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人经常会想,自己走了多远,是不是快要到天竺,导致晚上梦见自己与悟空、八戒、悟净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父说:“西天怎么这等难行,已经四五年了,怎么还不能到?”悟空呵呵笑道:“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八戒说:“哥哥不要扯谎。人间哪有这么大的门?”悟净也说:“师兄,少说大话吓我。建这么大的屋子,没处买这么大的梁。”悟空说:“兄弟,依老孙看,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做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大厅!”

    人,为天地立心;人心,以天地为一家。这便是行者所要表达的境界。

    取经人路过乌鸡国,当时大雨一直下。他感到奇怪,自己西行以来,从没有遇到这么大且下这么久的雨。当地人告诉他,乌鸡国本是个少雨干旱的地方,不过自从三年前有一道士作法求雨后,国家就变成一个多雨之国了。白天淋雨,晚上就发烧了,在梦中,他梦见自己遇到乌鸡国国王的鬼魂。国王告诉玄奘,自己是被求雨的道士推入井中的,那个道士还变做自己的模样做了国王。玄奘把这件事告诉了孙悟空,后者说可以先把国王的尸体弄上来,不过怕师父保短而已。

    师父问:“我怎么护短?”行者说:“你偏向八戒。”人是容易偏向人欲的。玄奘不承认,行者趁机说让八戒去驮国王的尸体上来,玄奘也只有答应。格物与人欲必然会产生冲突,因而八戒对悟空怀恨在心。之后,八戒对师父说:“师兄说能医活这个国王。”行者说:“人都死了那么久,怎么医?”八戒说:“师父,你莫被他瞒了。你只要念念《紧箍儿咒》,他一定会还你一个活人。”糊涂的玄奘果然是听八戒的话,念《紧箍儿咒》。行者头痛难忍,求师父莫念,并答应医活乌鸡国国王。

    然而,八戒还不肯放过悟空,悟空说要阎王还国王灵魂,八戒却说:“师父莫信他。他原说过不用过阴司,阳世间就能医活,方见手段哩。”许多时候,人是容易受人欲蒙蔽的,于是玄奘继续念咒。行者被迫满口答应说:“阳世间医罢!阳世间医罢!”

    向太上老君拿了颗仙丹救活国王后,行者让国王挑一半行李跟着师徒四人进皇宫。做了国王的道士本是个妖精,他见事情败露便与行者打起来。妖精不是行者的对手,于是变做玄奘的模样,连行者的金睛火眼也不能辨认。这喻意,虽然良知能知善知恶,不过恶有时能伪装得让良知难以辨认,所以人还需要学、问、思、辨、行去提高水平。竟然是八戒想出了一个有效的办法:让真假玄奘同时念《紧箍儿咒》,不会念咒的就是假玄奘了。这说明,人欲虽然会蒙蔽本心,然而人是不能没欲的,欲保持谨节中正,即合乎天理。

    这个假冒国王的妖精是文殊菩萨的坐骑——被阉割了的青狮子,这暗喻明代太监专权,代皇帝发号施令的情况,其中迫害过王守仁的刘瑾就是典型的例子。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人有聪明智慧才能分辨真假。

    妖精被带走,国王却不愿意重登王位,还希望玄奘师徒的其中一个为君。行者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若做了皇帝,黄昏不睡,五鼓不眠;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愁无奈。我们怎么弄习惯?”当一个称职的皇帝累啊,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就很不愿意做。

    八戒与悟空也不总是争斗,有次玄奘还梦见八戒救了悟空。话说悟空本来不怕火,只怕烟——喻意人去格物害怕良知被蒙蔽。然而,悟空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烧了,因为炮燥难忍,便立刻投入冷水中,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让长生不老、有金刚不坏身的悟空也浑身上下冷如冰地昏迷过去,后得八戒按摩才恢复过来。这喻意,满足正当的欲对格物功夫是有益的。

    红孩儿外号圣婴大王。孩子或婴儿有颗赤子之心,不过人除了天理之性还有气质之性,特别是小孩、婴儿缺乏自制能力,更容易受到身体欲求的控制,所以小孩、婴儿没有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就会成“大王”,甚至还会成“妖精”。

    悟空去请观音菩萨收服红孩儿时告诉菩萨,红孩儿变做了菩萨的模样哄骗了猪八戒。菩萨一听,居然发火了,连悟空也感到惊讶。菩萨告诉悟空,自己的玉净瓶可以装下大海的水,一大海的水,不要说三味真火,九味真火也能扑灭。我们知道,一大海的海水集中在玉净瓶这么小的体积中是合乎现代科学的发现的,宇宙中就有许多密度很大的星体,如中子星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一亿吨,黑洞的密度更是难以想象。

    每当心中的软弱出现那天,玄奘就会梦见心猿对自己说:“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    舌身意’。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这天,取经人来到了崇尚道教的车迟国,见这里的道士地位崇高、道观金碧辉煌,而和尚倍受歧视、寺庙破旧,他很气愤。晚上,发挥阿q精神,他做了这样一个梦:

    车迟国本来也是崇佛的,只是前些年大旱,和尚念经求不来雨,这时候,有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个道士来到车迟国,他们能够求雨,甚至能让车迟国风调雨顺,因而深得国王的信任,被封为国师。之后,车迟国大兴道教,拆毁寺庙,并让和尚做苦力。

    孙悟空打听了情况后,晚上便带上猪八戒、沙悟净到三清观去捉弄三个道士国师。孙悟空把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即“三清”的塑像搬到茅厕,而自己与猪八戒、沙悟净变成三清的模样。三清是道教地位最高的三个神,“把三清的塑像搬到茅厕”表达了佛教进入中国后的野心。三个国师以为三清显灵,便求圣水,悟空、八戒、悟净让国师们喝小便,之后大笑而去,三个国师愤怒不已。

    第二天,取经人去倒换关文,国师自然不肯放过四师徒,并说要做生死比试。第一个比试是比求雨,大圣到天庭对主降雨的神仙说明情况,取经人一方自然赢了。第二个比试是比坐禅,悟空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取经人一方再次赢了。第三个比试是比测物,还是取经人一方获胜。这三个比试是有含意的,比求雨是喻意佛教比道家更能保国家风调雨顺,比坐禅是喻意佛教修炼功夫胜过道教,比测物是喻意佛对过去未来的知胜于道教。当然,这都是佛教的观点。

    三个国师不服,说要与玄奘师徒比砍头、切腹、下油锅。三个国师功高盖主,说不定还会谋夺王位,车迟国国王早想把他们除去,经过前面的比试,他对孙悟空的本事有信心,因而也对这场比试喜闻乐见。

    悟空分别变出一只狗去衔走虎力大师的头、一只鹰去吃鹿力大师的五脏,又让龙王不要帮羊力大师冷锅,于是三个妖精国师露出原型死了。对此,以慈悲为怀的玄装也没说悟空残忍,更没有让悟空放国师生路。

    第二天醒来后,玄奘感觉头痛,为昨晚的梦而自责,他还是立刻起行,只想尽快离开车迟国。

    连续几天的内疚让取经人做了一个相关的梦:

    玄奘再次望山怕虎,行者不厌其烦地劝导他,说:“师父放心莫虑。我等兄弟三人,性和意合,归正求真,使出荡怪降妖之法,怕什么虎狼妖兽!”“性和意合”喻意人的意念应该与本性的善相符合,“归正求真”即正念头,念头能正,便不怕心魔了。

    取经人饿了,见前方有楼台房舍,便想去化缘。行者的火眼金睛看出那些楼台房舍是妖怪变出来的,于是叫师傅莫去。取经人说自己确实是饿了,行者说我去化斋吧。行者又怕自己走开时妖怪会来加害师傅,就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让师傅、八戒、悟净、白马都进圈内,然后对玄奘说:“老孙这个圈强似铜墙铁壁,虎狼、妖魔鬼怪都莫敢近。你们千万不要走出圈子。”

    八戒对玄奘说:“师兄去化什么斋,却教我们在此坐牢!画个圈子能防妖怪吗?”玄装听信八戒让他走出圈子向西行的话,便走出圈子,悟净也没有说话,不久之后,玄奘误入妖怪巢穴被捉住了。这喻意良知为人划下行为规范,人却受人欲的蒙蔽越过了行为规范,导致行差踏错。

    八戒因为之前受了几次教训,因而对独角青脸的妖怪大王说自己的大师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这喻意人在行差踏错时会想到良知。妖怪闻言有点畏惧,于是暂且把玄奘、八戒、悟净囚禁,等待与孙悟空的对战。

    化斋回来的行者在山神、土地的指引下找到了妖怪的巢穴,独角妖怪闻讯就出来应战。他们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期间,独角妖怪说到行者是“一个偷丹的魔头”。当行者出把金箍棒变做千百条的时候,独角妖怪从袖中取出一个白色的金属圈子把金箍棒套去了。行者见兵器被收,立即逃走。

    因为独角妖怪说自己是“一个偷丹的魔头”,行者猜想妖怪是从天上下来的,所以才认得自己,便上天庭说明情况。玉帝派遣了许多神仙帮行者降妖,然而,神仙们的兵器,甚至雷、火、水等各种属性的法宝都被独角妖怪的白圈子套走了。行者唯有去找如来佛祖求救,如来佛祖让十八罗汉拿上金丹砂去降妖。行者在回去路上见罗汉只有十六个,便质问罗汉们为什么人不齐,对话间,降龙、伏虎两个罗汉赶上来,解释说是佛祖有训话所以迟来。

    金丹砂还是被独角妖怪的白圈子套去,行者也无奈了。这时,降龙、伏虎告诉行者,他们两个出门迟滞是因为佛祖特意吩咐他们,如果金丹砂都被收去,就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老君可擒拿这个妖怪。这就是说,佛祖是知道独角妖怪是与太上老君有关的。那么,佛祖为什么不教孙悟空直接去找太上老君,而是要十八罗汉用金丹砂降妖呢?这是因为,佛祖希望与太上老君决一个高低,哪怕是间接也好,喻意佛教与道教的暗斗。

    独角妖怪原来是太上老君骑的青牛所变,白圈子是当年太上老君打孙悟空的金刚琢。行者对玄奘说:“你不信我的圈子,却受了别人的圈子,可叹!可叹!”玄奘也知道自己错了,对行者说:“贤徒,今番经此,下次定然听你吩咐。”

    第二天醒来,玄奘感概:“佛家、道家,各有圈子,圈圈能扣。”

    取经人来到了西梁女儿村,这里的女人生孩子生的都是女孩,因而这里的女人不是往别的地方找上门女婿就是往外嫁。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只生女孩的现象大概与当地的水土有关。

    我们的取经人英俊不凡,虽然是和尚,也难免受到女儿村的多户人家的诱惑。其中一个女孩让玄奘心跳加速,他不敢多做停留,也不敢百分百保证自己不动色心,于是硬着头皮走过了女儿村,宁可晚上在荒山野岭上过夜。晚上,玄奘白天潜意识中的纠结让他做了这样一个梦:

    这里不少女儿村,而是女儿国,那个女孩是女王。女儿国里有一条子母河,河水喝下去能使人怀孕。玄奘与八戒不知道情况二饮了子母河的水怀孕了,幸好得到当地的老妇指点,让悟空去取了“照胎泉”的泉水让玄装与八戒喝下从而堕了胎。玄奘这个梦暗含了一个问题:人是能够无性繁殖的,甚至男人也能够生育,为什么男女要结合呢?其中一个答案便是“色欲”,所以与玄奘一起喝子母河的水的是代表人欲的八戒。接下来的梦,与色欲有关。

    女人国的女王想带着倾国之富嫁玄奘,让御弟哥哥当皇帝。玄奘用了心猿的计策,先假意答应女皇,只让徒弟去取经,等自己与女皇去“送”徒弟西行时让悟空用法术定住女儿国的人,等自己走远再为其解封。然而,玄奘产生的心魔让他的梦风云突变。

    一个女妖用旋风弄走了玄装。这个女妖是个蝎子精,她不是想吃唐僧肉,而是想与玄奘成婚。当然,玄奘连美丽动人的女王都不要,更不会要一个妖精了。

    心猿与女妖打斗,被女妖用蝎子的尾刺在头上刺了一下,心猿疼痛难忍随即败退。蝎子精的尾刺让心猿也连叫:“利害!利害!”心猿想到自己受到无数刀砍斧劈、雷打火烧,还受刑于八卦炉,头也不曾受伤,想不明白女妖用的是什么武器。过了好一会,心猿的头虽然不痛了,不过却痒痒的。蝎子精的尾刺喻意色欲,心猿被刺伤喻意人即使经过千修百炼有时也挡不住色欲,色欲即使不伤人,也使人心痒痒的。八戒继心猿之后,嘴巴也中了一下蝎子尾刺,猛说痛,喻意色欲是最伤人的人欲之一。

    心猿最后请来了昂日星官,星官不仅治好了心猿、八戒的伤,更让女妖回复原型且毫无抵抗之力。昂日星官本相是一只大公鸡,日出公鸡啼,昂日星官喻意光明,即是说此心光明,才能对抗色欲。

    第二天醒来,玄奘不禁摸摸自己的头和嘴,经过女儿村之后,他有点担心自己会受到诱惑而产生二心,不能一心取经。几天后,玄装的梦中果然出现了一个与“二心”有关的心魔。

    当时是夏天,《西游记》上说是“朱明”时节,“朱明”是夏天的别称,显然也是指皇帝姓朱的明朝,即是说《西游记》暗喻的其实是明朝的事情。玄奘做了一个这样的梦:

    大徒弟打死了几个山贼,师傅再次把大徒弟赶走了。以大徒弟的本事,赶走几个山贼很容易,然而大徒弟难改凶暴的性格,把山贼打死了也不当一回事。这个故事与王守仁有关。王阳明曾到各地平叛,也消灭了许多山贼团伙,他有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猿打杀山贼被玄装赶走的故事正是暗喻王守仁这句名言。

    心猿觉得回花果山没面子,也不愿意去龙宫,于是便去观音菩萨那里说明情况,菩萨让他暂且留下。此时,有个假心猿把玄奘打晕,还把行李拿走驾云而去。八戒、悟净救醒了玄奘,后者说是心猿打自己的。愤怒的悟净于是飞到花果山寻仇,那个假心猿果然在花果山,还找了假玄奘、假八戒、假悟净,要代替正版四师徒去取经。悟净大怒,把假悟净打死,然后逃去找观音菩萨。悟净见到菩萨旁边的心猿便要打心猿,菩萨告诉悟净,心猿一直在我这里,我与你到花果山看看是怎么回事。

    心猿见假心猿,便与之打起来,真假心猿竟然不分高下,菩萨也不能分辨谁真谁假。之后,真假心猿上天入地,神仙们都不能分出真假,无奈地,大家只有去找如来佛祖。如来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两个心猿喻意“二心”,《西游记》上有诗曰:“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猜疑。”这就是说,人有二心,是不能致良知的,只会致猜疑。

    如来说假心猿乃六耳弥猴,此猴能知千里外之事,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知千里外之事,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不就是“心”吗?二心裂变于一心,六耳弥猴其实就是心猿的裂变而产生的,是心猿的另一面,因而能够与心猿打得难解难分。用棍打玄奘,不是心猿曾经想做的吗?六耳弥猴之所以假扮心猿又不杀玄奘,其实是想代替心猿,玄奘还是赶他走,他才弄个假玄奘出来。以人格分裂为例,分裂的人格有取代原来的人格的可能。假心猿也想求得正果,可见,心猿即使裂变,其追求也是不变的。

    六耳弥猴听如来说出他的本像,心惊而走,被如来用金钵盂盖住。如来把金钵盂提起,心猿忍不住把六耳弥猴劈头打死了。

    最后,观音菩萨让玄奘收留心猿,继续取西经。

    第二天醒来,玄奘自言自语地说:“人有两种禀性,因而或许天生有善也有恶的一 面,人心可贵的不是它不能动摇,而是经受考验也不动摇。”

    取经人来到了祭赛国,一座宏伟却又破旧的寺庙吸引了他。这座寺名叫金光寺,寺内没有僧人,佛像、香炉布满灰尘、蜘蛛网。诚心的玄奘为金光寺打扫,帮佛像清洁,他幻想金光寺塔顶放着金光,受四周各国的人民敬仰。不经意间已到晚上,累了大半天的取经人很快便睡着了,他做了这样的一个梦:

    金光寺内的黄金宝塔上原本有散发着冲天光彩的宝物,祭赛国也因此而受四夷朝贡。后来,有个妖怪叫九头虫,他作法降下血雨同时偷走了宝物,寺内的僧人因此而成为阶下囚,金光寺也渐渐破旧荒废了。

    悟空捉住了九头虫手下的两个小妖,问明了宝物消失的原因,并带着两个小妖见了祭赛国国王。祭赛国国王知道自己怪错好人,便下令释放金光寺的和尚,又请求悟空去降妖并拿回国宝。

    九头虫抵挡不住悟空与八戒的联手,于是现出本像,悟空、八戒对眼前这个妖怪非常惊讶,也不是对手。悟空说:“真个罕有!真个罕有!”对于悟空来说,空手回去,说自己打不过妖怪是很没有面子的,想着去找帮手的时候,悟空见二郎神领着梅山六兄弟路过,他对八戒说:“八戒,那是我的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八戒说:“既是兄弟,极该留请。”悟空说:“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服,不好见他。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从悟空与八戒的对话可以看出,悟空对二郎神很尊敬,他称二郎神为大哥,连梅山六兄弟都称为兄弟,整部《西游记》中,获得见了玉帝也只是随便打个招呼的悟空叫大哥的,只有二郎神。为什么悟空这么尊敬二郎神呢?前边说过,悟空和二郎神在其大闹天宫时的战斗是喻意王守仁和湛若水的公开论学,王守仁称湛若水为“兄”、“老兄”,还说过自己得益于湛若水甚多的话,可见,孙悟空称二郎神为大哥是赞颂王守仁和湛若水的友情。

    此时已经是晚上,悟空也不急于与二郎神去打妖怪,而是与二郎神在星月光前,席天幕地,举杯叙旧。王守仁和湛若水也曾经在短暂的相聚中,整夜叙旧、讨论圣学。

    九头虫被二郎神打伤逃走,八戒要去追杀,悟空说:“穷寇莫追,他必定多死少生。”二郎神说:“不赶他,倒也罢了,只是遗这种类在世,必为后人之害。”

    虫喻意懒惰,九头虫即最严重的懒惰了,九头虫其实是喻意明代前期学术界知而不行、知行支离的风气。孙悟空、二郎神联手对付九头虫喻意他们都提倡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强调事上磨练。相对来说,湛若水比王守仁更强调学问思辨行之功,二郎神对付九头虫的“金弓银弹”就是喻意湛若水对学问思辨行的强调。湛若水认为,只是说良知,而无学问思辨行之功,必会流于空谈、流于禅。二郎神说的“只是遗这种类在世,必为后人之害”正是喻意王学的流弊。

    第二天醒来,玄奘恭敬地拜别佛像。走出金光寺,他回头望黄金宝塔,塔顶果然闪耀着光辉,他的心也仿佛一片光明。塔顶闪耀着的光辉是太阳光。

章节目录

读经典谈心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柏木虚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柏木虚舟并收藏读经典谈心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