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问心的面前摊开着一本合着的笔记本,他的手一会放在封面上一会儿又收回来。

    苏问心觉得在生命经历的所有苦痛中都没有一刻比得上此刻的煎熬

    苏问心像尊雕塑一样坐在椅子上,他很多准备和计划都是围绕着档案进行的,但是现在好不容易达到可以阅卷的级别,档案室却被一把火烧了。

    如果是一般人九成九的可能会选择偷走这个最经济便捷的方式,但幕后的人没有,反而选择了可能留下最多相关证据最麻烦的烧掉。

    这个动作一方面说明幕后之人是个肆无忌惮、权力滔滔的人,要不然他不会有自信能够这么晚。

    另一方面这个人的心智绝对远超常人,警察最重视动机,如果档案被偷走,哪怕为了混淆视听将大部分档案偷走,优秀的刑警会立刻闻到异常,反倒可能会留下尾巴,要是如此,这种不确定的收尾工作反倒会成为最麻烦的。

    而用烧毁的方式反倒不会唤起警察多疑的本能,这种“意外”虽然少见但并不是不可能,除了知道内情的人没有其他不相关的警察会想到档案里藏着一个深不见底的秘密。

    不过此时苏问心的痛苦并不是来自档案被烧。

    在苏问心的办案总结里有两种调查方式。

    第一种叫做线索推理,就是根据已有的线索推测出动机、犯罪画像、嫌疑人范围等等。

    现实不是小说,绝大部分杀人案都是有很强烈的动机或者就在一个圈子里的,犯罪嫌疑人并不难锁定,再结合线索和证据,绝大部分刑事案件都是这么破。

    第二种叫做拼图还原,这种方法在现实中其实用不着,对于杀人案来说,不管是激情杀人还是蓄谋杀人,总会有一个线头摆在那里。

    寻找线索跟着线头走比起搜集资料还原现场要轻松多了,效果可能还比费时费力的拼图还原要准确。

    事实不会说谎,但人会,人是多面体结合的复杂无比的动物,拼图还原的这种推理方法属于犯罪心理画像的范围的方法远远不是电视里演的那么神奇。

    苏问心曾经听哥哥林问天说过犯罪心理画像从本质上近乎于灵媒,很多大名鼎鼎的人所刻画的犯罪画像与现实中实际的罪犯都不吻合。

    但是这个技术只要成功运用过一次再加上点传奇色彩就特别适合小说影视上展现,所以一定要关注现场,不要沉醉在自我的幻想中。

    苏问心知道拼图还原的方法只要漏掉一个细节表现就可能会导致整个侦查方向南辕北辙,更何况已经十二年过去了,十二年都足以让人从神坛拉到地狱,也足以将原本就迷离朦胧的案件彻底隐藏。

    但是此刻的苏问心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时光拂尘,当年的报纸在苏问心的眼中渐渐打开。

    十二年了,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但那场大火毁灭的不仅仅是十七个人的生命,而是十七个家庭。

    这其中也包括被认为凶手的自己的家庭,林问天一跃而下不到两个月爷爷也撒手西归了,死前一句遗言都没有留下来,只是抓着自己的手静默无声地老泪纵横。

    从某种意义上自己的家庭还算是幸运的自己的父亲当年在宁城非常有权势,加上爷爷、外公老干部的身份,自己作为第二胎还能出生,好歹在爷爷生命的最后旅程能有个慰藉。

    但在那场大火中的家庭除了哥哥一个贵州同学,其他人都是独子。

    如果有选择身为属于刑警编制的苏问心宁愿直接面对最残忍的连环杀手也不想站在那些失孤父母的面前。

    人间之悲莫过于丧子之痛,人间之至悲莫过于丧独子之痛。自己作为他们心中认定的“杀人犯”的弟弟,有什么资格站在他们面前?又该说些什么?

    报纸还是被苏问心细长的手缓缓翻开了,这份报纸的材质并不好,经过岁月的洗礼整版报纸已经全黄了,纸上的墨字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

    这黑字反而在昏黄的背景下诡异的黑亮黑亮的,诡异的方法有灵魂在字里行间呐喊、咆哮。

    这种感觉让苏问心的眼睛像是被针扎一般的疼痛,还没开始,苏问心的额头就开始细密的冒汗。

    “2001年6月28日,江城大学在这一天结束了最后一场考试,当学生们都忙着收拾行李,带着满心欢喜的心情准备回家时,准备开始下一学期的实习做好与美丽的宁大校园时,一场无情大火让十六个人生还没有在正式开始的孩子永远都回不了家了。”

    “这起新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恶劣的室友故意纵火杀人案警方还没有对此有公开回应,据本报了解的情况犯罪嫌疑人为宁城大学大三学生林问心,当天下午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散伙饭......”

    “·······”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笑容吧,愿这十六位同学在天堂中得到安息。”

    附名单(按照宿舍床位):

    “a1龙潜、a2黄飞、a3沙万里、a4云天歌、a5夜子君,b1季墨白、b2陆北、b3历南雁、b5曹无忧、b6钱学明,c1王路、c2郝知、c3凌天、c4聂心仁、c5夏冰、c6步泰。”

    这张报纸是爷爷生前剪下来放在他的笔记本中的,爷爷生前时常抚摸着他。

    苏问心也知道它的存在,也知道从受害者入手也许能有个新角度打开案情。

    但在心底里他自己以没有权限看档案为借口对这份记录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直都拖着,不知不觉的就整整拖了十二年。

    这是一份血淋淋的记录,在发生这件事之前饿死都不干警察的苏问心并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看这份名单,爷爷那么快的故去恐怕跟这份散发着诡异黑色的名字也脱不开关系。

    在调整了一下心态后,突然两处东西一下子跳进了脑海。

    一个是从b3到b5之间少了个b4,在苏问心上大学的时候发现很多宿舍里经常会长期缺席一两个把妹高手。

    他们往往能在一个学期就能搞定一个女孩开始快乐的同居生活,然后花点经历走点后门将自己的住宿退掉。

    但是虽然名字从系统中划去了,空荡荡的床位往往也不会被学校想起,最后肯定就成了大家公共放行李的地方。

    所以以前苏问心在思考这个案件的时候,没想过死亡人数16加上自己的哥哥17个人有什么问题,实际上2001年的这个宿舍总共应该是18个人。

    但现在看这份名单,怎么看怎么突兀,b4他是谁?他好活着吗?要是b4还活着,找到他拼图能够更清晰准确。

    第二个就是a5夜子君,夜子豪?君豪集团?他们之间有联系吗?如果从字面上解释,这夜子君应该是夜子豪的兄弟,推算一下时间也许是哥哥也也许是弟弟。

    而且苏问心记得当年哥哥对自己说过他的床位是a6,a6林问天。

    根据当时的宿舍格局a5和a6是脚对脚的对床,哥哥的身高1米八三,只要夜子君像夜子豪那么高,那么两人睡觉的状态很可能经常会脚碰脚,两人离得这么近又有身体上的接触。

    世界真是如此之小啊。

    脑海中闪过那个温文尔雅的男人,他的嘴角划起温暖而又迷离的弧度,他就在眼前但又仿佛在天边,他身处在阳光下又隐没在黑暗里。

    苏问心直觉说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男人,不仅仅对于女人也同样对于男人。

    正当苏问心想着从其他人那着手还是开始调查在这份名单是非常显眼的夜子君抑或是找到那个可能活着的,唯一他不知道名字的a4时,一声急促的电话铃惊醒了他。

    “心哥,你在哪儿呢?紧急开会,出大事了!”

    “小涛今天我休假,就算有重大刑事案件也是那些刑警的事啊,要我这个文职警察去干什么?”

    “哎呦喂,大哥,你不是犯罪心理研究室副主任嘛,一天到晚研究连环杀人,这次就这还真跟你脱不了关系了。”

    “发生了连环杀人!”

    苏问心立即清醒过来,放下档案冲了出去,在这个节骨眼出了这种事,他隐隐在空气中嗅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小涛,你把资料发到我微信里,我大概了解一下过程。

    “嗯。”

    “昨天5月19日的晚上我市发生了一起性质极为严重的杀人案件,下面由案件侦查员左志涛介绍一下情况。”

    微微有些发福没有公安局长常见的一脸正气反倒有些类似弥勒佛的样子,现在弥勒佛脸上也难得有这严肃神色,苏问心感到会议的气氛已经降至了冰点。

    “死者叶昊宇,男,48岁,新南高中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据调查叶老师与人和善、工作认真、暂时没有发现周边有人对他有杀人动机。”

    脸上还有些稚嫩之色的左志涛有些尴尬,排查总结的消息就这么一两句概括了,可实际上这就是全部成果了。

    “花月影你呢,检查出什么问题了吗?”

    夏一鸣对着雌雄莫辩、花容月貌的花月影语气十分柔和的道。

    “死者叶昊宇身上有十六处神色淤青,两处致命伤,死者的脸部表情很是狰狞,证明他在死前受到极大的痛苦。”

    花月影点开幻灯片,底下一阵惊呼,就是对于见过“大阵仗”的这些一线刑警,这死相也未免太惨了。

    “经鉴定两处致命伤所在的地方一个在脑后。”

    花月影点击下一张幻灯片,一个被小型锤子撞击而成的伤口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还有一处比较特殊。”

    花月影苦笑的嗯了控制器,一张叶昊宇的正面脸的图像,画面中叶昊宇死鱼样的眼睛偏向右边一个角落,好像死神蹲在他身边,脖子部位青筋暴起,证明了他死前受到的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咦,他嘴里的东西是什么?难道行凶者那么好心死前还给他吃香肠啊。”

    坐在苏问心身边一位没在警局见过的身材娇小还在实习期的小女警惊叫道。

    “咳咳咳。”

    弥漫着雄性荷尔蒙的办公室听到这话一个个突然了咳嗽病人,咳嗽声此起彼伏,还是被夏一鸣“嗯”了一声大家的病才好。

    苏问心突然发现刚才那个没见识的小女警正瞪着纯真的大眼睛看向自己,眼睛里写满了疑问。

章节目录

心罪谜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苏耀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耀烈并收藏心罪谜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