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高原的一座山峰兀突向天,蔚蓝的天空上飘荡着数朵洁白的浮云。

    建筑在半山腰的寺院里,木石与永寿寺的主持空寂上人议论着修道人的修行法门。

    自古以来,佛、道、儒三教在这方土地上备受人们尊崇,门内经藏难以计数,各自传递着独特的信仰,流传数千年。

    其中相互即有争斗、毁灭,亦有吸收,合和。

    三教经过千年的互相交流融合,在后期便有人提出“三教合一,一团和气”的概念,亦有人通过实践去组合其中的修身方法,也形成过各种流派。

    但对于世俗中人来说,依然是佛即是佛,道便是道,各不相融。

    对以修行者来说,各种修身方法却有着相互借鉴之处。

    佛门讲因缘,追求开悟解脱。

    道家说阴阳,逆行争命求道。

    两教修行理念方法各有异同,如佛、道皆有诵咒、调息、观想法门,道有脉络,佛亦有修三脉之法。

    简而论之,佛修空有变幻,道修金丹阳神。佛亦讲金刚不坏法身,可见与道有相通之处。

    木石与空寂上人在永寿寺内一谈良久,从修行方法谈到人世风情,颇有相见甚晚的感觉,直到傍晚始回到僧房,他回想起与上人的论道,亦有些许感悟,便盘膝打坐静坐调息修炼起来。

    次日清晨,木石辞别空寂上人,独自一人离开寺院,下山寻了方向,直向北行去。

    高原之上眼界极为开阔,气息清新,天高云淡,满眼绿色。

    平坦的草地上空无一人,木石走在其中,却并未觉得孤独,对于修道者来说,独身自处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如此才能静静感悟天地之间的玄妙,若是一个人的心不能寂静下来,便不能称为一个修道者。

    他一路向前行去,用心感觉着大地,荒草,高山,天宇,树木,鸟兽,河水,感觉着自身与这所有一些的联系。

    白日,他一往向前,夜晚即坐于天地之间静悟明月星辰的升降起落。

    混沌之中,也不知过了多少天,走了多少路程。

    这一天,木石站在群山中的一座高峰顶端,口中喃喃自语说道:“昆仑,终于到了吗?”

    四面劲风呼啸,呜呜作响,仿佛在说:“噢呜噢呜……”

    群山之间分布着深谷沟壑,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不绝,其中有的山峰巍峨险峻,冲天而起,真好似天柱一般,这片群山便是昆仑山脉,其中珍禽异兽不计其数,多是荒无人烟之地。

    名震寰宇的道家圣地“昆仑”究竟在何处呢?

    木石眼望着一处处高耸的峰头,不禁心中犯难。

    绵延数千里的山脉,要是每个山头都寻觅一遍,恐怕至老死都不一定能找到昆仑门派,这又如何是好?

    虽说自己以前曾与子贞来过昆仑山脉寻找小青,但那一次是由子贞引路,有明确的路线,如今他一人前来寻觅昆仑派,入进山脉的方向又不相同,四周荒无人烟,无有一人可以询问,该怎么办才好呢?

    也罢,既然如今身处荒山野岭,岭险坳恶,不如自己就在山中修炼,修习从金沙得到的“猛犸震地术”和“千里目仙术”,至于能否寻觅到昆仑?就看机缘吧。

    想至此处,木石心里沉静下来,食用过一些干果后,又喝了几口山泉,他寻了一条入山的道路,继续向深山走去。

    在昆仑山脉的一条支脉的山岭之间,木石身着青色的素棉长袍,一步一步走向大山深处,他运起震地术的心法,借着踏步向前,震动着自己的身躯和脚下的大地。

    当然,一个人用力向下面的大地踏出,不但有向下的力量,而且有从大地中反弹出来的向上的力量,这些力量恰好震动着木石身躯里的毛发、肌肤、血脉、骨骼、内脏、魂魄,加速着他体内的循环,运行的时间越长,血气便更加旺盛,内力亦更加雄厚。

    此术第一层名震地,第二层为感悟。其不仅是锻炼身躯血肉的方法,也让修者感受大地土壤的磅礴浑厚,借以掌握五行中的土糸法术。

    土乃万物之本,位于五行中央,色黄,亦是佛门四大地、水、风、火之一,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其中蕴涵的法术多变,最出名的便是力量类与遁行类的法术。

    木石修炼至今,仅仅练习过第一层、二层,皆是初有成效,凭借身体只能隐约感觉到地下方圆十丈内各种物质的特性,而且只是大概的感触。

    这种能力已经使木石欣喜不已,毕竟对于他的心念来说,能够穿透地下十丈感知一些东西非同寻常。

    虽然心念可以凭空放出很远,但要穿透厚实的实物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能靠身躯感觉到地下的情况,也可以防御住来自下方的攻击。

    日头高悬天空,投下炎热的光芒,将山中松杉的影子印在地面上。

    群山之内,木石一步一步向前走着,时而发力猛跺地面,时而沉稳缓缓踏向地面,又或急速快行,抑或轻盈落地。

    若是以常人的眼光看来,此人便是个疯癫之人,傻头傻脑的不知所谓。

    也亏得山中无人,木石不必顾及别人差异的目光,他面目沉静,进入到一个特殊的境界里。

    夜晚降临时,银月高挂在山顶上方,冷风凄凄飕飕,林中枝叶摇曳。

    木石寻了一处靠崖壁的僻风之所,食用了一点干粮,歇息一阵后,便唤出了小猴灵魈。

    灵魈自从在青城秘境吸收大量修补神魄的青色灵气后,神魄状态达到了巅峰,不但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出入行动敏捷快速,而且可以长时间呆在外面,即便是在白日烈阳照耀之下,灵魈也可以躲避在避阳的地方,只要不被烈日直接照到,便可以勉强呆得住。

    灵魈刚从虚灵珠中出来,便蹿跳到木石的肩头,满面兴奋之色,口中吱唔乱叫,双足上下弹跳不停。

    它在空中飞旋了数个圆圈后,始安静下来。

    木石以心念告诉它在四周巡查,看看有没有一些昆仑门派的踪迹,并告诫灵魈深山野岭之间多有精怪,不得远行。

    说完,木石从怀中取出一张云符激发开来,平地升起一朵云雾,让灵魈藏匿其中而去。

章节目录

草珠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豳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豳木并收藏草珠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