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一定也要让景昀惊艳,一扫前些日子给他留下的狼狈印象。

    宁珞心中暗道。

    马车行了一个来时辰,到了太清山下,弃马车改步行,沿着蜿蜒的青石板拾阶而上,一行人午时前便到了太清观。

    自文帝登基以来,道教盛行,香火旺盛,很得皇室和百姓的推崇,太清观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重新修葺,殿房越造越多连成一片,已经有了和武真观分庭抗礼的架势。

    皇室中有好几位子弟曾在太清观修行,远有太宗的第八子,自幼便身体虚弱,早早地便在太清观中出家修身养性,居然活到了八十高寿才仙逝,而近的则有世宗的第五女博阳公主,她修行时,世宗专门为她在太清观旁造了一个小观,每日和道友一起聊书讲经,焚香饮酒,很是自在。而老夫人口中的清和真人便是这位博阳公主的师妹。

    应着这皇家二人的习性,京城中好些王公贵族都曾有人遁入道家,那秋水道长便是其中之一,她本是安国公的孙女,潜心向道,刚及笄便拜到了清和真人门下,据说当年安国公和博阳公主为了这件事情差点闹到御前,很不愉快。

    钱嬷嬷提前到观中送了信,宁珞一行人刚到,便有一名道长领着几位小道长站在观门前相迎:“贫道清虚,恭迎九姑娘。”

    宁珞连忙微敛还礼:“有劳清虚道长了,冒昧前来,还望道长见谅。”

    两个人客气了一番,清虚道长便领着她一边解说,一边往里缓缓而行。到底是京畿地区第一名观,太清观中草木幽深,景致怡人,入门便是一照壁,上绘孔子问礼于老聃图,左右石碑林立,再往里便是灵官殿、三清殿。

    到了三清殿前,宁珞见清虚道长依然陪在左右,不由得不好意思地道:“不敢耽误道长的时间,我自己去拜见三清圣人便好,道长自己去忙便是。”

    清虚道长宣了一声“无量天尊”,含笑道:“九姑娘乃是有缘之人,贫道愿为姑娘诵经祈福。”

    看着他嘴角的那抹似笑非笑,宁珞心里有些打鼓,只好躬身致谢。

    三清圣人站在高处,庄严肃穆,宁珞在蒲团上跪了下来,脑中思绪万千。

    重生回到十四岁,实在有些惊世骇俗,她不知道这对她来说是祸是福,然而为了亲人,就算逆天改命,她也要努力尝试。只盼望这重生不是镜花水月,更不是南柯一梦。

    “我宁珞得三位圣人之恩重回红尘,但愿有恩报恩,有仇报仇,重活一世,潇洒自在。祈求兄长平安,祈求阖家安宁,祈求父母祖母康健,祈求……”

    宁珞在心中默念着,那个名字在舌尖转了两圈,不由得有些痴了。

    一阵清朗的咒声响起,灵台一阵清明,魂魄仿佛从身体上抽离,游离在了虚无之中。

    北孤山下,一片厮杀声传来,远远的,一批批士兵前仆后继地朝前涌去,被围在中间的是一位身披黑甲的将军,他的身上血迹斑斑,头盔也已经歪斜,然而他手中的一把偃月刀依然仿佛蛟龙出海,刀光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宁珞定睛一瞧,那身影煞气逼人、威风凛凛,头盔中依稀只能看清一双眸子,犀利、清锐,仿佛一道锋刃,目光所及,肌肤上有种被刺破的痛意。

    耳边骤然响起那于公公说的话,宁珞急急地朝旁边看去,果不其然,一匹白马掩藏在一座亭台旁,闪着白芒的箭尖正对准了景昀,而偷袭的,正是那瑞王杨彦、景昀曾经的至交好友!

    宁珞不由得惊声叫道:“景大哥小心!”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那箭芒直奔景昀的心口,景昀在围攻之下只来得及往旁边勉强让了让,箭尖“扑”地一声扎在了胸口。

    景昀面不改色,抬手就将箭杆折断,用力一掷,那折断的箭杆朝着来路飞了回去。那少了箭尖的箭杆居然也疾如闪电,杨彦慌忙一仰身,那箭杆直接扎入了身后士兵的眼中,一阵哀嚎。

    然而这一折一掷之间,景昀的先机尽失,围攻的士兵蜂拥而上,不到片刻,他的手臂、后背相继挨了一刀,血光飞溅,□□的灵驹也悲愤地嘶鸣了起来。

    宁珞心胆俱裂,不假思索地往前冲去,可还没等她冲入阵中,眼前的场景顿时变了,一阵号角声传来,一群黑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将围着景昀的士兵们都分割了开来。

    刀刃切在肌肉、骨头上的闷响声。

    砍倒士兵的惨叫声。

    愤怒的呼喝声。

    ……

    待到宁珞回过神来再去看,景昀已经不见了。

    她茫然站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

    这是什么场景?到底是那于安所说的景昀毙命之所,还是她以自己的本心起了幻觉,幻想景昀那时识破了杨彦的阴谋,绝地逢生?

    清心咒仿佛从遥远的天际隐隐传来,在空中徘徊着越来越近。

    宁珞骤然惊醒,惶然四顾,终于发现自己仍然跪坐在三清圣人前的蒲团上,单调却执着的经文声从闭眼盘腿的清虚道长的口中轻吐,有种让人莫名安心的力量。

    不知道过了多久,清虚道长睁开眼来冲着她微微一笑道:“九姑娘,可有不适?”

    宁珞心生敬畏,躬身道:“我很好,多谢道长助我祈福,惟愿心中惦念之人平安顺遂。”

    “九姑娘客气了,道祖慈悲,必然能让九姑娘得偿所愿。”清虚道长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了一块玉牌,递给了宁珞。

    这是一块水头极好的玉坠,温润得几近透明,雕刻着麒麟和莲花的图案,繁复而精美,玉牌入手时沁凉似水,显然不是凡品。更为奇特的是,那麒麟下的莲花处仿佛有血丝渗入,嫣红无比,显然不是凡品。

    宁珞端详着称赞了两句,正要退还,清虚道长正色道:“贫道和九姑娘有缘,日后也说不定还有相见之日,这块玉牌便赠与九姑娘。”

    宁珞迟疑了一下,也没有推辞,落落大方地收了下来:“多谢道长,我也为道长和贵观备了些礼物,届时送到观里还望道长笑纳。”

    清虚道长笑道:“如此就先谢过九姑娘了,观里已经备好了素斋,还请姑娘移步,贫道还有些杂务,便不能相陪了,请姑娘自便。”

    一位小道长领着一行人去了斋房,时辰已经有些晚了,大家都有些饥肠辘辘,分坐着便用了午膳。小道士约莫也就十四五岁,名叫明正,长得甚是清秀,也很健谈,陪在旁边聊起天来。

    “这几日来观里的人真多,前日便有几位青年公子前来拜会我家观主,今日一早又来了一行官家小姐,九姑娘这是第三拨了。”

    “青年公子……可是姓景?”宁珞心里一喜。

    小道士挠了挠头:“好像是,我也有些忘了,不过早上那位官家小姐姓赵,我倒是记得一清二楚。”

    紫晶在一旁掩嘴笑了:“小道长为何只记了这一个?”

    小道士赧然一笑:“师傅总说我脑子不好使,想必是早上刚来的缘故。我一见赵家小姐便觉得她是天仙下凡,却没想到,九姑娘一来,丝毫不逊于她。”

    宁珞怔了怔,忽然问道:“来的可是赵斌赵太尉之女赵黛云?”

    小道士一拍脑袋:“是,九姑娘认识她吗?”

    宁珞怎么会不认识她!

    那个曾经的闺中好友,在她和杨彦成亲后依然执意嫁入瑞王府为侧妃,在王府中兴风作浪以至于她含恨九泉的罪魁祸首!

    作者有话要说:  前世今生的仇敌来了……

    30号就上月榜了,妹子们多多踊跃留言帮醋哥冲榜啊,要是能上了前四,醋哥双更回报\(^o^)/~

    感谢444扔了1个地雷,扑倒么么哒~~

    ☆、第8章

    那赵黛云此时应在,为何会到这太清观来?

    前世并未有此巧合,难道这辈子有了什么变故不成?

    宁珞心中疑惑,就连美味的素斋也索然无味了起来。

    小道士见她脸色不对,连忙劝慰道:“赵家小姐虽然来了,不过我们观主并未见她,而是其他师叔陪的,想必是九姑娘你重要得多了。”

    “清虚道长是你们观主?”宁珞吃惊了起来。

    “是啊,我们观主仙风道骨,看上去才好像三十而立,其实已经过了四十啦,”小道士很是得意,“他可不是谁都见的,就连皇亲国戚来了也不例外,九姑娘一定是有道缘。”

    小道长正说着,屋外传来了一阵说话声,有两名女子的声音一前一后地传来。

    “嫂嫂为何执意要到这里?”

    “听京城的人都夸赞太清观的素斋美味,我自然也想尝尝。”

章节目录

小嫡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醋并收藏小嫡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