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又称煤山,是当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地方。它地处故宫博物院的北侧,南与紫禁城的神武门隔街相望,西邻北海公园,曾经是元、明、清三朝的御用园林。景山虽不高,不足百米,却是北京城的最高点,登高远眺,可俯瞰全城,金碧辉煌的古老紫禁城与现代化的北京城新貌可尽收眼底。

    景山有绮望楼、富览亭、观德殿等著名建筑,而今天崇祯皇帝烧香拜佛、求雨乞神的地点就在富览亭,这也正是杨乐要去地方。

    马车围着护城河绕了大半个圈,终于在皇宫的一个侧门驶了进去。马车进入皇宫,在那些并不宽敞的车道上缓慢行驶。杨乐坐在马车里,瞅了瞅趴在一旁早已经熟睡的曹公公,掀开车帘,望着不断后退的柳树和房屋,暗自思索着,上次没有见到皇上的庐山真面目,这次总该能见到了吧?问题是见到了皇上自己该说些什么呢?是不是也要像电视上演的那样,下跪磕头,口里高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之类的话语呢?

    杨乐的思绪乱飞,马车穿过皇宫后也开始飞奔。大道变成了山道,平整变成了崎岖。

    曹公公被颠簸的马车摇醒,揉了揉惺忪的双眼,问杨乐道:“杨乐,咱们到哪了?”

    “进入景山了,应该快到富览亭了。”

    曹公公急忙掀起马车的一角,向外看去。“哎呀喂,快停车,不能再往里去了!”

    马车停下,曹公公和杨乐下了马车。

    “你小子怎么不叫醒我呢?险些误了大事。”

    “这不还没到地方的吗?”

    “除了皇上,谁有资格乘着马车上去,我们得自己爬上去!”

    杨乐点点头,他真正领教了什么才是尊贵与卑贱,连爬山都分得如此清楚。

    幸亏山不高,两人没多久就爬了上去。杨乐还好点,毕竟跟着九叔训练过,爬上去只是喘了口粗气。而曹公公就不行了,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

    “哎呀,累死咱家了,不行了,得赶紧歇一歇!”曹公公一屁股坐在了富览亭里的座椅上。

    杨乐仔细打量着富览亭:孔雀琉璃筒瓦顶,紫晶琉璃瓦剪边。重檐圆滑攒尖顶,八柱撑天两边站。上檐重昂七踩斗栱,下檐单昂五踩斗栱,两槽柱子,内外各有八根。内供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它面相方圆端正,眼眉细长,眼与口有施彩绘,面容祥和沉静。不空成就佛为铸铜镏金佛像,高约十米。整体来说,富览亭金碧辉煌,大气磅礴。

    令杨乐奇怪的是这里既没有守卫,也没有太监宫女,难道自己弄错日子了?“曹公公,你看这都快到晌午了,怎么没有其他人来?”

    “哈哈,这你不知道了吧,最近陕西大乱,清军叩关,皇上很忙的,说是沐浴斋戒三天,其实就一天,也就是后天,今天和明天就咱俩来此处,上上香,然后你做碗拉面供奉给佛祖就好了。”

    “就这些?”

    “对呀,就这些。”

    “这是不是有些儿戏?”

    “杨乐,实话告诉你,这些都是皇上做给百姓看的,安抚民心之策。”

    “皇上为百姓乞雨不是真心的?”

    “嘘,你小点声,皇上当然是真心的,可皇上觉得还是处理政务要紧,所以就定了一天的时间来拜佛求雨。”

    杨乐点点头,历史上都说崇祯执政为民、殚精竭虑,看来确实不假。

    “走,我带你去厨房看看。”

    “这里还有厨房?”

    “临时搭建的一个简易厨房,皇上专门为你准备的,还别说,皇上对你真不错!咱家忽然觉得做个厨子也挺好的。”

    “公公也不错。”杨乐应了一句,不过他打死也不会做公公的。

    那是在富览亭后面临时搭建的一个帐篷,帐篷内很宽敞,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所用到的材料和面料都已经准备齐全,想来皇上为这次求雨下足了本钱。

    “怎么样,不错吧?”

    “何止是不错,简直是太好了!”

    “那就好,这可是我按照皇上的意思给你准备的。不多说了,你先做碗拉面练练手,防止到时候生疏了。”

    杨乐明白曹公公的意思,立即做了一碗牛肉拉面。

    “恩,好手艺,美味啊!”曹公公吃下最后一根拉面,擦着嘴唇,不住赞叹着。

    。。。。。。。。。。

    “杨乐,都准备好了吗?拜佛大典马上要开始了。”曹公公站在杨乐身后,不断催促着。

    “曹公公,你就放心吧,我的手艺你还不知道?”

    “也是,你小子的手艺没得说,那咱家就先去伺候皇上了。”

    杨乐不住地抖动着手臂,经过九叔半年多的训练,他的力气和手法都增长了很多。他今天为皇上准备的是‘一根面’,寓意长长久久。

    杨乐一只手不断地抖动着手里的面团,另一只手不断向外甩出,面条越来越长,最后被杨乐完全甩动起来,宛如一条蛟龙在空中飞舞。

    “真好看!”一个悦耳的声音在杨乐的背后响起。

    杨乐将拉面一收,潇洒地甩入锅中,回过头来,只见一个身穿青衣的小太监正站在自己身后,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的拉面,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可他浑然不觉。杨乐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刚才明明是一个少女的声音,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小太监,难道明朝的小太监说话就是这种声音?

    “你是谁?这里是厨房重地,闲杂人不得入内!”杨乐呵斥一声,如果有人想在食物里做手脚,皇上若是吃出什么事来,他可负不起那个责任。

    “你就是杨乐?果然有些本事。”小太监小嘴一噘,对于杨乐的呵斥充耳不闻。

    “你个小太监,这是厨房重地,你赶紧给我出去!”小太监站在厨房中央,杨乐做起事来觉得有些碍手碍脚。

    “你敢骂我是太监?找打是不是?”小太监似乎有些生气,伸手欲打杨乐。

    “你不就是个小太监吗?”杨乐没有看到小太监的动作,因为他正忙着从锅里往外抄拉面呢。

    听到杨乐的话,小太监似乎想起了什么,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把举起的手又放了下去。

    “你看看,都因为你碍事绊脚,拉面都煮过头了!”杨乐将一碗拉面端到小太监面前。杨乐从做拉面至今,从来没有将面煮烂过,今天遇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小太监,他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杨乐赶紧又和了一块面。

    “这碗你不要了?”

    “你知不知道,这是给皇上吃的,都煮烂了,皇上能吃吗?”杨乐对于这个捣乱碍事的小太监没什么好感,当然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

    “这碗你不要了,那我吃了啊!”小太监看起来是饿极了,拿起筷子,就滋溜滋溜地吃了起来。

    难道皇宫里不让太监吃饭吗?杨乐看着小太监吞吃拉面的模样,胡思乱想着。

    “杨乐,面好了没有啊?”厨房外面传来了曹公公的声音。

    杨乐一惊,“糟了!面还没有做出来!”

    小太监也是一惊,急忙喝完最后一口汤,把碗一扔就朝外跑去。

    “哎呀,谁呀这是,走路不长眼睛,撞死咱家了!”曹公公被小太监撞翻在地。

    小太监也是闷哼一声,爬起身来就跑。

    “公公,你没事吧?”杨乐来到公公的身边,将公公扶了起来。

    “咦,这是。。。”曹公公从地上捡起一块玉佩,当他看到那上面刻着一条凤凰时,白皙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已经没了血色。

    “公公认识这个玉佩?”

    “不。。不认识”曹公公急忙摇头,“阿,这是你掉的吧?”

    “公公,这玉佩不是我的!”

    “不是你的是谁的?这厨房里又没有别人!快拿着吧,小心藏好,别再丢了。”曹公公将玉佩塞到杨乐手中。

    “这。。”杨乐本想拒绝,想想小太监撞倒了公公,肯定不敢去找公公要回玉佩,还是自己拿着,等有机会再还给那个小太监就是。

    “对了,杨乐,面好了没有?”曹公公揉着额头问道。

    “公公,实在对不起,面还没有做出来。”

    曹公公看到杨乐为难的样子,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想,面前这位少年说不定以后会成为驸马爷,今儿可不能得罪,而且还得给与更多的方便。想到此处,曹公公眉开眼笑,“杨乐,不着急,话说心急吃不着热豆腐,慢慢做就好。”

    “谢谢公公的宽宏大量!”杨乐突然觉得曹公公人还是不错的。

    ;

章节目录

大明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明朝末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朝末歌并收藏大明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