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仿佛被人用手揪住了,景昀一下子就闷得喘不过气来,他哑口无言。

    “只怕你比我更决绝,”景晟凝视着他,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我有说错吗?”

    景昀终于放弃,只是哑声道:“父亲,那你好歹定时给我们捎个信,也好让祖母放心些。”

    景晟点了点头,迟疑了片刻又问:“你和……他现在怎么样?“景昀好一会儿才想明白这个“他”是谁,斟酌着道:“我在西北已经很久没有面圣了。”

    景晟有些怔楞,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其实,他虽然贵为天子,却也是个可怜人,当年为了平衡朝臣的权势,不得不娶了你母亲的表姐,后来又在宫中多有掣肘,反倒不能如我们一般随性,他对你母亲,并没有半分亵玩之心,实在是天意弄人。”

    景昀的神情有些僵硬,显然不想和父亲深谈这个问题。

    景晟同小时候一样摸了摸他的脑袋,低声道:“不要再对他抱有怨恨之心了,我自在外后也想了很多,当年的事情没有对错,这些年,他身为九五之尊,就算心里再怎么想亲近你,却为了你和你母亲苦苦隐忍,现在他身边的人都这样了,若你还不肯原谅他,他可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是,父亲,我明白了。”景昀垂首应道。

    “去吧,不要再挂念我了,”景晟微笑着道,“我很好,只盼着能为自己和你母亲修个来生。”

    景昀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退了出去。

    站在门外,看着里面的烛火晃动了两下熄灭了,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终于缓步离开。

    夜已深,虽然山下仍是冬末,这道观中吹过的风却不见寒意。想是这里身处山坳,外面的寒流被阻在了青山之外的缘故。

    院中一棵老樟树高大幽深,月光透过树叶,映在了树下的那袭洗得发白的道袍上。

    对于这位道心高深的清虚道长,景昀向来是十分敬仰的,在这山野小观中得已意外重逢,让困惑于一些事情的他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清虚道长,”景昀上前施了一礼,“多谢道长对家父的照拂。”

    清虚道长哂然一笑:“侯爷客气了,所有果必有应,师弟他自有他的缘法,就如同你一样,不要太过挂牵。”

    景昀沉默了片刻,迎视着清虚道长的目光道:“我的缘法,就是珞儿戴着的那块玉牌吗?”

    清虚道长一点都不意外,眼神温润地看着他:“侯爷果然心细如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做的梦都是真的发生过吗?珞儿在梦中怎么嫁给了杨彦,又怎么会……死了?”景昀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最后两个字几乎是从齿缝中挤出来似的,带着几分惶恐。

    “虚虚实实,梦梦生生,侯爷何必在意?”清虚道长笑道,“就算那梦曾是真的,难道能让侯爷有半分怯步不成?”

    “自然不会。”景昀傲然道,“就算刀山火海,只要珞儿在我身旁,我便为她挡之。”

    “那便成了,侯爷戎马倥偬,为千万百姓抵御外侮,贫道能为你做些事情,心中很是宽慰。就算这世事多有变幻,却也万变离不了其宗,些许跳梁小丑,相信以侯爷之能,定能携夫人扫平万难。此去京城,贫道送你四个字,”他顿了顿,那双清亮的眸子透出光来,嘴角逸出一丝浅笑,“依心而行。”

    景昀听得云里雾里,却也明白,清虚道长清修之人,必定不能透露太多玄机。他也将那奇怪的梦抛在了脑后,就算梦里有什么变故,他对宁珞的心意,也不会有半分改变。

    第二天一大早,贾南柯便亲自上门来催景昀了,景昀和宁珞起了身,在道观里兜了一圈也没找到景晟和清虚道长,问那小道童,小道童只说二人一早便入山里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会回来。

    景昀明白,这是父亲在避着他,他也没法,只好怅然地眺望着远山,和宁珞一起离开了道观。

    下了山之后,一行人便再不做停留,一路快马加鞭,十日后便到了京畿地区,这才放慢了脚步。

    贾南柯早已派人提前去圣驾前送了信,快行到京城时,景昀骑在逐云上远远望去,便见前方黑压压的有近千人,军容整肃,雅雀无声,正是他离京前□□的羽林军诸将官。

    而在羽林军前则是当朝的大臣,两年未见,朝中大臣新旧更替,除了宁臻川、邹沐意等六七个老臣外,其余的看上去有些眼熟却叫不出名来,一旁还立了一架车辇,亭亭华盖,气派非凡。

    一见景昀一行人出现在视线中,前方鼓乐齐鸣、号角声声,前来迎候的诸位朝臣上都面露喜色。

    景昀勒住马缰翻身下马,迎着正午的阳光缓步上前,他的身周镀上了一层鎏金,虽然只有一身便服,却依然气势夺人,仿佛战神下凡一般。

    车辇的珠帘被掀了起来,一个身穿浅金色蟒袍的青年缓步而出,他面如冠玉,姿态同从前一样温文尔雅,唯有那眼中的目光仿如毒蛇一般落在了景昀的身上,正是瑞王杨彦。

    “定云侯力克北周,大胜而归,本王在此恭候多时了,”杨彦微微一笑,亲热地便去挽他的手,“大陈有如此良将,何愁国基不稳、天下不宁?”

    景昀后退了一步,躬身行礼,堪堪避过了杨彦的手,沉声道:“臣不敢居功,全蒙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更乃天佑我大陈也!”

    “天佑大陈!陛下洪福齐天!”

    杨彦和景昀迎面而立,二人四目相对,身旁的欢呼声如雷鸣一般响彻云霄。

    景昀心中模模糊糊地闪过一个念头:这京师中的龙潭虎穴,只怕比西北之役更为凶险莫测。

    ☆、第111章

    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下得正欢,那枝丫上的嫩芽被浸润了,愈加显出了那丝能掐出水的嫩绿来,让人见了就心生欢喜。

    宁珞正靠在软榻上,手中拿着一本杂谈,目光落在窗前瓶中的一捧梨花上:那是太清山宁国公府别院的孙管事知道她回来了特意遣人送过来的,梨花带着特有的香甜之气,让屋内更添了几分□□。

    自从西北回来后,昔日京城中的亲朋好友诸多邀约,这大半个月来都在各种宴请中度过,大漠风情、刀光剑影对这些京城中的世家贵族名媛小姐来说,就好比是遥远的另一个世界,让他们啧啧称奇,作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西北诸将的分封也成了京城中的另一谈资,盛和帝对昌州、应州诸军大加赞誉,宁珩援驰有功,官升一级,任应州都督,负责应州军备;秦庆怀从司马升至都督,负责昌州军备;李成林则接替司马一职辅助秦庆怀,其他诸将均有封赏。

    赵斌因为指挥不力而阵亡,盛和帝并没有责难,而是提了一句为国捐躯,其心可彰。

    而景昀当之无愧地成了圣眷最隆的当朝新贵,年仅二十二岁的他被封为镇北将军,系羽林军、左右衙禁军的兵权于一身,负责京畿地区及皇城的防务,堪称炙手可热。

    只是这荣宠在宁珞眼里却并未太过在意,让她高兴的是,盛和帝念及余丰东以身殉职,为表他的忠义,特追赐余丰东官复原职,以兵部尚书之礼厚葬之,这样,就算是余慧瑶孤苦无依,最起码也是尚书之女,和邹泽林之间的差距也不是太大,再加上定云侯府和宁国公府从中斡旋,想必邹府也不会太过为难。

    她再和大长公主商量一下,让大长公主出面为余慧瑶保媒,也好替好友再挣点面子。

    正在心里琢磨着,屋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还没等她起来,帘子一掀,景铮率先窜了进来:“嫂嫂,姝儿能抬头了,趴在那里头昂得高高的,可有趣了。”

    宁珞笑道:“你不去读书又去和姝儿玩,小心先生打你手心。”

    “我才不怕呢,”景铮神气地道,“先生让我写的作业,我都写完了。”

    门外传来一阵轻笑,景曦抱着姝儿走了进来,抬手戳了戳景铮的额头:“你呀,写完了就不兴再仔细琢磨一下?大哥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每日都在琼华书院中拔得头筹,你过几个月便要正式入读书院了,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景铮被她戳得敢怒不敢言,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宁珞瞧着景曦一脸长姐如母的正经模样便乐了:“这些日子不见,曦儿越发老练了。”

    “那是,”景曦傲然抬了抬下巴,“我在女子堂里可没丢嫂嫂的脸,铮儿,你可要替大哥争口气。”

    景铮有些垂头丧气,嘟囔着应了一声,宁珞觉得景曦这样有些不太对,不过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笑着安慰道:“铮儿也很努力了,不用和你大哥比,你大哥那是……百年难遇的奇才,我们铮儿做九十九年难遇的便够了。”

    景铮和景曦一齐笑了起来,这气氛顿时重新活泼了起来。

    姝儿在景曦怀中“嗯嗯”叫了起来,自然而然地朝着宁珞凑了过去。她已经三个多月了,生得粉团儿似的,一回来便为这静寂的定云侯府注入了勃勃生机,成了大家的心肝宝贝。

    饶是景曦已经快要十五了,也被她这粉雕玉琢的人儿迷住了,整日里“姝儿姝儿”地叫着,一从女子堂散学归家便抱在手中玩耍。

    “嫂嫂,姝儿还会坐了呢,”景曦献宝似的将姝儿放在了她的身旁,姝儿小短身板晃了晃,伸出了小胖手朝着宁珞抓了过去。

    景曦伸出一根手指让姝儿握住了,姝儿便坐正了身子,她迫不及待地赞道:“姝儿真厉害,以后一定是个才女。”

    宁珞忍不住想笑,将姝儿抱起来往上耸了耸,姝儿便立刻“咯咯”笑出声来,她的眼睛乌溜溜的,只不过一笑起来就弯成了月牙,看上去便越发甜糯,口中“咿咿呀呀”地叫着,着实可爱。

    兄妹俩和宁珞一起逗玩了小侄女好一阵子,该用午膳了,这才一起说笑着去了膳厅,大长公主已经在了,一见这几个或是亭亭玉立、或是活泼可爱的孙辈,眼中的笑意掩都掩不住,而宁珞怀中的重孙女更是让她喜笑颜开。

    景昀在外面公干,午膳不常回来用,这一顿便是祖孙几个一边聊一边吃完了,再过一阵子就又是琼华书院两年一度的赏花会了,这次景曦正要参加,她芳龄十四,也该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宁珞既然回来了,便少不得要替她打算打算,赏花会正是她相看如意郎君的好所在。

    正说着,管家领着一个内侍匆匆而来,那内侍身穿紫袍,神色恭谨,递上了一张请柬,说是毓仁宫里的,徐淑妃设宫宴款待京中世家夫人,特邀请定云侯夫人入宫一叙。

    宁珞接过请柬,赏了个玉镯给那内侍,待那内侍谢恩走了,这才纳闷地问:“徐淑妃是哪一位?”

    大长公主笑了笑:“便是原来的徐昭仪,被升了份位成了四妃中的第二个,现如今定王被圈禁在府中,梅皇贵妃在宫里闹了几回,被陛下叱责后便病倒了,现由徐淑妃主持中馈。”

章节目录

小嫡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醋并收藏小嫡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