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挽风在k城生活,有一个不痛不痒的职业,收入和时间相对稳定,倒是很方便开展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是因为34%是刚刚获得向“大多数”说不的权力,是马云也在34岁开始创业阿里,还是34岁大概率是人生的转型之年?总之,叶挽风到了34岁时,生活中自然就增添了很多焦虑。

    工作和生活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波澜,每周和死党们聚会也依然兴致盎然,但时代齿轮缓缓碾动之时投射的阴影和隐痛,总会有更为敏感的人先知觉。

    2014年起,叶挽风自然而然就参与到了更多的创业构思和实践。关系范围中的不少伙伴有的早已在市场挣扎多年,有的刚刚觉醒。叶挽风对待朋友素来热情真诚、积极负责,对于事业合作和创业合伙,朋友们都对他非常欢迎,也非常期待他带来的助力。

    对于市场和机遇,体制内和体制外,金融和实业,叶挽风都有很多深刻的思考和见解。创业,谨慎和准确是务必首要的条件。经过非常客观地自我评价,既没有能商业化的技术和产品,也没有可靠的渠道优势,结论要么是只能依附于现有存活的实体,要么只能选择门槛最低的方向先入行。

    一些真正具有技术优势的,比如爱网咖,在网吧管理系统和技术、点单系统和硬件技术应用有自主能力,需要向省会城市、一线城市扩张。但这样的合作需求和机会,仅仅提供给投资人和具体执行人,以进行不共享技术的复制性扩大规模。

    另一些还仅限于观察到市场亮点、个别现象,有意愿但拿不出核算计划,也没有低成本进入市场渠道的,就只能作好记录、参与讨论和长期观察。

    当真正想参与到市场创业并稍作尝试,叶挽风发现不但没有减轻压力,反而更加重了焦虑,开始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和不正常的思维云集。

    或许,甘于日常的生活,用表面的成就和认知水平,是足以麻痹危机感,放弃对未来主动的最好办法?又有多少人甘愿停留在眼前触碰可及的局限,任凭他人主宰有限的选择权?

    在这样的状态下,叶挽风接触到了iwant,并逐步与几个伙伴一起创建了iwant。这个决定包含了多重因素的考虑:有志同道合愿意创造一项事业的伙伴;每个成员都值得信赖,在不同的领域各自有令人认同的成就。最大的推动力在于,有一个在市场打拼10年的伙伴愿意作为执行人,这可能是比90%有创业念头的人更有优势之处。

    iwant致力于从社区出发进行o2o的线下端建设,开设的店面直接定位为社区服务站,从整合社区需求和商业联盟服务起步,实际在开展一些“智能社区”应发挥的功能,成为线下商业、线上商业和居民间的服务纽带。

    叶挽风和伙伴们都倾注了资金和热情,希望把自身的想法、愿望都在这个平台实现。第一步虽然总是最艰难,但iwant就像同时在市场和创业者心里播下的种子,对几个合作伙伴都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和契机。

    对叶挽风而言,有了初步的积累,更加敢于参与更多的机会。从实践而来的经验和教训,对所有的创业项目都有共通之处,能相互补益。

    不久后,应几个旧友邀请,参与了引入midas爆米花的项目。这是曾经获清华创业奖的项目,在帝都运营了几年,如今参与者打算把项目带回k城,邀请了叶挽风。

    叶挽风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投资、选址、装修、进货、销售各个环节,几个参与者也都是全家总动员,很快在k城一条外国人较多的文化街开起了店,销售大好。

    几个月后,在midas的发展方向上,合作团队没有选择快速扩张加盟获利,而是把收获继续投入到了生产厂房、设备制造等纵向产业延伸,以及有选择地在几个商业综合体加开直营店。

    项目发展顺利,但用人、管理等等问题,消耗了合作团队极多的时间和精力。叶挽风一面欣喜于收获和积累,一面感到了时间、资金、精力等更多的局限,一面仍然感到和那些真正快速发展实体的巨大差距。

    特别是在2015年春节期间的各类聚会中,叶挽风分别碰到了吴般若和neo。

    ;

章节目录

搜索引擎事件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玩并收藏搜索引擎事件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