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诸多日子的积累先天精气,木石督脉的大椎穴终于吸纳了足够的真元,开始松动,有真元开始向上方的枕骨冲去。

    木石维持着平静的心态,以意念微加引导,经过颈椎向后脑冲去。在后脑枕骨左右有两道穴位曰玉枕穴,当冲到后脑枕骨部位时,那一缕真元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木石再次运转心法,引导大椎穴内的真元向上冲击,却只能引导出一缕极为纤细的真元,缓缓上升流入后脑枕骨处,消耗殆尽。

    “咦,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何真元突然变得如此细弱?若是如此,怎能冲开此段经络?抑或此处即是第三关‘牛车关’?”他心内一动,暗自思量言道。

    木石依靠着一本捡来的发黄纸册,反复推测出丹道筑基修炼法门,苦于没有明师指教,只能走一步停一步地推敲谬误之处,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他也不能够彻底明悟,只好这样稀里糊涂的修炼下去。

    虽然人人皆云:“若无明师指路,自修丹法必是死路一条。有师传授且多有走火入魔者,何况胡乱修炼者,必死无疑。”

    可是除此之外,他已然没有了退路,也只有放着胆子去练。

    幸亏他修炼的只是筑基入门功夫,并非过于繁复的金丹仙法,才能靠独自推敲修习下去,也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若是修炼丹道筑基以后的功法,恐怕此时早已走火入魔、迷失癫狂,变成一个疯道人。

    第三关本自在枕骨一处,因左右两旁各有玉枕穴,此关真名“玉枕关”。由于此处经络位于颈椎和头颅之处,经络窄紧,真气极难贯通,此关完全与脊椎的真元运行不同,需要聚集充沛的真元,且意念只能缓缓引导,任其自然慢慢上行冲穴,才能功成。

    古人云要过此关,需用牛车牵引方可通过,如同拉车上坡,若是真元不足,结果可想而知。这不过只是个比喻而已,但足见“玉枕关”极其难以冲透。一旦冲透此关,真元便会直接进入头顶百会穴,经前额顺流而下到龈交穴,此时督脉已到尽头。真元复又会顺着任脉流入腹内丹田中,往返循环不止,至此便是任督阴阳二脉贯通。

    木石将“玉枕关”误称为“牛车关”,于理却讲得过去,也推断出了第三关大概的位置,并没有出现错误之处,只是由于真元不足,经络窄紧难行,心中反而出现了疑虑。

    “哎,为何真气越炼越纤细微弱,如此何时方能过得‘牛车关’?”

    “即要‘慎行’,又要‘冲关’,如何才好?”

    木石收了功法,轻叹一声,暗自言道。

    “如今只能依靠此地寒泉的天地灵气修行,日积月累凝聚真元冲关,好在自己还收获有一些灵珠可以补济,也算并非一无是处。”木石沉思良久,嘿嘿一笑,自嘲自问自答说道。

    自从想明白督脉第三关以后,木石不再驱赶牛车从山下运物,并卸去大黑身上的两轮木车,将它散放在漪生轩中。

    大黑牛卸下木车后,整日在外院山岭之上奔走,不是在石头上磨角,便是在青绿的草地打滚,自由自在,暇意之极。况且每日都能够吃到一颗虎魄灵珠,它的毛色油黑发亮,仿佛漆染似的,愈来愈显得精神、灵性。

    从此,木石干脆搬住在院后山坳的草棚内,日日夜夜守坐在寒泉旁边,修炼贯通阴阳二脉心法。虽说每次只能引导极细的真气流入“牛车关”,他亦毫不气馁,除去打铁饮食睡眠的时间,昼夜坐在五行聚气阵修炼筑基心法。

    一日晌午,艳阳高照,盛热难耐,木石坐在寒泉北面,无意之中向水潭望去,此潭径不过六尺,水质清冽甘甜,只是潭水深处迷濛一片,看不清底下的景象,只有一丝丝寒气冒出水面,带起一圈圈涟漪水纹。

    猛地,木石心中一惊,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

    寒泉既然能冒出天地灵气,这灵气又从何而来?莫非潭底藏有玄机?

    想至此处,木石再也按耐不住,急急脱去道袍,只穿了一条短裤,跳入寒泉之中。未想泉水冰澈刺骨,直冻得他龇牙咧嘴,胡乱抽搐打颤。幸好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如火,方才承受得住。

    木石潜入水面之下后,运起转任督心法,引导真气流动起来,过了一刻钟,通体发暖,才抵御住寒气,慢慢适应下来。其后,他闭住呼吸,缓缓向深处沉去,越往下沉,寒意明显增强,大概潜下数十丈后,潭底豁然开朗,显露出一个五丈方圆的石窟,水流加杂着天地灵气不断地从洞窟底下泛冒出来。

    木石划动手足,游进石窟之中,从虚灵珠内取出一颗夜明珠,放射出一片绿莹莹的光芒,举头向四下望去。只见洞窟底部有一条深邃幽暗的通道,水流和灵气正是从此道中流淌而出,通道大小仅可容纳两三人通过,其深处漆黑一片,也不知通向何方?

    他回过头来,见洞窟内怪石嶙峋,横列兀突,瘦皱透漏,千奇万变,景象令人迷离。在洞窟一侧却有一处平台堪为平整,木石走上前去,将夜明珠放在一旁小洞之中,歇息思量下来。

    此处暗道甚是深邃,他首次潜入潭中,自然不敢深入其中,只是站在旁边静静观看。奇怪的是此洞到处充斥着大量的天地灵气,水中竟然没有鱼虾一类出现。

    “此洞真是奇异,竟然有这么多的天地灵气,居然没有生物,不过确实是一处修炼的好地方。”

    “哈!不如自己就呆在此地修炼,效果必然极佳。”

    木石思维灵机一动,突然起了这般念头。

    他急忙从怀中取出玉胆瓶,倒出五颗“虎魄珠”,在平台上布置出五行聚气阵,盘坐其中修炼起来。水中修炼自不同于地面之上,需要解决鼻息的问题。恰好以前老仆白寿给木石传授过玄武闭息术,正好用在此处。

    木石盘膝坐在阵中,先运起闭息术心法,闭了鼻息,好似石像翁仲一般黯然不动,仅以心神引导真元沿着督脉向上流动,冲击起“牛车关”来。

    ;

章节目录

草珠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豳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豳木并收藏草珠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