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卫车队的三十名武师均乘骑清一色的枣红色马匹,围着马车,马车上五色锦旗迎风飘展,上书‘洛南府’三字。

    其间前后加杂着城府护卫五十名,一行八十人沿官道浩浩荡荡向京城出发。

    出发前洛南城主大设宴席,款待邀请而来的武师,每人先预付一百两纹银,并仔细叮嘱一番。

    木石听闻此趟贡品物单计有:

    汝瓷瓶、盒各二件,

    均瓷花盆、洗共五件,

    雪龙玉大山子一件、

    饰品一百件,

    各色珠子一千颗,

    余皆宫中所用日常杂物。

    此去京城,需翻过数座大山,并不易行。

    一日,车队正在山中行走,四周密林苍黄一片,道路曲折。

    山风吹在人身之上,冷意侵内。

    众人刚进入一处峡谷之中,

    “呜……"却听得一声高昂哨响,一枚响箭从高空坠落,射在车箱之上。

    霎时间,峡谷石壁之上轰隆作响,一块块山石滚落下来,

    一时间人喊马鸣,众人纷纷躲避。

    木石在数次历险后,见状并不慌张,驱马左避右让,躲过从崖顶落下的山石。

    此时一颗径约二尺的青石轰隆从石壁上旋转滚落,眼见砸向一辆马车。

    木石策马前驶,右掌一式白鹤亮翅贴在巨石底部,向旁边微一引动,又划了一个圆圈,将二尺巨石下坠之力卸劲引向一侧无人之处,却见巨石急旋飞出,击在石壁之上,碎石四溅。

    一刻钟后,山石落尽,伤了数名武师和十余名护卫,一辆马车木轮被击损。

    未等众人收拾车辆,从谷口闪现出数十名马贼,手持长刀,堵住了退路。

    木石垂目面对诸贼,按然不动。

    只见贼首口中高唱:“呔!吾乃燕山六太保,此行专为皇帝老儿的玩物而来,识相的赶紧留下车辆,放尔等一条生路,如若不然,此地便是尔等葬身之处!”

    众武师闻言皆不言语,俱抽出兵器横在身前。

    贼人见此,一声呐喊,驱马向车队杀来。

    洛南城府护卫排成数列,摘下硬弓,搭箭向贼人射去,

    只见箭矢纷飞,山贼将刀舞成一团,左闪右避,冲到跟前,众人混战在一起。

    贼首六太保手持一长柄青龙刀,前劈后撩,转眼砍翻数人。

    木石见状,迎上前去,抽刀当胸刺去,

    贼首回刀一挡,顺势抡起大刀向木石当头砍来,

    木石策马一闪,钢刀搭住青龙刀杆,滑刀削向六太保持刀手指,

    太保将刀柄一沉,伏身二马交错而过,

    六太保回头举刀奔来,

    木石一策缰绳,佯退而走,

    太和举刀驱马直追,未料一道寒刀直奔他咽喉而来,仓促之下,将身一拧,噗地一声飞刀正中肩头,

    “啊……"贼首惨叫一声抚臂退下,众贼纷纷上前护持,

    木石勒马回头,从背后取出一长方盒子,打开机关,却见一枝枝冷箭疾飞而出,射中几个贼人乘骑马匹,山贼亦乱了手脚,

    贼首六太保惊道:“连珠弩!有此物今日之事难成,风紧,扯乎!”

    一众贼人策马慌忙退去。

    护卫车队的武师、护卫围了上来,

    一名武师上前拱手言道:“今日多亏兄台惊退山贼,否则必然伤亡惨重。”

    “无妨,我只是尽力相搏而已,山贼退去就好。”木石回道。

    一行人收拾好车辆,见伤亡约二十多人,将逝者埋葬,扶持伤者躺在马车之内,移去阻碍道路的山石碎块,继续前行。

    此后一路无事,安然抵京。

    众人等递上文书后,踏过护城河进入京城城内,

    只见四周青色大砖筑成约五丈有余的巨大城墙,东西南北俱有城门、楼阁,城门两旁伸出有箭楼,城墙上垛口林列,角楼之间有身披铠甲的士兵手持长矛巡视。

    城墙门下三条通道,高约两丈有余,车队从侧门徐徐而入,

    城内红砖青瓦,房屋规整,高大宫殿彼此起伏,飞檐斗角,纵横交错。

    街市之间人流如潮,熙熙攘攘,

    市坊中叫卖之声四起,你拥我挤,气息混杂,

    酒楼之中人头攒动,高呼之声不断,

    楼上不时有弦竹声乐、歌妓唱曲之音空中飘出。

    街巷之间衣着光鲜者有之,

    烂衫饥面乞讨者有之,

    踞傲昂首阔步者有之,

    垂头沮丧瘫卧者有之,

    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真可见人世间百态。

    一行人等寻到内务司部,将车内贡品一一交於内务侍者,定对物单完毕后,又各自散开,在皇城游览三日。

    其后返回洛南城,护卫将此行伤亡人数报于府内,

    洛南城主吩咐医治伤者,亡者又每人多付二百两,发下五百两纹银派人送至亡者家中。

    众武师见此,各自领了余下的二百两银子,亦三五成群相辞而别。

    木石离开洛南城府后,回到家中见过父母,见二老身体尚上安康,相陪聊过半日后,来到璞玉庐,见伙计经营颇善,随将工钱升至每月十两纹银,叮嘱其妥善经营。

    出来后相继拜访了晶玉坊陈璞掌柜,钟平、萧华等人,与师友们相谈俱欢。

    其间,锻兵坊萧华提到铺中淘得一柄清国宝剑,惜剑鞘损毁,唯余剑身,不值几个银子。

    木石顿感兴趣,拉着萧华来到锻兵坊内,萧华入铺取出宝剑,

    只见剑身手工打造,长约二尺四寸,脊厚刃薄,剑身乌暗,锈迹斑斑,青铜剑格,

    剑格两面正中铸一兽头,怒目圆睁,张嘴露出犬牙,恰似口吞剑身,

    剑柄所附木片已然腐朽,剑首呈三朵祥云状。

    萧华云道:“此剑名为福寿剑,铜质剑饰中有蝙蝠、兽面,谐音福寿,龙泉所出,乃文人护身之物,因鱼皮剑鞘已失,铜件饰品不存,不值几个银子,观其剑身,钢质似乎不错,因尚未磨制,不敢定言,锻造技艺精湛与否,全凭运气。”

    木石双手接过,细细观看一番,说道:“此剑不错,我等购剑并非人前显耀,只求实用,有无剑鞘无妨,况且此剑已然有三百多年历史,或有灵性,不知出多少银子可以购得?”

    “你我乃是兄弟,且是同行,此剑得来便宜,就收你一个兽头铜吞口的价钱,十两银子足矣。”萧华面露笑容,说道。

    木石闻言颇喜,付过银两后,用布将剑包裹,与萧华拱手相辞而别。

章节目录

草珠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豳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豳木并收藏草珠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