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20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

    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

    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後,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

    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

    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另一方面,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如月部落已经在河北北部到辽宁西南部大片地区站稳了脚跟,并把根据地建在了蓟县(今北京),这里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民族大融合政策在这里已经开始了。

    在往北则是乌桓的势力。乌桓族首领蹋顿,如今正忙着整合乌桓各部落,所以暂时和如月部落和平相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乌桓的老巢离如月部落实在是太近了。乌桓老巢就在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如今如月部落,在几人带来的高产作物良种和优质耕作工具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大大的提高了。

    大量的粮食,引来了大量的流民在这里定居,如月的人口呈井喷式发展。

    在军事方面,如月骑兵被裁撤到了五万人,其中大量的加入了新招募的其他各族士兵。另招募了步卒5万人,合计十万兵力。

    经过现在化系统严格的训练,和严明的军纪约束。在加上平时良好的伙食待遇,和让人羡慕的战功奖赏和抚恤制度。

    让这十万兵马有了远超这个时代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

    步军分五队,一万枪军配钢枪轻甲。

    一万刀盾手负责防远程攻击和突进。。

    一万长弓手,用的都是强弓另配军刺一把。

    一万重步兵,这是用重金打造的部队,成员个个会武身高体壮,都有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全身甲胄配陌刀,这是真正的王牌部队。

    最后是一万则是水军,现在暂时驻扎在天津,保护当地港口建设。

    五万骑兵都是弓骑兵配马刀,长弓,一人三马。骑兵的待遇最高,伙食也最好。

    由于蓟县周围多是平原,所以骑兵的战斗力至关重要。这五万骑兵分五队由五人带领,其中四人都是萨仁格日乐带来的部下。曹建辛,大头,石虎,李龙。另一个人则是本地土著,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常山赵子龙。

    赵云在公孙趱兵败自尽后,很灰心,准备回常山老家在做打算,后不少邻居都举家搬往如月部落,赵云出于好奇也来到了如月,在看到如月部落人人脸上带着笑容卖力的工作,四处一片生机勃勃良田遍地的景象时。赵云突然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感觉,这不就是自己心中理想的明主嘛。

    “要是全国都是这样一种景象,那。。。”赵云想到这不在犹豫,带着自己的妹妹赵雨搬来了蓟县,并在当日毛遂自荐,要求参军。

    正好碰到当日招兵的是曹建辛,曹建辛和赵云较量了一下,发现自己用尽力的情况下赵云依然游刃有余。不管是马上步下,长拳短打自己完败。赵云不光马上功夫了得,一手剑术也是高绝。

    曹建辛连忙把赵云引见给萨仁格日乐,萨仁格日乐听了曹建辛的描述右试了一下赵云的身手,不得不承认赵云真的很厉害,自己用上内力和凌波微步勉强能胜的了赵云。

    随后任命赵云为一个骑兵万人队的万夫长。刚开始的时候大头还有点不服气,在跟赵云较量过后算是彻底服气了,还成了赵云的跟班,天天缠着赵云请教武艺。

    在蓟县北方一个小村子里,这里正好有一个集市。那百货的小摊儿一个挨一个。从东到西长长的街道两旁,都围满了人。

    进了市场,羊肉“热锅”散发出扑鼻香味。人越来越多,狭窄的小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拿了几小块散碎银子,指指身边的小孩说:“有这样大的孩子戴的帽子吗?”

    “有,正宗的貂皮帽子,可暖和了”。

    “多少钱?”

    “正好一百文五铢钱。”

    女孩的奶奶说:“这么贵,别买了。”孩子听了委屈的要哭出来了。

    那妇女看了看孩子红红的小耳朵,跟老婆婆说:“今年有钱了,孩子他爸当上兵了,月月都有饷银。我也能在制衣工房里谋了个差事,就给孩子买一顶吧!”奶奶答应了,那妇女把一小块碎银递给摊主。

    摊主笑着接过银子称了称,找了零钱。还送了一双小手套给小孩子然后对妇女说“大嫂,您家那口子是当兵的啊,真是羡慕啊,要是我们如月的兵都是这个,说完一挑大拇哥。不光老帮助咱们穷苦人家干活,还什么都不要。”妇女脸上则带着自豪的笑,倒了谢,带着孩子往前走。

    小姑娘戴着崭新的皮帽子,和小手套。高兴地跳了起来。转过脸,只见“热锅”旁围满了人,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那小孩又缠着妈妈要吃“热锅”。妈妈买了两碗,把一碗递给了老人,一碗留给她和孩子吃……?

    她们祖孙三人香喷喷地吃着,突然,从南边开过一辆马车,才走了两三尺。边走边喊:“借光,借光!撞啦,撞啦!”

    行人好不容易给这马车闪出了一条刚好能通过的道路,马车歪歪扭扭的慢慢的钻过人群,来到了一个小酒馆前。别看这酒馆不大,就是一个小小的二层楼。但在这街面上已经是最高建筑了。下面是吃酒的地方上面是客房。

    车夫下车一打帘子,从车里走出一个年轻公子。穿着一身白色毛皮袄,脚下一双白色的兽皮靴。腰扎锦带,哪一样看来价值不菲。

    这公子进了酒馆环顾四周,看到已经坐满了食客。有两个办货的行商一高一矮,正在角落喝着小酒聊着进货的事,那公子来了兴趣,在两人边上的桌子坐下了。

    只听那高个的说“现在这世道兵荒马乱的,做生意可真是不易啊。”

    那矮个的听了感慨的点了点头,接话道“可不是嘛,这如月地区还算好的。你没去中原,那真是山贼遍地是兵匪难分啊。”

    “不说这些丧气话拉,来干一碗。”说着两人喝了一碗酒,那矮个的商人问高个的,在下山西李进,敢问哥哥高姓大名。那高个的笑着回到“在下庐江陆远。”

    李进微带惊讶的问“可是江东陆氏。”陆远含笑点了点头。

    李进连忙给陆远倒碗酒边说到,“哎呀呀,原来是江东陆氏,陆兄出身望族怎么也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走货那,商人乃贱业啊。”

    陆远摇了摇头,“我觉得不是,打仗靠的是兵马钱粮,这些都是要银子的。不打仗人要吃喝拉撒。还是要银子。

    所以人啊,离不开银子。小门小户离不开,我们这样的大户更是离不开啊,在下远道而来不过是生活所迫罢了。”

    李进又问道“敢问陆兄此来是办什么货那,要说这如月的货物才真叫多,我走南窗闯北也有十几年了,算得上是见多识光了,但是到了如月我才发现,我真的没见过什么。用当地的人的话来讲,我这就是土鳖啊。太多的新奇东西了既好用又便宜啊。”

    陆远点了点头,是啊我也是眼花缭乱了那,那李兄又是办了什么货,可否指点在下一二。

    “指点不敢当啊,我也只来过此地两次,要说如月这货啊有四种最出名。

    第一种要属吃,各种好吃的优等粮食,听说产量还很高,价钱便宜的狠,当地老百姓家家都有百斤以上的存粮。

    有很多我都叫不上名字,运到南方打仗的地方,那真真是一大笔财富。要说这如月部也真是有魄力,这战争期间粮食也舍得往外卖。

    陆远点了点头。李进继续说道“第二种则是兵刃,不过这个可搞不到。但是农具他们还是卖的。虽然很贵,而且还是木柄的。但是都是上好的钢材打造的头。拉回去把钢材重新打造成兵器卖给各诸侯,就不光是得利了,没准还能得个一官半职。缺点就是太麻烦。”

    “第三种,大量的山户来这里贩卖兽皮药材,很便宜而且很优质。也算不错的选择,可以制成皮甲贩卖。”

    “最后一种那就要说这琉璃工艺品了,不过这本地人那,叫那琉璃是玻璃制品。

    我到了如月才算开了眼啊,琉璃盏晶莹剔透不到200文钱,琉璃做的窗子不仅能透光还能看清外面的东西。这东西在本地不值什么钱,普通百姓家里都是琉璃窗啊,真是让人羡慕。

    但是这东西一到中原,哪一件不是价值连城啊。之所以不推荐就是因为不好运输啊,太易碎。

    不过听说在东边一个叫天津的地方,正在建一个巨大的港口,听说以后走海路可到江东。到那时陆兄大可以运些玻璃去。陆兄家族久居江东想来这下海上又多了一条好商路啊。”

    陆远也给李进满了碗酒,并表示感谢。白衣公子听完俩人的话在桌子留了一锭银子起身出了店,上了马车向东转向天津。

    而陆远也和李进分别,各自回了客房。陆远一进房间,有四五十岁的男子连忙起身行礼道,“少主。”

    陆远点了点头,然后让两人坐下。

    陆远对二人说道“这如月所图非小,看来是志在天下,今观其一角只要给她们三五年,哦不是二三年的时间,我相信这天下在无敌手。看来我们陆家要早做打算了。”

    其中一个人着急的说道“少主,您的意识是放弃江东基业,转来北方。少主不可啊,我们陆氏在江东树大根深,在这就是无源之水啊。”

    陆远笑了笑安慰道“暂时不会,我要看到如月和乌桓的战争结果后在做安排。你们啊如今的江东已经不是以前了。江东地势险要,江河纵横。也正因为如此想要问鼎天下太艰难了,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听说如月在天津建巨港,以后走海路可达江东。我要去好好探查一番。”

    说道这陆远顿了一顿。又道“我陆氏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孙家一家身上。如果如月真的战胜乌桓定鼎北方,那我陆氏就举族来投,我相信凭我陆家的人财和甲兵。在如月一样可以有个不错的地位。

    此事宜早不宜迟。你们立刻动身回江东,帮我带书信给我父亲,另外多采购一些精钢农具一并带回,我则去天津看看。”

    另一个人闻言劝道“少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您都说了如月要与乌桓大战了,怎么还要留在此地那。”

    陆远严肃的说道“我意以绝,无须多言。”说罢转身进了里间写信。两个老管事互相看了一眼,微微摇头。

    而在了李进的房间。李进送走了手下独自在窗口眺望着下面渐行渐远的陆家两个管事。轻声自语道“该是我们陇西李氏崛起的时机了。江东陆氏哼哼,你们毕竟还是晚了一步。这如月第一大族姓李了。”

    ;

章节目录

时空雇佣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黑夜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夜爱并收藏时空雇佣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