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手挡了挡阳光,看看前方马路的尽头,张泽浓眉紧皱,心中暗骂这该死的暑天。抛锚的车子被他扔在321国道上,自己抄小路向最近的黄土镇走去。

    今天是7.14日,张泽向领导请了一星期假,开车回老家。这次回家,主要是接爸妈一家人去北平一起住的。老家在偏远的县西北部,路不好走,车子抛锚了,离家还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想去2里外的黄土镇找修车的帮忙。

    进入黄土镇,看着稀稀嚷嚷的行人,拦下一青年人问道:

    “师傅,请问这镇上的修车店在哪里?”

    青年人侧头,手指东边的马路尽头回话:

    “那,顺着这条马路,走大约半里路,留意马路的右侧就有一家。”

    “谢谢。”

    张泽顺着青年所指的路下行,不久就看到马路对面有家修车店。一番交涉后,以500元价格雇一个修车师傅一起去车子抛锚的地方。

    修车师傅一手提着工具箱、一手提着一小桶汽油出来。随口道:“今天真是邪门了,所有的车子都启动不了,咱们只有走着去了。还不知道这些工具管不管用,不行还得回来一趟。”

    “是吗?”张泽疑惑问道:“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午,我开车回店里吃午饭时还好好的,吃完饭,就起不了火了,好像镇上都的车都开不动了,你看看马路上,一辆车子也没有。”

    想起自己来镇上也没看见一辆行车,张泽心里生起疑惑与不安。这好像是出大灾难的前兆,一般大灾害前都会有灾前预兆,如地震前会听到鸡犬齐鸣,发洪水时会看到鼠群大逃逸等等。一路胡思乱想着,一刻钟不到就到了停车处,催促师傅尽快动手修车,自己到一旁给老家打电话。

    “喂,是张泽吗?你到哪儿了?怎么还没到?”

    听到电话那头老妈焦虑的声音,估计是一直守着电话。

    “到黄土镇了,还有20来公里就到了。”,张泽回话。

    “好好,那你开车小心点,等你回来…”,老妈在电话中唠叨。

    "恩,知道了妈。那我挂电话了。"张泽回道。

    “年轻人,你的车子没问题,应该跟镇上的情况一样,只是熄火了,你过来看看,现在好得很。”

    张泽心里有点发毛了,这青天白日的,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情?老是自己是个地道的唯物主义科研工作者,心里也不禁疑神疑鬼起来。

    谢过修车师傅,张泽开车赶路,半小时不到就看到老家桃花村头的石碑,石碑上刻着“桃花村”三个大字。

    车子减速,拐个弯进村,看着熟悉的土楼,张泽微微不安的心也放松不少,四米多宽的青石条路足够两辆车子并行,村里的石街听说很有历史,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在先辈逃荒者入住村里的时候,就是看到这条长长的青石街才在此安居下来,据说这青石街起码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青石路有两条,横竖交叉组成现在的青石街道,村里的土楼都是临着石街建的,祖祖辈辈下来都将这石街奉成村子的守护神,所以破坏的地方很少,听说特殊时期期间反封建的愤青还挖过石街,发现当初的挖掘工具根本分解不了石街的石头,就用那个年代的炸药炸,青石条竟然基本完好,只是崩落了一些小石块,后来不信邪的愤青竟然挖了有十来米深还不见底,才悻悻然放弃,那时村里人才知道石街的青石条竟然有十多米长。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石街还奇迹得保留下来,看来不是人们不破坏,而是很难破坏,否则村民们估计早就拿石条去盖房子了。

    青石街是桃花村的一景,桃花村的另一景顾名思义就是桃花了,十字形的石街边上每十米就有一株巨大桃树,树比土楼还高,怪就怪在若原来的桃树死了,枯萎的树干还会重新长出小桃树慢慢长大成原来那般大小,这也是听村里的老人说的,张泽才28岁,是看不到这些传说的。倒是文物局的人来测桃树的树龄时发现桃树无论高矮年轮都是五十年,这种怪异的现象也写在桃景碑上,给到来的游客增添一份神秘意境,桃树开花时节老远就能看到美丽的粉红一片的桃景,随着改革开放,桃花村的两景倒是引来不少的游客,桃花村的村民生活也比以往好了很多。村里看见外来的陌生人已经习以为常了。

    张泽开车慢慢前行,不久就看到前方不远的一栋土楼前侧立着老爸、老妈的身影。车子缓缓停住,张泽赶紧下车,高兴得大叫:“爸妈我回来了”。老妈先一步上前,拉住我的手上下打量,深怕眼前的人会消失似的,老爸也来到老妈身边,笑容满面的,脸上的皱纹因微笑显得更多更深了。

    “你可回来了,你妈担心你,在门口站半天了,老是唠叨着你怎么还没回来,会不会出什么事了!就差没让你哥开拖拉机去找你了。”,一向不太会说话的老爸倒是先开口道。

    “走咱们回家。”爱唠叨的老妈反而利落得拉着张泽的手就往家走,随后拉下话“他爸你让大青拿车里的行李。”,张泽无语,眼眶里湿湿的,任由老妈拽着一起回家。问候的话语也咽了回去。张泽知道老妈是怕再多说几句自己控制不了又要落泪。

    刚刚进门,就看到出来的哥哥与妹妹。

    “二哥你回来了!”

    “小泽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张泽回道。

    哥哥张大柱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乡下人,微胖、脸色黝黑,一副典型的农民形象,都33岁了,还没找到媳妇,现在的女孩那会看得上一个农民。为这事老爸老妈没少操心,大柱自己确实一副无所谓的面孔,老妈没少怪他不积极。

    最让爸妈操心的是妹妹了,长相与性格竟然与张泽的哥哥几乎一模一样。处对象就更难了。介绍了好几个,村里的、临村的都有过,可都是见一面后就再也没来过。今年也26岁了,老爸老妈能不着急吗!

    张泽自己倒是没让爸妈操心,毕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虽然长相一般,也是一副农民孩子的模样,微黑的脸蛋,浓眉大眼的,显得很有精神,厚厚的下嘴唇,一看就是个老实人。

    “我就喜欢你这浓眉大眼的摸样,可靠、叫人踏实!”

    每每回想起女友林文在一次醉酒时说的这句话语,张泽就一阵自豪。

    这次回来,张泽是要带全家人一起去北平住的。吃饭时,大伯他们也过来了,与大家一起喝了一杯家里老妈自酿的黄酒,放下酒碗时,听老妈唤道:

    “小泽,妈跟你商量件事。”

    “嗯。”

    “我与你爸商量了,我们想留在桃花村,就不搬去城里住了。还有你妹妹也该找对象了,也不去城里了,你哥哥跟你去,学完驾照,就开出租车,你看这样…”老妈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这…"张泽听到这样的结果,想起爸妈这辈子的艰辛,眼睛就红了。举杯喝了口黄酒,道:“妈…”,才吐一个字,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大伯看到我这样,举杯与老爸、张泽碰杯,喝了一口笑道:

    “我们世代住在桃花村,这里是根,不能断,也不愿意离开这里,你爸妈都60岁出头了,城里住不惯的,你妹妹也该找对象了,你哥是找不到没辙,也就随你一起去城里,说不准还能在城里找一个。你也别难过,知道你孝顺,想接你爸妈一起去城里享福,可他们这年纪要永远离开这住了一辈子的桃花村,水土不适,身体也…”。

    老实的老爸点头道:“小泽,我跟你妈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会每年去城里与你一起住几个月的,你不用担心我们留在这里,桃花村亲戚、邻里都在,你不用担心我们过得不好。这次我们就和你一起去城里住上两个月。你看如何。”老妈道。

    “是啊哥,爸妈年纪大了,不宜背井离乡,这样安排挺好的,再说,我到城里,哪能找到对象啊,村里都难何况城里呢。”。妹妹小花大大咧咧道。

    听到妹妹的话,张泽是一阵无语,这个大大咧咧的妹妹说话还是那么直接。

    全家人都看着张泽,等着张泽回话,哥哥大青没说话,憨笑看着张泽,看来他也赞成这个决定了。

    “那好吧,不过这次,全家人得先一起去北京,先在那儿住上3个月。”

    张泽也没办法,想想也是这个理,人老不宜再换陌生的住处。妹妹小花的情况也摆在那里,再说妹妹要不留在村里,只留下老爸老妈,他还真不放心,其实,张泽知道妹妹想着这事,只是故意这么说让他放心,妹妹她何尝不想去城里见见世面,向往着电视里看到的城里人的工作与生活。这事,以前妹妹已经在张泽面前询问好几次了。这个傻妹妹,估计也就张泽能了解自己这个长相一般却也有着与别的女孩一样梦想的妹妹了。只能先这样了,等哥哥的工作有着落了,再处理这事。

    一家人吃饭聊家常一直到9点多,考虑到明天还要回城里,才早早洗漱睡觉了。

    桃花村的土楼也算是旅游的一景,说来也怪,村里有远近文明的十字石街,村子的附近却很少有可以用来盖房子的石料,所以村里人建的都是土楼,张泽躺在阁楼的地板上,透过六边形的阁楼窗户,看着天上的星星点点,久久没有入睡,想着年少时桃花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脸上泛起笑容,起身穿上外衣,没穿鞋袜,就像孩提时常做的外逃动作,钻出六角形的窗户,顺着阁楼墙上的下水管道滑下去。

    踏上石街,光脚站在冰凉的青石上,一股久违的情愫涌上心头,想着孩提时代都是光脚在石街上嘻闹玩耍,仿佛身上刻有石街的生命印记般,从脚底传来只有母亲身上才能感应到的母子连心般的情愫。

    张泽站立着没动,这种感触,让他留恋、让他迷茫。想想今天见到许久没见的父母家人,情绪激动,所以对这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少踏足的石街也是留恋不已。赤足一步一步走着,不觉间来到石街的十字路中央,转圈看看笔直的东西南北方向的街道,感觉今晚的石街和自己印象中的不同,所以又转了两圈,张泽停止转圈时发现视野中的景象渐渐模糊。;

章节目录

末世存亡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老羽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羽公并收藏末世存亡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