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帅被袁督师斩杀,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整个京城朝野宛如地震一般,大人们奔走相告,各种谏书纷至沓来。

    崇祯坐在案上,手里拿着快报,越看越气。额头在一瞬间青筋突出,俊朗的面色充满怒容。曹化淳知道皇上的脾气,也不敢多加劝说,只好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

    “岂有此理!真是胆大包天!敢杀朕的人?袁崇焕这是要造反吗?”崇祯心里头越想越气,重重地一甩奏折。

    “皇上,消消气,身子要紧。”曹化淳拿起蒲扇为崇祯扇了几下,然后小心地劝慰道:“皇上,微臣听说毛文龙一直不服管教,杀了也就杀了。况且还有杨大人这样的肱骨之臣,在前方奋勇杀敌,斩杀后金大将额尔都,国家能有如此忠臣,大明有望啊…”

    崇祯听到杨乐的好消息,脸色缓和了许多。“曹公公,给朕拟旨!”

    “是!”曹化淳准备好笔墨纸砚台,开始写圣旨。

    ……

    皮岛已经完全被袁督师控制,毛文龙手下的人马全部归降,并没有引起很大的骚乱。袁崇焕也在第一时间往京城递交了认罪书。此时,杨乐早已经回到了锦州,因为那里有他朝思暮想的人儿。

    京城的消息满天飞,锦衣卫的消息也是川流不断。

    杨乐身为锦衣百户,自然也得到了许多宫里的消息。皇上知道此事后气的不轻,连龙椅都掀翻了。杨乐嘿嘿一笑,照着皇上的脾气,这种事确实做得出来。

    他逐条看着接到的密报,猜测着京城接下来的动作。

    房门未关,迎着微弱的烛光,一个人影闪了进来。

    杨乐不用抬头,他知道是谁来了。

    火光映着她白皙如玉的脸庞,闪出美丽的红晕,那双妩媚动人的眼睛透露着浓浓蜜意。磨难使人成熟,这位曾经娇蛮任性的公主此刻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多了一份娴静庄重的味道。

    “杨乐。”朱蔚轻轻唤了一声。

    杨乐被这一声叫得心神荡漾,小腹处猛升起一团火热。他抬起头,注视着动人的娇躯,眸中闪过一抹喜悦与亲切。“你怎么过来了,这么晚了还没睡?”

    “睡不着,看你的屋子亮着灯,就过来了。你还在忙工作,可要注意身体啊…别累坏了…”朱蔚款款地走到杨乐面前,温柔地看着他。然后,她鼓足勇气,双手搂住了杨乐。她的俏脸变得通红,手掌贴着杨乐的颈部,温润火热。

    杨乐只觉得小腹发热,一种难以抑制的躁动让他彻底失控,动情地吻在了那对温润如玉的樱唇之上。

    过了半晌,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分开。‘要不要就地正法?’杨乐心里想着美好的想法。可他总觉得背后有个人,蓦然回首,吓了他一个激灵,身后站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正瞪着大眼睛观察着他,他腹下的那团火热瞬间被浇灭。“点点?”杨乐有些不敢确定自己面前的漂亮姑娘是自己的妹妹,模样确实改变很多,长高了、发育了、也越来越漂亮了。

    “哥哥和姐姐在吃什么?好吃吗?我也想吃…”点点眼睛里充满好奇。

    朱蔚脸色变得通红,娇羞无限。她白了杨乐一眼,“都怪你,我把点点从客栈接了过来,让你给搞忘了。”

    杨乐摸了摸鼻子,这种事怎么能怪他,你长这么漂亮,还那么主动,谁能忍得了?

    “哥哥,过来,我也想吃你口里的东西…”点点再次央求道。

    “咳咳…刚才我和朱蔚姐姐一起在吃糖呢,现在已经吃完了,下次买给你吃好不好?”

    “吃糖啊?我第一次见这样吃糖,那一定很甜…我也想试试…”点点若有所思,眼里充满希冀。看她的样子,她打算明天就找个人试一下。

    杨乐满脸黑线,恶狠狠地瞪了正在偷笑的朱蔚一眼。连哄带骗地对点点说道:“这种方法是大人专用的,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如果小孩子也这样吃,不但糖不甜,反而很酸很苦,而且你会变得不漂亮了。等点点长大了再这样吃,好不好?”

    “小孩子这样吃了糖会变丑?”

    杨乐点点头。

    “那我不吃了!”点点终于害怕了,不再想吃糖的问题。

    杨乐暗松一口气,孩子的思想教育还得从娃娃抓起。

    ……

    盛夏初至,雪融冰消,草原上绿草茵茵,而远处的山峦依旧是皑皑白雪、冰封未解。

    今天艳阳高照,路上行人见炽。南城门忽然出现一支奇怪的队伍,十六名全身戎装、配着腰刀的大明禁军,护侍着一辆漆得铮亮的马车驶进城来。

    清一色的高大白色骏马,马鞍华美,马上的侍卫身着的铠甲比起边军的服装不知道精美多少倍。马车进了城,一步不停,仪仗直奔城主府而去。

    城主府内,杨乐正在和袁崇焕、赵率教、祖大寿一起闲聊品茶,商量着该如何应对皇上的反应。这时,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进来禀报道:“大人,有一架车队从京城而来,马上就到了。”

    杨乐猜测应该是皇上的旨意到了。他同袁崇焕等人匆匆迎出门去,只见前方一辆马车沿着官道缓缓而行,两旁端坐着的骑士顶盔挂甲,十分威武。一看见马车上插着的飘扬的黄旗,杨乐确定是京城来人了。

    杨乐、袁崇焕等人肃立门前,只见马车行至城主府门口停下,门帘一掀,从里面哈着腰走出一位公公,三十多岁,脸庞尖瘦,一身标准的太监打扮。

    杨乐失声惊叫道:“王公公?”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的王承恩。杨乐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进宫就是王公公接的他。

    王承恩下了马车,笑容可掬地对杨乐道:“杨大人,咱家和你真的有缘,这次又见面了。”

    杨乐将王公公让进府里,十六名带刀侍卫分立两侧,手按刀柄,目不斜视,显得威武庄重。王承恩轻咳了一声嗓子,高声唱道:“蓟辽督师袁崇焕、锦衣百户杨乐接旨!”

    杨乐早已料到会有圣旨给他,但他不知道怎样去接旨,是不是要像电影里演地那样来做。王承恩看到杨乐呆呆地站在那里,手无足措,一点儿也不奇怪,这样的场景他见的太多了,每一个接到圣旨的官员都会手忙脚乱,因为接到圣旨的官员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赏,一种是罚,无论那一种,都会令官员失去方寸。他对着杨乐微微一笑,轻声提示道:“杨大人不必紧张,跪下听宣便是。”

    杨乐感激地看了王公公一眼,赶紧跪下,口里道:“臣…杨乐接旨。”杨乐是第一次给别人下跪,心中难免有些不舒服,但又不能坑距,只好硬起头皮,聆心听着。

    王承恩手捧黄陵,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

    王公公念得摇头晃脑,阴阳顿挫。杨乐听着这些文言文,颇有些吃力,但也弄懂了大概意思。过了好一会儿,王公公才念道正题:“尔锦衣百户杨乐,勇猛杀敌,斩杀后金大将额尔都,扬我士气,壮我国威,特授以锦衣千户兼工部侍郎一职,择日启程回京,不得有误!”

    “臣…杨乐谢主隆恩!”杨乐跪得膝盖都痛了,刚想站起。王承恩呵呵一笑,小声劝道:“杨大人,莫急,咱家还没念完呢。”他扯起嗓子接着念道:“朕不意边务,而辽贼扰我疆土,尔蓟辽督师袁崇焕恪尽职守,护我山河无恙。虽误杀皮岛总兵毛文龙,但功过相抵,不赏不罚。望尔等吸取教训,早日完成平辽大业,方不负朕恩。钦此!崇祯二年五月。”

    “罪臣…袁崇焕谢主隆恩。”袁崇焕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领旨谢恩。

    听完圣旨,杨乐心里很佩服崇祯,这就是皇家的驭人之术,毛文龙已死,再责罚袁崇焕也无济于事,还不如让他感恩戴泽,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杨大人,圣旨已经念完,可以起来了。”王承恩看到杨乐依旧迷茫地跪在地上,再次好心提醒。

    杨乐看到其他人站了起来,也站起身来。

    王公公交出圣旨,顿时收起了高高在上的态度,和颜悦色地对杨乐道:“恭喜杨大人了,你现在可是文武百官中最年轻的千户大人了!厉害啊,想想咱家十四岁的时候还在街道上鬼混呢!真是惭愧啊…”

    “公公过奖了,托当今皇上的鸿福,杨乐才有如此成就。真正说起来,公公才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前途无量,杨乐以后还要仰仗公公您哪。”

    听到杨乐称赞自己,王承恩心里乐开了花,眉开眼笑地说道:“杨大人不必谦虚,皇上看重的人是错不了的,以后咱们好好亲近亲近才是啊。”

    “一定。”

    “对了,咱家怎么没有看到公主殿下?她身体可好?皇上挂念的紧哪!”

    “放心吧,公主很好。她陪着点点出去逛街了,应该快回来了。”

    “哦…你们的事,咱家也听说了,什么时候办事告诉咱家一声,咱家给你们准备一个大大的红包。”王公公猥琐地说道。

    “呵呵…公公也取笑杨乐。”

    “怎么是取笑呢?曹公公把你的事儿都跟皇上说了,皇上也答应了,就等你回京办喜事了!”

    “……”杨乐不知该如何言语,他算是领教了古代的‘皇上之命,媒妁之言’,这次,他不从恐怕也不行了。

    “对了,王公公,听你说起曹公公,他现在身体可好?”杨乐迅速转移了话题。

    “好也不好。”

    “公公此话怎讲?”

    “现在宫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涛汹涌,凶吉难料啊!宫内党争从未断过,现在周延儒成为内阁首辅,温体仁为礼部尚书,两人狼狈为奸,铲除异己,去年的‘关节受贿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你说的可是钱谦益钱大人的案子?我听说他是冤枉的,可有此事?”

    “此案说来话长。当时皇上下令增补内阁阁员十一人,周延儒、温体仁不在其列,而江南才子钱谦益则私列第一。他们二人心生不服,私底下查出钱谦益在天启二年主试浙江时,收受童生田千秋的贿赂,以一句俗俚诗“一朝平步上青天”为关节,将田千秋定为省试第一(解元)。这件事后来被人告发,钱谦益受到夺俸、削职的处分。于是,他们重新揭出了钱谦益关节受贿案,敦促皇上取消钱谦益阁臣资格。后来,此案再次被审,皇上为了寻找真相,果真亲自阅览田千秋的试卷。他发现试卷中果然有“一朝平步上青天”这句诗,于是怒气冲冲地作出决定,罢免钱谦益,将为钱谦益辩护的章允儒、钱龙锡问罪下狱。说起这个案子,当真是黑的说成白的,大错特错啊…”

    杨乐点点头,表示同意。“后来皇上知道真相了吗?”

    “皇上应该是知道了,但错已经铸成,最后也没改过来。”王承恩讲完,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说道:“杨大人,咱们相谈甚欢,把时间都给忘记了,如今天色已晚,我看你抓紧时间收拾收拾,咱们明天就启程。”

    “嗯,好。公公,我已经安排人在芙蓉楼定了宴席,专门为公公接风洗尘。”

    “杨大人太客气了。”王公公暗夸杨乐会办事。

    ……

    ;

章节目录

大明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明朝末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朝末歌并收藏大明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