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本书搁笔之后我一直想让幽给我写序,因她从小文章就写得好,但屡次遭拒,说是以前喜欢写东西,是因为看书太少,觉得里面的文没自己写的好,现在不写了是因为看书太多,了解自身的不足,不敢献丑。闻言我也没在坚持。

    从我端正身体坐到电脑前的时候,我脑海里还一直回荡前几天话语,你能写好吗?你构思好了吗?你确定写了吗?那个时候我对自己说,真的没有,我真的未想好如何下笔,但另一个不甘心声音一直在脑袋里嗡鸣,凭什么别人能写,而且写好,你为什么不能,为什么?我一遍遍的问自己,得到的答案是写下去,不管好与坏,都要写下去,如何你连面对指责、批评、打击的勇气都未有,那么你注定失败,等待只会沉沦,主动才有机会。

    所以我鼓起勇气把我想说的想做的通过手指从键盘上敲了出来,只有克服心中障碍才能勇往无前的走下去,那一天是纠结彷徨的,同样也是洒脱无畏的,念头通达心情才能舒坦,所以打出的文字也是充满活力充满生命的,然才疏学浅,却并不能熄灭我对文字的热爱,然文笔不行,却并不能阻碍我对写作的激情,然字未认全,却并不能粉碎我对阅读的欲望。

    我爱阅读,我爱写作,我爱着那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所以克服一切我都要写了下去。

    从小到大确实没有什么说得出口自豪的事,那开头就说两件尴尬囧事给大伙乐乐·····

    第一件:那年冬天读一年级的时候,母亲给我买了一件红色精致的小棉袄穿的很是秀气,去上厕所的时候被大一点的孩子当成女孩,尔后就被欺负的很惨,因为女孩去男厕所上厕所你们可想而知的下场是什么呢!(是被十几个小朋友尿尿到身上的惨痛经历——)

    第二件:也是读小学的时候,记得是一次颁奖典礼上面,我被上面颁奖的校长叫到名字(吴某某)我就有点疑惑,因为不管是我的那门成绩从没及格过,为什么会被叫上去领奖,不过那是年纪太小,想不通之后也就没有再想,傻乎乎一脑门的往颁奖台上冲,毕竟我从未得过奖,这样你们就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反正小小脸蛋是涨的红彤彤的,上去之后才发现校长和老师都很惊讶的看着我;你干什么?我羞涩答;领奖呀!校长听闻扫了一下领奖单随后又看了看我;错了错了,上面吴某某是个女孩,听闻我的小红脸当场刷的一下就白了,转身就跑羞的无地自容。

    二零零一年,那一年我正好十三读初一,父母从县城的中学给我办理了转学,转到乡里的中学让我在那念书给在乡里的外公外婆相带。

    那时年幼问父母为什么要把我转到乡下寄托给年迈的外公外婆带,他们回答我说,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想孙子了,年岁尚浅的我不知原由也没细想就答应下来。

    几年后才明白他们是没有抚养我的能力,不能说“能力”二字,应该说他们不想被孩子束缚住双脚,他们不想负责。其实几年前我就想问,养不起干嘛又要生?你们养不起,难道外公外婆如此高龄就能抚养得起?可是到现在为止都没问出来。

    做木匠的外公

    我的外公是一名木匠,打小家里就特别穷苦,住的地方好坏咱些不论,反正是瓦不遮雨、门不挡风,他们还有三个弟兄,外公在家中排老二,那时外公的父母死的早,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八九岁的外公就和他的哥哥扛起了整个养家糊口的重任。到了外公十几岁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才慢慢好转,原因外公的勤奋被一个在乡里做木匠的老头看上收做了徒弟,那时候并不是说你一进门就能学到手艺,而首先是要学会付出,就这样十几岁的外公在他师傅的家挑了三年水,砍了三年柴,煮了三年的饭才慢慢开始教他木匠的基础活,说好听是传授手艺,不好听就是个打杂的。

    不过那是外公根本没有细想,也容不得细想,主要的原因是有一个可以睡的床,能吃饭的地,已经很是幸福,还敢奢望什么?想起那时外公和我讲述从前的时候,从他浑浊的双眼隐隐有泪光闪过,我就知道他那些年过的真的很苦。如何跟外婆相识结婚细节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是做媒结识的,总之我特别敬重他们,不是因为年纪大,而是他们让我明白人能活着就很好,在他们二老身上学到最多的是,需感恩、懂知足。

    鸡还未鸣,天还未亮,门外就传来外婆苍老的声音,起床了小浪,该去上学了。每天都是如此,我抬手抹了抹惺忪的眼皮情绪隐隐有些烦躁,朝门回;“外婆还早呢,天都没亮现在才几点啊?你就喊起床。”

    “还早,还早,你等会不要洗脸不要刷牙还得吃饭,就不早了。”外婆知我秉性在门外很熟练的与我对话。

    我摇了摇头无奈的爬起,套衣穿鞋随意扯了扯被单就出来了,外婆因年轻的时候干过妇联主任,做事一丝不苟,注重细节,褒义词说是个主任当官的,不好听就是带头干活的,那时候毛主席风度翩翩大手一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全体上山下放,何为“上山下放”是当时的一项政策,干部、知识分子等到工厂、农村等基层工作生活。适龄的青年如无特殊原因,都要下乡。下放是对有问题的人员,送到农村或基层厂矿、干校,在监督下劳动改造。

    而外婆坐的这个位置是需要对党的事业极度支持,还要在乡里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勤奋,外婆就是这样一个被强大的共产党洗脑成功的可怜人,因长久劳作,让本来就矮小羸弱的身子显得越发卑微渺小,我看这满头白发沧桑脸庞的外婆说,外婆你就不用睡觉吗?天天起这么早,你不累,我都累。

    人没有青蛙大,就说累,你不早点去上学,等会就进不了校门。(人没有青蛙大,是我们家乡的一种老话,是老人对小孩们的一种鞭策。)

    别说了,快些去刷牙洗脸,等会你外公起来,又得说你。外婆一面说一面把我推向厨房,因为在我们老家那边洗脸刷牙的用品一般是放在厨房,并不是卧室或者卫生间,不过乡里也没有卫生间一词,只有茅房,空间不大,乡里乡亲家家户户基本都养这过年的猪在内,进去臭气熏天,更不可能把洗漱用品放在那儿。听闻外公二字,我缩了缩脖子,连忙去洗脸刷牙,完成指令后,外婆就把放在火堆旁早已熬熟的瓦罐子饭给我端了过来,乡里的农村人很少在外面吃早餐都是自己做早饭,有时煮稀饭有时下面条。一开罐香气就充斥了整个狭小简陋的厨房,里面一个土鸡蛋,有时还有肉片儿,不过也不是天天能吃到,都是外公一大把年纪背着工具在外作些活儿赚的苦力钱,省吃俭用给我切的,那个时候哪有那么多考量,老是没心没肺的嚷嚷道;外婆今天怎么就一鸡蛋啊!没肉吗?外婆打小就疼我,因为我是家里最小的,没办法只能哄道;明个就让你外公给你切半斤去,行吧!听闻我才乖乖吃饭。

    外公在我们老家有三个第一。

    一是辈分最高。二是全乡木匠里手艺最好。三则是个子最高。

    因为在农村普遍身高都不高,而一米八二的外公站在人群显得有点鹤立鸡群,但却因为干农活和做木匠身高硬硬的压到了一米七几,背都直不起来,连现在都记得晚上等外公回家吃饭的画面,夕阳西下,老远就能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老头儿背着一个用竹板条做的篓筐,里面放的不像现代干木匠的那些高科技产品,而是用纯铁儿打造的一些木匠工具,篓里一般放有,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板斧等工具一共有几十斤重,外公接近七十岁的年纪早该退休享清福了,可是父母不争气,没办法外公只有厚着老脸问左右相邻需不需要做床板、木凳、桌子之类的家具,其实乡里很多小辈家里都不用木匠做工,但看外公外婆没有收入来源,只能说是要做些东西,请您老过来帮个忙,您是老师傅别的师傅我不放心,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要麻烦您之类的一些客气话,其实外公也知道事情原委,但毕竟要生活下去,只能详装不明白,帮人干活,赚取微薄收入,补贴家用。

    可惜的是,等我长大慢慢明白,想要报答他的时候,外公已然远去,只留下外婆一人在世孤独的背影,相信外婆也很想去陪他,但最大的原因是舍不得我和哥哥姐姐们,她想看着我们结婚,看着我们生子,看着我们越来越好,可是连现在我都一事无成,这是我心中无法抹去的愧疚,也是对外婆最大的伤害。

    记得外公临死前的一天,我和幽还远在南京,老哥因在家中工作及时赶到了他身边,而我和幽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当时就吓的惊恐失措,赶回去的时候却没能见到老人家最后一眼,本来以为我会失声痛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就算和一块石头在一起几年也会有感情,别说一个对我爱护有加生活了好几年的亲人。但没想到我们三个兄弟都没有,都只是呆呆的看着外公冰冷的躯体沉默着,一直沉默着。现在想起当初我们没有哭的原因可能是怕惊扰了外公的灵魂吧!

    外婆低着头一手伏棺沿一手抹眼泪,嘴里不停的说什么,宛后痛哭,母亲眼圈通红在旁边看着我们说,你们现在不哭,以后哭不到了,但我们还是没有哭出来,我想老哥从小就是被外公带大的,他应该最伤心,应该哭的最厉害,但他也只是沉默,等外公做完七天法事入土为安的时候我问悲痛欲绝苍老的外婆,外公死前有什么特别的征兆,她说,和往常一样,吃完饭就外出散步,除了死前躺在床上一直不停地拍床板。我问外婆这是为什么,难道床下有东西?外婆和外公同甘共苦朝夕相伴几十年深知脾气秉性想法,她摇了摇头轻声道,他是不想你们把房子卖掉,那是他的心血,是他从小到大梦想有一个可以住的地方。

    外公下葬当天,我们一家人都跪拜磕头,除了老哥一人直直的立在一旁,母亲说,你怎么不拜,白养你这么多年,老哥冷冷的回,我是外公养大的,不是你们,活着的时候,你不好好孝敬待他,死了再拜有什么用。母亲被呛的一句话也说不出,就是现在为止每次清明节扫墓上香的时候,老哥也从来不拜,母亲说,让我们多拜拜,好让外公在天之灵保佑,只是老哥一直无动于衷,我想老哥才是这一大家人里最伤心的,因为他是被外公从小养大的,虽想法极端,但我相信他比家里任何一人都更在乎更爱戴只是不愿表露出来,是真真正正把外公放在心里,不是做有其表。

    可世事无常没想到外公死后不久,母亲就把外婆接到县城来,好已照顾,随后就把乡里的祖屋卖掉,因为老家的房地理位置好,占地面积大,以致相对卖了一个不错的价格,如果外公在世,绝不会允许母亲卖掉房子,毕竟房子是外公辛辛苦苦日复一日做木匠赚的血汗钱盖起,房子里的家具都是外公呕心沥血一刀一锤造出,房子的建设当中一砖一瓦全是外公的影子,他能舍得吗?因为在县城街上我们家已经有套房子,但较为老旧,是以前我的万里长征红军爷爷带着荣耀回归的时候政府奖励给他,因我的哥哥和他女朋友的关系已然亲密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房子虽会升值,但不像陈年老酒,越老越香,它是越老越破,街上的房子破损厉害母亲手里有余钱之后也懒的装修,直接就在我们家县城那最好的商业住房区用卖掉老房子的钱买了一套四室两厅的住宅,新房是买了,不过最后因为诸多原因,老哥和他的女友却分手了,我也只能感叹天公不作美,他们两有缘无分也。

章节目录

浪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上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霜并收藏浪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