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从峡山呜呜呼啸而过。

    清泉居内,木石经过十日的消沉,逐渐清醒过来。

    心仪之人已经离去,时也命矣!

    他日若还有缘,定当查询那颗灵草的名称来历,玉娥因它而去,尚不知在何方?

    木石打来清水,粗略洗涑了一下,换了一身青色素衣,出门向演武场走去。

    演武场内弟子众多,有人在练习太和拳法,亦有二人对练散手,一旁少数弟子聚成一堆,低声私语,却是在议论玉娥的事情。

    原来当日玉娥在北冥堂服下灵草,静坐三日后竟然全身发出五彩光芒,片刻间身体虚化,化作一团光彩升空而去,唯余衣服灰烬随风而散。

    太和门内皆云白日飞升,更将玉娥名讳供奉在总殿祖堂之内,对外宣称太和内门弟子修成正果,白日飞升。

    此事在外流传很久,人们对太和门内有人修成仙人感到十分震惊,且是白日飞升的天仙,更有无数习武之人赶到太和门峡谷打探消息,以求能够成为太和门弟子,太和门亦因此名声大振。

    木石闻言,心中却悲痛难忍,随独自走到无人处,放下心念缓缓练起太和长拳。

    回到清泉居,木石站立在院中,心中想到来此时间亦不短了,挂念之人已经离去,自己也无心在此停留,不如外出闯荡一番,人皆云江湖水深,然不经历风雨如何长成参天之树,心中拿定主意,进屋收拾好行李,闭目在圈椅上独坐一宿。

    此夜假寐,梦见玉娥又来相访,两人欢声笑语,玉娥星目含情,面带笑容望着木石,木石情深意切,上前持手相望,醒来时泪已成行。

    第二日,木石背跨着包袱,来到青木堂,找到持事弟子,告知自己要外出历练,持事弟子记录在册,并给了木石一本册子,上面记载太和门在各州的联络堂口名称,又有一份详细的地图。

    太和门并不限制弟子们外出历练,因有些弟子的境界在门内已是很难再进一步,大多便会走出宗门在外闯荡,倒有不少弟子在游历闯荡时豁然大悟,因此武功、技艺大成。

    木石踏着青石台阶,依依不舍回头张望,回忆着往昔的情景,缓慢而行,不觉已然来到峡谷出口,穿过太和石雕牌坊,孤身向洛南城而去。

    回到洛南城家中,见过爹娘后,木石告知二老欲外出游历,二老并非愚爱之人,见此情景叮嘱木石在外诸事小心,切忌粗心大意,万事需以身为本,逢事不得冒进等等,关心之情切切,母亲更是准备了干粮,用包袱包好便于携带。

    三日后,木石告别父母,离家出洛南城,一身青衣,背着粗棉灰布包袱,步行向南而去。

    五行山是晋都边沿的一座大山,绵延近千里,山中深谷纵横,森林茂密,瀑布高悬,地势险峻。

    此时已是春季,木石行走在山中,蜿蜒小路崎岖难行,眼见暮色降临,木石在一棵高大树木上寻了一处可盘膝而坐的地方,洒了避虫粉沫,静静坐下,取下左手腕上的草珠子念珠,清澈心境,轻声念起佛号来。

    “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一声声佛号穿过树丫,飘散到四周茂密的树叶之中。

    深夜,月华当头照下,空中一丝白芒飘然从木石头顶贯入,进入身体之内。

    念罢佛号,木石抬眼望去,只见橙色圆月悬于无尽黑夜之中,满天星辰,星光闪烁,于深山密林之中观赏星空,是件非常暇意的事情,身边微风拂过脸颊,听闻草地百虫鸣叫,抬头观望夜空星月,森林高矮树木相伴,令人心爽神怡。

    “这里的风景不错呀!”一道声音在木石脑海中响起,原来是灵魈传音,

    “嗯,确实美景,不妨出来同赏。”木石回道。

    自从他从十万大山将七十二精镇符带回,虚灵珠内的灵魈便不愿出来,说是怕出来被仙符收去。

    转眼,一只寸许高的小猴出现在木石眼前,悬浮在半空之中,手舞足蹈。

    灵魈现今还是阴性身躯,惧怕白昼烈阳,喜爱黑夜月华,只见灵魈小猴躺在月华聚集照下的地方,翻来滚去,扭臂转腿,满脸一幅享受的神情。

    “此处月华聚合,对吾颇有益处,不如停歇一段时间,在此修炼。”木石脑中响起灵魈传来的声音,因灵魈为阴体,在真实场景中不能言语发声,只能依靠在木石识海传言来表明心意,

    “前辈喜欢就好,我如今亦是无处可去,到处流浪而己,待在哪里都一样。”木石对灵魈说。

    其后,木石在森林寻得一处空旷高地,抽出‘直流水’百炼钢刀,砍了一些小树,搭建了一间木屋,至此他与灵魈作伴,居住下来。

    每日,木石练习太和拳法与通背五式,第二式猿戏已能做到一千二百轮,夜晚观看灵魈吸收月光精华的动作,木石亦感悟不少,渐渐领会猿戏的精妙之处,终于在三个月之后,通背猿戏式达到二千轮,木石单臂之力增至四千斤。

    在观想吸收日月精华时,心府、脾脏都可吸收日月之精华,心府明显比过去强健不少。

    又是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木石手持龙泉镔铁剑,练习太和剑法,只见他左手倒持宝剑于臂后,缓缓起势,沉气,侧身,左手将剑交於右手之中,探身,右手持剑徐徐前刺……

    太和剑法以缓慢为主,主以修炼心性,感悟阴阳之间的变化,以卸劲防御为主,攻击为辅,亦用于化解心中戾气,甚为独特。

    木石口中念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此乃万物由生至死的变化,修道之人当逆向而行,由死至生,武艺亦同万物变化,以至朴简单为上,繁琐为下。

    明月当空洒下片片光辉,光影之中木石手舞长剑,忽疾忽慢,四下寒光袭人,流光幻影,又如汪汪青泉,水色漫天,将木石的身影掩盖起来,却见一团光影向前一滚,将一颗碗口粗的树木从根斩断。

章节目录

草珠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豳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豳木并收藏草珠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