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阉货来的时候把婢女和防守的侍卫都遣散了,倒是便宜了我们。”景勒轻松地笑了笑。

    四叶从窗口探出头来:“夫人,快,我背着你走!”

    一行人轻松地出了瑞王府的西郊别苑,仅在最后出围墙的时候惊动了巡逻的侍卫。景勒这次有备而来,几乎是将他手中暗藏的云甲军全都倾巢而出,唯一担心的便是宁珞落入他们的手中沦为人质,一旦宁珞被救出,哪里还有什么顾忌。

    宁珞被景勒护在了后山的高处,看着景勒指挥着侍卫和云甲军在底下厮杀,就连别院侍卫发出求救报信的信隼也被景勒一一射下,没有半个漏网之鱼。

    一直到了半夜,他们大获全胜,活捉了十几个,剩余的死尸就地掩埋,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婢女也全部带走留作证人。而宁珞和景勒一行人这一晚就住在了邻近城外的一个小村庄中,打算天一亮便进城,和大长公主一起入宫觐见盛和帝。

    虽然宁珞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只有略带浮肿的左侧脸颊和脖子上有一道被杨彦勒过的浅痕,可景勒一路上还是懊恼不已,一想到要是景昀知道他纵容夫人涉险,他简直生无可恋。

    府内的大长公主早已事先得到了消息,她潜心修道,不问皇家事宜日久,今日却一身盛装打扮端坐在厅内,一见容色倦怠、身形狼狈的宁珞,不由得动容地道:“珞儿,我从前觉得,你虽然姿容绝色,性情温婉,却也当不起昀儿这全心全意的厚爱,今日我才明白,是我老眼昏花糊涂了。你坚韧聪慧,是昀儿一生一世的良伴。”

    “祖母……”宁珞哽咽着道,“我只盼着景大哥能平安归来……”

    “我知道。”大长公主轻抚着她还红肿的脸庞,长叹一声道,“世人都羡慕皇家是这世上最为雍容华贵的所在,却哪知道这步步凶险,稍不留神便是命丧黄泉。罢了,我这把老骨头也没什么用了,便去宫里闯一闯吧。”

    盛和帝已经称病两日没有上朝,朝中人心惶惶,几名老臣暂领朝政,不能决断之事暂时留中不发。

    大长公主到了正安门前递了帖子,许久之后才有人出来相迎,这一路走来,偶尔有几名年老的内侍和宫女还认识大长公主,激动地上前见礼。

    宁珞跟在大长公主身后四下打量着,只见迎面而来的宫人们比起从前更为谨言慎行,连嬉笑声都几不可闻,个个都面色凝重。她的心情随之也沉重了起来:盛和帝……真的病入膏肓了不成?

    内侍并没有带她们去盛和帝的寝殿,而是一路朝东边而去。宁珞坐在软轿上,不由得有些忐忑,脑中将最坏的可能想了个遍:难道是杨彦已经掌控了皇宫,她们是自投罗网不成?

    “别怕,”大长公主安慰道,“这应当是往太庙去的,陛下若是这么容易便中了那小儿的离间计,怀疑昀儿的人品,那他就枉为天子和父亲了。”

    宁珞的心下稍定,朝前一看,果然,前方重檐殿顶,气势恢宏,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是大陈百年而建的太庙。

    一入太庙,古柏参天,汉白玉的石台基座上雕刻着各种龙凤狮纹,双人合抱的廊柱上贴着赤金叶,金光闪烁,尽显威严。

    经过了供奉皇族和功臣的前殿,二人到了供奉历代帝后的中殿,一入殿门,便见祖宗牌位前已经有好些人站着了,宗正靖王杨鲁,太傅邹亦沐,信义侯赵倬正、翰林院大学士徐秉安、鸿胪寺卿冯楠和瑞王杨彦。

    一见宁珞,杨彦顿时脸色一变,脱口而出:“你……怎么……”

    宁珞冷笑了一声:“瑞王爷强留臣妻的盛情,只怕我无福消受了。”

    杨彦深吸了一口气,立刻平静了下来,森然一笑道:“定云侯夫人只怕事多人杂变得傻了,我能对你有什么盛情?我只是纳闷,你一妇人之辈,又是景家之妇,怎么有资格到这太庙中来?”

    “朕让她来的,怎么,彦儿有什么意见吗?”门外响起了缓慢的脚步声,盛和帝被田丰和邓汝一起搀扶着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珞儿这次有点帅吧?哼哼,还不快点表扬一下~~

    感谢土豪们的霸王票,破费了,扑倒么么哒~~

    万花丛中只看小荷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1103 14:03:07

    ☆、第131章

    这才数日未见,盛和帝仿佛仿佛老了十岁,只见他的脸色青灰,眼窝深陷,鬓发已经全白,他的声音虚弱低沉,胸口不时发出抽风箱似的声音,好像下一刻就要背过气去一样。

    宁珞惊呼一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颤声道:“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盛和帝笑了笑,只是那浑浊的眼睛中带着血丝,再也没了从前那睿智通透的光彩,田丰和邓汝将盛和帝扶到了牌位旁的椅子上坐下,又将软垫垫在他的身后,这才默默退到了他的两旁。

    一见盛和帝这副病容,几名老臣都围了上来,神情震惊而沉痛,赵倬正颤声道:“陛下怎么如此病重,为何不让臣等到寝宫觐见,臣等都不知道……”

    “这才几日怎么就病成了这样?”杨鲁也有些急了,“太医呢?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盛和帝摆了摆手,低声疲惫地道:“你们都要见朕,正好朕也有话要对列祖列宗讲,索性便到这太庙一并见了吧。冯楠,北周的国书到了,写了什么,你给诸位大人说一说。”

    鸿胪寺卿冯楠上前,从怀中取出了信笺:“诸位大人,昨日北周国书到了,乃新近称帝的北周天子卫简怀亲笔所书,派人快马加鞭送了过来,以后辈之礼执笔致谢陛下,恳请陛下能允他认定云侯夫人为姐,恳请姐夫定云侯景昀谅解从前的诸多无礼之举,而应州都督宁珩被他蒙蔽,误以为他已身亡更是让他彻夜难眠。他欺瞒恩人,特剪发一束,以发代首谢罪。”

    “……朕在大陈流落数年,尝尽人间百态,幸得宁珞、宁珩二人相救,隐瞒身份,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而后暗中和旧属联络呼应,以复仇复位为念,幸而和大陈利益相向而行,并未作出任何有损恩人名誉之事,此心灼灼,天地可鉴,望陛下收到此信明白缘由后,能对朕之罪过一笑了之……”

    卫泗在信中言辞切切,将来龙去脉一一道来,牵涉到的缘由,和那日金殿上景昀、宁臻川所言并无差别,而依信中言辞,景昀非但没有和他有什么交情,反而和他素有罅隙。

    宁珞听着听着,心中一阵激荡,卫泗虽然对她做出了那件不可饶恕的错事,却在危急关头还是选择和她站在了一起,这里的事情不可能这么快传到他的耳中,想必是宁珩所在的北固城一有异动,他或者谢隽春便敏感地察觉到了不对,百忙之中亲自修书来解释这桩因他而起的劫难。

    赵倬正看着那一束黑发,不由得怔住了:“这……这么快……他们怎么知道的?”

    “北周信使到这里最快也要半个月,显然,这封信他们早就要送来的,和昀儿没有关系。”盛和帝淡淡地道,“倬正,你不会以为是昀儿和他们串通一气过来脱罪的吧?”

    赵倬正跪了下来,神情愧然:“陛下,是臣误会定云侯了,只是当日金殿之上臣原本只是想和定云侯当面问个清楚,却不知道为何后来弄成了这幅光景……”

    杨鲁却依然神情愤然:“陛下,就算定云侯没有通敌叛国,但陛下要颠倒血脉,认他为明惠皇后亲子,这是万万不能的!原定云侯夫人的侍妾便是人证,他是原定云侯夫人亲生,若他是陛下亲子,只有一个可能……”

    几名老臣虽然都在猜测景昀的身世,可被杨鲁这样说出来还是唬了一跳,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靖王爷说的是那个青娘吗?”宁珞冷冷地道,“她谋害主母原本该杀,是老侯爷心存善念才将拔舌流放,人证物证一应俱全,靖王爷可以去查一查,此等恶毒小人的话,能信吗?”

    “青娘是进侯府时昀儿已经两岁了,她有什么资格对昀儿的身世说三道四?”大长公主缓缓地开口,语声凛然。

    杨鲁滞了一滞,正色道:“六妹,你也是皇室中人,该明白这血脉的要紧,别的我也不多说了,你是修道之人,我只问你一句,景昀他到底是不是你媳妇亲生的?”

    盛和帝的呼吸粗重了起来,宁珞的心也忍不住揪紧了,她知道杨鲁为什么会揪住这个问题不放,按照盛和帝以前的说法,他是想让景昀记在明/慧皇后的名下,这样便不会有损俞明钰和景晟的名声,更不会让景昀背上一个私生之子的污名,要不然,若是会辱及生母,景昀是万万不会同意什么认祖归宗的。

    大长公主沉默了片刻,忽然念了一声道号:“三哥,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自修道以来,不问俗事已久,当年也在陛下和明/慧皇后面前立下毒誓,绝不吐露分毫。现如今这情势变化得我都弄不懂了,你今日非要问个究竟,我却不能背誓,只能秉承道心答你一句,昀儿当年到了我定云侯府,一直视我媳妇为亲生之母。”

    “你这是何意?我怎么听不明白了……”杨鲁有些绕晕了,这话里话外,好像是在说景昀当年是被领养的,可又没有点透。

    大长公主垂眉敛目,再也不说话了。

    盛和帝这悬在半空中的心落了一半,沉声道:“皇姑放心,就算昀儿认祖归宗,也必定将明钰视为亲母,不可能有半分更改。田丰,将起居注日常、还有太医院的脉案给皇叔看一下。”

    宁珞在一旁看得胆战心惊,盛和帝为了景昀的认祖归宗,可算是算得面面俱到,连起居注和脉案都备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瞒过杨彦的眼睛。

    田丰应声而出,将手中备好的几本册子递给了杨鲁,特意翻出其中一页,杨鲁仔细看了看,掐指算了算日子,又忍不住那这几本册子对比了一番,这才抬起头来一脸茫然:“难道……定云侯真的是明/慧皇后所出……”

    “朕的皇后和皇子,自然比你清楚,当年因为相师算命,昀儿和湛儿八字不合,留在宫里有可能会祸及皇后和湛儿,朕才忍痛将昀儿送走,这些年,朕心里一直万分难过。没想到今日要重新认回,还要如此大费周折。”盛和帝自嘲地笑了笑。

    一旁的杨彦终于忍不住了,冷笑了一声道:“父皇,光凭这侍寝和脉案也不是什么铁证,明/慧皇后当年身旁的宫女、内侍呢?不如一个个都叫过来分开审问,这十月怀胎要瞒过宫里人的眼睛可不容易,更何况,难道一开始就知道八字不合了吗?明惠皇后这一胎为什么一开始就隐瞒得滴水不漏?”

    田丰上前道:“瑞王殿下,当年明/慧皇后身子一直不好在后宫安心静养,连后宫中馈都暂由他人暂代,除了几个贴身的旁人都见不到;当年明惠皇后有孕后,陛下便心生不安,请了人看了相,这才秘而不发;而明/慧皇后去世后,贴身的两名大宫女都自尽殉主了,其他几名都按照皇后临终的吩咐外放出宫了,天南地北的,不知道去哪里找了。”

    “田公公,”杨彦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这皇嗣之事何等要紧?自然是派人去找,天南地北也要找到,要不然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岂不是也能随便指着一个人说这是父皇的亲生骨肉了?”

    “彦儿……”盛和帝定定地看着他,眼中一片悲伤,“那你的意思是,宁可找上十年八载的证据,也不愿意有个亲兄弟?”

    “父皇何出此言?难道这皇家的兄弟可以随随便便就相认吗?他想要攀龙附凤,先要看看他有没有这个命,父皇你说呢?”杨彦的脸上堆着虚伪的笑意,眼中却越来越冰冷。

    杨鲁连忙来打圆场:“陛下,彦儿也是一片好意,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依臣看,先找上一找看看有没有人证再做打算如何?也不急在这一时……”

    盛和帝只觉得喉中一股铁锈味传来,眼前一阵模糊,他怎么能不急?别说是十年八载,就算是十天半月,他现在都拖不起!

    “皇叔……”他困难地挤出两个字来,低低地喘息了两声。

    杨鲁大惊,立刻扶住了他,急出一身汗来:“陛下你别劳神了,赶紧去……”

    “陛下,懿德太子妃陈氏有要事求见!”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她……来做什么……”盛和帝咳嗽了几声,心生烦躁,“让她回去好好养病吧。”

    “娘娘说,她有关于明惠皇后的事情向陛下启禀……”那内侍小心翼翼地道。

    盛和帝楞了一下,无奈地道:“那便……进来吧……”

章节目录

小嫡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醋并收藏小嫡妻最新章节