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管领古河公方和将军有何不同?

    每次写这个都提心吊胆,怕人喷。现在真的是俩级分化.....所以介绍这个战国历史挺难的,大部分可以查到的战争我是能回避就回避,主要做笼统的介绍读者感兴趣可以自己查,上一章,我们介绍了武田信玄的叛逆心。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武田信玄的三年不武是正确的,同时也想引导读者了解战国时代的下克上,不是单纯的属下杀主上,儿子杀父亲。这里面有多重因素在作怪,比如孩子们青春期的叛逆心,而这种叛逆心往往能将一个人和家族带向强盛同时也能带向毁灭......

    以上读者们自己理解话中内涵吧,按照战国时间顺序讲我们已经说了战国时代的起因,应仁之乱。并探讨了其是不是村长械斗,又引带涉及我们如何认识源平的。昨天有通过说战国人物武田信玄的叛逆心隐涉了战国下克上中隐藏的深含义。按照时间顺序推该说亨德之乱了,可是这个一般的战国粉丝都是了解的没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讲讲。其实笔者觉得这个就是普通的局部战争,也没什么特殊战略战术或什么新鲜事。与其说要是有什么新鲜的不为人知的就是战役中的关东管领古河公方和将军的区别。所以今天简单介绍一下那场战争,然后就把这三个关键词给大家讲一下,关东管领古河公方和将军单独罗列出来和大家讲一下。让各位新入门的战国谜们明白这其中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以期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战国时代的官职。

    “亨德之乱”

    日本室町时代的幕府设置在京都。而在镰仓时代设置过幕府的关东,设置了室町幕府的派出机关镰仓府。头面官位叫镰仓方公,负责管理关东事务。1454年(亨德三年)12月,有着镰仓方公官位的足利成氏,杀了关东领管上杉宪忠。对此京都幕府命令近邻的守护讨伐足利成氏。足利成氏就从镰仓逃往古河(今茨城县古河市),自称古河公方。他拒绝幕府使用的年号,自立年号,在关东武士中很有影响力。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否认来自京都的权力,自立权力,建立关东独立王国。这在日本历史上称之为“亨德之乱”。这次暴乱最终于上回书说的应仁之乱最后得到位置的足利义尚的父亲足利义政所平息。我为什么要在这里特别的说一下这场暴乱的平息人了。因为这段历史是比较复杂的,很多刚接触战国的都在这里产生了时代错乱感。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书籍讲不明白,他只对事他不对时间。很多背年表的如果走脑子都能意识到应仁和亨德之乱几乎同一时间发生。但是那些背日本年表的肯定不会涉及免费文学。所以各位错过这里基本上就无缘在了解了。

    应仁元年1467年应仁之乱始,文明十年1478年德之乱终。你看我给你的这个时间你应该就看不懂了,因为本身不不在一个时间段。但是给你看以下这个就明白了文明九年1477应仁之乱终。也就是说应仁乱结束的第二年德之乱就结束了。所以说即使传位给了儿子义尚。德之乱这事也是义尚父亲义政平定的。在这里我得说一下,之前打比喻说网络总裁死了后儿子和侄子抢位置。这个就是个比喻指带丧权后发生内乱是我的意思正规的历史介绍中我并没有说义政死了。这个千千万别误会。下面我就直接讲一下关东管领古河公方和将军的区别吧,然后本章节就结束了。

    关东管领:关东管领最初称作关东执事。镰仓公方的下部组织,但是任命权等在将军。上杉宪显就任以后,代代由其子孙世袭。足利尊氏开创室町幕府以来,对关东特别重视,在关东管辖内设置镰仓府,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镰仓公方是镰仓公方的辅佐,关东政务的总裁。要注意的是关东管领不是管领,管领是一种职务,而关东管领是具体某个地方的官职。

    古河公方:

    公方是前近代日本的一个称呼,即“公”的意思,指的是统治者,体现其对国家的统治权。其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古代天皇及其朝廷,一说是镰仓时代或室町时代对幕府将军的称呼。历史上曾出现镰仓公方(关东公方),筱川公方(筱川御所)、稻村公方(稻村御所)、堀越公方、古河公方、小弓公方,甚至还一度出现堺公方等......

    其中古河公方,是日本室町时代后期至战国时代,以下总国古河(现茨城县古河市)为根据地的关东足利氏。享德4年(1455年),第5任镰仓公方足利成氏(日语:足利成氏)将根据地由镰仓迁移至古河,并且成为首任古河公方,是为享德之乱(日语:享徳の乱)。其后,足利政氏、足利高基(日语:足利高基)、足利晴氏(日语:足利晴氏)和足利义氏先后担任古河公方,政权长达130年,御所以古河城为主。由于古河公方是镰仓公方的嫡流,因此有时也统称为关东公方。而促使古河公方成立的就是享德之乱了。如上文享德3年(1454年),成氏谋杀关东管领宪忠,从而引发享德之乱(日语:享徳の乱)。享德4年(1455年),室町幕府决定讨伐成氏,并且在同年6月派今川范忠(日语:今川范忠)前往支援上杉军,而且在成氏远征他地期间,攻占了镰仓公方根据地镰仓。其后,成氏以下总古河为新据点,自此称为古河公方。享德4年(1455年)7月,元号改为康正,但是成氏未服从改元的决定,而是继续使用享德为年号,此时开始的内乱便称为“享德之乱”综上古河公方亦曾经权倾一时。

    将军:日本武家第一官职,征夷将军实际上是日本大和朝廷为对抗虾夷族所设立的军事职位。将军(shogun)由1192年至1868年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将军的政府称为“幕府”。此后一直延续。

    综上,就是这三个官职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征夷大将军是日本最有实力的一方势力无疑,且其法定官职要高于关东管领和古河公方。关东管领和古河公方名义上则属于相辅相成,不相上下。背后隐藏着幕府希望关东稳定而培育不同贵族势力互相监视的平级关系,而这两个关系与将军的区别就在于如果其中一方独大,将军就会干预。而三防实力相互僵持之时,不仅三家综合实力都会缩水,而且关东地区就会乱。大概也正是由于造成这种混乱的是三家自己,三家的命运结局最终惊人的相似,幕府征夷将军之位传至足利义昭时,被织田信长所灭。关东管领在走向下坡中子孙放弃了人生,让位于越后长尾家景虎。也就是后来的上杉谦信,谦信答应保护管领大人一生,结果一言成真,于上杉谦信死后家中爆发御馆之乱,(正根正叶)的管领卷入内乱而暴毙。最凄惨的是古河公方,因家族衰败,一代不如一代,最后竟被相模北条家玩于鼓掌之间......

    可叹人生是非多,辉煌成败一夜空。多么强盛的家族都有凋零的一天,而当那一天来临之前,谁又能想到仅以保命都成为了难事。还是那句话,别喷我。仔细的搜索了逐浪这个网站写日本战国就剩下了我一个。真的不希望遭喷断更。如果,可以,想代替那些放弃的人坚持到完结。希望,你们能知道,你们走后的今天你们笔下的战国由我来继续.......

    ps:可惜的是当今天你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被逐浪打压了,就差禁文了。眼下在网络中写唯有辗转各站之间了,曾一度想自费出版,一方面出版费太贵,一方面不符合我交流战国的初衷最终放弃了。索性的是现本书已经完成,大概八月就应该百度搜索《日本战国人与事》直接查到了。回想起来真是漫长的经历啊,从逐浪的无点击连载到几万点击在到被打压成零点击。可叹人生是非多,辉煌成败一夜空。真是一点不假。

    .

章节目录

日本战国人与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qq15090923121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qq150909231211并收藏日本战国人与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