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少年 作者:大风刮过

    江山多少年 作者:大风刮过

    太后道:哀家知道皇上宽厚仁慈,哀家也望此事乃是附会,但如今娄尚书这些证据,皇上说当不得真,又能说它是假么?所谓宁信其有不信其无,防患未然,何妨一查。清者自清,若真不幸中了那万分之一二的可能,便关系社稷安危。这样吧,皇上只将此事情算在哀家身上,若娄尚书查错了,哀家愿代他受罚,太师太傅睿王处,一一请罪。

    恒爰被噎得血气翻涌,一时又无可奈何,只得苦笑。太后得偿所愿,回寝宫安歇。

    娄尚书领旨继续徹查,有太后做保,越发要将证物收集齐备,人证物证两确凿。一面等王经训的消息,一面下密令将刘铁嘴和宋诸葛缉拿归案。

    但娄尚书此案抓人颇为不顺,明明行事严密,偏偏刘铁嘴和宋诸葛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竟然跑得无影无踪。查来查去,最后得知乐风观外摆面摊的桂花嫂与宋诸葛关系不寻常,于是将桂花嫂抓进刑部大牢,开堂审问,桂花嫂只说不知道,动刑,依然不知道,再动刑,还是不知道。审了三四日,年过半百的老妇人哪能禁得住这样折腾,挣扎着最后两口薄气骂道:你们这些狗官,除了剥皮就只会冤枉好人,朝廷若垮了,也是被你们弄跨的!皇帝瞎了才让你这种人做官!老天有眼,早晚给你报应,天雷轰死你,天火烧死你,阎王的油锅滚你,你家代代生女做婊子生儿子没把!

    大娄尚书脸色青绿:兀那妇人,满口秽语,大逆不道!一拍惊堂木,上刑!

    桂花嫂一句话也喊不出了,残着半口没咽完的气被拖到城门口绑在柱子上示众,干瘪老太太变成干尸,寒风一吹,动来动去,玩耍看热闹或路过的孩童颇有几个被吓出了失惊症,尿了好几年床。从此后大人吓唬孩子多了花样闹,再闹,干尸老太婆半夜来抓你!

    刘铁嘴和宋诸葛此时已到了京城数里外的小山村里,刘铁嘴还在打趣宋诸葛,老树碰见的老桃花还是朵救命的花。若不是寡妇的面摊有个老主顾在刑部当差,两条老命就只要喀嚓了。宋诸葛摇头晃脑道,那个当然,她说卖完再一天的面,算算也该赶过来了,到时候老夫天天吃面,偶尔也分你一碗儿。

    王经训没拿到程适,猜测程适回蓼山投奔同党,于是快马加鞭,赶向蓼山县。

    恒爰身边尚有密禁卫可以差遣,命其携带密旨连夜赶往蓼山县,再飞书传旨赵谨吕先,务必护送睿王殿下回京,刑部人等不得随近。

    蓼山寨的探子也赶在去蓼山县衙报信的路上。

    段雁行及玉凤凰替程适安排流亡江湖路,程适道:多谢,但兄弟非再回趟蓼山县不可,我和顾况从小就是一条绳上栓的两只蚂蚱,我出事一定牵连他。劳烦段兄快去京城救我的两位师父。

    第二十一章

    正月十三,蓼山县的小县衙很热闹。

    顾知县开堂审理上任来第一桩大案。县城大户卢员外家儿子女婿过年吃酒不和,陡生间隙,吵嚷数日,闹至要分家。卢员外劝解不成,急且气,气且堵,终将一块痰堵在喉咙,一口老气没上来,呜呼了。卢员外共有一妻一妾一女一婿一子,一窝蜂闹到县衙来,抢着击鼓喊冤枉。

    妾和子扯住婿,说他图谋卢家家财害死丈人。

    卢夫人与女婿揪住卢家儿子,要告他忤逆不孝气死亲父。在大堂上打成一团,又吵嚷着要分家产。都请青天大老爷明断。

    青天顾大老爷被吵得头晕眼花,两位卢夫人吊起嗓子,哭得跌宕起伏,顾况双耳嗡嗡做响,一拍惊堂木,肃静!两位卢夫人且住了一住,将嗓子压了一压,继续抽噎,顾大人,您要为民妇做主,老爷他走得冤

    顾况瞧着堂下,十分没有主意,耳中正轰鸣时,侧旁忽然有人道:出了要紧事,快随我到后堂。

    顾况被这句话吓了一跳,侧抬头一望,眼前的人竟是恒商,情不自禁傻了。

    恒商神色急促道:快退堂!

    顾况懵懵回身坐正,道:卢府一案干系重大疑点甚多,待详查两日后开堂再审。再一拍惊堂木,退堂!

    卢家人头还未磕下去,知县大人便被人扯住袖子,迅速向后堂去。

    顾况又见到恒商,心中五味杂陈,尚未来得及想恒商神色焦急所为何事,为何能径直闯到堂上来,人已出了角门,一干衙役都对着院中的一人跪在地上,顾况大惑望去,那人正向这边望来,却是司徒大人,甚是反常地神色凝重。

    恒商道:什么也莫问,到书房再说。迳自向后院去,司徒暮归向地上的衙役们道了声都起来吧,随着恒商向后院。

    顾况一肚子疑水翻江倒海,匆匆进了内院。一路上未看见丫鬟小厮,到书房门前,顾况在先,伸手去推房门,刚推开一条缝,门内伸出一只手来,扣住顾况手腕,将他一把扯进门去。恒商大惊,一掌挥出,闪身进门,门后一人正笑嘻嘻对着顾况咧嘴:小幺,是我。

    司徒暮归也进书房来,反手将门扣上,恒商道:程适,出了如此大的事情,你还敢回蓼山县。

    程适露着牙齿道:没办法,我若跑了顾况一定遭殃,怎么着也不能留他一个,大家要跑路一起跑。扒住顾况肩头,谁让咱俩从小到大,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恒商冷然不做声,顾况终于得以问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恒商望了一眼程适,程适低下罪魁祸首的头,说起来……

    司徒大人轻声道:此事紧迫,还是简略一说吧。看了看程适又看顾况:程掌书写的那幅对联天地云开共祥瑞,江山日晓待盛妍

    ,被人以有逆谋之意告到刑部。刑部派人来拿程兄,恐怕顾知县也脱不了干系。

    恒商冷冷向程适道:房梁上的两位和你是一道来的吧。程适抬头看了看顶梁,心道睿王的眼倒尖:是,两位江湖上的兄弟。都是好身手。

    恒商道:那便好,不拘哪帮哪派,先在江湖上找个安身之处,避开一时风头。千万……话说到一半,踌躇了一下,却咽了,转眼去看顾况。

    顾况陡然听到这件惊天事,正在木然中。恒商望着他,想携他手,终还是缩了回去,取出一张纸放进顾况手中,刑部的人可能一时三刻便到,你同程适快走。

    程适拧着眉毛斜眼看去,觉得有些不对劲。顾况将手抬起来瞧了瞧,那纸原来是张银票,便折了一折,道:你让我和程适走,要替程适顶缸么?

    恒商神色微动,顾况苦笑:殿下把我顾况当傻子么,告程小六谋反,他一条光棍无权无势,拿什么造反。一定告他背后有人主使。

    程适晃头道:不错不错,小幺,果然你我心有灵犀所见略同,都一眼就瞧出来了。我本以为告我背后的主谋是吕小面瓜。刚才见殿下对顾小幺那场相送戏才晓得,原来攀上了殿下。哈,我这个靠山不小!向房梁上抱一抱拳头:两位老兄对不住,请你们先回寨中去吧。围着顾况踱了个圈儿,顾知县,我人在这里,你喊人来绑吧。

    顾况瞅着他沉默片刻,转身向房门去,恒商的神色已是变了又变,道:这是做什么!

    程适叉起膀子,殿下,我程适虽不算个好人,好歹也是个爷们,一人做事一人当。若殿下小吕因为我一副对子给牵连了,千古罪人的名声我可担不起。

    顾况木着脸道:自作自受,如今也只好绑了你,道是殿下拿的,一应麻烦都没了。抬手去开门,一直做壁上观的司徒大人忽然伸出一臂,将顾况拦住。

    司徒暮归笑道:两位的作为在下佩服得紧,但此事若能这么容易了解,办事的也不叫朝廷了。这桩事到如今说不上谁因谁果,其实并不是对联的错。对联不过是个引子。即使没有对联,天长日久,也会另生出个把柄来。此事既然起了,自有一番动荡,程掌书能不能拿到,却是小事情了。

    程适与顾况皆对朝廷政事一窍不通,听司徒暮归的话都云雾重重。恒商再向顾况道:慕远说得已很明白了,趁刑部的人未到,你与程适快走!顾况心中火燎油烹,若走了,不仁不义。不走,可能反做累赘。

    程适道:怎么能走!司徒大人说得再有道理也不能走!耸一耸肩头,我总是主因吧,连累旁人上刑堂我跑路自在这事我做不出。恒商再叹气,司徒暮归轻叹道:现在想走也走不了了。

    只听一阵嘈杂由远及近,脚步纷乱,兵器哗然。有人大声道:本官乃刑部主事官王经训,奉命缉拿逆谋疑犯。本官已布下天罗地网,逆贼速从房中出来投案!显然衙役小厮已将一干人都进了书房一事告之了王主事官。

    王经训快马加鞭赶到蓼山县,立刻英明神武地冲进县衙,随手抓起一个门房询问,得知方才有人举着皇上赐的令牌进了县衙,此时正和顾知县在书房。王经训来时,大娄尚书已有暗示睿王殿下与此事有干系,于是王大人英明地断定大鱼在房团团围住,上前喊话。上句喊完,停顿片刻,继续喊道:半炷香后本官便命人进去搜,逃脱无门,还是速速出来。

    恒商冷笑,王经训好大的胆子,他此时该知道本王在房中,程适还未审过,已将本王定成逆贼了。

    司徒暮归轻笑道:人皆有糊涂处,不过个人的糊涂不同。其实殿下当听臣的劝告,只让蓼山的探子来报信。可惜殿下话未听完就匆匆赶过来。殿下是,这两位是,皇上也是。带得臣也想糊涂一回。抬头向梁上,借两位的兵器一用。梁上的两人面面相觑,扔了一把匕首下来。恒商程适和顾况都大惊,恒商道:慕远你……程适道:司徒大人,原来你也会两下子,难道你想带兄弟们杀出去?

    司徒暮归接住匕首,事已至此,只能无奈中寻个不得已。转眼向顾况:顾知县,你将这位程兄看住了,在房中万万不要出去,待没有动静后快些和房梁上两位离去。事关大局,切记。

    顾况第一次见这位司徒大人冷起面孔说话,竟有一股高高在上凛然之气直压过来,不由得恭恭敬敬点头道:好。

    司徒暮归拔出匕首,架上恒商的颈边,没奈何地笑了笑,殿下,暂时得罪片刻。

    王经训在院中等了片刻,又喊道:时辰到了,再不出来本官即刻下令……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江山多少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风刮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风刮过并收藏江山多少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