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若云偶尔会想起来,大学期间参加的保险经纪人培训。培训师利索的方言口若悬河,讲到保险业的重要性时,经常用一些很悚然的比喻。

    “我们这里算是治安好的啦,对吧,但是你们知道城市意外死亡率是多少嘛?是千分之四!千分之四啊!这个数字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呢?嗯?这样说吧,每年,你们这里差不多……60个人,对吧,再把这幢楼的所有人凑起来,差不多1000人,对吧。那么你们每年一月一日元旦来这里,排队,排成一排。你们面前有1000支枪朝你们射击,里面4支枪有子弹。射击完啦,千分之四出来啦,剩下的可以回家了。不过先别高兴太早,明年一月一日,再来排队。”

    时隔多年,这个比喻还经常会闯入脑海。

    有时候王若云会顺着例子脑残地想:“死神挑选目标的时候,是不是就这么随意挑选呢?他需要经过什么筛选途径么?是否会需要搜索引擎按条件来选择呢?哪些关键词,会把自己成为筛选的结果目标呢?”

    这么想当然有点过于自我中心了,但现在,也就只能这么想想,聊以自慰。

    王若云今年30岁,刚刚经历了一些风波,不再是几年前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恋状态。

    确实,过去这几年的王若云,春风得意,有点自傲的资本。

    在国内一线城市,30岁前有所成就的大有人在,并且多数成绩斐然。而在k城这样的二线城市,最好的资源和机会,无疑都是在体制内,或是体制权力触及的范围。

    和同僚相比,王若云和体制的运作规律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没有价值观念冲突,没有道德观点分歧。仿佛悠久的传统自然而然分化成一套运行体制,和一群与体制相匹配的人,又通过这些人不断把体制改良、强化、固化。

    这套体制本身有众多争议之处,然而却切实地运转了逾二千年之久。

    体制里来来往往无数过客,有的因之荣耀,有的因之堕落。

    王若云和无数同龄人一样,只经历了常规的教育和社会体验,但对于体制的运行规律,在刚接触的极短时间内,就全盘接受了。

    2010年,毕业后考入一个冷门的事业单位,对于没有背景因素、成绩难算出众的王若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初入职时积极表现可想而知。

    入职2月后,陪同部门领导到基层单位参会兼检查。会后,会务人员交给王若云大小二个信封,也同时交给所有参会或随行人员。

    王若云大概有那么几分钟不知如何自处。随后,回程只有领导在时,把二个信封一起呈给领导。

    领导一愣,然后把小的信封递回,笑着说道:“这是会议车马费,也是误餐补贴。这是你的,收起。”

    王若云双手交叠,推回信封,紧张地说:“我都还没转正,只是运气好跟着您参加会议长见识,已经非常感激领导给机会,还没要我交学费呢。再说,这都是沾您的光,我一点作用没起到,他们要表示敬意,也只该是对您。”

    领导有些意外,也觉得好笑,但是看见王若云窘得脸也发红,也不便在路上多纠缠这个,于是把信封放到包里,说:“回去我再拿给你。人家以礼相待,你这样,不合礼数。”

    王若云暗自长舒一口气,心里产生明悟:这一套,绝不是以礼数。

    回到单位,领导抽空把信封给了王若云,少不得一番说教。

    第一个红包。没想到就这么一件事,决定了王若云之后几年的职业变迁。

    入职刚三个月,简单考评后,王若云调入行政综合部门,实际上成为专替领导打点身边事的秘书。之后甩开了所有具体业务和事务工作,专心服务领导一人。周边同事、基层单位也在他面前收起真实的情绪,总是显出友善、亲和的表情。

    五年时间里,王若云自己也认为,天赋与体制内权力运行的规则匹配完好。在领导身边工作强度确实很高,但机会也总是经意不经意到来。2015年,参加单位竞聘中层岗位,无惊无险地上任了。

    让王若云没想到的是,坚决反腐的浪潮,也牵连到了所在的事业单位。领导调职,王若云也因为提拔程序有瑕疵,停职调查。

    身边的同事突然变得陌生了,好像每个人在他周围都自动保持了几米的距离,就像是置身于人群中一个真空的圆圈里。

    王若云申请休假,组织部门立即同意了。休假没有改善任何状态,逐渐演变成,王若云每天只要在单位报到一次就可以离开,甚至电话报到也行。

    每个人都很适应他的消失,除了王若云自己。

    这些年一直在领导身边,传递信息、代为发号施令,各类事务都自有单位的部门和基层会实施妥当。剥离了这一切,不但身边的同事变陌生,整个社会也变陌生了。体制内钻营的五年,就像把人从社会抽离一样,脱离了体制的支撑,王若云感到举步维艰。

    为了服务好领导,王若云早早考了驾照,2014年也刚买了一辆中端配置的bmw。短信提示需要检审车辆好几天了,但是宁愿闲在家里什么也不做,一想起这些没头绪的繁琐事务就心烦。若是以往,不用开口,自会有热心同事顺带处理这些琐事。

    王若云拿着手机发呆,觉得现在身边只剩下烦心事。拿起手机看时,显示屏恰好停留在某个搜索引擎界面。王若云无意识地输入了汽车+检审,随后页面蹦出来无数条链接:“机动车检审流程”、“机动车检审需要完税凭证”、“k城机动车检审全攻略”……

    随手点进“k城机动车检审全攻略”链接,是某个本地汽车论坛,简单扼要的说明了检审的地点、时间段、准备材料、耗费时间,不但给出了建议前往的时间,还附了一张流程图和车检地点的局部地图。

    王若云第一反应是,这份报告挺好。在领导身边,帮着处理的文书不知凡几,这种一目了然的报告最能留下印象。

    闲呆着打发时间到第二天早上,王若云发现,检审汽车整个流程和要点都还记得清楚。翻出需要带的几项凭证,王若云驾车送检,大概两小时后回到了家。

    回家打开电脑,看到顺路带回的快餐和咖啡,王若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胃口和心情好像比往常要好些。如果烦恼挥之不去,试着解决点小事情,或许能在乏味中增添生气。

    秘书这个职业,手头都是很快的。拿过纸笔,王若云打算趁着心情好,列出一些拖延已久的小事情,搜索好流程逐一处理。

    可是王若云发现,目前隐藏在心里,最需要解决的那个问题,恐怕是无法搜索到流程的。良久,王若云在纸上写下几个字“联系荔枝,告诉她,想她”。

    ;

章节目录

搜索引擎事件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玩并收藏搜索引擎事件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