,兵营衙门前贴出告示:凡发现前朝余孽或与前朝余孽干系的一切物事均须交到兵营,如若发现私自窝藏,一律全家抄斩。

    命令发下来,全城的人都恐慌了一阵。

    新皇帝查大帅的天命军进城的时候烧掉了原知府衙门,天命军的一位赵副将在城东的空地上搭了一座帐篷暂代官府。朝廷没派新的知府大人过来前,由他掌管昌应府的大小事务。赵副将什么都吃只不吃素,告示贴出来没半个月,南城的一家据查曾给前小皇帝的爸爸的一个妃子的哥哥的老丈人的二侄儿一口水喝,全家被赵副将吊在木头架上风吹日晒五天五夜,再放下来杖毙。

    此事一出,夜深人静时,满城上下难说有多少人在被窝里哆嗦。刘铁嘴长叹,宋诸葛摇头。

    天命军开进昌应后,烧了大片的豪宅,正好腾出空地供城隍庙里的流民搭棚子居住。程小六和顾小幺就跟着刘铁嘴和宋诸葛住在新搭的棚屋里。

    南城那家被杖毙后的第二天,程小六转到街对面,对着经常玩耍的大前拍手:好喽好喽,下一个吊起来的人就是你喽。

    大前含着两泡泪搂紧了怀里的古铜色叭儿狗,瑟瑟发抖挺起胸膛:才、才不会来福他是老爷家的狗,不是王孙家的狗。

    程小六哧了一声:上回满街的人可都听见了,你把你这条狗抱给大家看的时候明明说是从官道上一个雕着龙的马车上掉下来的。大家说是不是?

    围过来的孩子都同声起哄,顾小幺也想跟着喊是。大前抱着他家来福在顾小幺跟前炫耀过不少回,想摸一摸都不让,顾小幺早看他不顺眼。但这句话是大槐庄的程小六带头喊的,不能跟。一声吆喝硬憋在喉咙里,憋得脸通红。

    程小六偏要跟他过不去,大声喊:顾小幺!你说是不是!?

    所有的孩子一起看过来,顾小幺看着程小六的嘴脸,毫不犹豫地大声道:我不知道!

    大前和来福四只水汪汪的眼睛一起看向他,大前讨好地笑了。程小六哼了一声,围着的孩子一起起哄。

    等到人都散了,大前偷偷摸摸在街角的窝棚后面拦住顾小幺,抱着来福往顾小幺跟前送一送:给你摸摸。顾小幺看着那颗毛茸茸圆滚滚的脑袋犹豫了一把,没伸手。

    大前的眼眶顿时红了,抱着来福蹲到地上:我爹说,要把来福扔到城外的河里去。他们哄我把来福送到一个好地方。其实商量的时候我听见了,他们要把来福扔到城外的丧魂沟里去。

    丧魂沟顾小幺常去,城里的孩子都常去。在城外离官道不多远的一个土丘后。自从落难的王孙没人敢伸手施舍后,那条沟里的死人就多起来,时不时漂着一个。所以城里的孩子都成天在那里蹲点,发现漂起一个人就赶紧去兵营报告,最先说的那个能得五个铜子的赏钱。而且就算扒一、两件浮尸身上的衣裳,兵爷也不说什么。连程小六都得过一回赏钱。当时本是顾小幺先看见浮尸的,但是头一回见,吓得有些脚软,没跑过程小六,白白看着赏钱被他得了。

    顾小幺看着抹眼泪的大前心想,哪回等程小六先看见了我也跑在他前头。

    来福舔着大前的脸低低吠了两声,顾小幺终于没抵挡住毛茸茸脑袋的诱惑,蹲下去摸了摸来福的头顶。

    来福的耳朵动了动,转头在顾小幺手上舔了一下,凉凉的、滑滑的。顾小幺瘪瘪嘴,拍了拍大前。大前抬了下头,哭得更厉害了。

    到第二天,大前的来福不见了。

    大前哭着跑到丧魂沟找过,没找到。程小六和顾小幺依旧时常在丧魂沟附近蹲点。但最近运气不好,蹲了十来天,只碰见两、三个漂起来的,还被其他人抢了先,连块衣裳袖子都没扒到。

    第二章

    这天顾小幺特地鸡鸣就起身,准备去丧魂沟碰碰运气。蹑手蹑脚刚穿上鞋子,棚子另一角草褥子上的程小六电闪雷鸣般迅速地翻起身,抬脚便走,在门口洋洋得意地对顾小幺一伸腿,他昨晚上睡觉就没脱鞋。

    顾小幺拔腿追上去,路面上还空荡荡的没人影,只有他跟程小六各在路的一边跑。城门刚开不久,程小六跟顾小幺从几个兵爷胳肢窝底下一溜烟钻过去,守城门的兵成天看着他们跑来跑去看到眼熟,有个兵爷还在背后吆喝了一句:今天瞧仔细了,跑快些!

    顾小幺卯足了劲超了程小六两、三尺,一鼓作气冲上土丘,下坡路刚跑到一半,忽然发现丧魂沟前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依稀是个小小的黑影在向沟里走。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江山多少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风刮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风刮过并收藏江山多少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