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着大象挺高大的,但要想上到它的背上还是比较容易的。在大象的脖子上一直骑着一个驭象手,在他的指挥下可让大象跪下以降低高度。而位于象背上的卧厢其实是有一把悬梯垂下来,人可以借此攀爬上去。要是再不行的话,还可以靠垫脚石、人力上去。总之方法是很多的。

    那个卧厢是用两条粗大的腹带从大象的腹下绑扎上去的,在用各种绳索加以固定,因此很是稳固。上了象背离近了也才能瞧的仔细,这个卧厢真的很大,看面积容纳五个人不成问题。

    卧厢的前方有个小门,上面挂着一个薄布帘,掀开后能看到厢后有个小窗。卧厢的四壁都包着软垫,座席铺着厚厚的地毯。大个子一上来就占据了靠窗的后面,我摇头笑笑坐到了旁边。一会儿郭玄也跟着上来了。

    “哎呦,能和二位神使坐在一起真是小人三生有幸。”郭玄略有些紧张的对我们说。

    我也只是笑笑,说:“这位大人也不要客气,这一路还需要你多关照了。”

    我们还正在互相推诿时,就听外面有士兵报告说:“大人,一切都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郭玄以官腔回道:“那好,现在出发吧。”

    一会儿就听外面有脚步声远去,过了一会儿就听到一声清晰的象鼻声,郭玄赶紧提醒我们大象要站起来,要我们扶好坐好。

    在之前的苏翠山乘马车时,我吃过那样的苦头,所以不免心有余悸的正身坐好。不过看来我是过于担心了,大象站起来的时候只是感觉有些摇晃而已,然后就很平静了。再过一会时间,又感觉到身下有震颤的感觉,接着听到“唝唝”沉闷且富有节奏的声音。郭玄告知我这是大象已经出发了。

    告别了苏翠山要塞,载着我们的大象队伍开始在宽阔深邃的山谷中缓步行进着,听郭玄说按这样的速度大概要走上四五天才到了都城。不过这一路走下来倒是顺利,途中并没遇上什么像样的风雨,而因为有五百多人的护卫,也没有多少危险发生。

    令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为了赶上路程,除了偶尔的歇息宿营外,我根本无暇去观看周围的景色。就是这样穿过了悠长山谷、原始密林,经过了三四天的奔驰,这日象队爬上了一个山头,在即要休息时郭玄从卧厢内探出头来一望,不禁又缩回来对我们说:“都城就要到了。”

    我们在过了山巅的一面山上做最后的休整,之所以要休息是因为象队不能就这样直接进都城,得派人先回去禀告一下,这一是对国王的尊重,二是为迎接我们做准备。而我则是趁此机会,在山上好好的眺望了下这座古城景象。

    之所以说这是古城,是因为一眼便能看出这座城所透露出的沧桑感。由山上鸟瞰,能见到远处一片凹地上有一片巨大的城郭,林林种种的房屋星罗棋布的遍布整座城市,如棋盘划分的粗细不一的道路无有规则的区别着各个区间。从高处看去,这里的房屋同我经过沙巴镇见到的别无二致,只是更能从其上感觉到一股岁月积累的沧桑。在城市的一角有一大片被区分划出的巨大空间,被围墙分成了三块,从这能看到那里耸立着巍峨的堡垒以及其他附属建筑,听郭玄说那就是国王所住的宫城。

    那座堡垒的占地不小,高出了周围房屋许多,周身是用古朴的砖石筑建。

    正在我还在观摩城景的时候,郭玄急冲冲的跑过来对我说:“神使大人,我们国王派来马车接您们了,请快些下山随我进城吧。”

    马车?我现在感觉只要听到这个词就反胃,大概还是由于在苏翠山要塞坐车时留下的影响。不过既然是人家的好意我也不好拒绝,只好随他下了山来。行走间我有些在意的问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乘象进城,那不是更为方便吗?

    郭玄赶紧回答:“回禀神使大人,象这种庞大的动物是不适宜进城的,一是难以行走,二是会造成轰动,这想来神使大人也是不愿意的吧。而如果乘坐马车的话,不仅能快速的到达王城,而且神使大人也可观看城市中的人文,这样岂不是很好吗?”

    我不得不承认郭玄说的有道理,作为我自己来说自然是不想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而他们刻意的安排也就是合了我这个心意。

    下了山后我才发现一直随驾同行的五百护卫队同象队都不见了,听郭玄说这是因为那些本就是驻扎都城周边的军营的军人,现在离都城很近很安全了,也就不需要他们的保护了。我对这样的做法感到理解,但突然身边失去了这么些人马让我不免感觉有些空寂感。

    国王派的马车就在山下等候,起先我在沙巴镇坐的那辆马车是由一根车辕、两轮和一个方形车舆组成,相对的我也以为国王的马车也是这样的结构。但当我看到时不免的有些吃惊,在我们眼前是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四轮马车,车與肯定比沙巴镇坐的要大,整体是铜质的结构,在箱顶的四角各立有一只朝天的小鸟,鸟嘴略有些弯曲,四只鸟之中是一个铜人,那铜人光着臂膀,造型夸张,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箱体上雕刻着流云的纹路,还空出一个通气的小窗。

    “我奶奶的,这是货真价实的青铜马车啊!”大个子见了不由兴奋的叫道。

    我本想拿眼瞪大个子,让他注意素质,但自己也不禁被这铜马车吸引。虽然对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不甚了解,但在看一些科教节目时也知道一些,青铜器自古都是用来祭神的礼器,如商代的司母方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都无不是。而青铜车马出土的也不少,但多是诸侯墓中所有的陪葬。而像这样硕大真实的还是第一次见。

    御前使郭玄见我们都来到车前却只是观瞻,不明所以的在旁看着,满脸的胡忌。我眼见到他的表情,怕他怀疑什么,便推着大个子从后面小门上去,转身又拉上晓怡。郭玄见我们都上去了,这才露出较为轻松的神情,坐上另一辆单辕的马车,并指示车夫出发。

    马车在车夫的吆喝声中逐渐动起来了,走得还是很稳的,两辆马车就这样一前一后的向京都的城门行进。

    ;

章节目录

山海游记之南山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北旭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旭晟并收藏山海游记之南山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