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道人的摊子上零散摆着十多件物品,一眼看去,还算不错。其中有精钢青剑一柄,法尺一柄,不明矿物一块,并有数册道书,其余皆是补充内力的灵草,果真如胡道人所言,赵勇此人热衷于利用灵草修炼。

    木石来到摊子跟前,也蹲踞下来,伸手将那几册道书拿了过来,逐一看过,计有《戒律》、《百草经》、《丹药入门》、《纵横》四本,《纵横》此书据传乃是上古道祖鬼谷子王禅老祖所著,是鬼谷门中的权谋之术,分为合纵与连横,乃兵家谋略,心机之术矣。

    木石生性淳朴,对于运用谋略一窍不通,亦不喜其术,其中原因在于心中动机多过必然劳损魂魄,于身不利,不如抱一守固,不失其道。

    修炼之人曰:“气以直养而无害。”并不倡导取巧之术。

    《丹药入门》倒是一本值得阅读的道书,其中记载了炼制丹药需要的各式丹炉,及炼制丹药的方法、步骤,是学习炼丹术的入门知识。

    余下的《戒律》、《百草经》所述与木石师传道书相差甚远,不值一读。

    “赵兄,不知此书作价几何?”木石举了举手中的《丹药入门》,问道。

    “本来售价八两银子,喜欢就拿去好了。”赵勇一拍胸脯,振振有言说道。

    “这如何使得,赵兄还是收下银子为好,否则在下内心不安。”木石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银两,递予赵勇。

    两人在摊点上方你推我让,谦让一番,赵勇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银两,又从摊子上抓了一把灵草种子送予木石,二人相视哈哈一笑,相谈数句后,木石即拱手告辞。

    待得木石回到居所,天色已然黑实,他迈步入屋,点起油灯,放下杂物,冲了盏青茶,饮了几口,随即拿起今天买的《丹药入门》观看起来,此书讲述了从采摘灵草的手法到清洗处理、保存的方法,炼制丹药时需注意的微小细节,炼丹炉的类别与等级,调节火焰的方法等问题,木石一页页仔细查看,只是此书页码太少,尚未完全明白,已然到了尾页。

    木石轻轻合起书页,闭目思索起来,在他脑海中闪过一排排鼎炉,突然间灵光一闪,想起了自己在十万大山中铸造的焚香三足青铜素鼎,鼎三足竖立,底半圆,炉口两侧立耳,其上半圆珠钮鼎盖覆之,双耳间可横插木枝逼紧鼎盖。

    此鼎色泽青黄,间有异形斑点,通体无纹,显然并不以纹饰取胜,讲究浑然朴质,厚壁耐用,并加入了诸多宝物,倒与一式炼丹炉颇为相像,书中称其为“混元鼎”,为上古时期古人用器,因其简单实用,炼丹时没有诸多花样手法,只求盖起鼎盖后一气混合炼成丹药,故名“混元鼎”。

    焚香炉铸成此般样式,却是由于木石经常在骨董市场游荡,眼见众多上古青铜鼎彝,隐约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方才铸造成此类“混元鼎”的样式。

    这也是因他喜欢探寻古物雅器,大雅之物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世人爱不释手,自然蕴涵世间大道。由此看来,此鼎日后可作炼丹之用,倒省了他购置丹炉的麻烦。

    木石又抓起赵勇赠送的灵草种子,见多是平日常见之物,现在他客居此地,没有地方种植灵草,便寻了器皿装了起来。

    赵勇此人也是有趣,他与木石初次见面,相处倒也融洽,看其性情当是直爽之人,只是看守“道藏阁”的胡道人对他不堪满意,或有缘由,日后慢慢观察即可。

    其后他又仰卧在床,调整呼吸,修炼起“七童炼体法”道术,以缓慢壮大自身阴神,渐渐的竟沉睡而去。

    原来云雾峰弟子赵勇此人,生来性格豪爽,自幼家贫命苦,身世与木石颇为相似。

    只是世事险恶,赵勇每每所遇事端,皆不平顺,与其接触者竟以恶人居多,这也使他养成了强势的性格,喜欢结交江湖中的各类闲人,但其行事还讲道理,并非无理取闹的混人,况且赵勇极讲究一个“信”字,信奉的道理便是:“有信走遍天下,无信寸步难行。我不管你哪怕是天王老子,也要凭本事说话!”

    这些也是木石以后与他相处,方才慢慢知晓的事情。

    第二天凌晨,木石随青城弟子在一处大殿中作完功课,吃过早饭,出外寻了去碧林峰的方向,大步向前走去。

    约行了有七八里路程,见眼前有一山峰耸立,其上碧林如海,绿意盎然,此处便是三十六峰之一的碧林峰所在。

    昨日他领了此峰一月的挑水、砍柴任务,今天一大早,即赶到此处干活。

    木石在碧林峰的杂务处递上单子,领了一条竹制扁担和两个大木桶,便向数里外的饮用山泉赶去,来至山泉之处,只见一眼清泉咕噜咕噜向上泛涌出股股清水,形成一个圆形的石潭,举目向下望去,深不可测,潭边不断有泉水溢出,向下冲击成一条溪流潺潺向山谷中流去。

    他走到石潭边沿,俯下身子,用手掬了清泉,饮了一口,只觉味道清冽甘甜,果真是地下深处涌出的优质泉水,十分适合饮用。

    木石提起木桶打好泉水,又用竹扁担的铁钩勾住木桶提梁,担在右肩之上,顺着扁担上下起伏的节奏,起步忽忽悠悠,一闪一闪的向碧林峰走去。

    却说这挑扁担也是有点窍门,必须顺着扁担的起伏节奏走,若是逆着节奏行走,桶内的水会自行跳洒出来,一桶水担回去只会剩下半桶水。

    木石自小在山村长大,自然熟悉这些日常零活,在十多岁时一天挑百担水也是常事,况且如今他周身力气只在两万斤以上,身体强健,挑水之活自不在话下,只见他奔走如风,来回在山上穿行了数十趟,已挑够了碧林峰弟子所需用水。

    其后,木石放回了扁担木桶,又拿了铁斧和绳索,向偏僻的后山密林走去。

    碧林峰上虽然树木成林,却禁人砍伐,砍柴只能去罕有人迹的后山深沟砍伐,此项任务倒符合他喜欢清静的性情。

    木石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间小径,快步向山后行去。

章节目录

草珠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豳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豳木并收藏草珠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